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圓柱齒輪規定畫法
齒輪是常用的傳動件之一,其功用是傳動、變速、變向。常見的齒輪傳動見圖6-7.
齒輪齒形有直齒、斜齒、人字齒等;齒輪齒廓曲線有漸開線、擺線、圓弧等。最常用的是直齒漸開線齒輪。
①直齒圓柱齒輪要素見圖6-8和表6-11~表6-13.
②圓柱齒輪規定畫法
a.單個齒輪一般畫兩個視圖(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圓形視圖為左視圖),如圖6-9所示。
b.圓柱齒輪零件圖參數表位於圖紙右上角。應註明齒輪的模數m、齒數Z、齒形角α和精度等級等,具體見圖6-10.
③圓柱齒輪嚙合畫法。圓柱齒輪嚙合一般畫兩個視圖(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圓形視圖為左視圖)。
a.兩齒輪嚙合總有一對圓周做純滾動,在圖中相切,稱為節圓,標準齒輪要求分度圓相切,因此分度圓即為節圓。
兩標準齒輪嚙合的中心距:
b.在圓形視圖中,除兩節圓應相切外,嚙合區內的齒頂圓還應畫粗實線,齒根圓仍畫細實線(一般省略不畫)。
c.在非圓剖視圖中,嚙合區內應畫五條線,中間為節線,兩側為兩齒輪的齒線和齒根線(圖6-11)。
這是由於一齒輪的齒頂線與另一齒輪的齒根線有0.25m的徑向間隙(圖6-12)。國家標準規定將一齒輪的齒頂線畫成虛線。
當不採用剖視繪製時,其圓形視圖的嚙合區,僅畫出兩節圓相切,嚙合區內的齒頂圓可省略不畫;在投影為非圓的外形視圖中,節線用粗實線畫出,而齒頂線和齒根線在嚙合區內均布畫出。若為斜齒輪嚙合,可用三條細實線表示,見圖6-13.
(2)圓錐齒輪的規定畫法
圓錐齒輪的齒形是在圓錐上切制出來的,所以輪齒一端大,一端小,齒厚是逐漸變化的,直徑和模數也隨之變化。為便於設計製造,國家標準規定以大端模數為標準值。一對圓錐齒輪嚙合必須模數相同。
①圓錐齒輪各部分名稱見圖6-14和表6-14.
②圓錐齒輪規定畫法(圖6-15)
a.圓錐齒輪一般畫兩個視圖,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在剖視圖中,輪齒部分按不剖處理。
b.在圓形視圖中,輪齒部分只畫三個圓;大、小端齒頂圓畫粗實線;大端分度圓畫點畫線。
圓錐齒輪外形圖畫法見圖6-16.
圓錐齒輪齒形方向用三條平行的細實線表示,見圖6-17.
③圓錐齒輪嚙合畫法。一般畫兩個視圖,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在剖視圖中,輪齒部分按不剖處理。嚙合區畫五條線(與圓柱齒輪嚙合畫法相同);在圓形視圖中,可只畫出外形圖,應注意畫出一齒輪的節線與另一齒輪的節圓相切,如圖6-18.
(3)蝸杆、渦輪規定畫法
蝸杆和渦輪的齒向是螺旋形,為便於嚙合,渦輪的齒頂面製成弧面。傳動時蝸杆為主動件。蝸杆、渦輪傳動可以獲得較大的傳動比,且結構緊湊、無噪音,但傳動效率低,加工輪齒的輪緣部位往往要用耐磨的有色金屬合金製造。一對蝸杆、渦輪嚙合要求模數、導程角、螺旋角、旋向均相同。
①蝸杆規定畫法見圖6-19.
一、蝸杆的齒頂線和齒頂圓畫粗實線;
二、分度線和分度圓畫點畫線;
三、齒根線和齒根圓畫細實線(也可省略不畫);
四、齒形一般應畫出軸向和法向斷面圖。
②渦輪規定畫法見圖6-20.
一、渦輪一般畫兩個視圖,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在剖視圖中,輪齒部分按不剖處理。
二、在圓形視圖中,輪齒部分只畫兩個圓:最外圓畫粗實線;分度圓畫點畫線。
③蝸杆、蝸輪嚙合的剖視畫法見圖6-21.
蝸輪非圓視圖剖開作主視圖(嚙合區內假設蝸輪輪齒被擋住,可不畫出),在蝸輪投影為圓的視圖中,蝸輪分度圓應與蝸杆分度圓相切,嚙合區內的重疊部分均可不畫。
④蝸杆、蝸輪嚙合外形圖畫法見圖6-22.
在蝸杆投影為圓的視圖中,嚙合區內只畫蝸杆,蝸輪被遮擋的部位可省略不畫;在蝸輪投影為圓的視圖中,蝸輪分度圓應與蝸杆分度圓相切,蝸輪最外 圓可與蝸杆齒頂線相交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