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震驚!胎兒巨噬細胞調節成年時的鐵代謝和乳腺生長

2021-01-08 生物谷

2016年10月18日/生物谷BIOON/--屬於白細胞的巨噬細胞是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防禦反應所需要的。此外,它們參與器官和組織的發育和維持,以及破壞腫瘤細胞。

人們之前認為組織駐留巨噬細胞起源自骨髓源性的前體細胞,通過血液遷移到不同的器官中。然而,新的研究已揭示相當大比例的巨噬細胞在骨髓功能出現之前就被分配到組織中。這些壽命長的胚胎源性的巨噬細胞通過類似幹細胞的更新過程在成體組織中進行自我維持。

來自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是首先鑑定出控制早期巨噬細胞遷移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10月12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Fetal liver endothelium regulates the seeding of 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論文第一作者Pia Rantakari博士聲稱,「當研究其他課題時,我們無意中注意到某種血管選擇性蛋白存在的缺陷導致這種巨噬細胞分布發生重大變化。在缺乏這種被稱作Plvap的蛋白的情形下,卵黃囊中最早的巨噬細胞的產生和出生後巨噬細胞的發育是完全正常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Plvap缺乏時,胎兒肝臟中的巨噬細胞不會產生。」

她和她的合作者發現Plvap蛋白捕獲吸引劑信號,從而指導巨噬細胞前體從肝臟遷移到血液中,因而調節它們分布到不同的靶器官中。根據Rantakari博士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當缺乏Plvap蛋白時,這些巨噬細胞前體被困住在肝臟中。

Rantakari博士說,「在如此少量的巨細胞群體的產生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即便在成年時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是非常令人關注的。缺乏這些巨噬細胞導致紅細胞持續釋放的鐵異常積累。再者,缺乏Plvap蛋白幾乎完全阻止青春期時乳腺成熟。這些數據準確地表明,正是這些巨噬細胞是乳腺中的泌乳導管系統發育所必需的。」

Rantakari博士和她的合作者如今正忙於研究哪些其他的生理學功能依賴於源自胎兒肝臟的巨噬細胞。自從全世界正在積極地開發巨噬細胞靶向療法以來,分析這種特定的巨噬細胞亞群如何參與抵抗細菌和腫瘤細胞的防禦反應也是至關重要的。(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Fetal liver endothelium regulates the seeding of 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Pia Rantakari, Norma Jäppinen, Emmi Lokka, Elias Mokkala, Heidi Gerke, Emilia Peuhu, Johanna Ivaska, Kati Elima, Kaisa Auvinen & Marko Salmi

doi:

10.1038/nature19814

相關焦點

  • 膽鹼的攝取和代謝可以調節巨噬細胞的產生
    膽鹼的攝取和代謝可以調節巨噬細胞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9 13:31:42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Michael Karin課題組發現,膽鹼攝取和代謝可以調節巨噬細胞
  • 揭示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叛徒導致乳腺癌生長...
    乳腺癌細胞表面上常見的蛋白包括HER2、雌激素受體和孕激素受體。醫學研究者現在對乳腺癌增殖和抵抗現有療法的無數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概念。涉及腫瘤微環境的研究正在打開一扇新的認識窗口。事實證明,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在癌症進展中發揮著多重作用,已成為乳腺癌的潛在預後因素。
  • 巨噬細胞基礎生物學:從起源到功能
    這些凋亡的受感染細胞也提供了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之間的聯繫。當專業的APCs吸收含有凋亡小泡時,這種聯繫就開始了細菌產物和致病抗原增強T細胞啟動。同樣,病原體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壞死也會損害細菌抗原的呈現,而這些可能是免疫逃逸的機制。
  • 《自然》子刊:原來乳房裡的巨噬細胞這麼好看
    導管巨噬細胞分布在乳腺導管的上皮細胞和基底細胞之間,互相連接形成一個網絡,監視著整個導管上皮。哺乳周期中,導管巨噬細胞也會周期性的變化。懷孕時它快速擴增,在哺乳期調控乳腺的免疫狀態。到哺乳期結束後,導管巨噬細胞還會吞噬掉多餘的導管上皮細胞,幫助乳腺復原。此外,導管巨噬細胞還可能跟乳腺癌有關。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1]。
  • Nature:母體微生物組可調控胎兒神經發育
    通過研究耗盡和選擇性重建的母體腸道微生物組對小鼠胎兒神經發育的影響,探究母體腸道微生物組在穩態過程中調節早期胚胎大腦發育和後代晚期行為的作用。微生物組是大腦功能和行為的一個重要的調節器。已有的研究顯示,與普通的無特定病原體(SPF)的動物相比,沒有微生物菌落(無菌,GF)的動物或耗盡微生物組(抗生素處理,ABX)的動物會表現出神經生理和行為的改變。
  • 新研究揭示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表型和作用機制
    腫瘤微環境對於腫瘤細胞定植、轉移灶生長、惡化和治療拮抗具有決定性作用,並成為免疫治療的主要靶點[1]。其中,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對於轉移灶的生長至關重要,將這些細胞作為靶點也在動物模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研究也指出,不同癌症不同器官中的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具有不同的表型和作用機制[2, 3],這種異質性為設計靶向巨噬細胞的免疫治療方案帶來了嚴峻挑戰。
  • Nature Metabolism 11月代謝精選
    UCP1在線粒體內膜上將質子動力勢轉化為熱量,和刺激機體產熱相關;而UCP2除了調節ATP合成以外,還有非常廣泛的功能,調控細胞活性氧水平、脂肪酸代謝,在本文中的調節線粒體膜上的天冬氨酸轉運體等等。在本研究中,作者發現在衰老和急性炎症過程中,相對於幼稚型或M2型巨噬細胞,促炎的M1樣巨噬細胞在代謝組織(包括內臟白色脂肪組織和肝臟)中積累。這些M1樣巨噬細胞表達高水平的NAD消耗酶CD38,並具有更強的CD38依賴性的NAD酶活性,從而降低組織NAD水平。
  • 母體微生物組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
    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小鼠母體微生物組可以調節胎兒的神經發育。2020年9月23日,《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探究了小鼠母體腸道微生物組的缺失和選擇性重建如何影響胎兒的神經發育。抗生素處理和飲食無菌水母體產生的胚胎中,其大腦表現出與軸突發生相關基因的表達減少、丘腦皮層軸突不足以及響應細胞外源因子的丘腦軸突生長受損。
  • 巨噬細胞對機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並且發現在侵襲性乳腺癌小鼠模型中,這可以延緩腫瘤生長,減少轉移。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說明了巨噬細胞之美---它們是高度適應性的細胞,對環境中的刺激有很強的反應,但當它們接受到告訴它們做一些實際上對身體有害的刺激信號時,這也會成為一個問題,比如幫助癌症生長或轉移。我們證實通過這些背包顆粒提供持續的刺激,讓巨噬細胞保持在理想的狀態下是可行的。我們希望有一天這項技術可以用於治療各種與免疫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
  • Nature:癌細胞的代謝途徑「變異」的秘密
    2019年10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由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為什麼癌細胞消耗和使用營養物的方式與健康細胞不同,以及這種差異如何促進癌細胞的生存和生長。 所有細胞都需要產生能量來維持生命,但是癌細胞為了快速生長和繁殖而對能量的需求不斷增加。
  • Nature Metabolism九月刊亮點推薦
    ACC以兩種不同的同種型存在,即ACC1和ACC2,它們被檸檬酸變構激活並被LCFA-CoA抑制。除變構調節外,ACC活性還受到AMPK對ACC1(Ser80,小鼠Ser79)和ACC2(Ser221,小鼠Ser212)磷酸化的共價修飾的抑制。AMPK是一種進化上保守的能量傳感器,在細胞能量缺乏時被激活,在調節能量平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Nature一周論文導讀 | 2017年3月16日
    Summons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43/n7645/full/nature21412.html(導讀 卓思琪)  複雜甾醇分子化石可指示真核生物和有氧代謝。本文利用分子鐘方法,推測出原始真核生物和細菌共享甾醇合成基因,兩類生物的甾醇基因在約23億年前分開,時間與大氣氧氣富集相符。
  • 心臟巨噬細胞的新功能
    近期,研究者在《歐洲心臟雜誌》上概述了在心臟穩態和壓力情況下,心臟巨噬細胞的來源,重點介紹了細胞調節房室結電傳導的機制,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就明白為什麼需要深入了解收縮壓和舒張功能障礙中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
  • 限制蛋白飲食重編碼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並增強免疫治療
    在限制AA培養時,M2極化的巨噬細胞顯示出包括IL1ra、IL6、IL23、CXCL1、CCL5和CCL17在內的腫瘤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減少(圖2D和E)。這些細胞因子/趨化因子譜在抗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證實,因此研究者將分析範圍擴展到84種炎症蛋白(圖2F)。
  • Blood:揭示鐵泵蛋白Fpn1在鐵代謝中作用
    該論文以小鼠為實驗模型,通過在巨噬細胞中條件性敲除鐵泵蛋白Ferroportin1(Fpn1),首次闡明了巨噬細胞Fpn1在維持機體鐵穩態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pn1—巨噬細胞—免疫應激間的體內網絡調控機制。
  • 重要研究成果解讀巨噬細胞的雙面角色!
    【5】Immunity:我國科學家揭示靶向巨噬細胞中的膽固醇代謝可清除病毒感染doi:10.1016/j.immuni.2019.11.015最近的證據表明膽固醇代謝和先天免疫之間存在關聯。在病毒感染後,巨噬細胞表現為膽固醇合成減少,同時包括I型幹擾素(IFN-I)在內的抗病毒基因表達增強。
  • 結腸上皮細胞的 「守門人」:巨噬細胞阻止其對真菌代謝毒物吸收
    腸道屏障還需要控制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的吸收,限制有毒物質攝取。因此,腸道屏障破壞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生。遠端結腸對於液體吸收尤為重要,以使糞便脫水固化,而且遠端結腸會面對更多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真菌在遠端結腸中豐度更高,其代謝產物可以觸發腸道上皮細胞凋亡。因此結腸黏膜組織需嚴格調控微生物代謝產物吸收。但是調節機制還有待研究。
  • 代謝過程調節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在抗原刺激時,T細胞退出靜止以啟動克隆擴增和效應分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參與T細胞靜止和激活的免疫受體和轉錄調節因子,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強調細胞代謝是這些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研究人員建議免疫線索和營養素許可和調整代謝程序和信號網絡,以雙向方式進行通信以促進靜止退出。了解調節T細胞靜止的程序將是開發調節人類疾病中保護性和病理性T細胞應答的新方法的關鍵。
  • Immunity封面文章:代謝網絡如何影響巨噬細胞極化
    2015年3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免疫學期刊immunity發表封面文章,他們發現了調節巨噬細胞極化的新代謝機制,為開發調控免疫細胞代謝的藥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腫瘤代謝,這些最新研究值得你關注
    (中間或代謝終產物),通過分析這些代謝物質在體液及組織內的變化規律,可以從生物整體分析基因表達,蛋白質調節等內外因素對機體狀態的影響,機體內任何生理、病理或其他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代謝物的濃度或使代謝流發生改變,因此代謝組學技術能更真實地反映機體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