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太陽能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最高紀錄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院士、李仁貴研究員等在太陽能可規模化分解水制氫方面取得新進展:率先提出並驗證了一種全新的「氫農場」策略,該策略基於粉末納米顆粒光催化劑太陽能分解水制氫,太陽能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最高紀錄。

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李燦團隊長期致力於太陽能光催化、光電催化及電催化的前沿科學問題研究,是國內最早啟動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的團隊之一。該團隊借鑑大規模種植莊稼的做法,率先提出並驗證了基於粉末納米粒子光催化劑的太陽能規模化分解水制氫的「氫農場」策略。最近,研究團隊基於晶面間光生電荷分離原理,通過精確調控釩酸鉍光催化劑氧化和還原反應晶面的暴露比例,優化光催化水氧化反應性能,可見光下光催化水氧化量子效率達到60%以上,「氫農場」體系的太陽能到氫能轉化效率超過1.8%,是目前國際上報導的基於粉末納米顆粒光催化分解水體系太陽能制氫效率的最高值。並利用釩酸鉍光催化劑進行了戶外太陽光照射條件下的試驗,驗證了「氫農場」策略的可行性。

(文章來源:大連日報)

相關焦點

  • 有了「氫農場」 太陽能光分解水制氫效率創國際新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長期以來的夢想。利用太陽能實現高效水分解制氫,不僅可以緩解人類能源的問題,還有望替代化石能源並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 新技術之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
    太陽能光催化制氫技術的原理   我們知道,在標準狀態下把1mol水(18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需要約285kJ的能量,太陽能輻射的波長範圍是200~2600nm,對應的光子能量範圍是400~45kJ/mol。但是水對於可見光至紫外線是透明的,並不能直接吸收太陽光能。
  •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催化制氫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組利用雙共催化劑發展了Pt-PdS/CdS三元光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利用Na2S作為犧牲試劑,產氫量子效率達到93%,這是迄今為止報導的光催化產氫最高的量子效率。其中,日本東京大學光催化研究專家K. Domen 教授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工作提供了一種人工設計高效光催化劑的方法。這是李燦研究組繼在光催化劑表面異相結(Angew. Chem. Int. Ed., 120: 1766-1769 2008)和異質結及其光催化制氫性能(J. Am. Chem.
  • 科學家揭示極性誘導的空間電荷分離促進光催化全分解水
    科學家揭示極性誘導的空間電荷分離促進光催化全分解水 2019-11-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半導體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院士李燦
  • 「氫農場」策略下,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創新高
    氫氣,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燃燒產物為水,熱值高,無汙染,且地球表面70%都是水源。其中,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技術可把無限的、分散的太陽能轉化為高度集中的氫能,因此被認為是實現清潔可持續氫氣綠色高效生產的重要途徑。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為化學能,是科學家們長期探索研究的領域。
  • 太陽能分解水 構建一片「氫農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團隊在《德國應用化學》發表的一項成果,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他們提出並驗證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分解水規模化制氫策略——「氫農場」策略,並使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效率創世界紀錄。
  • 科學網—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 黑龍江大學《Angew》:太陽能光催化水分解領域獲重要進展
    通過選擇性光催化有機氧化合成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過醇的選擇性氧化合成醛,也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方向。高效的太陽能光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帶隙,穩定的分子結構和快速的充電動力學。石墨質氮化碳(CN)作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由於其吸引人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無毒、易於合成以及合適的能帶結構,在光催化制氫和選擇性氧化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 黑龍江大學《Angew》:太陽能光催化水分解領域獲重要進展!
    通過選擇性光催化有機氧化合成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過醇的選擇性氧化合成醛,也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方向。高效的太陽能光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帶隙,穩定的分子結構和快速的充電動力學。石墨質氮化碳(CN)作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由於其吸引人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無毒、易於合成以及合適的能帶結構,在光催化制氫和選擇性氧化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 華東理工大學製備出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楊化桂課題組在太陽能光解水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太陽能光解水催化材料。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有兩種類型,全分解水制氫(2H2O→ 2H2 + O2)和半反應分解水制氫(H2O + 犧牲劑→ H2 + 氧化產物)。Catal B: Environ 2018, 220, 471-476等),樸玲鈺課題組首次提出了高效、高值光催化分解水過程,即光催化分解純水獲得氫氣的同時,製備雙氧水(2H2O → H2 + H2O2)。該過程優勢顯著,形成H2O2是動力學更有利的2電子過程。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目前,工業制氫主要依靠煤、天然氣重整,這個過程加劇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與環境汙染。太陽能作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約4×1020 J / h),通過光催化過程,將其轉化為清潔高效的氫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理想途徑,近幾十年來該領域的研究備受關注。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6月26日,《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新聞發布會在濰坊金茂國際大酒店啟幕。該白皮書介紹稱,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水電解槽(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PEM)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SOE)。
  • 寧波大學在太陽能光催化氫燃料合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在宋少青博士、姜淑娟博士指導下,研究生二年級林哲荇同學在太陽能光催化水解離制氫能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以寧波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在國際環境與能源催化一流學術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 浙理工團隊用O2替代Pt,實現可見光高效催化分解水制氫
    為克服上述光催化制氫領域存在的技術瓶頸,我們有必要開發全新的可見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技術。在光催化甲醇等犧牲試劑水溶液制氫過程中,最終生成的H2,其中一個H原子出自甲醇,而另外一個H原子來源於H2O;也就是說,水和甲醇分子都參與了該反應。經典光催化理論認為水分解制氫屬於高能壘反應,該類反應的△G > 0(在光催化全分解水生成H2和O2過程中,△G = 237.1 kJ/mol),而且催化反應動力學較慢。
  • 太陽能光伏分解水制氫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成果拓展了空穴儲存層的應用,形成理性設計高效光電極的新策略和新思路,為實現高效太陽燃料製備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
  • 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原標題: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記者近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的銳鈦礦二氧化鈦表面模型,可實現二氧化鈦可見光吸收及催化活性大幅提升,可為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新的路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2020-01-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所以,亟待開發一種價格低廉、活性優異、耐腐蝕的催化材料,用於高效電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  鄧德會團隊基於其前期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鎧甲催化概念(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371;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7023;Energy Environ.
  • 新加坡研發低成本催化劑 可提升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組參數,可以決定低成本催化劑尖晶石氧化物效率,這一發現打破了利用電解(用電分解水)從水中提取氫所遇到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