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杭企躋身全球海水淡化TOP10

2020-12-03 瀟湘晨報

近日,全球水務行業領先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WI)公布了2009-2020全球TOP20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項目開發商排名,前20名中4席是中國企業。其中,杭州水處理中心躋身TOP10。

杭州水處理中心是一家專門從事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國家液體分離膜領域的開拓者,膜法海水淡化佔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承擔了國內各大型膜法海水淡化設計、成套裝備製造及工程服務。同時,在全球還擁有豐富的電力、化工、市政等行業的海水淡化示範項目。

並不靠海的杭州,這家企業憑什麼躋身全球TOP10?杭州水處理中心的做法是:向大海要資源,把海水轉化為淡水,並惠及民生。杭州水處理中心總工程師楊波說:「在舟山魚山島,我們已實現了單機規模超3.5萬噸/天的海水淡化量,是目前全球單體最大機組,且海水淡化系統噸水運行成本已接近3元。」

楊波所說的魚山島項目,是指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海水淡化系統,也是目前國內石化行業最大的海水淡化系統。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後將達到日產淡水25萬噸,一期日產10萬噸已於2019年11月完工,二期日產15萬噸將於2021年完成。「該項目一期採用的海水反滲透裝置,單機規模均大於1.75萬噸/天,其中一套單機規模大於3.5萬噸/天,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水淡化系統的國際競爭力。」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海水資源豐富卻不能直接使用,為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實行開源和節流「兩條腿」走路是支撐我國水資源安全的戰略舉措。「在過去53年裡,我們為全球提供了超過日產100萬噸的淡水資源。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杭州水處理中心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科技創新,緊跟國際水處理行業趨勢,努力讓水處理成為中國創新企業的一面旗幟。」(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來源: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於是,像往年大旱季節一樣,位於天津的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又迎來了眾多前來「討教」海水淡化技術的調研隊伍。可接下來,一如過往,此次的海水淡化諮詢多數沒了下文。「一下雨,就不急了;或者,一問成本,就為難了」。類似的情況,海水淡化專家們遇到過多次,如今,已習以為常。  時冷時熱,冷多熱少,是當前我國海水淡化步履蹣跚的真實處境。
  • 海水淡化:無奈的選擇
    自2000年以來,全球海水淡化產量增長了三倍:全球有16000家工廠成立並運行,隨著技術的發展,工廠數量有望繼續增加。例如,卡爾斯巴德已經配備了最新技術的商用薄膜和先進的壓力恢復系統,但工廠的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仍高居不下。  事實上,海水淡化的成本十分高昂。根據實地情況,每英畝-英尺水(兩個美國五口之家的每年用水量)的售價在10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間。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可淡化海水。」&nbsp&nbsp&nbsp&nbsp近期,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成功地用木材製成了一種厚度為0.5毫米的超薄過濾膜——納米木膜,來淡化海水、淨化水質。相對於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此法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造價低廉,或可代替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由石油衍生的塑料過濾膜,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的「神器」。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青島建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 市民將喝淡化海水
    青島市海水淡化裝備製造產業建築已經啟動,截至2012年,青島共有7家海水淡化裝備製造企業,產值為5億元,佔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市場份額的4.6%. 共有10家涉及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的機構。青島未來的發展目標為打造國家海水淡化示範城市、國家海水淡化裝備製造基地和全球海水淡化裝備製造中心,爭取到 2015年,日產能力達到20萬噸,海水淡化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20億元,佔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市場份額達到25%.
  •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國海水淡化的前世今生1 水資源缺乏——中國的難題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說法,大量證據表明氣候系統變暖是毫無疑問的。目前全球平均溫度比一個世紀前高了0.74℃。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25年,全球約有18億人可能面臨「絕對缺水」的局面,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面臨淡水供應緊張或限制。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可以說是很豐富了,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畝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1980年,全球MSF的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500萬噸/天。作為全球海水淡化裝機的絕對主力,MSF技術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鼎盛時期。1987年,全球MSF裝機容量約增長至750萬噸/天。此後,隨著反滲透技術的不斷成熟,MSF增長速度整體上有所放緩。但沙特等中東產油大國,對MSF技術的可靠性十分認同,在建設超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時,仍然對MSF情有獨鍾。
  • 世界水日 | 海水淡化是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世界水日 | 海水淡化是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2020-03-22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建成 市民將喝上淡化海水(圖)
    本報記者 曹思揚 攝   齊魯晚報青島6月26日訊(記者 曹思揚) 26日,記者從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獲悉,青島已建成的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流進市民家中,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2015年每天可淡化海水數量翻番,達到20萬噸。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根據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80-100萬立方米/日,海水利用對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的貢獻率達到16-24%,實施較大規模(十萬噸級)海水淡化和循環冷卻等產業化示範工程,創建國家級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範城市和產業化基地,海水利用產業國產化率達60%以上,使海水淡化水基本能與自來水相競爭,並成為可為缺水城市提供安全可靠優質淡水的重要水源。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在曾經的記憶裡,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誌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後,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家的規劃,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在2016年前後日產量將達到100萬噸。
  • 碳纖維助力海水淡化
    它們也可以為海水淡化做出重要貢獻,從而消除即將來臨的飲用水短缺的問題。碳纖維在新項目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西班牙科斯塔布蘭卡的港口城市丹尼亞不遠處,工程師們目前正在建設第一家基於微生物輔助淡化技術的飲用水處理廠,這是「低能耗飲用水微生物淡化」項目(MIDES)的一部分。作為Horizon 2020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了歐盟的支持。
  • 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佔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佔21%,電去離子佔7%,電滲析佔3%,納濾佔2%,其他佔2%.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聯合國公布數據顯示,全球用水量在20世紀增加了6倍,其增速是人口增速的兩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雖然目前地球上淡水資源總體充足,但由於區域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環境變化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我國雖然是水資源大國,但是水體汙染嚴重,可供直接飲用的也越來越少。而世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所以從海水中獲得乾淨的飲用水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而水資源短缺形勢十分突出,水資源問題己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而全球總水量的97.2%是海水,因此,從淡化海水並加以綜合利用方面而言,是現實發展的正確選擇,應用海水淡化技術,是解決現階段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渠道之一。
  • 以色列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高招
    目前,以色列有5家規模較大的海水淡化廠,年產淡水總量約佔全國可飲用水供應量的70%。多舉措有效控制海水淡化生產成本是以色列得以解決淡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重要原因。IDE技術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水處理技術企業,它建設運營的阿什凱隆、哈代拉和索雷科3家海水淡化工廠日產淡水量分別為39.6萬立方米、52.5萬立方米和62.4萬立方米。
  • 談談為什麼要搞海水淡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國際氣象節談海水淡化?是的,沒跑題,耐住性子,看看分析——因為全球氣候變化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說法,現在有大量證據表明氣候系統變暖是毫無疑問的。常識告訴我們,人是不能喝海水的,但是生活在海裡的生物卻有其獨特的「海水淡化裝置」。▼魚在吃東西的時候,部分海水就會隨食物進入腹中。但魚的皮膚表層、口腔黏膜、鰓以至所有細胞的膜都存在一種半滲透薄膜,可以讓含鹽量低的水向含鹽量高的水那一邊滲透,直至兩邊含鹽量相等為止。魚體中的含鹽量比海水低,因此魚體中的水會自動向體外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