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Hofman)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們進一步發展了「雪球地球」假說,認為「雪球地球」時期的海洋都會被冰凍,冰蓋一直推進到赤道附近,冰蓋的平均厚度能達到1公裡,全球氣溫下降到大約零下50攝氏度左右。這樣的嚴酷氣候能夠持續數百甚至上千萬年。 在「雪球地球」假說中,冰期並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多次。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流浪地球》裡全球冰凍是真的 7億年前,地球就是個大雪球!
可曾想過,我們的地球也曾被白皚皚的冰川嚴嚴實實包裹過,以至於從外太空看就像一個白色的「雪球」。 在距今6-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兩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分別為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在這兩次冰川事件過程中,地表系統遭受極端寒冷氣候的洗禮,全球海洋完全冰凍,地表冰蓋厚度達到上千米,這種全球性的冰川事件被稱之為「雪球地球」。
-
雪球地球是如何煉成的?
看過電影「冰川時代」、「後天」嗎?地球是否像電影中所描寫的那樣變成白色地球?事實上,在地球的成長過程中確實經歷過這樣的冷凍期,而且不止一次。科學家將地球在過去地質歷史中有一度相當長時間內,從北極到南極,包括赤道在內均被冰雪所覆蓋的地球,稱為雪球地球。
-
「雪球地球」時期是如何結束的?
最新研究發現,6 4億年前地球完全被冰雪包裹著,當時被稱為「雪球地球」。隨著時代的變遷,雪球地球已消失,科學家疑惑的是那些冰川是因何消融的?
-
沈冰: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
同時,沈冰解釋了雪球地球促進動物演化的機理:「『雪球地球』期間,其嚴酷的氣候環境使得生命活動幾乎完全終止,僅有少量的生命跡象殘留,這就導致在『雪球地球』事件結束後,生態環境突然放鬆和緩,一些簡單的真核生物也隨之出現,海洋初級生產力在冰期結束後的快速恢復,會引起大氣氧氣濃度升高。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來源:新浪科技藝術家描繪的「雪球地球」。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地球持續升溫,全球氣候越來越接近遠古時期的地球氣候。這引發了科學家對地球氣候史的關注,尤其是諸如上新世這類比較溫暖的時期。科學家認為,我們眼下正在朝上新世時期的氣候發展。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地球上發生過多次雪球事件,形成過多次雪球地球,每次覆蓋程度各異。另一次則是大概21000年前,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被厚達2公裡的冰層覆蓋,並且導致海平面下降了120米之多,這次殘酷的冰期至少影響了地球表面30%的地區。更戲劇和更殘酷的全球性冰期事件,發生在8億—5.5億年之間,使得整個地球被凍成一個大雪球,地球表面從兩極到赤道全部結成冰,只有海底殘留了少量液態水,導致無數物種滅絕,幸好人類不在其中。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時期或許是因為板塊構造
在大約 7 億年前,我們的星球曾經有過一段極寒時期,這段寒冷的時期持續了幾百萬年,那時的地球被人們稱為「雪球地球」。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板塊構造或許是雪球地球形成的原因。一項新的研究稱,板塊構造的產生,不僅引起了火山爆發及其他極端自然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洋與大氣層的性質。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雪球」
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目前,科學家對衣索比亞最新發現的巖石序列分析有助於解釋大約7.17億年前「雪球地球」事件,結果顯示「雪球地球」僅在幾千年時間內形成,這一時間在地質學上相當於一場寒流。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 「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凍狀態,當時冰蓋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地球。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
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記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沈冰課題組
同時,沈冰解釋了雪球地球促進動物演化的機理:「『雪球地球』期間,其嚴酷的氣候環境使得生命活動幾乎完全終止,僅有少量的生命跡象殘留,這就導致在『雪球地球』事件結束後,生態環境突然放鬆和緩,一些簡單的真核生物也隨之出現,海洋初級生產力在冰期結束後的快速恢復,會引起大氣氧氣濃度升高。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雖然我們地球當前的環境很舒適,但是研究表明,我們地球的環境其實一直在變化。在地球誕生之初,地球的環境極為惡劣,溫度也很高,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地球的環境慢慢變得穩定下來,為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當然,地球在孕育生命的歷程中,氣候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也曾經出現過異常的情況。
-
中美科學家精確測定「雪球地球」結束時間
這兩次冰期持續期間,全球氣候嚴寒、千裡冰封,即著名的「雪球地球」時期。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著名期刊《地質學》(Geology)上。「雪球地球」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提出的概念。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
-
氣候系統模型表明:「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氣候系統模型表明:「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20-07-31 07:58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但這還不是全部,那個時候的羅迪尼亞超大陸在830Ma開始裂解,持續時間大約為200Ma。一般而言,如果只有一塊超級大陸,其化學風化速率一般較小,因為大部分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燥。但是當超級大陸解體成小陸塊後,氣候由乾燥轉為潮溼,風化速率也相應提高,導致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當時的兩極並沒有陸地,從兩極開始發展的冰川無法減緩這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