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造血」相結合,助大山煥發新活力 中山邊檢站決勝脫貧...

2021-01-09 廣州日報

新年伊始,1月4日,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歸亞村,在村委門前新建的文化廣場上,看到村民們正討論著宣傳欄上脫貧攻堅的勝利成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廣場一旁嶄新的籃球場上,不時傳來學生們運動的歡呼聲,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圖景。

短短不到2年時間,這個曾經的國家級深度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11月20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歸亞村如期實現了脫貧摘帽,這一切離不開珠海邊檢總站中山邊檢站扶貧工作組的努力和付出。

自2019年初領受對口扶貧工作以來,中山邊檢站堅持精準扶貧,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文化扶貧、社會扶貧、黨建扶貧等方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多措並舉,注重「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著力改善貧困村、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大力提升村集體、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圓滿奪取了高培村和歸亞村2個對口幫扶村的脫貧攻堅勝利,為今年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鋪平了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

同樂鄉坐落於三江縣西部,屬桂北山區,是侗族、苗族、瑤族少數民族聚居區。由於村落分散,大山環繞,交通不便,這也是導致這裡深度貧困的重要原因。

村屯之間道路坑窪不平,河溝常年無人清理,村民夜晚出行無路燈,學生上學更是翻山越嶺走泥路,這些都是困擾多年的難題。

「路通才能財通,良居才能民安。」為破解這些難題,該站扶貧工作組多次深入村屯進行走訪調研,查看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摸清各方面底數和需求,先後投入87.6萬元資金用於修建村屯道路、塌方懸崖路2處、小學生上學步道、入屯道路、屯內步行道橋2座、小學地面硬化和護欄、消防器材室改造、標準籃球場、文化服務綜合樓等項目。

如今,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經濟發展環境得到「立體化」改善,為全面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

讓村民富在產業鏈上

脫貧致富,離不開特色優勢產業支撐,同時要找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上的融合發展點,才能形成「帶不走」的長效幫扶機制。

為實現這一目標,該站經過調研分析和幫扶需求,結合扶貧村地域特色和資源優勢,投入9萬元支持高培村推進螺螄苗養殖園項目建設,投養規模達50畝,預計每年扣除成本淨利潤收益可達81萬元。

「從購買螺螄苗到養殖培訓,再到銷售,整條產業鏈都幫我們打通了,我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說起螺螄苗養殖項目,高培村委書記陳仁松讚不絕口。

此外,該站還投入6.5萬元用於歸亞村木耳種植加工基地建設,不斷探索新產業新模式。

疫情期間,為解決產銷問題,該站通過「以購代捐」推進消費扶貧,投入13.4萬元資金購買三江農特產品,聯繫地方企業幫銷三江農特產品2.6萬元,發動民警幫銷農特產品1.6萬元,解決了貧困村民的燃眉之急。

脫貧攻堅目標雖然如期實現,但脫貧不脫鉤,中山邊檢站和同樂鄉就業聯建、產業聯建創建、教育聯建的情誼還會延續下去,共同努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譜寫新的篇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陳文星圖片由通訊員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

相關焦點

  • 從「輸血」到「造血」——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探出金融精準扶貧路
    近年來,該行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融資」與「融智」的精準扶貧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新動力,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注入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浦發力量。「雙千兩葉」助楊家河脫貧致富楊家河現有村民257戶9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94人。2018年4月,長沙浦發開始向楊家河村派駐扶貧工作隊。
  • ...上發表署名文章《以決戰決勝的拼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
    《以決戰決勝的拼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臥龍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盯脫貧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堅持治標與治本結合、輸血與造血並舉、脫貧與發展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至2019年底,全區穩定脫貧3200戶728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32%,全區3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踐行醫者大愛 魚漁相授強醫技
    援醫專家言傳身教,向當地醫護人員示範新技術。  隨著醫療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幫扶團隊與對口醫院建立良性互動機制,用「傳、幫、帶」的形式填補當地多項技術空白,骨幹專家們帶去先進理念、明確診療規範,為脫貧攻堅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在幫扶過程中,我們與對口醫院結下了深厚友誼,「脫貧不脫幫」,今後常交流。
  • 【每日一習話】脫貧後生活還要芝麻開花節節高
    習近平:我一直強調扶貧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志氣,不光是輸血,還要建立造血機制,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實現消減絕對貧困的千年夢想已進入最後倒計時。不過,脫貧不是終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永不停歇。  決戰脫貧攻堅,靠單純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只能解決當前突出問題,還要著眼長遠,防止貧困人口因多種原因返貧,建立造血機制才是關鍵。  貧困人口在脫貧後如何保持長效穩定的發展後勁?內生動力是重中之重。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提供了遵循,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了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念茲在茲、須臾不忘的事業。
  •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甘肅鎮原:特色農業助脫貧 菊花鋪就...
    原標題:【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甘肅鎮原:特色農業助脫貧 菊花鋪就致富路!  「去年已採摘6至7茬,實現畝均淨收入2500元!」對甘肅省鎮原縣孟壩鎮峁合村村民王跟科來說,種菊花能有這樣好的收入出乎他的意料。  58歲的王根科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開始種植萬壽菊。
  • 打好脫貧組合拳 暖心扶貧添活力
    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既需要駐村幹部的軟服務,也需要金融資源的硬支持。「面向三農,服務城鄉」是農業銀行的歷史使命,近年來,農行惠州分行通過創新金融扶貧工作機制,用足用活金融服務手段,既「輸血」又「造血」,既扶貧又扶志,在支持農村建設,鄉村振興,農戶脫貧,農民生產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 扶產業 增強區域發展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與扶貧攻堅密不可分,鄉村興則農民富。
  • 脫貧攻堅再施力 庭院經濟添活力
    脫貧攻堅再施力 庭院經濟添活力 2020-04-30 0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助人自助」
    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牢記於心,把黨和政府的關心與愛護送到千家萬戶,對生活上存在困難的群眾,要格外地關心照顧,綜合政府與社會的力量助其排憂解難,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今啟航前往北極 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許,「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在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之行,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
  • 解碼「阿里式助農」範本的三重啟示
    從「愛心助農」到「直播助農」,從孵化「新農人」到學幹「新農活」,阿里巴巴首創了一系列助農、脫貧範例,打造「電商助農」範本。   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脫貧攻堅收官年的「軍令狀」。決勝脫貧攻堅,疫情不改初心,打贏決勝戰需凝聚全社會的合力和信心。
  • 天津南開:魚漁同授,舉全區之力助受援地區脫貧攻堅
    03版:京津冀協同發展 大 | 中 | 小
  • 中國用7年時間創造人類脫貧史上的奇蹟,令全世界矚目
    這三場會議都聚焦了一個共同的主題——脫貧攻堅。8月18日,胡春華主持召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時指出,脫貧攻堅越到最後關頭越要增強風險意識、強化隱患排查,切實將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對脫貧的影響降到最低。8月21日,他出席克服疫情災情影響確保如期全面脫貧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在脫貧攻堅的最後緊要關頭,必須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全方位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 全部脫貧摘帽!對口幫扶,楊浦是這樣做的→_政務_澎湃新聞...
    對口幫扶,楊浦是這樣做的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必須抓緊抓好的關鍵之舉。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楊浦區人社局先後多批次組織區內企業赴當地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就業專場招聘會、舉辦職業指導專場講座,提供崗位數達86072個,助力貧困勞動力家庭成員等各類就業困難人員轉移就業16889人。
  • 「決勝2020」古驛商道、紅色南陽:脫貧路上「紅綠配」
    位於沁水縣西南部的南陽村,曾是中國抗日軍政大學太嶽分校所在地,在紅色資源開發中,南陽村有力地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紅色旅遊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為脫貧奔富形成重要抓手。11月30日,「決勝2020」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沁水縣南陽村,探尋「紅色引領+綠色發展」帶來的脫貧致富新路徑。
  •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打贏脫貧攻堅戰 交出民生「幸福卷」
    近年來,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脫貧攻堅工作持續圍繞「堅持精準幫扶,合力脫貧攻堅」的工作理念,向著脫貧攻堅目標發起衝鋒。從以精準扶貧細化到更 「精」、更「準」的幫扶,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進一步著力突出政策扶貧,產業扶貧,甚至信心扶貧,增強幫扶實效性。目前,空港新城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455戶1606人已經全部脫貧。
  • 決勝脫貧攻堅戰,凱翼汽車貢獻川企力量
    決勝脫貧攻堅戰,奮力書寫新答卷在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古藺縣太平鎮,當地的九龍村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甜橙、肉牛產業、扶持貧困戶就業等措施,2017年全村順利實現「一低五有」達標退出貧困村序列,2018年2月被瀘州市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領導組授予「2017年脫貧攻堅先進村」榮譽稱號。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哈爾濱市農信社精準施策 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導(於靈爽):當前,脫貧攻堅戰進入到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在支持貧困縣脫貧上,哈爾濱市農信社立足於區位優勢和主導產業,累計投放扶貧貸款3.5億元,重點對列入貧困縣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的優勢產業、專業市場給予貸款支持,加快貧困縣脫貧進程。
  • 【聚焦2020全國兩會】「脫貧雲中雲」西藏篇:脫貧摘帽絕對不是終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津雲新媒體聯合河北、甘肅、西藏、青海、新疆等天津結對幫扶地區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策劃錄製了《2020全國兩會特別節目——脫貧雲中雲》系列視頻訪談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