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魚是咱們廣西北部灣的特產魚種,肉多刺少,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不但有細膩肥美的肉質,還有堪比海魚的營養,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止血液凝固,對冠心病和腦溢血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鄧大廚就教大家做一道芒魚煲,肥而不膩,味道好極了~現在就學起來吧!
芒魚體型特別大,我們買老闆幫切好的就可以。選擇一塊帶有魚腩的部分,和一塊魚背的肉,加起來一斤半左右,這樣肥瘦相間,吃起來鮮美又不膩!芒魚的脂肪屬於優質脂肪,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不用擔心會長胖。
挑的時候先看芒魚皮膚,選富有光澤的,按壓一下,感覺緊實有彈性就說明芒魚比較新鮮,最後聞一聞味道,沒有異味就是好芒魚。
除了一斤半芒魚,我們還需要準備姜、指天椒、蒜、洋蔥、臘肉、生粉、35度的白酒、生抽、蠔油、酸梅和胡椒粉。
酸梅和臘肉是讓芒魚煲肥而不膩的兩個秘密武器,酸梅能解膩,臘肉則能讓這道菜的味道更有層次感。
將芒魚魚腩切下來,改成兩指寬的塊狀,魚背的肉同樣切塊,將魚腩和魚背的肉以1:2的比例放入碗裡。
一斤半的芒魚放1勺白酒、小半勺鹽、小半勺胡椒粉、1勺生粉,抓勻後醃製15分鐘。生粉可以鎖住魚肉裡的水分,讓它口感更順滑。
趁著醃魚的時間,我們把2兩臘肉切片,半個洋蔥切絲,2兩姜切片,5顆酸梅切碎備用。
15分鐘後,開小火熱鍋,放少許油把芒魚下鍋煎一下,給它定型,這樣煲出來不容易散。
煎魚一定要全程小火,這樣才不容易粘鍋,將芒魚煎至兩面金黃即可夾出備用。
把砂鍋放在爐灶上,注意千萬別開火,空燒的話砂鍋很容易開裂。
把薑片、洋蔥、蒜下鍋墊底,然後將芒魚放在上面,圍一圈。薑片、洋蔥和蒜可以起到隔離作用,防止魚肉粘鍋,烹製時它們的香味也會慢慢滲透到魚肉裡。
將煎芒魚的油放進去,這樣做出來的芒魚煲會更香。
臘肉放在芒魚中間,讓臘肉的香味慢慢散開,使整道菜更富有層次感。
開中火,加半碗白酒、4勺生抽和3勺蠔油,然後放入酸梅和一點辣椒圈,蓋上蓋子小火燜10分鐘。我們已經放了白酒,料頭在烹製過程中也會出水,所以不用再加水。
時間到~芒魚煲大功告成!看看這油亮的顏色、誘人的光澤,是不是感覺口水都忍不住要流出來了呢?
嘗一口,芒魚煲鹹香中帶著一點點酸,還帶有一點臘肉煙燻的香味。魚肉有三種不同的層次,魚皮軟糯,非常有膠質,魚油入口即化,軟滑又不膩味,魚肉也是很細嫩的感覺,真是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