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岸線3萬多公裡,氣候變暖,北冰洋航線能開通嗎?

2020-12-06 地圖帝

美國與俄羅斯都是海洋大國,兩國之中,誰的海洋條件更好呢?如果只論海岸線,顯然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的海岸線長達33807公裡,而美國的海岸線只有22680公裡。但如果論起「有效海岸線」,美國則強於俄羅斯。

美國的海洋條件相對比較簡單。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東海岸是大西洋的西岸,西海岸是太平洋的東岸。這兩處海岸加一起,可能都還沒有俄羅斯一個北冰洋的航線長。不過,俄羅斯由於北冰洋的島嶼多,島的一圈都要算進海岸線,而且海岸線非常曲折。如此一來,俄羅斯的海岸線就顯得長。美國在西部沒什麼島嶼,而且兩處海岸比較平直,不像俄羅斯海岸曲曲折折。美國的地盤,算得上曲折的,也就是飛地阿拉斯加州了。

美國的大西洋西海岸至大西洋東海岸的歐洲、非洲之間,沒有什麼「阻礙物」,美國的船隻(包括軍艦)去歐洲、非洲的任何地方都順風順水。美國的太平洋東海岸與太平洋西海岸的亞洲、大洋洲之間也沒什麼「阻礙物」,美國的船隻去亞、大,同樣順風順水。太平洋上戰略位置最重要的島嶼——夏威夷群島,還是美國的一個州。再者,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澳大利亞,與美國同文同種,是美國的「鐵桿小弟」,美國可以通過澳大利亞直面印度洋。不誇張地說,任借美國超強的國力,美國的船隻可以通行於除了幾大國海域之外的任何海域。

俄羅斯海岸線長,但多屬「無效海岸線」。俄羅斯有三大洋的海岸線,北有北冰洋,西有大西洋(西北波羅的海,西南黑海),東有太平洋(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俄羅斯最看重的海域,無疑是黑海。俄羅斯要保持世界大國的地位,就必須在中東有發言權。而俄羅斯船隻與中東最近的航線,就是出克裡米亞的黑海艦隊港口,出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進入與俄羅斯關係較好的希臘的愛琴海,直接就可以到敘利亞,或出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不過,土耳其海峽完全在土耳其境內,俄羅斯再牛,進入黑海也要看土耳其的臉色。有求於人,再是顏色甚厲,總要虛上三分。

西北方向,俄羅斯最重要的港口聖彼得堡要出入大西洋(北海),需要穿越波羅的海,經過丹麥與瑞典、挪威之間的海峽。這裡有很多仇恨俄羅斯的國家,比如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美國也知道波羅的海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性,經常在波羅的海「埋雷」,破壞俄羅斯的「航行自由」。

俄羅斯以東的太平洋方向,俄羅斯佔有從清朝強行割來的海參崴等港口,但由於日本列島的阻擋,俄羅斯在日本海的船隻進入太平洋,必須經過日本(美國)控制的幾個海峽。即使俄羅斯船隻出由俄羅斯控制的日本北方那四個島,也要經過日本北海道與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總之,俄羅斯在太平洋的航行主動權並不在俄羅斯手上,或不完全在俄羅斯手上。

比如從俄羅斯西北部的北冰洋最大港口摩爾曼斯克去海參崴,一般會走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查戈斯群島、馬六甲海峽。你算算,這些地方有很多是美國或英國控制的。美、英給俄羅斯船隻製造麻煩,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俄羅斯也不用擔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原來最沒有「用」的北冰洋航線,價值日益突顯。而且,北冰洋航線基本不受美國的控制(至少暫時如此)。還拿摩爾曼斯克與海參崴之間的航行作比方。船隻出了摩爾曼斯克,向東貼著俄羅斯的北冰洋海岸線航行,然後出俄羅斯遠東與美國飛地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再向西南貼著俄羅斯控制的堪察加半島的海岸線航行。堪察加半島西南就是控制控制的南千島群島,船隻切進來,就進入了俄羅斯的「內海」——鄂霍次克海。

船隻如果不想走宗谷海峽,可以北上至亞洲大陸與庫頁島之間的韃靼海峽。這裡完全由俄羅斯控制。船隻貼著外東北的海峽線,就到了海參崴。

你可能會說:白令海峽有一半是美國的,美國難道不能在白令海峽給俄羅斯製造麻煩嗎?咱們放大白令海峽的地圖,會發現海峽中間有兩個小島。西邊的大島叫拉特曼諾夫島,屬俄羅斯。東邊的小島叫迪奧梅德島,屬美國。拉特曼諾島與亞洲東北大陸距離非常寬闊,足夠俄羅斯船隻在俄羅斯一側航行。

圖-俄羅斯女兵

實際上,北冰洋航線不但對俄羅斯有利,對亞洲其他大國也非常有利。眾所周知,亞洲有些大國的海岸線全在內海,出洋相對困難一些。比如這些國家的船隻去歐洲,至少要經過美國有力量存在的馬六甲海峽,查戈斯群島,以及認為印度洋是自己「內海」的某些國家。這條航線現在看來,是最為重要的航線,但安全性難以保證。而如果走俄羅斯控制的北冰洋航線,在亞洲這些國家與俄羅斯密切合作的歷史時期,安全性是相對較高的。

相關焦點

  • 對於地處高緯度地區的俄羅斯來講,「全球變暖」可能正是其盼望的
    全球變暖利好俄羅斯雖然,目前對於全球變暖的相關機制並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從人類的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確實在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而且溫度升高的速度是驚人的。由於全球變暖是全人類的共同問題,所以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參與,因而才有了全球氣候大會,籤訂了一系列的氣候議定書,雖然美國出爾反爾,但是還是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
  • 俄羅斯海岸線那麼長,為何沒有像樣的大港?
    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蘇聯沒解散之前,面積廣達2240萬平方公裡。但就是這樣的大國,卻有一個心中永恆的痛楚:如此大的國家,竟沒有像樣的出海口。你會說俄羅斯的海岸線長達3.76萬公裡,如果算上蘇聯其他加盟國的海岸線,共長4.28萬公裡。俄羅斯的海域,跨有三大洋:正北是北冰洋,正西及西南是大西洋,正東是太平洋。世界上橫跨三大洋的國家,只有美國、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其實,俄羅斯海岸線雖長,「質量」卻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第三,在從北美洲到亞洲的幾條航線中,北極航線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最能順風行駛的航線則北太平洋航線。對地理方面有研究的專家曾說到:「北太平洋地區常年盛行西風,並且強度也非常可觀。」所以飛機若是從這條航行行駛,肯定可以大大節省燃料和時間。因此,如今來往於兩洲的飛機基本都選擇從北太平洋經過。
  • 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 加拿大總海岸線超過20萬公裡超級長
    算上島嶼,加拿大是海岸線最長的國家 加拿大北臨北冰洋,且靠近北冰洋有諸多島嶼,但這些島嶼多是結冰的凍土,多數沒有人居住,但依然是加拿大不可分割的國土,因為這個特點,加拿大的總海岸線超過20萬公裡,超級長了。
  • 俄申請劃分北冰洋大陸架 涉120萬平方公裡開發權
    俄羅斯在北極點插旗 新華/美聯  俄羅斯外交部4日說,俄方已向聯合國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劃分報告,主張擁有對120萬平方公裡北冰洋大陸架的開發權利。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可對距其海岸線200海裡的海域擁有經濟專屬權。如果沿海國認為本國自然延伸的大陸架遠遠超出200海裡,則需要提交申請並提供科學證據。  俄羅斯2001年曾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把俄專屬經濟區擴展到位於北冰洋中部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所在水域,後因「證據不足」被駁回。
  • 俄羅斯距離美國只隔白令海峽,最窄處僅3.9公裡,曾想修隧道連接
    美俄最近距離僅有3.9公裡,白令海峽對美俄兩國有多重要,圍繞白令海峽的兩大計劃能實現嗎?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連接俄羅斯和美國的白令海峽。在我們印象中,美國孤懸在美洲大陸,與我們距離遙遠,中國與美國隔著太平洋相望,而我國到美國本土約有1萬公裡的距離,但是我們的鄰居俄羅斯卻和美國十分接近,最近處僅有3.9公裡,為什麼小編會這麼說呢?
  • ...同時還能避開日益猖獗的索馬利亞海盜,走北極航線能省多少錢?讓我...
    你能看懂這幅航線示意圖嗎  據報導稱,由於地球變暖,北冰洋的冰層不斷減少,圍繞航線開發和儲藏於北極圈的資源權益問題,各國競相採取行動。中國也著眼於此,從2012年以後,幾乎每年派出「雪龍」號破冰船到北冰洋航線航行。去年9月,5艘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航行至北冰洋的門戶--美國阿拉斯加州海域的白令海。  報導稱,對於俄羅斯而言,沃霍茨克海是戰略核潛艇活動的「聖地」,因此中國的行為令其非常緊張。2011年和2014年裡,俄羅斯在「雪龍」號航線上實施了飛彈演習以示威懾。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北極和向南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的冰覆蓋海洋面積,在上周降到了140萬平方英裡(370萬平方公裡)的夏季低點,之後又開始增長。一般來說,北極的海冰面積在9月份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
  • 氣候變暖使北冰洋的冰層縮小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
    美國科學家星期一報告說,由於全球變暖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北冰洋的冰融化到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北極冰層覆蓋的海洋範圍再往南延伸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上周達到了140萬平方英裡的夏季最低水平,之後又開始增長。北極海冰在9月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
  • 21世紀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2009年7月23日,兩艘德國貨輪從韓國東海岸的蔚山港出發一路向北,橫穿北冰洋,最終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此次航行開創了商業船隻利用北冰洋航線連接亞歐大陸的先例。據船主稱,利用北冰洋航線比繞道蘇伊士運河節省成本30萬美元。    2013年7月21日《金融時報》報導,隨著北冰洋冰蓋融化加速、航船增多,北極航線有望成為亞歐貿易新的重要途徑。
  • 蘇聯超級工程,北冰洋大壩!
    雖然蘇聯和美國是在地球的兩邊但其實是也是鄰國北冰洋並不算寬闊,白令海更是臉貼臉▼靠近北極圈的蘇聯就曾經幾乎採納這樣一項提議:在俄羅斯遠東和美國阿拉斯加州中間的白令海峽,建一道堤壩來改造北極的生態環境,融化北極的堅冰,讓俄羅斯北方的凍土帶融化成為良田,使北極航線可以終年通航。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據統計,有5200萬隻哺乳動物、6200萬隻鳥、3.89億隻爬行動物在這場大火中喪生,1070萬公頃森林和灌木被損毀。大量森林被毀,會導致地面反照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陽輻射,還會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 視野|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據統計,有5200萬隻哺乳動物、6200萬隻鳥、3.89億隻爬行動物在這場大火中喪生,1070萬公頃森林和灌木被損毀。大量森林被毀,會導致地面反照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陽輻射,還會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 英媒:氣候變暖群雄逐鹿北極 中國亮牌「入局」
    冰消雪融出航道報導稱,隨著地球變暖,北冰洋冰蓋縮小,北極圈裡越來越熱鬧。北極航道的商業價值、常態化運營之類字眼越來越多進入人們視線,夏季穿行北極航道的船隻也越來越多。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27日,據新華社報導,北極海冰的總量已下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證實了該地區的急劇變暖,而且可能是更劇烈的變化即將到來的前兆。  科學家稱,追蹤海冰範圍的衛星在周末發現,海冰的覆蓋面積為大約158萬平方英裡,不到北冰洋表面的30%。
  • 北冰洋的前世今生
    北冰洋的位置(圖源:CIA)(圖片來源於網絡)地理相關北冰洋大致呈圓形盆地,海岸線長約4.5萬公裡,是唯一小於俄羅斯領土面積的大洋,包括8個附屬海——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
  • 美國說:北極地區不是你俄羅斯的,我想來就來!
    上世紀自美蘇爭霸以來,美蘇就圍繞北極資源展開各種對抗,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一度成為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陣營先進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區,尤其是戰略彈道飛彈的部署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 改變中的世界盡頭——北極故事(3)
    為了支援蘇聯戰場,盟軍在北冰洋開闢了兩條秘密航線:一條跨越挪威海和巴倫支海,抵達蘇聯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史稱北極航線;另一條從美國阿拉斯加經白令海峽,到達蘇聯遠東地區。德軍通過潛艇對盟軍的北極航線進行騷擾。1942年,由於英國海軍的指揮失誤,編號為PQ-17的盟軍船隊遭德軍伏擊,2/3的船隻被擊沉,這是盟軍在北冰洋上最為慘重的失敗。「二戰」結束,冷戰開始。
  • 除了「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外有望開通第三條絲綢之路?
    北極日益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地區 北極地區大陸與島嶼面積約800萬平方公裡,分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8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