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獎軍工科研!三大尖端武器赫然在列 均已完成研發服役

2020-12-06 騰訊網

中國新型潛射飛彈的水下發射試驗

教育部5月11日消息,根據國家四大部門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5月11日至15日。有10個團隊被列入該獎擬表彰名單,

其中有三項涉及中國最新尖端科研項目,分別是: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團隊,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研發團隊,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中國批准設立了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

中國展示的新型彈頭外形很科幻

可以說,在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新聞裡,一下子就公開了3項尖端武器的進展消息。首先看看第一個是「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感嘆中國詞語的深奧,可以嘗試理解這是一個水漂彈的發動機項目,是此前公開的應用在東風-17飛彈上的技術。

因為水漂彈要在大氣層內外的高空高超聲速飛行,與空氣的摩擦很劇烈,因此對動力系統的要求十分嚴苛。不過,中國只是公開了東風-17這一種高超聲速飛彈,

相信這一技術還會擴展到東風-21、東風-26與東風-31飛彈上去,會逐步成為一個新的高超聲速武器家族。

中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項目是存在的

第二個是「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研發」,從字面分析這應該是反導反衛星武器系統的,很可能就是指中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CNMD)。

據稱在這一項目之下,SC-19空天攔截彈已試驗了14年,首次就將一枚退役氣象衛星凌空擊碎。該彈的戰鬥部是一個35公斤的動能攔截器,可以精準在太空識別與瞄準目標,最終在目標進入攻擊範圍後,就可以高速衝向目標直至依靠強大的動能讓目標粉身碎骨。

這一技術應用後,就可以為國家織起空天防禦的大網,也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空天防禦網的國家。

中國進行的反導試驗

第三個是「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這個比起上面兩個來,從字面上更容易理解,顯然就是中國的潛射彈道飛彈項目,應該就是指巨浪-3。

近期,中國服役了兩艘094A型彈道飛彈核潛艇,搭載的是巨浪-2A飛彈,而巨浪-3是為096研發的。新服役的兩艘094A型彈道飛彈核潛艇是該系列的第5和第6艘,也是最後兩艘。

現在,096型核潛艇首艇應該是下水了,為其配套的巨浪-3早前經過031型試驗潛艇的3次試射,已經基本成功,即將與096進行艇彈匹配試驗,中國最可靠的新一代潛基核反擊力量有望快速成軍。

096+巨浪-3將成為大國定海神針

分析認為,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新聞裡,透露出了3項尖端武器研發成功的消息,實在令人振奮不已。這次公布這些項目獲獎,充分證明它們已經完成研發試驗,正式成為中國的國防利器,因為研發中的武器是不會參加評獎的。

「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研究」是一個戰略進攻武器家族,「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研發」是一個戰略防禦武器系統,而「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則是一個國家戰略安全項目,

它們同時傳來好消息,又在這個中/美交鋒最激烈的時段裡,無疑對外可傳達出十分特別的意義!

(軍評陳光文於2020.05.11)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軍工行業研究與策略:三大投資主線分析
    直-20 對標美國「黑鷹」,預計未 來我國直升機需求較大: 「黑鷹(UH-60 通用直升機)」已服役 40 周年,型號相當繁雜,在美國海陸空三軍 都有型號服役,堪稱美軍空中戰馬,能執行多樣化任務,至今 4500 多架的生產量成 為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直升機之一。
  • 福光股份:承擔科研軍工任務50年,核心產品用於「嫦娥奔月」
    福光股份源於國營八四六一廠,自1969年起承擔科研軍工任務,是當時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唯一的電子光學生產車間。目前公司主營雷射、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公司產品主要分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大系列(主要收入來源為非定製產品,2019年營收佔比76%)。
  • 軍工行業2019年度投資策略:潛龍在淵,必有一躍
    具體來看,總資產口徑資產證券化率較高的為航空工業、中國電子和核工業,均在60%以上。總收入口徑資產證券化率較高的為航空工業和中國航發,但兩者均尚未突破60%。中國電科、兵工集團、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目前資產證券化率較低,以總資產口徑來看,均未突破30%;以總收入口徑來看,亦處於行業平均水平以下。
  • 酒鋼完成鋁電用鋼專業化研發及用材服役企業標準制定
    酒鋼完成鋁電用鋼專業化研發及用材服役企業標準制定 來源:中國鋼材價格網 • 2019-03-18 09:34:45
  • 中國三大槍械設計廠合併,科研實力將再度提升數倍
    其中,我國在槍械設計方面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三家輕武器企業建設廠、長慶廠和長風廠就完成了合併,目前僅剩下隸屬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建設集團(原建設廠)。在這樣的格局下,我國輕武器行業競爭也弱化到了建國最低水平。儘管說,軍工企業屬於核心工業體系,輕易不能對民用市場開闢。
  • 國防軍工領漲!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當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改制與更名已經完畢,券商分析師稱,這將促使央企軍工集團的改制進程按下加速鍵。根據央企軍工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在12家央企軍工集團中,3家已經完成改制,還有9家尚未完成,這些尚未完成改制的軍工企業或成下一個風口。
  • 從模仿蘇聯到趕超美國,中國軍工的進步,離不開這些軍工人的努力
    文/ 行人我國的軍工企業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從模仿蘇聯開始起家,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在一些領域的發展甚至說已經超過了美國,目前中國軍工領域的發展,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國家的軍事工業也發展出了很多世界上領先的裝備。
  • 從新財防12號文看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科研費管理的挑戰和新思路
    這些改變對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的科研費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機遇。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應把握好新財防12號文出臺的時機,優化自身的科研費管理流程和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科研項目對經費管理的任務。同時規定:科研項目完成任務目標並一次通過驗收,項目概算扣除項目成本後的結餘資金全部作為項目收益,由項目單位統籌用於研發活動支出。未通過驗收和整改後通過驗收的項目,結餘資金按該項目中央財政撥款比例收回[3]。
  • 李滄區重獎優秀企業家200萬元 給突出貢獻個人發金牌
    重獎突出貢獻個人發金牌。重獎在青島國際院士港生命藥洲項目和青島國際院士港研究院項目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成效顯著的個人,授予青島融海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珂和青島四維空間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遠明 2人「院士港建設突出貢獻個人」,並分別頒發「攻堅克難獎」金牌2000克。
  • 擁有73家上市公司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排行榜
    近期,有軍事科學院權威專家透露,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細則將於10月出臺,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今年下半年,我國將對軍工類科研院所按照統一分類的原則和標準進行分類工作,完成《軍工股份制改造指導目錄》修訂,政策限制將進一步得到放寬。當前,各大軍工集團的企業資產已大部分完成股份制改革,並注入上市公司。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劉若鵬:當民企進軍國防軍工
    他稱,希望每個駐足展臺的人,都能從這裡看到中國國防的實力與民間科研力量的活力,看到中國最新一代武器隱身解決方案和產品。「光啟用8年時間把超材料產品應用在尖端武器裝備上並定型,下一步,就是在多種尖端武器裝備上批量生產」,在光啟的展位前,劉若鵬告訴記者,彼時,光啟為國家生產先進武器裝備的超材料智能工廠已經建設完畢。
  • 「天兵科技」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研發HCP 液體火箭...
    近日,天兵科技宣布已於2020年3月完成了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浙大聯創領投,英諾天使、老鷹基金跟投。據悉,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完成「天火」系列HCP火箭發動機全系統熱試車、「天龍」系列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
  •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排行
    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和第一臺航空發動機均誕生於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所屬企業。50年來,所屬企業累計生產各種飛機6250架(其中含直升機708架)、航空發動機23800臺、戰術飛彈10006發,並生產了數以百萬計的汽車,年產汽車數量已達全國汽車總產量十分之一,成為我國重要的汽車科研生產基地,並開發生產了摩託車以及其它各種民品,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電科深度解析: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月 1 日正式掛牌運營,2017 年 12 月,中國電科完成公司制改制,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更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軍品業務承擔了國防和軍隊電子信息裝備科研生產及保障任務,中國電科是國內唯一覆蓋電子信息全領域的大型科技集團;國內唯一在國家海洋、太空、網絡三大戰略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軍工集團;國內唯一能夠同時為各軍兵種全方位提供信息化武器裝備的軍工集團;國內唯一能夠為我軍各種型號的裝備提供各類關鍵元器件的企業集團。
  • 軍工行業:改革專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新一屆政府和軍委履新以來,軍工行業迎來較大的變革。這一變革不僅體現在以海軍裝備為代表的武器裝備投入上,同時也體現為軍工企業類資產注入(整體上市)的持續推進,以及軍隊體制編制、軍品定價機制、軍民結合、管理層持股、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等一系列變革中。綜合來看,我們認為軍工行業的變革將為板塊帶來中短期業績改善及中長期成長的驅動力,驅動板塊估值中樞上行。
  • 放棄國外一切回國奉獻,奮鬥7年後赫然離世,為中國帶來百年進步
    我們知道,在已經過去的10年裡,中國軍工可以說迎來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當然這也離不開無數的科學工作者為此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貢獻。黃大年是眾多為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科學家之一,海外進修學成歸來的他,幫助祖國讓美航母后撤百裡。但在實現這一目標後,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 中國大型無人機被曝服役 可助航母殺手作戰
    中國翔龍高空長航時大型無人機已正式服役,它不僅可以加強軍方對海上目標的跟蹤監視,還可以為東風-21D等遠程反艦彈道飛彈提供高效的引導。綜合12月18日消息,網傳照片顯示,翔龍無人機已被噴上中國空軍的深灰色塗裝,其機身尾部也出現了軍徽圖案,這說明翔龍無人機已正式服役。
  • 中國第一代內燃雙層動車組神舟號服役13年退役(圖)
    中國第一代內燃雙層動車組神舟號服役13年退役(圖)   服役13年 車迷戲稱「大白貓」  「神州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內燃雙層動車組,2000年10月18日起,「神州號」動力集中式雙層內燃動車組在京山線北京-天津之間開行,配屬北京鐵路局。2007年京津間開通「和諧號「動車組後,該車停運。
  • 中國的天宮一號是否已經服役?不僅僅是服役,現在已失去控制
    天宮一號在失去控制之前,已經超期服役了兩年半。在航天領域,由於惡劣的工作環境,其設計壽命往往要數倍於實際預測壽命,以確保其服役期間的穩定性,而服役期間也會嚴密監測其數據,根據老化程度來決定是否能繼續使用。
  • 軍演密集推進 航天軍工板塊望再引關注(附股)
    (大智慧阿斯達克)  資本市場翹望軍工最優質資產  在大型水面艦船、戰鬥機等核心軍品資產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之後,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有望成為下一個關注熱點。  6月28日於山東省棗莊市召開的首屆中國軍工產融年會上傳遞的信息表明,有關軍工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改制的試點方案已上報有關部門,未來方案獲批之後,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有望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