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15年,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再次啟動

2020-11-25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報告,水文測船已準備就緒,請指示。」「啟動!」12月25日,在珠江水利委員會南沙水政碼頭,悠長的鳴笛聲中,珠江委水文局的領隊測船如飛魚般往珠江河口蕉門駛去,標誌著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再次啟動。

70多艘測船、300多名水文監測職工當天將在各節點開赴前線。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蘇訓在測驗動員會上介紹,測船奔赴一線後,12月27日正式開始測驗,2020年1月5日結束,期間連續監測,將測取30萬餘組原始數據,為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提供寶貴的一手數據。

本次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距上次2005年開展的已將近15年之久。受人類活動和徑潮流共同影響,珠江三角洲及河口水沙動力條件和河道演變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非常有必要再次開展同步水文測驗工作。此次測驗工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區(含口門延伸區),自西江高要、北江石角和東江博羅水文站至珠江八大出海口門設置68處測驗斷面,河口區伶仃洋、磨刀門、黃茅海、澳門水域等設置17處測驗站點。測驗項目主要包括大斷面地形、水位、流速、含沙量、風速風向、泥沙顆粒級配、含氯度等。

珠江委水文局局長吳小龍介紹道,為提高監測信息的時效性,珠江委水文局等承擔單位在儀器配備和技術上做了精心的準備,投入一大批新儀器設備,部分站點採用在線採集監測信息,通過GPRS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河流所副所長蘇波說:「涉水作業環境複雜,安全風險大、隱患多,尤其是我院承擔的17個測點均在口門外海區,作業環境更為複雜惡劣。我們將全方位、多層次,認真細緻地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測驗的每一個環節。」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黃鴻基 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朱水文

相關焦點

  • 紅河平原與珠江三角洲相比,哪個肥沃嗎?為什麼
    河流水文特徵差異,形成河流三角洲的土壤肥沃程度不同,其中河流泥沙及流域內的巖性是決定著淤積平原的肥沃程度。紅河發源於雲南大理,上遊稱為禮社河,與綠汁江匯流後稱元江,流至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稱紅河。紅河長約1280公裡,呈西北-東南走勢,在越南首都河內注入北部灣。上圖,這條河流流經的區域因多紅色沙頁巖地層,水呈紅色,故得名「紅河」。
  • 多數大河的河口都有三角洲,為什麼剛果河的入海口沒有三角洲?
    剛果河沒有三角洲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往往在流水或者風力強的地區表現為侵蝕性,比如在河流的上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地勢較為崎嶇的山地丘陵,流速快,表現為侵蝕性,多形成V型谷;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形,流速慢,攜帶的泥沙沉積,多形成衝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了解一下三角洲
    轉自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三角洲是一種地球上常見的地表地貌,即河口衝積平原。江河在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時,便凝絮淤積,逐漸形成河口岸邊新的溼地,繼而發展成為三角洲。
  • 海岸孕育資源,勝利油田由此而來,泥沙堆積形成河口三角洲
    可以說,河口三角洲海岸是泥沙堆積海岸中最特別的一類。它是如此豐饒、慷慨,又是如此敏感、多變河流懷沙而行,在河口大量堆積,就形成了向海伸突的三角洲海岸。輸沙條件和地質條件的不同,讓三角洲海岸有著多變的模樣:有鳥足狀的,有尖嘴狀的,有扇狀的,還有多島嶼、多漢道的……扇狀的黃河三角洲,河渠縱橫、港漢眾多的長江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最大的三角洲海岸。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黃河生態補水「救助」山東河口三角洲
    6月29日,刁口河生態補水全面啟動,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此次生態補水推進速度之快創歷史之最,水頭從開閘放水到目的地時間僅用了133小時。刁口河為1964~1976年黃河入海故道,全長約52千米,是黃河三角洲上第9條黃河入海流路,也是黃河首選備用入海流路,其入海口分布著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北區)。
  • 三角洲,是怎麼形成的?
    ,即河口衝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河口為河流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內流河稱為無尾河,可以沒有河口。河口處斷面擴大,水流速度驟減常有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外緣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邊」。河流入海的區域,稱為河口。
  • 珠江三角洲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在廣州及附近一帶,考古有確成果的,是廣州西面有被譽稱為「珠江三角洲文明燈塔」的距今約六千多年前的細石器時代的西樵山遺址、2廣州市區北面距今約四千年的增城金蘭寺墓葬遺址、廣州最南面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南沙鹿頸村遺址。專家認為,「南沙人並不是南沙最早的土著。他們與更北方的先民在人種上有聯繫」,對南沙古人骨架的研究,鑑定該骨架屬亞美人種。反映了今廣州最南端地區的古人類在三千年以前已有很大的流動性。
  • 曉慧地理|高中地理三角洲知識大盤點
    長江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衝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著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併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泛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 中國南方大河——珠江
    深圳河也屬珠江三角洲水系之一,源於深圳東部梧桐山,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深圳和香港,注入深圳灣(珠江口東部),長37千米,其中一段是深圳與香港的界河。珠江三角洲上眾多水道交織成網,最後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又稱泥灣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八大口門入南海。珠江水系的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417億立方米,是中國年徑流量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是黃河年徑流量6倍多。
  • 中國珠江文化歷史:氣候和水文
    珠江流域平原面積較小,有海拔較高的中上遊山間盆地小塊高平原、河谷平原和海拔低的下遊三角洲衝積平原。山間盆地小平原廣泛分布於流域山地地區。這類平原在雲南高原被稱為壩子,南盤江流域的沾曲盆地的壩子是雲南東部和珠江流域西部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北江流域則有連州、韶關、英德等較重要的山間盆地平原。發生在這些高平原或盆地的文化,被稱為小流域或盆地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長江口——河口沙洲
    ①尖頭狀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地區,河流以單股入海,或只有小規模的交叉,在此情況下,只有主流出口處沉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使三角洲以主流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長,稱為尖頭狀三角洲。如義大利的 臺伯河三角洲 。  ②扇狀三角洲。  在海水淺波浪作用較強能將伸出河口的 沙嘴 衝刷夷平的地區,常形成扇狀三角洲。
  • 東營境內的黃河|近年來,東營市如何研究治理河口難題
    20世紀50年代初,河口研究多為歷史資料和自然情況的調查研究。1965年8月,南京大學地理系等單位對三角洲地貌進行調查,提出以「貝殼堤」為依據,確認1855年前古海岸線走向的觀點。同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黃委會水科所、前左水文實驗站等單位編寫的《黃河河口基本情況和基本規律》中提出尾閭流路「大循環」和「小循環」的概念,對後來河口研究產生很大影響。
  • 恆河汙染嚴重,為什麼能夠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河流的汙染與形成河口三角洲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汙染是由於對河流生態系統的汙染物輸入量,持續大於河水的自淨能力造成的,屬於人為因素的影響;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水衝蝕和泥沙積聚作用的結果,屬於自然因素的影響。
  • 黃河三角洲連續9年萎縮 長期持續會使海水倒灌
    本報記者葉桐發自北京  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與中國地質大學日前提交的一份地質科研報告表明,在1996年至2004年的9年裡,黃河三角洲這塊中國最年輕的陸地面積減少了68.2平方公裡,平均每年有7.6平方公裡的土地變成海洋。
  • 珠江河口水體懸沙濃度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詹偉康等研究人員利用MODIS遙感一級產品反演的珠江河口懸沙濃度數據,系統性分析了珠江河口水體懸沙濃度(SSC)在不同時空尺度下變化特徵及其動力機制,相關成果已發表在《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上。 懸浮泥沙對河口及近岸環境中複雜的物理、生化以及地質過程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聚落選址、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gt;河水密度,河水被「頂託」),流速減慢,因此泥沙逐漸沉積,形成三角洲。圖2 河口三角洲示意圖02例題讀下圖,回答(1)~(5)題。(2)簡述圖中灤河三角洲的成因。(3)比較1979年(圖a)和2000年(圖b)灤河河道的變化,分析其人為原因。(4)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鋼鐵廠投產,分析鋼鐵廠的建設,對曹妃甸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5)概述制約華北平原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並提出應對措施。
  • 太空俯瞰十大河口三角洲,前三位的河流都發源自中國
    三角洲也稱河口衝積平原,河流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堆積,逐漸形成陸地,這就是三角洲。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網密布,十分適合農業生產。另外三角洲的沉積作用也有利於石油的形成,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油田就分布在三角洲地區。
  • 世界6大三角洲是哪裡?中國兩大三角洲屬於什麼水平?
    世界6大三角洲是哪裡?中國兩大三角洲屬於什麼水平?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三角洲是也被稱為是河口衝積平原,一種十分常見的地表地貌,是江河在入海口的時候,獄友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在遇到密度較高的海水時,逐漸沉澱下來,形成的一種溼地,慢慢演變稱為了三角洲,當今世界存在6大三角洲,而中國有兩大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那麼他們屬於什麼水平呢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這就是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溼地。  黃河三角洲溼地總面積15.3萬公頃,是世界上形成年代最晚的大河三角洲溼地,也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同時,黃河三角洲溼地也是陸海河相互作用典型區和我國重點開發區,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研究河口新生溼地生態系統形成、演化及發展規律的最佳場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