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上一期節目當中,我們的特寫板塊關注的是被「處理」的汙水,當然「處理」二字是加了引號的,說的是內蒙古奈曼旗的化工園區排汙,汙水處理廠不但沒能起到處理汙水的作用,反而將汙水直接排放,造成汙染。本周聯合調查組給出處理意見,包括汙水處理中心和化工園區內,所有企業都停產整頓,相關責任人給予處理和職務調整。一件事情得以處理,並不說明從此平安無事。本周,人們發現這樣的問題並不僅僅停留在內蒙古奈曼旗,全國大多數城市的河道都已進入劣五類水的狀態,不要說喝,連當工業用水的資格都幾乎沒有了。面對這樣的水危機,除去媒體、社會關注,最該做的是什麼?《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治理汙染,法,才是最好的辦法。
【枯死的果樹】
村民:在這邊開始一趟子是17棵你現在看吧還有多少
解說:春末夏初,內蒙古奈曼旗興隆莊園裡,萬畝果園卻呈現出落敗的景象。
村民:別看開花開了等坐果的時候它不一定能坐出果坐出小果梆梆硬特硬(樹皮)這就開始腐爛了記者:一撕就(掉) 村民:嗯就不行了
解說: 是什麼原因,會讓這個原本主產水果的村子面臨這樣的難關?不斷向環保部門舉報的村民們覺得,問題出在灌溉用水上。
村民:看黑的怎麼這麼黑呢記者:這個水從哪兒抽出來的?
村民:井裡頭嘛這還(地下)50米的水呢
記者:從啥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
村民:幾年了建成化工廠多少年了就有多少年了
解說: 村民們所說的化工廠,就是離村子不到兩公裡的奈曼化工園區,這裡面有19家企業,其中8家在此之前就因排放廢水廢氣被環保部門叫停,但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離園區不遠的樹林裡,兩個廢水坑正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排水管道的另一端,是園區南端的一間廠房。
記者:破牆開洞延伸到圍牆外面。
解說:隨後,記者將掌握的情況向奈曼旗環保局進行了舉報。
奈曼旗環保局黨組紀檢組長趙愛城:我剛了解了一下說是你們所說的那個水好像應該是什麼應該不是汙水好像我了解了一下記者:是什麼水趙愛城:叫什麼叫什麼冷卻水記者:有顏色的嗎趙愛城:冷卻水應該是有的也不一樣有帶顏色的但是它沒有汙染記者:有氣味嗎趙愛城:詳細的情況你這樣問我也挺難(回答)
解說:在記者的要求下,環保監察人員和記者再次來到園區附近,幾天時間,大部分的汙水已經滲入沙漠,只留下一層油汙。顯然,奈曼旗所處的沙漠環境,讓偷排汙水的行為有了一個便利條件。而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偷排汙水的,竟然是本該對汙水起到淨化作用的汙水處理中心。
奈曼旗化工區汙水處理中心主任張廷輝:企業循環水必須循環利用(環保局)對我們有這個要求不允許排但我們感覺(可以)利用這個澆地因為今年比較乾旱(四個坑裡排水是您的指令嗎?)這個也算是吧
解說:儘管汙水處理中心承認沒有按照規定淨化程序處理,但面對媒體的曝光,通遼市、奈曼旗兩級政府工作組最初給出的回覆,卻稱排出的汙水,只是汙染較少的鍋爐軟化水。
張廷輝:那個水我們也看了,那個水也沒有問題,化驗過。
記者:你們什麼時候化驗過? 張廷輝:我們是中午取的樣。
記者:今天中午? 張廷輝:對對對。
記者:你們的化驗結果我看一下。
張廷輝:沒化驗呢,現在正拿過去了。
記者:那你沒有檢驗,那你怎麼知道它沒有問題呢?
張廷輝:我們首先化驗它的PH值和色度,剩下COD還正在做。
記者:那只有兩個指標出來,您就說它沒有問題。
張廷輝:這個憑我們感官看的。
記者:它都黃成那樣了,然後還有氣味,還有油汙,感官你覺得它沒有問題?
張廷輝:那個就不太清楚了。
記者:要是鍋爐軟化水它會有這樣的油汙這樣的黑土包括上面染料的顏色這些東西會有嗎張廷輝:這可能是原來形成的
記者:為什麼這個油會跑到圍牆外面
張廷輝:咱們剛才看的那個腳踩的帶過去的
記者:從這兒一路到剛剛那個坑那兒一路都是這種油汙這個油汙難道是用鞋帶出去的
張廷輝:(沉默)
解說:汙水處理中心竟然會變成汙水排放中心,就在本周,由自治區環保廳東部督查中心牽頭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此事初步給出了五點意見,其中包括所有企業及汙水處理中心停產整頓、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及優化調整環保部門人員等,同時還強調,自治區環保廳與公安廳將做好銜接配合工作,對涉嫌環境犯罪的案件,堅決杜絕「以罰代刑」。但想要真正達成這樣的協作,扭轉破壞環境違法成本低的現實,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或許並不讓人樂觀。
主持人:很多年前,有一部動畫片影響深遠,名字叫《黑貓警長》,這個警長似乎無所不能,也讓太多的孩子產生了當警長的夢想。但是,面對河水汙染,有這樣神奇管用的黑貓警長嗎?別說,還真有呢!浙江溫州任命了一大批河道警長,這可不是虛職,是真的有警察擔任的,盯的就是對河流施暴的企業和個人。結果今年1到4月,河道警長發威,溫州警方破獲水環境汙染犯罪案件107起,刑拘197人,逮捕109人,這該是一群怎樣的警長啊!
現場:河道警長登上河道監察船
解說:本周五上午雖然下著雨,溫州甌海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所長木兆隆和同事還是登上了河道監察船,因為如今他除了派出所所長之外又多了一個頭銜,「桐社河河道警長」。作為河道警長的職責,他每周必須對他負責的河道進行一次巡查。
同期: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原來只負責治安巡邏擔任河道警長以來我們就多了一些任務加強一些河道的巡查#那麼走一圈的話也要一個小時左右
解說:木兆隆負責的河道叫桐社河,全長600多米,沿河多為老式居民樓和小工廠。和警察的職責不同,作為河道警長木兆隆每次巡查必須要帶的是試紙。因為如果發現排水口的水顏色不正常的話就要進行測試。
同期: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一插到水裡就可以顯示出來是酸性還是鹼性#如果水樣檢測了是超標的話那麼我們就要聯合環保部門對附近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
解說:今年年初,溫州市公安局為配合水環境治理,創造性的推出了「河道警長」,給全市的每條河都配備一位河道警長。而且,擔任河道警長的都是派出所所長等領導幹部。甌海經濟開發區派出所轄區共有8條河道,所長木兆隆擔任的是汙染比較嚴重的桐社河河道警長。今年4月初,木兆隆就在一次巡查中發現有工廠在偷排工業汙水。
同期: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四月份我們通過巡查發現一條線索然後我們聯合環保部門突擊檢查
解說:由於偷排企業往往都非常小心,而且知道該怎樣應付檢查。河道警長木兆隆發揮了警察優勢,先派便衣進行前期暗訪,掌握確鑿情況後民警和環保工作人員突擊檢查,查獲時這家電泳加工廠正在進行生產。
現場:雨水管道跟雨水管道一起的實際上這個就是直排水
同期: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現場控制了犯罪嫌疑人還有些工人那麼也截留了一些排汙的汙水,這兩個對象已經被我們公安機關採取了強制形式措施
解說:經甌海區環境監測站檢測,這家工廠排出的廢水重金屬鋅的含量超過國家規定標準62.7倍。隨後,該廠管理者陳某某,承認了在沒有建立任何廢水防治設施的情況下將廢水直接排放入河水中,該廠的法人代表陳某也迫於法律壓力也已投案自首。在調查中環保部門發現,就是這家汙染嚴重的電泳廠他們在三年前就進行過查處。
同期:甌海區梧白環境管理所所長李雄:這個案件2011年也處罰過它也停產過最近又開始偷偷恢復生產聯合公安打擊處罰現在肯定不會死灰復燃了人已經拘留起來了
解說:目前這起案件已經移送檢察院進行處理,給環境造成汙染的工廠將不僅僅是交點罰款就完了,工廠相關負責人還將面臨刑事處罰。
同期:溫州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蔡克:汙染被環保部門查處再汙染這麼個惡性循環主要就是企業違法成本很低環保部門又缺乏現場強有力的手段
同期: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公安加入以後要採取刑事措施要判刑力度就加大了企業主害怕坐牢嘛
解說:本周溫州市公安局公布,今年1至4月,全市警方破獲水環境汙染犯罪案件107起,刑拘197人,逮捕109人。前四個月相關打擊數據就已全面超去年全年。
同期: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教授王燦發:像溫州像浙江這些地方,雖然他們的經濟很發達,但是環境並不是非常好#既然你有治汙能力了那麼你要就要嚴格去執法
現場:溫州桐社河河道警長木兆隆:在清理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哪裡水顏色不一樣
解說:作為派出所所長木兆隆的本職工作已經不少了,如今又多了沿河巡邏,打擊環境汙染犯罪,偶爾還要幫著清理河道垃圾,這個河道警長有點忙。不過河道警長查汙治汙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浙江省已經決定,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河道警長。不久在浙江,有河的地方就會有河道警長。
主持人:去年,與溫州河水汙染有關的新聞是「懸賞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這條帶有一定娛樂性的新聞當時還的確熱鬧了一陣。然而熱鬧歸熱鬧,一會兒也就過去了。倒是今年的河道警長比懸賞讓人看到了溫州河水治理方面更大的希望,畢竟最好的辦法是「依法」來環保。其實從去年起,人們就注意到,去年的6月18日,兩高公布《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項被稱為最嚴司法解釋的行動,降低了環境犯罪的入罪門坎。而今年的上個月,新《環境保護法》歷經多次修訂,草案審議也正式通過,明年1月1日實施。面對環境,「法」接二連三的來了。
環保新法刑罰並重
解說:這是網友在5月11日拍攝的一組照片,大雨之後,廣東惠州博羅縣某水渠突現紅色河水,觸目驚心的照片不僅在網絡引發強烈關注,也驚動了惠州市委書記在當晚網上批覆。次日,惠州市博羅縣通報,該縣某工業園區有企業趁暴雨偷排汙水。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拿起相機,拿起攝像機,把這些違法者拍下來,這樣就形成全民都來保護環境來監督違法者,應該是很好的。那些化工企業,印染企業,他們往往都把這些汙水,有的就攢起來,平時不往外排,甚至都弄成大的容罐,等到下大雨的時候,江河的水多了,他們就往外排。
解說:當地聯合工作組在現場初步排查後,對該縣有非法排汙嫌疑的某印花廠,現場發出停產通知書並立案調查。而「紅河」在惠州並非個別現象,河流因汙染不時變色,被群眾稱為「多彩河」,當地政府屢次行動卻收效甚微。而在今年四月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新環保法終獲通過之後,博羅縣暴雨偷排汙水的企業是否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因為它這個下大雨,有可能沒有造成具體的損害,比如說魚沒有死,莊稼也沒有死,也沒有人中毒,那在這種情況下,按以前的立法就不會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在這個刑法再一次修訂的時候,第八修正案,只要造成汙染,就可以構成犯罪,比如你那個排危險廢物的達到三噸的就要追究刑事責任。然後你偷排,用暗管,用滲漏的方式用溶洞的方式來偷排汙水的,這個不管你有沒有這個後果,那麼都要構成犯罪,這樣就降低了入罪的門檻。
解說:去年6月17日,兩高聯合發布關於環境汙染罪的司法解釋,被認為明確了環境汙染犯罪的定罪標準,降低了入刑門檻。以此為起點,我國環境汙染查處力度開始顯著加大,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近300起,超過近5年移送案件的總和。而今年四月,在歷經四次審議後正式通過的環保新法,更被稱作史上最嚴環保法。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環保法》這一次規定了一個按日計罰制度,實際上這個制度就是被這個學界和環保部門呼籲了多年。一個大的項目,一投入幾千萬,上億,你罰他20萬,根本他不夠租一臺的機器的錢,就應該是是按日計罰。責令你停止建設,那麼你繼續再開工再建設,那麼第二天再去罰款,還要罰20萬,第三天還不聽,再罰20萬,這樣累計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就讓這個違法者付出代價,這個在國外的立法當中,早就實行了。
解說:按日計罰,汙染環境無後果亦可定罪,新《環保法》大大提高了企業違法成本。而去年年底,環保部與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環保執法銜接的《意見》之後,兩部門合力打擊環境汙染犯罪態勢已經形成。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像雲南昆明,他們專門成立了環境監察分局,在公安局內成立了專門環境警察, 新《環保法》發布了以後,許多企業都意識到了它的環境法律風險,特別是一些大企業,他們現在開始與這些《環保法》的專家來聯繫,來對他們的人員進行培訓。
解說:就在本周,發生在去年7月的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六名主犯正式受審。過去一年,各地因涉嫌環境汙染而被刑拘甚至移送司法機關的人數不斷攀升。面對依然頻發的環境汙染事件,良法如何在現實中得到好的執行,仍需更大決心更多探索。輿論也期待,修訂後環保法能為艱難前行的環境公益訴訟,提供新的動力,逐步建立全社會參與、公共治理的環保機制。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以前就是要進行訴訟的時候,都必須是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才能提起訴求。比如像那個企業,排放汙染物,汙染了我的土地,我的莊稼顆粒無收,那我要求賠償,我可以告這個企業,但是環境汙染,好多時候它不是汙染一家一戶,也不是汙染一個個人,比如說排放大氣汙染物的工廠,它排放的PM2.5,那我們很多人,一個城市的人,可能都能呼吸到,但是每一個人馬上還沒有發病,那麼對這樣的汙染,應該怎麼來對付?建立公益訴訟制度,就是讓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對環境違法者提起訴求把它告到法院去,這樣就有利於公眾有序參與,有利於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環境。
主持人:60多年前,當時被稱為「霧都」的倫敦,終於釀成巨大的環境災難。1952年12月初,空氣汙染加劇,直至進入毒霧的狀態。幾天之中,倫敦幾千人死亡,明顯高於往常的日子。甚至正在倫敦進行的牛展覽會上,350頭牛裡有52頭嚴重中毒,14頭奄奄一息,一頭當場死亡。環境災難發生後,倫敦,甚至整個英國痛定思痛,開始了嚴格的環境保護,而其中,最核心的舉措就是接連出臺包括《大氣淨化法》在內的法律,用「法」治理環境,多年後,終於甩掉「霧都」的帽子。60多年過去,此時的中國當然也註定走上「以法治汙」的道路。沒辦法,這是最好的辦法。加上耐心和監督,希望十幾年過後,我們能有個像樣點的山、水和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