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被點燃證明其中含有膠?麵條能否放心吃?食品專家告訴您答案

2020-12-05 王思露營養師

麵條,一種太過平常的「主食」,食用概率相當之大;一種由小麥粉製作而成的食品,市面上竟也存在著不靠譜言論。不知您各位有沒有注意,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則視頻:一男子先是將某品牌乾麵條放入水中然後出現了膠裝,之後將該麵條點燃,發現麵條的確可以被點燃並且還冒出了黑煙;以此視頻推出結論麵條中加入了膠。麵條真的存在問題?事實如何?

其實,事實並非傳言中所說的那樣。只要是麵條,無論是自己做的還是市面上售賣的,通過上述的實驗也會出現「變成膠」和「點燃變黑」的現象。

麵條變膠,是何原理?

想要弄清楚原理,先來看麵條的組成成分,說到根本麵條是由小麥粉製作,而小麥粉最重要的組成成分就是澱粉和麵筋蛋白。麵筋蛋白並不溶於水,揉面(加水)製作各類面類食品的過程中,其中這些蛋白質分子會延伸展開,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就會大量吸收,然後出現膨脹,導致分子間互相粘連,這就形成了麵團的基本骨架組織,從而就會將澱粉分子包裹在其中,最終形成了筋道的麵團。

小麥粉中歲寒的蛋白質包括醇溶蛋白、谷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等物質;這其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並不溶於水,組合在一起就會形成麵筋蛋白;而麵筋蛋白這種物質中有大量的二硫鍵互相交聯,導致其不會輕易分散於水中。

家庭和面的過程中,一般會加入鹼(碳酸鈉)或者鹽(氯化鈉),這些都可以增強麵條當中麵筋蛋白等網絡,從而揉出的麵團也就更加筋道,在食品的加工生產中,有些廠家也會加入雞蛋、黃原膠等物質來改善麵團的整體性能。

麵團繼續加工,就會被擠壓成片,然後被切成麵條;經過了晾乾之後,這些麵筋蛋白的交聯結合就會變得更加緊密,而其中的澱粉分子只會讓他們「捆綁」的更加緊實,當然澱粉和蛋白之間並沒有完全結合。

經過了短時間的浸泡,或者遇到高溫情況,澱粉分子並不會掙脫麵筋蛋白的限制跑到水裡;但如果浸泡的時間足夠長,這時就會有大量的澱粉分子跑到水中,那最終剩下的那些麵筋蛋白網絡就形成了「膠狀物質」。

其實,像面片、餃子皮、麵條等小麥麵粉加工食品,早「製作過程」中加入進行清洗時,澱粉和水溶性物質就會散失離開,最終剩下的就是麵筋,而麵筋的特點就是粘性較高且不溶於水;而且麵粉的等級越高,其要求的麵筋含量也就越高。

麵條中的麵筋蛋白含量如果太低,那麼麵條的彈性、韌度就不會太好,這樣就更容易斷裂,煮麵的時候也就更容易出現「混湯」(渾濁)的現象。

換而言之,北方有一種著名小吃「涼皮」,它的製作工藝就是通過「洗麵筋」製作出來的;很多人覺得面類食品泡水裡一段時間後出現的膠狀物質就是「食用膠」,其實完全是「社會謠言」。

更何況,其實麵條在製作的過程中也的確可能會加入「膠」,例如可以添加「沙蒿膠」等天然植物膠,這也是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明確規定允許添加的,只要按照食品添加類別和添加限量範圍來來添加,屬於「安全」行為。

言說於此,此乃「正常變化」,說到根本就是「麵筋蛋白」在作怪,無毒無害。

麵條能被點燃,這是「什麼鬼」?

麵團,從生物化學角度來講是有碳(C)氫(H)等元素組成,而這些物質都屬於「可燃性物質」,掛麵在空氣當中點燃,很容易達到「著火點」,燃燒反應滿足了物質燃燒的三大條件(可燃性物、氧氣、燃點分度),自然就會燃燒。對於麵條來說,燃燒的表面積相對有限,一般很難充分燃燒,所以自然就會留下「炭黑」。

所以,掛麵被點燃是一則很正常的事情,無需多慮。

麵條,一種家庭日常最基本「主食」,但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社會非議」,麵條成膠不可怕,麵條能燃燒也不可以,請您「放心吃麵」。

註:文章內容屬於原創,希望給您帶來些許收穫,拒絕商業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燃燒的麵條到底有沒有毒?
    河南媒體曝光可燃麵條  ●記者親自實驗  昨天,微博上瘋傳著一條消息。  「添加了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添加劑的麵條,看起來好看,吃起來筋道。但你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膠袋。建議:吃麵之前先拿火燒燒看,以免誤食塑膠袋。」
  • 網傳可燃燒的麵條有毒 實驗發現幾乎所有麵條都可燃
    「添加了食用膠、檸檬黃、蓬灰、複合磷酸鹽等添加劑的麵條,看起來好看,吃起來筋道。但你吃這樣一碗麵,就等於吃掉一隻塑膠袋。建議:吃麵之前先拿火燒燒看,以免誤食塑膠袋。」  這樣一條不過百字的「微博」,在一個小時內被轉發3000多次,很多人把「可燃的麵條」和「塑膠袋」划起了等號。  可燃麵條真的有問題嗎?昨天,記者對這條微博消息的真實性進行了求證。
  • 溴酸鉀事件 饅頭、蛋糕、麵條仍可放心吃
    N《廣州日報》供稿  本報訊「麵粉處理劑溴酸鉀可能致癌」的消息引起公眾的強烈反應,現在是不是所有的蛋糕和麵包都不能吃了呢?麵粉行業的有關專家解釋說,其實溴酸鉀在高溫下可以轉化成對人體無害的溴化鉀(溴化鹽類),溴酸鉀作為強筋劑,主要用在麵粉和麵包製作中,因此,市民還是可以放心食用蛋糕、麵條、饅頭等麵食品的。
  • 晚上吃麵條會發胖嗎 吃麵條常見的九大問題
    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消化吸收比較困難。  吃麵條常見九大問題1、麵條越筋道越有養分嗎在北方幾乎都是吃的麵食,麵條對於他們而言是經常吃的食物。麵條的彈性和麵粉中的蛋白質關係密切;而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及麵筋的質量,都和小麥的品種有關。
  • 常吃麵條是養胃還是傷胃?麵條的正確吃法是什麼?本文告訴你答案
    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吃麵條,主要是因為有些人吃了麵條之後覺得腸胃不舒服,他們認為麵條是不可以養胃的。長期吃麵條是傷胃還是養胃?其實麵條是偏鹼性的,進入胃內會中合一部分的胃酸,可以預防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所以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來說無疑是有好處的,從這方面來看吃麵條可以說是養胃的,但是有些人吃了麵條反而會不舒服,是為什麼呢?
  • 這2種掛麵吃不得,再便宜也不能買?買麵條,記住這3點!
    而且儲存方便,每家每戶都會在家囤點麵條,煮的時候加一個雞蛋、幾顆青菜,烹調簡單也能別具風味~但一直以來,關於麵條的傳言此起彼伏,比如:麵條不易斷,是加了一種膠?太白的麵條加了增白劑?煮麵時的泡沫不能吃?吃麵比喝粥養胃……這些傳言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來為大家「揭秘」。兩種麵條不能買,會危害健康?
  • 麵條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麵條可以這樣做
    吃麵條好處1、麵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因此吃麵條能使人長壽,故有「長壽麵」之說。2、麵條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它能為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
  • 孩子愛吃麵條是好事,但有幾種麵條要少吃,沒營養且不健康
    很多寶媽會選擇麵條作為輔食,因為煮熟後變得又細又軟,很容易被他們的腸胃消化吸收,作為輔食十分合適,但寶媽也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麵條都適合寶寶吃。這幾種麵條儘量別給孩子吃1、特別筋道的麵條很多人在挑選麵條時,都十分注重口感,對於麵條來說,筋道成了一個衡量口感的重要標準,很多人認為這種麵條會更有嚼頭。但麵條彈性越好,越勁道,說明其加工程序越複雜,人工添加劑可能就會越多。
  • 饅頭,米飯,麵條哪種主食含糖量最低?
    導讀饅頭,米飯,麵條都是穀類食物,其中米飯是以大米和水為原料,經過淘洗、煮或蒸等步驟得到的穀類食物;饅頭和麵條都是以麵粉(主要是小麥粉)和水為主要原料。因此,米飯中的糖類主要來自大米,饅頭和麵條中的糖類主要來自小麥粉。
  • 麵條鈉含量超標?多半是你沒看懂營養成分表
    本網8月26日訊 隨著大家養生觀念的日益提高,低鈉飲食的概念也逐漸普及開來,最近,一些營銷號為了博人眼球加上缺乏常識,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些「麵條含鈉超標」的視頻誤導消費者,更有傳言稱掛麵很不健康,鈉含量高得驚人,經常吃容易得高血壓,每天吃兩碗,不需要放鹽,攝入的鈉含量就已經超標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 據說,「扁麵條」的火雞面口感更加獨特!
    作為一個標準的北方人,雖然不是山西和陝西,但也從小就喜歡以麵條作為主食。記得小時候家庭條件所限,不想吃飯的時候一包方便麵就能夠讓自己美美飽餐一頓。不止我喜歡吃麵條,家裡的很多人也經常以麵條來填飽肚子,也許是跟地域環境有關吧。
  • 胃不好的人,喝小米粥、吃麵條,真能養胃嗎?醫生給您答案
    特別是有人說胃不好就應該喝小米粥或者吃麵條,又有人說不需要這樣吃,這就會讓大家產生搖擺不定的心情,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話才好。那么喝小米粥吃麵條真的可以養胃嗎?這個是無需質疑的,不過這兩種飲食方法有著自己的效果時間。
  • 涼麵的新做法,用雪碧拌麵條,吃了35年麵條,第一次見
    前幾天刷微博,無意中看見了雪碧麵條這4個字,聽說過拉麵、涼麵、炸醬麵,還第一次聽說可以用雪碧拌麵條的呢,中國人民的吃貨精神真的是把我感動了。再仔細一看,原來是源於黃磊老師的一次綜藝節目,他在那一次節目中真正讓雪碧麵條紅了起來。
  • 科學家揭示影響麵條消化特性的因素
    麵條作為中國傳統主食,其烹調和食用方式多樣,但是中式麵條的消化特性缺乏系統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穀物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聚焦於傳統中式白鹽麵條,分別從麵條中澱粉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機制、麵條烹調以及日常儲存方式等方面全面研究了影響中式麵條消化特性的內外因素。相關成果發表於《食品化學》和《食品》。
  • 給寶寶買麵條?還不如自己做的好!這種麵條做法讓寶寶更愛吃
    別再給寶寶買麵條啦!這樣做輔食麵條寶寶從此愛上吃飯相信很多家長們在平時,去超市的時候,都會給自己的寶寶買輔食,然後各種輔食也是看得人眼都花了,不知道怎麼選,有各種補充維生素的,還有蛋白質粉,根本就無從下手呀,然後有很多人說,寶寶的輔食吃麵條比較好,因為兒童面的話,對於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消化呀什麼的,其實呀,很多家長就會覺得自己家做的麵條可能比那個更衛生更健康,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去買,下面我就來教大家做一款這個
  • 麵條製品常用澱粉及其衍生物介紹及應用
    馬鈴薯澱粉含有相對含量較高的磷,其以磷酸單酯的形式存在,主要與AP共價結合。馬鈴薯澱粉中磷酸單酯的存在對其膨脹行為具有重大影響。帶負電荷的磷酸基團引起相鄰AP鏈間的排斥,並使得澱粉團粒快速水化和顆粒顯著溶脹。普通澱粉的AM含量為14%~29%)。不含AM的澱粉稱為蠟質澱粉,如玉米、木薯、小麥、馬鈴薯;也有一些高直鏈澱粉產品(AM含量>30%)。
  • 名古屋的美食 扁麵條
    然而,有一家立食店的麵條味道好極了,希望大家有機會時一定前去品嘗。這家店就位於名古屋站的新幹線站臺上,主推美食是扁麵條。    所謂扁麵條,就是指扁平形的麵條,在愛知縣一帶很受歡迎。製作時,先用麵粉和面,再將其壓為扁平的形狀。    關於扁麵條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適合與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實驗一:真假花青素1.實驗目的:讓孩子喜歡吃深色蔬菜和水果(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的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佔一半;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實驗原理:除了滿足人們「好色」的視覺體驗外,人工色素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人工色素主要用於果汁飲料類、糕點上的彩裝、糖果、山楂製品、冰淇淋、果凍、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食品的著色,其中以水溶性的為主。
  • 經常喝大米粥、吃麵條,到底是能養胃還是傷胃?告訴你正確的做法
    我國有祖傳的養胃大法——喝粥、吃麵條。沒有什麼胃病是喝粥、吃麵條治不好的,如果一碗不行,那就兩碗。可這大米粥跟麵條,長期吃真的對胃部健康有好處嗎?粥跟麵條屬於流食。吃起來比較容易消化,尤其是熬煮時間很長的粥跟麵條。對於胃潰瘍,剛剛做完胃部手術的人,流食可以直接送到小腸,減輕胃的負擔。而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長期吃流食,並不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