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版圖:四大板塊和七大經濟圈
七大經濟圈:即泛長三角經濟圈、泛珠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圈、海峽經濟圈、中部經濟圈和西北經濟圈等。七大經濟圈的另一表達為「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西部經濟圈」、「中部經濟圈」、「東北經濟圈」和「深港創新圈」 八大城市群:《中國發展報告2010》確立了今後重點發展的8個大城市群:哈長(黑龍江哈大齊和吉林的長吉)、閩東南、江淮、中原、長江中遊(長株潭、武漢城市圈、昌九)、關中平原、成渝和北部灣。
-
珠江三角洲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在珠江三角洲,最為重要的史前考古發現之一,是深圳鹹頭嶺遺址。該遺址從1985年至2006年先後進行了五次發掘,重要遺蹟是灶、立石和建築遺址,出土文物是成熟的陶器,其年代與深圳大黃沙遺址同為距今六七幹年前。2006年被評為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並被考古學界定名為「鹹頭嶺文化」。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專家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支妙招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提出,威遠作為連接川渝兩地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面對機遇,威遠將如何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書寫威遠發展新篇章?9月2日,威遠縣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專家諮詢座談會。
-
紅河平原與珠江三角洲相比,哪個肥沃嗎?為什麼
河流水文特徵差異,形成河流三角洲的土壤肥沃程度不同,其中河流泥沙及流域內的巖性是決定著淤積平原的肥沃程度。紅河發源於雲南大理,上遊稱為禮社河,與綠汁江匯流後稱元江,流至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稱紅河。紅河長約1280公裡,呈西北-東南走勢,在越南首都河內注入北部灣。上圖,這條河流流經的區域因多紅色沙頁巖地層,水呈紅色,故得名「紅河」。
-
廣西同樣作為沿海城市,為何經濟不如其他沿海城市,是什麼原因?
廣西經濟在其他沿海城市中是處於一種落後的水平,其中落後的原因有很多種。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同為沿海地區的廣西省也在奮力的追趕,希望能夠追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廣西省的欽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在很多年以前已經通上了動車。廣西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人均GDP也要遠遠超過廣東省的湛江市和茂名市。
-
邵平楨:論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對世界經濟格局形成的作用
(二)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的條件 從地緣角度看,珠江水系橫貫貴州、雲南、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和越南北部,流域面達45萬平方公裡,其中 1.16萬平方公裡位於越南境內。在泛珠江三角經濟區中,雲南與東協有4060公裡的邊境線,廣西與東協有1020公裡的邊境線,是中國走向東南亞的前沿陣地,泛珠江三角洲與東協國家合作源遠流長。
-
中國的第三大河流珠江
珠江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組成,西江、北江、東江匯入珠江三角洲後,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八大口門入注南海,形成「三江匯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點。珠江流域的主流為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烏蒙山餘脈的馬雄山東麓,自西向東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4省(自治區),至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的思賢滘與北江匯合後流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全長2075公裡,流域集水面積35.31萬平方公裡,佔珠江流域面積的77.8%,主要支流有北盤江、柳江、鬱江、桂江及賀江等。
-
中國南方大河——珠江
南方第二大河珠江,是對中國南方的西江、北江和東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珠江流域包括西江水系的35.5萬平方千米、北江水系的4.67萬平方千米、東江水系的3.32萬平方千米及珠江三角洲水系的1.76萬平方千米。
-
中學地理教師資格考試經典題目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與城鎮化》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教師資格考試練習題及答案解析匯總讀「珠江三角洲產值增長圖」,回答下面各題。A.資金密集型產業 B.技術密集型產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 D.資源密集型產業2.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國內腹地範圍較小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氣溫偏高 D. 河流航運裡程較短3.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水平迅速提高,下列關於其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
借泛珠三角會議東風南海所務實推進院地合作
日前,應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震聲等邀請,南海海洋所副所長黃良民帶領所院地合作與產業辦、科研處、科技產品開發中心及應用海洋生物室的負責人和科研骨幹一行,走訪了廣西南寧市及北海市的相關政府部門、涉海科研單位和企業。這是乘泛珠三角洽談會東風,尋找合作空間,謀求共同發展,務實推進院地合作的一個重要舉措。
-
廣西2個帶「州」的城市,發展有差異,哪個是你家鄉?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大幅度提高,國內地區也朝著機遇爭先恐後地發展經濟, 幸運的城市在交通貫通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倒黴的城市被拋在了經濟發展的後面,但是,在這個到處充滿機會的時代,一個城市的發展蘊藏著許多玄機,暫時的落後並不意味著永遠不可能翻身, 因此,各城市的發展狀況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一點
-
泛珠合作著力高鐵網絡布局 全面對接大灣區
縱橫高鐵網撐起泛珠5小時經濟生活圈 在泛珠三角區域廣袤的大地上,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布局已經初步形成,未來一條條新增的高鐵線路正在由規劃圖紙變成現實,泛珠三角區域正在全面進入高鐵時代 2013年12月28日全線正式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把珠江三角與海西經濟區連接起來,將打造形成東南沿海3小時經濟圈。為融入規劃的粵東城際軌道交通網絡,汕頭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項目將接入廈深站點,於今年12月底完成主體結構建設。 2014年12月26日建成的貴廣、南廣高鐵建成通車,廣東、廣西和貴州三省區攜手建設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將形成粵桂黔「4小時經濟生活圈」。
-
時隔近15年,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再次啟動
12月25日,在珠江水利委員會南沙水政碼頭,悠長的鳴笛聲中,珠江委水文局的領隊測船如飛魚般往珠江河口蕉門駛去,標誌著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再次啟動。70多艘測船、300多名水文監測職工當天將在各節點開赴前線。
-
中國珠江文化歷史:氣候和水文
珠江流域平原面積較小,有海拔較高的中上遊山間盆地小塊高平原、河谷平原和海拔低的下遊三角洲衝積平原。山間盆地小平原廣泛分布於流域山地地區。這類平原在雲南高原被稱為壩子,南盤江流域的沾曲盆地的壩子是雲南東部和珠江流域西部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北江流域則有連州、韶關、英德等較重要的山間盆地平原。發生在這些高平原或盆地的文化,被稱為小流域或盆地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反響>>>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任務書」細化成「施工圖」「川渝兩地會迎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如何才能抓住這一重大機遇,乘勢而上?重慶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表示,產業發展方面,一是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共同打造汽車、電子信息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二是要統籌推動協同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共同培育一批賦能製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三是要凝心聚力攜手同進,共同建設一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成渝地區能夠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曉慧地理|高中地理三角洲知識大盤點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舊稱粵江平原,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共同衝積而成的一個大三角洲,面積為4.22萬平方公裡。該地區地面起伏比較大,中部為平原,在廣州以南、中山以北,四周為山地、丘陵和眾多島嶼組成。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
世界6大三角洲是哪裡?中國兩大三角洲屬於什麼水平?
世界6大三角洲是哪裡?中國兩大三角洲屬於什麼水平?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三角洲是也被稱為是河口衝積平原,一種十分常見的地表地貌,是江河在入海口的時候,獄友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在遇到密度較高的海水時,逐漸沉澱下來,形成的一種溼地,慢慢演變稱為了三角洲,當今世界存在6大三角洲,而中國有兩大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那麼他們屬於什麼水平呢
-
南粵突圍 ▍第1章:奔騰珠江,潮湧春天的故事
綿延起伏的南嶺山脈,出雲南,入貴州,再折向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邊界直達於海。一路奔走間,山體雄渾、嶺嶺相接,而「五嶺」的橫向構造帶山脈築起了一道天然屏障,無情地阻隔了嶺南地區與北方中原的交通。
-
五大洲50家媒體聚焦廣西,他們都關注什麼?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道喜、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呂餘生等在啟動儀式上發言。希望海外媒體加深對廣西的了解,積極報導廣西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重大機遇,促進海外各界與廣西在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和友好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