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辨》⑤第二章 人類的遠景

2020-10-18 大科技

未來的理智將億萬倍於今日

1.現今人的智力並不優於古人,起碼幾千年來智力並無什麼變化。這裡是指先天智力,即大腦的能力,而非指後天之學習訓練。因為大腦之生理進化十分緩慢,幾千年難以有什麼明顯的進展。

但是未來幾千年後的「新人」情況將完全不同,他們的大腦智力將絕對勝於今人,甚至非今日所能想像的。原因是「新人」將以科技方法為指導來對自身進行徹底的改造,「新人」之大腦結構將遠優於今人,達於極高之水平。

下面講點理由供參考:

現代人的先天智力僅僅等於原始社會後期,因此僅僅是智力的最初級水平。

有的人認為目前人類的智力水平已經非常之高了,甚至幾乎快到了頂點了,再高也高不了多少了。這種看法十分幼稚可笑!

舉出一個例子就可看清:

某些民族,其祖父輩很可能完全是過的原始生活,和幾萬年前的原始狀態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可以說這些「祖父們」的智力水平和原始社會的祖先們相同,當然只能算是最最初始狀態的智力(理智)。但是,若只從先天智力來說,祖父們的先天智力應該和孫子們完全相等。但是孫子們由於受到高等教育,其知識水平完全可以達到現代的最高水準,絕不次於其他現代人。因此可以寫出下列等式:

所以充分證明了現代人的先天智力並不比一萬年前更高,仍然是處於理智的最低水平。既然現代人大腦的素質還只處於最低水平,當然未來還大有發展的餘地,未來新人的大腦素質顯然將遠勝於現代人。

在叢林中過原始生活的人,其先天智力並不比愛因斯坦之類大科學家差多少。反之,「未來新人」中任何一個,其智力之超過愛因斯坦,較之愛因斯坦超過原始生活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新人」在智力基礎(大腦)方面就遠超過愛因斯坦,其後天所受之教育、培養則更遠勝過愛因斯坦,當然其理智必將遠勝無疑。

2.「新人」之腦力將強到什麼程度呢?回答是強得無法想像,正像黑猩猩之無法想像我們人類的智力一樣。

但是可以作一些極其簡化、極其粗糙的設想(比喻式的)。如:

「未來新人」的大腦起碼具有遠遠超過最高級電子計算機和記憶裝置的能力。

現代人的記憶力很有限,未來人類肯定可以將某種「記憶裝置」「安裝」在自己的大腦中去(或在自己大腦中或其他適宜的部位發展出具有此能力的組織),使自己的記憶力提高無數倍。

現代人的計算能力很差,不及電子計算機之萬一,而具有極高計算能力的電子計算機實際上也才發明不久,還只是最初階段,未來的「計算機」其能力億萬倍於今日。而未來的「新人」也必然有能力將類似「計算機」的結構「安裝」到自己身上,使自己的能力比現代人提高億萬倍!

當然,記憶裝置也好,計算裝置也好,並不一定非得「安裝」在自己身上,完全可以放在一邊隨時借用。而且實際上「未來新人」比我聰明億億倍以上,他們自有更聰明億萬倍的主意,不必我來為他們作設想,我只是作些極其粗糙、極其簡化的設想,目的是為了說明「未來新人」智力之超卓而已。

由於「未來新人」終有一天會「造」人,會「造」大腦,當然也就會改進人,改進大腦,因此必然會提高自身智力至不可設想的地步,上述討論是不足為奇的。

3.現在的人「一心不可二用」,不能同時思考兩個以上的問題,但是「未來新人」完全有可能同時思考和解決許多問題。

用最笨、最簡單的想法也可以設想:

一個大腦能思考一個問題,將兩個大腦用某種方式結合起來,就可以同時思考兩個問題,將許多大腦結合起來,再加上「中央腦」的控制,此「綜合大腦」完全可能同時思考許多問題。當然這只是最笨、最幼稚的想法,實際情況絕非如此之笨而要高明得多。但是由此可以推想,當「新人」已具備改進和製造大腦的水平以後,他們必然會製造出「智力」遠勝於現代人的「超級大腦」來協助他們的思考,甚至將類似的結構發展到自己身上,使自身的智力無比超過目前人類。其結果是,「未來新人」的思維類型將與現今人類有本質的不同,會跨入最高的階段,是現今人所無法設想的。

再舉一個幼稚的設想:

人類的大腦是平均1.4公升,當「新人」已經達到製造大腦的水平,他們決不會只限於「照抄」人類大腦,只製造1.4公升的「小東西」。比如說,他們製造了一個「綜合大腦」,其結構之精細程度、效率之高比大腦有過之無不及,但其總體積達到目前大型電子計算機那麼大。那麼這個「綜合大腦」的體積就有幾萬個人腦那麼大,其構造更精細、效率更高。而且這裡有「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在起作用,所以這個「綜合大腦」的「智力」是無法想像的高,而「新人」們可以用這類「綜合大腦」為其助力,「新人」們的智力之高當然更無法想像。

4.關於「智力」和「意識」水平的再探討。

「智力」本有程度之差,有量之差,也有質之差。僅有量之差是比較容易理解,也可以互相比較。而當有質之差時往往難以理解,而武斷之人往往予以斷然否認。實際上應該了解到「智力」這樣東西也是有各種各樣的,既有量的差別也有質的差別。舉幾個例子:

①蟲類是低級生物,是第二階段前期的,其「智力」除本能的「趨利避害」外,簡直是一點也談不上的。

猿猴是高等動物,其「智力」就遠在蟲類之上,而由蟲之毫無智力發展到猿猴之「智力」,其間是連續過渡的,是由量變到質變的。

而由猿至猿人至原始人至現代人,量變到質變就更為明顯,人類已具有了真正的智力,是猿猴無法想像的,無法理解的。

人類是最高級的動物,也是最低級的理性生命,是處於二、三階段之間的過渡時期。因此將原始人勉強看作第二階段之末期也不算太過分。而蟲是第二階段之早期。

所以原始人智力之超過了蟲,在某種意義上也可類比為理性階段之最後最高階段的「新人」之超過人類。這裡拿原始人和蟲比也許是太過分了一點,但起碼:第三階段最後之「新人」超過二、三階段之間的現代人的程度,絕不次於第二階段最後的原始人超過高等動物狗貓的程度。由此可見「新人」的智力類型已和現代人有本質的差別。但是作為「理性智力」的特點不變,即仍然是為了正確和自覺地認識和處理自身內部的問題以及外部世界的問題。

②以上談的是「智力」,下面談點「自我意識」。

人們往往認為自己的這種「自我意識」是很標準的。比我們更低的,如動物就算作沒有自我意識,比我們更高明的,本質上不同的「自我意識」則我們乾脆不承認其存在。其實這是太武斷了,也太形上學了。

「意識」這東西也是由低級而高級的,由不清楚而清楚的。而且高級上面還有更高級,清楚上面還有更清楚,是永無止境的,那種把人類看作「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想法是不符合實際的。

一個人從嬰兒慢慢長大,經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最後甚至達到「思想家」的地步,其「意識」是由幾乎沒有,到很低的水平,再由很低的水平到很高的水平。嬰兒的意識是完全不清楚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比一隻貓還不如。意識是一步一步清晰起來的。我們認為自己的意識非常之清晰,而小孩子則糊裡糊塗,其實只是程度上的差別,小孩子自己也覺得意識很清晰的,他們一點也不感到自己很糊塗。其實由嬰兒之幾乎沒有自我意識,一直到成年人的清晰自我意識,在這中間並沒有任何截然的分界線,完全是連續變化的。在每一個年紀上,人都自以為很清楚,並不覺得「自我意識」有什麼糊塗之處。由此可見成人的意識也只不過比兒童更清晰一點而已,絕不是到了頂點了,甚至還差得很遠。「未來新人」的意識很可能比我們更清晰得多,我們和他們相比就好像幼兒和成年人相比一樣。

由於「自我意識」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基本上是一種主觀感受,很難以比較,很難以言傳。但是「自我意識」的清晰度是有差別的:

貓比蟲清楚

小孩比貓清楚

成年人比小孩清楚

「未來新人」比我們更清楚

他們的意識將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不知道,只能說「新人」是在一切方面都本質上遠遠超過我們,未來的「新人社會」自然更是無比地光明燦爛,非我們所可想像的。

一個「幽靈」的觀點——再談三階段論

我們做一個幻想:有一個具有很強的觀察和思維能力的幽靈,如果它對地球上的一切進行了長期而全面的觀察、分析,它會得出什麼結論?是不是符合我們的「三階段論」。

一、若此幽靈幾十億年前來到地球,經過長時間的、全面的研究和思考,最後它掌握了當時地球上的一切物質的運動規律

它的結論是:

一切物質的運動都嚴格遵照物理規律,此物理規律是決定性的:過去的狀態嚴格地決定了現在的狀態,現在的狀態又嚴格地決定了未來的狀態。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規律存在。

它絕對想不到以後會出現生命,因為生命的規律和物理規律沒有任何共同點(寫此稿時一般認為十億年前地球上尚無生命,現在一般認為三十多億年前開始有原始生命——2009年注) 。

二、一億年以前,這個幽靈又一次來到了地球,這一次它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生命現象

它的結論是:

地球上已被生物所充滿,生物的規律是和物理規律完全不同的,不能還原為物理規律。生物世界的基本規律是「生存競爭」,是不斷的「進化」,即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

但是它絕對想像不到地球上以後會出現「理智」的人類。因為理性的規律在當時還絲毫沒有顯現。

三、今天,該幽靈又來到了地球。當它看到這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和偉大的社會鬥爭

它的結論是:

現在已經產生了第三種規律——理性。它是從本質上完全不同於前兩種規律的,而且是本質上高於前二者的。這種理性雖然還剛剛產生不久,但是已經顯示了空前偉大的力量,僅僅是最初級的理性力量已經使整個世界改變了面貌。理性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

因為這個幽靈是起碼經過一億年左右才來地球一次,觀察研究很長一段時間,等把一切都弄明白以後再離開。這一次來,它已經觀察研究了很長的時間。它看到人類社會是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成長起來了,尤其是最近的幾十年時間面貌才發生了根本的大變化。因此它深深感到理性力量之偉大,它深信,再經過幾百年,世界的面貌將變得不可想像的宏偉、光明。

而且它一定會想到:當它下一次,再過一億年以後再來到地球時,會看到些什麼呢?是不是又會發現第四種新的規律呢?它一定會非常好奇地猜想,這第四階段的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呢?如果還不是第四階段,仍然是第三階段,那麼這遙遠未來的理性社會又會發展到什麼地步呢?

這些問題幽靈自己無法回答,因為它只看到了當前的社會,這社會正處在由第二階段往第三階段過渡的末期,連第三階段的真面目還沒有顯露出來,怎麼談得上猜測第四階段呢?

從這個有關幽靈的荒唐幻想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物理規律,生物規律,理性規律三者確實是本質上不同的規律,代表著一個接著一個的本質上不同的發展階段。即:

1. 死的物理世界;

2. 生氣勃勃、豐富多彩、熱鬧異常的生物世界;

3. 無比偉大、無比光明燦爛的真正理性世界。

我們現在還只處在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後期,所以一方面我們是生活在最關鍵的時期,我們的生活和鬥爭是具有無比偉大意義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人類的「未來長河」才是更長遠、更光明、更偉大的。我們當前的生活與鬥爭之具有偉大意義主要不在當前生活本身,而在於未來無比光輝偉大之前景。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理性的思辨》③第一章 三階段論
    三、理性活動理性是人類獨有的,實際上在人類身上理性也僅僅是萌芽,是最初階段。理性的規律和生物的規律又是完全相反的。首先給「理性」下一簡單的定義:以正確的(即符合客觀規律的)和自覺的方式來認識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內部關係)和人與外部宇宙的關係,謂之理性。
  • 胥建國:新理性主義雕塑融入理性思辨與文化自覺
    從遠古巖畫到現當代藝術中的塗鴉,從中國繪畫的潑墨寫意到西方繪畫的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從文學寫作的隨筆到音樂的即興哼唱、舞蹈的聞雞起舞,所有的隨心所欲和刻意行為中無不夾雜著感性的衝動與理性的思辨。 從感性到理性是人認識外界的過程。感性是基礎,但只能認識現象,有賴於理性把現象的認識提升到更高的層面,以解決本質問題。
  • 《理性的思辨》⑥第三章 規律和真理
    人類社會發展的「正途」和「歧途」人類社會已有理性階段的成分,故從本質上不同於生物階段之「進化」。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從本質上不同於生物進化,高於生物規律。當人類社會完全進入理性階段以後,將在理性的指導下沿著正確的方向不停頓地向前飛速進展,永遠走的是「正路」,絕無「歧途」的問題存在。
  • 150天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方法論-二、純粹理性的法規
    在上一章我們已經知道,在康德看來,純粹理性在思辨層面的運用並不會帶來什麼新的知識,也就是說沒有積極的運用,但卻可以防止我們走的太遠,誤入歧途的產生一些幻相,所以有著消極的運用,也就是所謂的純粹理性的訓練。實際上,純粹理性無非就是三個終極問題——靈魂不朽、自由意志和上帝存有。
  • 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一百六十天,我有什麼收穫?
    $26.純粹知性概念的普遍可能的經驗運用的先驗演繹$27.知性概念的這一演繹的結果第三節知性與一般對象的關係及先天認識這些對象的可能性第二卷 原理分析論導言 論一般先驗判斷力第一章 純粹知性概念的圖型法第二章 一切純粹知性原理的體系第一節 一切分析判斷的至上原理第二節 一切綜合判斷的之上原理
  • 《樹靈之命運》第二章怎麼過 第二章詳細通關流程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樹靈之命運中第二章的通關攻略,這款遊戲稍有一些難度,代入感很強,想要過關需要找到對應的物件才行,下面就給大家帶來這關的詳細過關方法
  • 《純粹理性批判》:人類只能認識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的東西!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總結了一些思想和人類認識的精華,一起來看下。邏輯學是可靠的道路。邏輯學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它的這種長處僅僅得益於它所特有的限制,這種限制使它有權、甚至有義務抽掉知識的一切對象和差別,因而在其中知性除了和自身及其形式之外,不和任何別的東西打交道。
  • 文化存在論的先驗基礎及其思辨邏輯
    第二和第三個判斷都是文化的經驗性的存在樣態,因此它們不能構成文化存在論的基礎。在此,我們只需對第一判斷加以分析,以求獲得文化存在論的基本規定。 在第一個判斷中,「文化」這個概念所指是精神性的文化。這顯然構成了一切文化的最基礎的存在方式。精神性的文化顯然立足於人的主觀所具有的三種文化能力,也即情感、意志和自由。這三種文化能力構成了文化存在的精神條件。
  • 將理性進行到底!全網智商最高的科學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收官
    伴隨著熟悉的開場白,由科普中國出品,中國科普博覽、格致論道講壇製作,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監製的全網首個科學文化聊天節目——《理性派對》第二季在2020年秋天強勢回歸。一張圓桌,三位權威專家,四十分鐘,一場高能對話。《理性派對》致力於讓每個人從理性思考中獲益、促進科學走進公眾視野、向公眾傳遞科學觀點、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
  • 楊建華:理性的困境與理性精神的重塑
    以工具理性為執導的現代化使人類面臨著危機,要解決現代化的危機就必須對理性做出認真的反思,重塑理性,使被肢解的理性重新恢復其完整的狀態,使抽象的理性主義回到真正的理性主義上來。作為現代社會本質特徵之一的新的理性,它有三個鮮明特點,即辯證性、批判性和包容性。
  • 樹靈之命運第二章詳細通關流程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樹靈之命運中第二章的通關攻略,這款遊戲稍有一些難度,代入感很強,想要過關需要找到對應的物件才行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非常多的事情本質後面都有適用範圍的,考慮適用範圍就是思辨的問題。思辨能力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潛力。既然知道了思辨能力這麼重要,那麼孩子從小改如何培養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學前階段培養思辨能力學前階段至關重要,這一階段的特徵也很明顯。
  • 150天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方法論-一、純粹理性的訓練
    他認為形上學是人類理性的一種自然傾向。但是,此前的形上學要麼就是獨斷地認定一些事情,要麼就是發揮臆想幻覺所得到的一些內容,康德認為這些都是有問題的,那麼在他就要構建一個未來的科學的形上學,所以這就成為他在形上學中探討的第二個內容。對應著上面說的這四個問題,康德分別做出了自己的闡釋:純粹數學是如何可能的?
  • 《流浪地球》:「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
    因為大家都喜歡羅輯,羅輯跟三體星人對峙代表了絕對理性,出了一個聖母,被罵的要死。   我當時也以為劉慈欣是站理性派,其實是有誤解。回看主要人物:葉文潔、章北海、程心、雲天明都是妥妥的感性主義,而且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那種。
  • 《思辨與立場》教你學會做一個自己思維的批判者
    重新認識了自身的慣性思考模式和思考過程 《思辨與立場》幫我重新認識了自身的慣性思考模式和思考過程。 思維質量高的人,會做出理性的思考和行為如果不懂得獨立思考,就很容易被信息牽著鼻子走。比如,綠豆可以包治百病,黑豆泡醋可以治療高血壓,還有朋友圈那種「3天內轉發就會有好運」的。可是,同樣的信息,為什麼有的人會深信不疑,而有的人卻能理性地辨別呢?其實,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思維質量的高低。
  • 第七章(四):人類的出路是向星際還是向心靈穿越?
    即隨著人類對宇宙物理學的研究深入,人類對自身宇航能力的認知反而越來越悲觀。霍金對人類試圖通過黑洞或蟲洞進行星際穿越是不包任何幻想的。黑洞會不會是另一個宇宙的出口?霍金理性地摧毀了人們肉體穿越的可能性──「大質量恆星把它們的氫燃燒成氦,將比太陽更快速的多。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短到幾億年的時間內把氫耗盡。此後,這類恆星面臨危機。
  • 少女前線偏振光第二章通關技巧 偏振光第二章攻略圖文
    少女前線偏振光第二章怎麼過?偏振光第二章中有4個關卡,分別是起偏器2、起偏器3、波導管2和光譜儀2,完成這4個關卡就可以進入第三章了。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偏振光第二章通關攻略了,還沒有順利過關的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
  • 《行屍走肉:第二季》第二章劇情攻略
    在《行屍走肉:第二季》第一章的故事中,玩家扮演倖存下來的小女孩克萊門蒂娜),以小克的視角來體驗末世生存的艱辛以及人心的險惡。第一章裡,玩家經歷了與前作隊友失散,被野狗咬傷,遇到盧克,被懷疑後拘禁,自己縫針處理傷口等事件,經過這些種種,讓玩家目睹了女孩小克的變化,以及末世難測的人心。
  • 《王者榮耀》峽谷異聞第二章完成攻略 筆記任務第二章如何完成
    導 讀 王者榮耀筆記任務第二章怎麼做?
  • 遠景能源張雷:逐風而行的能源顛覆者,正在創造未來!
    能源顛覆者張雷在熟悉的人眼裡,張雷是一個理性克制,卻又熱情,富含感染力的人。他說自己喜歡思考哲學,設想中的理想生活是,「能坐下來思考,不講話。」作為遠景能源CEO,這個有著國外精英教育和金融行業背景的企業掌舵者,有時像個傳教的苦行僧。「我只看哪裡有痛點,哪裡有挑戰。我們需要向難處行,向苦處行。企業要解決人類社會的挑戰和苦難。個人的修行也是一樣,要不斷的挑戰自己,向自己的苦處行,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張雷說。他說話的口吻像一個思想家。張雷被外界頻頻與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