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報告,水文測船已準備就緒,請指示。」「啟動!」12月25日,在珠江水利委員會南沙水政碼頭,悠長的鳴笛聲中,珠江委水文局的領隊測船如飛魚般往珠江河口蕉門駛去,標誌著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再次啟動。
70多艘測船、300多名水文監測職工當天將在各節點開赴前線。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蘇訓在測驗動員會上介紹,測船奔赴一線後,12月27日正式開始測驗,2020年1月5日結束,期間連續監測,將測取30萬餘組原始數據,為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提供寶貴的一手數據。
本次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同步水文測驗距上次2005年開展的已將近15年之久。受人類活動和徑潮流共同影響,珠江三角洲及河口水沙動力條件和河道演變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非常有必要再次開展同步水文測驗工作。此次測驗工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區(含口門延伸區),自西江高要、北江石角和東江博羅水文站至珠江八大出海口門設置68處測驗斷面,河口區伶仃洋、磨刀門、黃茅海、澳門水域等設置17處測驗站點。測驗項目主要包括大斷面地形、水位、流速、含沙量、風速風向、泥沙顆粒級配、含氯度等。
珠江委水文局局長吳小龍介紹道,為提高監測信息的時效性,珠江委水文局等承擔單位在儀器配備和技術上做了精心的準備,投入一大批新儀器設備,部分站點採用在線採集監測信息,通過GPRS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河流所副所長蘇波說:「涉水作業環境複雜,安全風險大、隱患多,尤其是我院承擔的17個測點均在口門外海區,作業環境更為複雜惡劣。我們將全方位、多層次,認真細緻地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測驗的每一個環節。」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黃鴻基 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朱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