關於量子世界的十大真理

2020-12-03 騰訊網

人們從發現主宰電、磁和光線的宏觀經典物理定律在微小的亞原子尺度不再適用以來,一個全新的世界圖像正在被人們慢慢接受。量子世界的圖像比絕大多數人,即使是那些專家認為的都要更豐富、更包羅萬象。所以在這裡我們將為你列舉量子力學本質的十個事實。可能會讓你重新審視你對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小尺度的看法。

1.一切都是量子。

並不是說有些東西是量子的而有些不是,而是說所有的東西都遵循同樣的量子力學定律——只不過量子效應在比較大的物體上很難被觀察到而已。這就是為什麼量子力學在理論物理學發展史上出現的如此晚:直到物理學家不得不解釋為什麼電子可以在原子核周圍的殼上待著,量子力學才作為精確預測的理論閃亮登場。

圖解:元素鑥-177能級差異。注意,只有特定的、離散的能級是被允許的。圖源:M.S. Litz and G. Merkel

2.量子化並不一定意味著離散化。

根據定義,「量子」是離散的基本塊。但並不是微觀尺度上的所有東西都是離散和不可分割的。電磁波是由叫做「光子」的粒子組成,所以波可以被認為是離散的。原子核外的電子殼層只能有特定的離散半徑(因此也是核外電子離散的)。但即使在量子物理中,其它粒子的屬性也不見得總是會變得離散。例如,電子在金屬的導帶中的位置就不是離散的——電子可以連續地佔據導帶中的任何位置。再比如,(組成電磁波的)光子的能量值也不是離散的。同樣的,量子引力(如果我們最終成功理解了它的話)也不意味著時間和空間就必須要是離散的。(不過,另一方面來說,它們可能是的)

3.糾纏和疊加不一樣。

量子疊加態是指一個量子系統可以在同一時間處於兩個不同的狀態。不過一旦測量,我們總是得到兩者之一的特定的狀態,而不是疊加態。另一方面,糾纏指的是一個系統的兩個或者多個態之間的量子關聯,完全不同的東西。疊加與否不是絕對的。一個狀態是否是疊加態取決與你想測量到什麼。比如說,一個狀態可以是一個不同位置的疊加態,同時卻不能是不同動量的疊加態。所以疊加這個概念是模稜兩可的。但糾纏與否卻是絕對的,它是一個系統的固有屬性,並且是目前來說測量一個系統的量子特性的最好手段。(更多信息,請閱讀「糾纏和疊加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分束器,一種產生糾纏光子的機制。圖源:wikimedia。

4.沒有令人悚然的超距作用。

量子力學中沒有任何地方曾說過信息傳遞可以非局域,可以從一個地方消失又從另一個地方冒出來。糾纏本身的確是非局域的,但並沒有什麼用。它只是一種無法非局域傳遞信息的關聯作用。有些研究把兩個糾纏的光子相隔很遠的距離,然後測量其中一個光子的自旋。這時候並沒有任何信息會以光速更快的速度傳遞。實際上,如果你試圖把兩個觀測者的結果拿到一起來比較,那麼信息只能在光速的極限下傳播,不能更快!在量子力學的早期,什麼是「信息」曾經引起過巨大的困擾。但是今天我們知道量子力學可以完美地兼容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了。也就是說,信息的傳遞速度不能比光速傳播得更快。

一個量子光學平臺。

5.量子物理是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

量子力學已是昨天的新聞。難以置信,這個理論起源於一個多世紀以前,但它的許多地方只有通過現代技術才能進行探測。量子光學、量子信息、量子計算、量子密碼學、量子熱力學和量子計量學都是最近興起的、目前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隨著這些技術帶來的新功能,重新燃起了人們對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興趣。

6.愛因斯坦沒有否定量子力學。

與流行觀點相反,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反對者,也不可能是——這個理論在早期是如此成功,甚至於任何嚴肅認真的科學家都不能忽視它。(事實上,他獲得的諾貝爾獎,即光電效應的發現,證明了光子既是粒子又是波,這是量子力學的基礎重大發現之一。)相反,愛因斯坦認為該理論是不完整的,並認為量子過程固有的隨機性一定會有更深層次的解釋。並不是說他認為隨機性是錯誤的,他只是認為這不是最終的解釋。為了更好地闡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觀點,我推薦喬治·馬瑟的文章《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真正看法》

說明了位置和動量之間內在的不確定性關係。當其中一個被更準確地了解時,另一個就不太可能被準確地了解。圖源:wikimedia

7.都是關於不確定性的。

量子力學的核心假設說是存在一些成對的觀測量是無法被同時的精確觀測的。比如說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種對叫做「共軛變量」,這種同時精確測量的不可能性造成了量子理論和非量子理論的區別。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是固有的,不是由於實驗的局限性造成的。不確定性最奇怪的表現之一就是能量和時間之間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不穩定粒子(短半衰期)本質上有不確定的質量,考慮到E=mc2的話.像希格斯玻色子這種粒子,或者說W玻色子、Z玻色子、頂夸克這些粒子,由於它們的壽命短而有內在的1-10%的質量不確定性。

Z玻色子帶著一個有寬度的能量。

8.量子效應不一定非要小尺度

我們通常不會去觀察大尺度上的量子效應,因為它們之間的量子關聯是非常微弱的。然而,如果足夠小心地對待,量子效應也可以在大尺度上呈現出來。例如,光子在分開長達數百公裡的過程中仍然糾纏在一起。在極低溫下發現的物質的一種簡併態叫做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個狀態中有多達幾百萬個原子糾纏形成整體。甚至,一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橫跨整個星系的量子效應。

9.但它們在小尺度內佔主導地位。

在量子力學中,每個粒子也是波,每個波也是粒子。一旦觀察到一個粒子的距離與相應的波長相當,量子力學的效應就變得非常明顯。這就是為什麼沒有量子力學就無法解釋原子和亞原子物理學,而行星軌道實際上是由量子行為決定的。

薛丁格的貓死了。圖源:wikimedia

10.薛丁格的貓死了,或者活著,兩種狀態不能同時

早期的量子力學並不能很好地解釋它,但是宏觀物體的糾纏量子行為衰減得非常快。這種「解糾纏」是由於不斷與外界環境恆定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恆定是指在外界環境相對溫暖和稠密的地方,如那些生命所必需的地方,解糾纏是無法避免的。這也就解釋了我們所認為的衡量標準並不需要有這麼一個人;簡單地與外界環境交互就可以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把大的物體變成兩種不同狀態的疊加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疊加會衰減的很劇烈。迄今為止,被帶入位置疊加的最重物體是碳60分子,而更有野心的人計劃要對病毒或更重的生物(如細菌)做這個實驗。因此,薛丁格的貓曾經提出的悖論——量子疊加(衰變的原子)到一個大物體(貓)的轉移——得到了解決。

我們現在知道,雖然像原子這樣的小物體可以以疊加的形式存在很長時間,但一個大的物體會急劇地向一種特定的狀態迅速衰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既死又活的貓。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forbes-Levi-Zo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因果律是如何不再成為科學界真理的?量子和混沌理論告訴你
    然而,上個世紀以來,量子物理學的發現,讓因果律不再嚴格遵從,在全世界引起劇烈反響。接下來我將聊聊,科學的新發現是如何讓因果律不再成為真理的。因果律表明一個事件(原因)和另一個事件(結果)之間存在一個必然聯繫。原因是結果的前驅,結果是原因的後繼,原因決定了結果。自然系統的當前狀態,很明顯是它在前一瞬間的狀態的結果。
  • 論真理的範圍性——範圍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同遊戲一樣,真理定義也是這樣。什麼是真理?我國哲學界流行的真理定義為: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裡的正確反映。其實,這只是真理概念某一部分的定義,或者說是某一範圍的定義。因為關於真理的定義,遠遠不止這一個。
  • 清華大學:探秘低維量子世界
    實驗室以低維量子體系為研究對象,瞄準國際最新科學前沿和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進行攻關。窺視真理並非易事,在持之以恆的奮鬥後,實驗室不僅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科研成果,而且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人才,知交同道,砥礪前行。
  • 愛因斯坦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愛因斯坦關於真理的名言
    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係」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提出了宇宙學理論,並且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 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真隨機與機械論的世界
    20世紀物理學最大的兩個成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他們一個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神器一個是研究宏觀世界的法寶,它們已經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今天我們就粗淺的聊聊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這要對一門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是越研究越糊塗,量子力學的大師,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玻爾都稱自己不懂領子力學,在學習量子力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上完本科時你好像完全懂了,上完碩士你又迷糊了,上完博士你基本上是完全不懂了,量子力學就是這麼讓人匪夷所思,與我們的宏觀世界截然不同。
  • 《關於快子世界的精品輔導課》
    以上三點,都含有「引為子」,或許說明了在「宇宙三子世界」裡,三子缺一不可。經典物理學(包括相對論)與非經典物理學(包括量子力學),百年來之所以無法統一,就在於西方科技精英們拋棄了最早的量子力學論文「相對論原理」中,有「快子世界」或「超光速世界」的觀念,卻把「光速不變原理」捧為唯一的「聖經」;    參閱:   《愛因斯坦的聖經》,   《量子力學的根源,或許就是相對論!》
  • 「真理」的反義詞,是「清楚」
    這兩個物理學大師,完全回到了物理學的源頭——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他們在以物理學的方式,討論實在的本性、物理學與實在的關係等,也即關於物質世界的最基本問題。愛因斯坦的假設是物理學家乃至大多數人普遍接受的,而玻爾的觀念,則非常另類、激進,不容易理解。
  • 中青報:通過禪定就能認識真理?請勿曲解量子力學
    原標題:通過禪定就能認識真理?請勿曲解量子力學 聲稱「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量子力學發展到這個地步,居然發現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了」,乃至「客觀世界是一系列複雜念頭造成的」。筆者認為這些說法都是不對的。
  • 量子霸權到底是什麼?
    最近,全球知名科技期刊《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公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的榜單。當今網際網路老大谷歌公司,在2019年成功演示的「量子霸權」技術成功入選。《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在國人心中,確實沒有《科學》、《自然》等國際科技期刊有名。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如果「實證化」僅僅是理論的論證,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家託馬斯·阿奎那(T.Aquinas)關於「上帝存在的五個論證」也是理論的論證,這個論證至今也沒有人完全從理論上徹底推翻。而「實證化」如果僅僅指實驗和經驗驗證,眾所周知,即使是自然科學,有很多命題和理論發現也很難用經驗驗證,特別是量子力學的理論。數學中的一些定理或分支例如複數,則完全不能用實驗和經驗來檢驗。
  • 也許,真理不允許無限逼近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量子力學期望對世界的本質進行統一的描述,但是每次努力,都被某個界限所抵擋!也許,真理不允許被無限逼近!對4種力的大統一,被擋在萬有引力上,只完成了75%。對物質的精確測量,被擋在普朗克尺度上!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量子優越性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22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陳根:量子雷達,未來世界的千裡眼
    文/陳根量子物理作為天塹曾經橫亙在人類與真理中間,讓多少人對科學望而卻步,也讓多少人萌生了對科學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要理解量子雷達,就要先理解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描述了一種奇異的狀態,無論相隔多遠,處於糾纏態的一對粒子都能夠緊密聯繫、實時通信。
  • 是否有一種真理能夠解釋一切?
    關於上帝的全知全能,已經有很多悖論證明:全能全知這個概念是有缺陷的。
  • 張首晟團隊發現天使粒子 他說真正完美的世界是量子世界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1937年,也就是80年前,偉大而神秘的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 · 馬約拉那,猜測有這樣神奇粒子的存在,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蹤。
  • 量子力學,為什麼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
    您是否仍然認為您所認為的世界就是您所認為的世界?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您,只要您了解一點量子物理學,您總會比90%的同齡人提前看到未來的能力。量子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但是實際上它是在100多年前由科學家提出的,至今仍沒有統一的結論。但是,所有國家都在秘密研究量子力學。一旦發生另一項重大突破,量子就能引爆技術革命並重塑世界的面貌。毫不誇張地說,誰掌握了量子技術?誰控制著人類的未來?說到量子,我們一定不能繞開量子糾纏。
  • 「魔角」石墨烯獲評《物理世界》2018十大突破之首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瑩)英國物理學會主辦的《物理世界》雜誌近日公布由其評出的2018年十大突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團隊用「魔角」石墨烯實現超導位居榜首,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等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
  • 物理學關於世界本源的思索已迫在眉睫
    但是,人們不應因相對論展現出的真理一面忽略其並非終極真理的另外一面。以量子糾纏現象為代表,量子理論非定域實在現象已經在非常接近百分百的置信區間被證實,這是相對論無法解釋的,也等於否定了其終極真理地位。並且,在量子通信研究為代表量子糾纏應用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請希望看到物理學終極突破的人們不要再沉迷於固有理論不能自拔。在明知其存在問題時仍不敢或不願正視其存在的問題。
  • 從「量子力學」到「佛教無明」,觀修空性與科學探究真理是一致
    科學的發展提升了物質文明,但也加速了環境的破壞,核武器的威脅,能源的耗竭,基因工程的突變,人工智慧的不可控制,而問題的根源就在見地上與時俱進的學佛者,不應避開科學的話題,因為科學探討宇宙人生的道理,與佛法並無二致,由否定造物主的主觀存在,進而討論客觀的物質存在,直到量子力學的出現
  • 真理不僅僅是事實
    最終,一個很大很抽象的單詞——真理——成為文化危機的中心,不由得召喚哲學家前來處理這個問題。把它們送回去。哲學家們的真理問題與世界的真理問題並不是一回事。後真理辯論並不能依靠更好的理論輕易得到解決。在很多時候,人們非常清楚究竟是什麼東西讓某事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