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廣東的海南人,為什麼不說粵語卻說「福建話」?

2021-01-11 歷史研習社

文/王凱迪

日前,海南自貿港的建立讓這個曾經的天涯海角之島瞬間成為了國人關注的焦點。在我們的日常印象中,這個神奇的島嶼在地圖上與廣東無限接近,兩者隔瓊州海峽而相望。實際上,海南島在1988年被獨立設省與經濟特區之前,長時間都屬於廣東省的行政管理範圍。

但是,地理位置與廣東如此接近的海南人卻不是以粵語為主,反以福建話(閩南語)為主體。

01 邊荒的孤島

漢朝以前,海南島都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孤島文明狀態之下,作為當地原生民族的黎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在廣袤的熱帶雨林之中繁衍生息。

從漢朝開始,中央政府的觸角開始越過瓊州海峽進入半島沿海地區,並相繼在半島南北建立了珠崖郡與儋耳郡兩個郡一級行政機構。不過,由於當時漢政府對嶺南一帶的統治都屬於開發階段,因而也就無力深入開發海南島。西漢末年,漢朝就因為國力衰落而將兩郡棄置。從東漢一直到南北朝時期,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管理都屬於「遙領」狀態,當地基本仍保持獨立發展的狀態。

02 移民的湧入

隋朝初年,嶺南名人冼夫人率領嶺南蠻夷大族歸順隋朝,隋軍順利進入嶺南。隨著隋王朝大一統王朝力量的發展,海南島重新被中原王朝所領有,這種情形在唐王朝時期得到了不斷加強與鞏固。安史之亂後,大量北方人口為了躲避戰亂而進入嶺南與福建地區,曾經偏僻邊隅的南方山地成為了北方移民的樂土,後世堪稱古代漢語活化石的閩南語在這一時期也逐漸形成。

靖康之變後,人口的南遷愈加不可遏制,龐大的移民蜂擁而至,不斷擠壓著前朝移民的生存資源,從而使人地矛盾不斷加劇。

不同於擁有珠江三角洲肥沃土地的廣東一帶,福建的人地矛盾在南宋時期已經十分突出。不過,由於宋代在海外商貿上保持著積極開放的態度,以泉州港為首的海上經濟為當時龐大的過剩人口提供了新的選擇。

宋代時期,泉州的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點,不僅囊括了來自東南亞與環印度洋一帶的各國海商,也為宋人提供了出海遠洋貿易的便利。於是,借著海上貿易的東風,一大批福建人出海討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東南亞的未知之地兇險難測,而與兩廣一峽之隔的海南就成為了他們的合適選擇。

海南人的向外遷徙在當時的廣東潮汕地區、雷州半島都留下了重要的語言印記。作為當時尚未有大規模開發的區域,海南島的東部沿岸平原一帶承載了大量來自福建的移民,從而在一個時間段內形成了大批的福建人移民聚落。

03 方言的鞏固

作為傳統的大陸文明,中原政權對於海外島嶼的治理基本都需要依靠沿海省份,就如同清朝將臺灣作為福建下轄區域一樣。明朝時期,海南島就被劃分到廣東行省轄區內,這種模式也一直延續到了改革開放時期。不過,由於廣東人地矛盾較小,到海南島的廣東人數量也就較少,所以海南島被廣東管轄之後依舊持續著從福建輸入大量人口。

明清之際,由於政府對沿海居民實行了嚴厲的限制政策,所以福建沿海地區的民眾被迫繼續向屬於境內的海南島遷徙,這種遷移活動也得到了清政府的默許。

在經歷了近千年的福建移民潮之後,海南島上的人口結構與經濟社會受到了來自閩語區的重要影響。大量來自福建的移民人口,在海南沿海大部分地區廣泛分布居住,逐漸形成了當地的主體人口。閩南語在逐漸發展過程中開始「本土化」,逐漸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閩南語系海南話。

參考文獻:

1.舊唐書

2.宋史

3.明史

相關焦點

  • 海南人為什麼說的是「福建話」
    顯然,即便是有著歌詞,對於許多人而言,將其對號入座仍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誰能想到,「心酸酸」在海南話居然會讀「丁對對」?有趣的是,海南島距離廣東省只隔著一個瓊州海峽,但海南話倒是一點也不像「廣東話(粵語)」。民國《海南島志》裡就說,「瓊山、文昌、安定、瓊東、陵水、萬寧、感恩各縣語,謂之『瓊州語』,略似閩之漳、泉音。」這裡所說的「閩之漳、泉音」,也就是「閩南話」。
  • 海外華人中福建人比廣東人多,為什麼粵語卻比閩語影響力大?
    粵語和閩語一樣,也是和普通話相異程度很高的方言,次則為吳語,再次為湘語、贛語、客家話,和普通話相異程度最小的是北方方言內部各次方言,比如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華北方言。其中住在浙江的叫「於越」,住在福建的叫「閩越」,住在江西的叫「揚越」,住在廣東的叫「南越」,住在安南的叫「駱越」。
  • 不懂廣東話,你怎麼敢說懂廣東人?
    不了解廣東的性格,就不理解廣東話;不讀懂廣東話,也就不明白廣東人。文/侯虹斌廣東是大陸漢語區裡罕見的實行雙語制的省份:沒錯,四川人講四川話,湖北人講湖北話,上海人講起上海話來比誰都囂張;可是,只有廣東,公車報站先粵語再普通話,主流的電視電臺都以廣東話為主,還養著一批譯製人員專門給劇中人配一口字正腔圓的廣東話。
  • 粵語、吳語、客家語、潮汕語、閩南語,為何廣東人對本地話更執著
    粵語、吳語、客家語、潮汕語、閩南語,為何廣東人對本地話更執著?粵語和北方/西南官話一樣,都屬於漢語。普通話屬於漢語中的官話被改造確立的標準語。北方的一些地方話多是官話系統方言,粵語並不是官話系統內的方言。漢語語族裡,粵語和官話屬於兩條不同分支,而現代四川話就是官話支線內的分支,從屬於官話。粵語是漢語方言但不是官話集團的方言。至於四川話為何是遺落在南方的官話?還不是舊四川方言被擊潰的結果。推廣普通話是必須的,但強制學生私下交流也必須使用普通話,就顯得比較刻薄了,這會導致現在的部分小學生連自己家鄉話都說不準。
  •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 谷恆條野廣東話粵語諧音是啥梗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谷恆條野廣東話粵語諧音是什麼梗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谷恆條野粵語諧音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谷恆條野粵語是什麼意思  谷恆條野的意思是指「吉兒梆硬」,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句廣東話。
  • 廣東有哪些冷知識?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大家傳統的印象有:改革開放前沿、港片中的粵語、考究的粵菜、精緻的茶點,還有那個「吃福建人」的段子。說國民政府於1913年公開投票選定官方語言,當時廣東籍的議員人數佔據半數,他們支持粵語,北方議員多支持北京話,雙方票數持平。最終,孫中山先生為顧全大局,力勸同鄉,奉北京話為國語。這樣,粵語以一票之差敗給北京話而未能晉升成為國語。這則傳說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其實除了粵語,還有「四川話一票之差成國語」「福建話一票之差成國語」「湖南話一票之差成為國語」等類似的段子。
  • 粵語咁盞鬼?好嗨哦!
    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主要使用於廣東、香港、澳門及廣西、海南等地。來到廣州,不會講粵語沒關係,但一定要學會聽——這是給到廣東生活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忠告。不然總是一不小心就會鬧出笑話來。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領略領略一些有趣的粵語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 北回歸線上的美麗城市,明明位於廣西,當地人卻說廣東話!
    令很多外地人感到意外的是南寧人講的是粵語,也就是屬稱的「白話」和「廣東話」。南寧話不僅和廣東的廣府語言區相通,連飲食習慣都是典型的粵菜系。南寧也有白切雞、燒鵝等傳統粵菜美食,當地人也有喝早茶的習慣。南寧人和廣府人所說的喝茶,其實就是吃東西聊天,茶只是附屬品。
  • 海南周刊| 福建與海南的移民之緣:「先祖遷自福建莆田」
    五次大遷徙 移民入瓊島  福建向海南遷徙的第二類型群體是因為戰亂逃難,輾轉到海南落籍的福建人。宋末期間抗擊蒙古軍隊和明末抵抗清軍,福建是重要區域,也是康熙年間「遷界」重災區,因戰亂和遷界,福建沿海居民向廣東、海南乃至海外避亂逃難中,相當部分避居海南。  這個群體,按時間來劃分也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 五條人樂隊新版《廣東女孩》,教你學會粵語是怎麼使用量詞的?
    曾經有個很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說的:外地的朋友來到廣東,想要學會粵語,最快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廣東男仔/女仔拍拖。 在跟Ta學對話的同時,多留意一下,他在生活細節上的一些習慣口語,尤其是使用量詞方面,仿佛讓你感覺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為什麼這麼說?
  • 問了很多廣東人,廣東有哪些「不可思議」的風土人情?他們如是說
    說起廣東,大多數人脫口而出——吃,身為一個廣東人,不厭其煩為不少省外朋友解釋過:「我們真的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愛吃。」「吃」是廣東一大屬性無疑,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不可思議」的風土人情?為此我們問了很多廣東人,他們這樣說……「恐怖變態」,為了吃,什麼都做得出「恐怖變態」當然是開玩笑,網上一直流傳一個梗「廣東人吃福建人」,大概可以理解為形容廣東人什麼都吃。
  • 青斑價略上漲,珍珠有所下滑,海南、廣東、福建、山東、北京石斑魚...
    石斑魚  海南:由於今年苗價較高,當前的市場價格不理想。珍珠、杉虎斑價格下降,紅東星斑價格有所上浮。總體來說,養殖戶比較惜售,魚上市量不高。  廣東:由於今年苗價較高,當前的市場價格不理想,養殖戶比較惜售,魚上市量不高。
  • 廣東話百科:跟住(「跟住」有幾種意思?)
    廣東話百科:跟住  點樣讀:  跟住(gan zyu)  乜意思:  「跟住」是跟著、接著的意思。  話你知:  在粵語中,「住」可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狀態。「住」在粵語中很常用,例如:睇住(看著)、趕住(趕著)、攞住(拿著)、拎住(拎著)、冚住(蓋著)。廣東話百科:冚住(你知道「冚住」的意思嗎?)
  • 一座近400年歷史的古商埠,廣西「三大古鎮」之一,居民卻說粵語
    對於我來說,旅行不僅僅是一次出行,一次遊玩,它還是一個人生的進程、一次心靈的滌淨——從靜止到奮勇前進、從繁雜到如水平靜,讓風蕩起一輪又一輪的波紋,這個時侯,我們會感悟人生的旅行如此美麗,讓生命去旅行,誰都清楚,生命本就是一段複雜多彩的路程,一場雜亂無章的戲,它總是崎嶇不平令人感嘆,但又總是在不平中顯現出它的美麗,讓人如此著迷
  • 一張圖裡面竟然藏著81句粵語諺語!老廣都未必能認出10個!
    據說這張圖裡面有著81句粵語諺語  你能找到多少句??  可點擊放大圖片  小羊暫時不說答案~  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們的粵語文化先!  粵語,約有2200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基礎  是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  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的唐詩宋詞  其實大多數是用現今的所謂粵語寫成  用粵語才能讀得通順的!
  • 訊飛輸入法硬核升級:粵語識別率達95% 粵語翻譯普通話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訊飛輸入法與新華書店,在廣州四閱書店共同打造了 「方言保護計劃公益聯名店」,以粵語讀書會的形式,邀請方言研究專家、粵語愛好者、訊飛粵語發音人,共同用聲音傳遞粵語之美。同時,活動中訊飛輸入法發布了最新語音技術成果應用,實現方言翻譯,解決粵語溝通障礙。
  • 廣東話百科:後嚟(你知道「後嚟」的意思嗎?)
    廣東話百科:後嚟  點樣讀:  後嚟(hau lei)  乜意思:  「後嚟」是後來的意思。  話你知:  「後嚟」意為後來。在粵語中,「嚟」一般表示「來」的意思。「嚟」可以組成不同的粵語詞語,例如:返嚟(回來)、過嚟(過來)、睇嚟(看起來)。廣東話百科:過嚟(「過嚟」是什麼意思?)
  • 廣東話百科:幾步腳(「幾步腳」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百科:幾步腳  點樣讀:  幾步腳(gei bou goek)  乜意思:  「幾步腳」是「幾步」的意思,通常指路程很近。廣東話百科:兩步腳(「兩步腳」有多近?)版權聲明:以上作品均屬於新華網(廣東)原創「廣東話百科」系列產品。新華網(廣東)合法擁有「廣東話百科」系列的版權,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違反上述聲明者,新華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新華網廣東話百科」。(責任編輯:馮倩敏)
  • 廣東話百科:意頭(「意頭」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百科:意頭  點樣讀:  意頭(ji tau)  乜意思:  「意頭」指吉利、好運氣的預兆。  點造句:  今年春節,我買咗好多年花年桔翻屋企,希望有個好意頭。(今年春節,我買了很多年花年桔回家,希望有個好彩頭。)  新正頭,大家吃飯都中意揀意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