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是個真正的非凡器官,而人的記憶也是如此。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大腦記憶能力到底有多強?下面告訴你。
首先人腦的存儲容量是預期的10倍,相當於整個Internet。
加利福尼亞的科學家在低能量和高計算能力下測試了人腦中海馬神經元的運作。結果發現,人腦的記憶能力可能是之前預計的10倍。
索爾克研究所生物中心的Terry Sejnowski說:「這一發現對神經學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測得的大腦記憶容量最低估計是先前預期的10倍,至少是整個網際網路的總量。」
研究人員重建了老鼠的海馬組織(也就是大腦的記憶中心)然後知道了一些奇妙的事情。連接神經元的突觸中有10%發生了複製。為了測量這些複製的突觸之間的差異,Sejnowski的團隊使用先進的顯微鏡和計算機算法在納米分子水平上重建了老鼠大腦的連通性、形狀、體積和表面積。
科學家之一湯姆·巴託(Tom Bartol)說:「我們驚訝地發現,每對這樣的突觸的大小差異很小,平均差異僅為8%。沒有人認為差異會是這麼小,這是自然扔給我們的一個曲線球。」
這些突觸之間大小的差異僅為可忽略不計的8%,這意味著這些突觸可能具有多達26個尺寸,而不是研究人員之前一味的幾種。這些突觸的複雜性遠超出了預期,表明人腦記憶容量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
研究人員計算出突觸可以改變其大小在神經中傳遞。對於最小的突觸,大約每1500次傳輸(大約20分鐘)就會觸發一個變化,而對於最大的突觸,幾百次傳輸(1至2分鐘)可以產生一個變化,Bartoli說:「這意味著每2到20分鐘後,你的突觸會改變大小,它們會根據收到的信號進行自我調整。
1956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計算機之父)提出了對人腦容量的估計,約為3500萬億兆字節。這放到現在也是個天文數字。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計算機科學家Ralph Merkle教授列舉了託馬斯·蘭道爾(Thomas Landauer)和他的貝爾實驗室(ell Labs)的同事在1980年代中期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結果。在這項研究中,要求受試者需要在不同時間恢復不同信息。結果,召回水平出乎意料地一致,當將其轉換為大腦一生中可以存儲的數據總量時,結果為200兆字節。這個數字遠小於馮·諾依曼(von Neumann)給出的估計。
大腦的容量和記憶力是不可預估的,是非常巨大的!要掌握合適的方法,充分利用大腦!
我是恆腦君,本次分享就到這裡,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乾貨,讓你收穫滿滿!更多關於親子教育、專注力和記憶力等相關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有所收穫,請點讚、評論和收藏!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