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季|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發現你的特質

2021-01-10 劉言倩語

劉言倩語

純乾貨分享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正是幫助我們了解自身特質而設計出來的測驗。最近呢,面臨著就業季的到來,我準備了一系列就業指導分析的常見項目,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留個印象哈~

Q:

什麼是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

A:

16種人格因素問卷(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制的用於人格檢測的一種問卷,簡稱16PF。

本測試使用國際通用的16PF人格心理測驗,同時結合中國常模標準和臨床實踐作出判斷。測驗共187道題目,能在約四十五分鐘的時間測量出十六種主要人格特徵。本測驗在國際上頗有影響,並於1979年引入國內並由專業機構修訂為中文版。本測驗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廣泛應用於人格測評、人才選拔、心理諮詢和職業諮詢等工作領域。

要介紹16PF,不能不提到特質理論,因為16PF是伴隨著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而發展的,二者可謂「相輔相成」。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特質的種類很多,有人類共同的特質,有各人獨有的特質。有的特質決定於遺傳,有的決定於環境;有的與動機有關,有的則與能力和氣質有關。

卡特爾在其人格的解釋性理論構想的基礎上編制了16種人格因素問卷,從16個方面描述個體的人格特徵。這16個因素或分量表的名稱和符號分別是:樂群性(A)、聰慧性(B)、穩定性(C)、恃強性(E)、興奮性(F)、有恆性(G)、敢為性(H)、敏感性(I)、懷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憂慮性(O)、實驗性(Q1)、獨立性(Q2)、自律性(Q3)、緊張性(Q4)。

人格是穩定的、習慣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貫穿於人的整個心理,是人的獨特性的整體寫照。人格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它滲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為活動中,影響管理者的活動方式、風格和績效。

大量研究和實踐表明:一些樣式的人格類型和管理活動有著特定的關係,它們對團體的貢獻不同,所適宜的管理環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測驗方法對管理者或應聘人員的人格類型進行診斷,可為人事安置、調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提供建議。這正是本測驗的使用目的所在。

樂群性(A)

在樂群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對人冷漠,落落寡合,喜歡吹毛求疵,寧願獨自工作,對事而不對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見,為人做事的標準常常很高。嚴謹而不苟且。高分者通常表現為:通常和藹可親,與人相處,合作與適應的能力特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不斤斤計較,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萍水相逢也可以一見如故。

聰慧性(B)

聰慧者多有高B,高B反映心理機能的正常。專業訓練需要高B,但從事例行職務的人如大資源,電話生,家庭主婦等,則因高B而對例行瑣務發生厭惡,不能久安其職。

穩定性(C)

在穩定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不能以「逆來順受」的態度,應付生活上所遭遇的阻擾和挫折,容易受環境的支配,而心神動搖不定。不能面對現實,時時會暴躁不安,心身疲乏,甚至於失眠,噩夢,恐怖等症象。所有神經病人和精神病人都屬低C.高分者通常表現為:以沉著的態度應付現實各項問題。行動充滿魄力。能振奮勇氣,維持團隊的精神。有時高C也可能由於不能徹底解決許多生活難題,而不得不自我寬解。

恃強性(E)

在恃強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行為溫順,迎合別人的意旨,也可能因為希望可遇而不可求,即使處在十全十美的境地,而有「事事不如人」之感,許多精神病人都有這樣消極的心情。高分者通常表現為:自視甚高,自以為是。可能非常地武斷,而時常駕馭不及他的人和反抗權勢者。

興奮性(F)

在興奮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行動拘禁,內省而不輕易發言,較消極,憂鬱。有時候可能過分深思熟慮,又近乎驕傲自滿。在職責上,他常是認真而可靠的工作人員。高分者通常表現為:活潑,愉快,健談,對人對事熱心而富有感情。但是有時也可能會衝動,以致行為變化莫測。

有恆性(G)

在有恆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缺乏較高的目標和理想,對於人群及社會沒有絕對的責任感,甚至於有時不惜執法犯法,不擇手段已達到某一目的。但他常能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而無須浪費時間和精力。高分者通常表現為:細心周到,有始有終。是非善惡是他的行為指針。所結交的朋友多是努力苦幹的人,而不十分欣賞詼諧有趣的人。

敢為性(H)

在敢為性方面,高分者屬於冒險敢為,少有顧忌的一類,具體表現為:通常不掩飾,不畏縮,有敢做敢為的精神,使他能經歷艱辛而保持剛毅的一例。有時可能太粗心大意,忽視細節,遭受無謂的打擊與挫折。可能無聊多事,喜歡向異性殷勤賣力。因素H常隨年齡而增強。救火隊隊員和飛行員有高H,事務員多是低H。團隊領導人必具有高H。

敏感性(I)

在敏感性方面,低分者屬於理智的,著重現實,自恃其力的一類,具體表現為:常以客觀,堅強,獨立的態度處理當前的問題。重視文化修養,可能過分冷酷無情。室內設計師,音樂家,藝人,女人屬高I,而工程師,外科醫生,統計師等則多低I.

懷疑性(L)

在懷疑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無猜忌,不與人角逐競爭,順應合作,善於體貼人。高分者通常表現為:懷疑,不信任別人,與人相處,常常斤斤計較,不顧及到別人的利益。中性的一類則既不信賴隨和、易與人相處,也不是很懷疑、剛愎、固執己見。在團體活動中,低L是以團體福利為前提的忠實分子,因素L過分高者常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工程師,機工,精神病護理員多是低L,而行政人員和警察常是高L.

幻想性(M)

在幻想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先要斟酌現實條件,而後決定取捨,不魯莽從事。在緊要關頭時,也能保持鎮靜,有時可能過分重視現實,為人索然寡趣。高分者通常表現為:忽視生活的細節,只以本身的動機,當時興趣等主觀因素為行為的出發點。可能富有創造力,有時也過分不務實際,近乎衝動。因而容易被人誤解及奚落。藝術家,作者及從事研究者多有高M。低M多選擇需要實際,機警,腳踏實地的工作。

世故性(N)

在世故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思想簡單,感情用事。與人無爭,與世無杵,自許,心滿意足。但有時顯得幼稚,粗魯,笨拙,似乎缺乏教養。高分者通常表現為:處事老練,行為得體。能冷靜地分析一切,近乎狡猾。對於一切事物的看法是理智的,客觀的。科學家,工程師,飛行員多是高N,牧師神父,護士等多是低N,牧師的因素N不應太高,低N使他不苛求責難,能容忍同情信徒的缺點。

憂慮性(O)

在憂慮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有信心,不輕易動搖,信任自己有應付問題的能力,有安全感,能適應世俗。有時因為缺乏同情,而引發別人的反感與惡意。高分者通常表現為:覺得世道艱辛,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甚至沮喪悲觀,時時有患得患失之感。自覺不容於人,也缺乏和人接近的勇氣。各種神經病和精神病人都有高O。年老的女招待,低級辦事員,以及終生碌碌未盡如意的作家,編輯人等有高O。職業運動員,電機工,救火隊員,護士等多是低O。

實驗性(Q1)

在實驗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無條件地接受社會中許多相沿已久而有權威性的見解,不願常是探求新的境界。常常激烈的反對新思想以及一切新的變動。在政治與宗教信仰上,墨守成規,可能被稱為老頑固或時代的落伍者。高分者通常表現為:喜歡考驗一切現有的理論與實施,而予以新的評價,不輕易判斷是非,企圖了解較前衛的思想與行為。可能廣見多聞。願意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驗。行政主管人,前衛的政治家,科學家都必須具有高Q1,護士,牧師神父與許多為首高深教育的技工等則多有低Q1,神經病人的因素Q1也比較低。

獨立性(Q2)

在獨立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寧欲與人共同工作,而不願獨立孤行。常常放棄個人的主見而附和取得別人的好感,需要團體的支持以維持其自信心,卻並非真正的樂群者。高分者通常表現為:能夠自作主張,獨自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不依賴別人,也不受社會輿論的約束,同樣也無意控制或支配別人,不嫌惡人,但是也不需要別人的好感。科學家,行政主管人等多有高Q2,低Q2者不能勝任需要隨機應變能力的職務。

自律性(Q3)

在自律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既不能克制自己,又不能尊重禮俗,更不願考慮別人的需要,充滿矛盾卻無法解決。生活適應有問題者多低Q3.高分者通常表現為:言行一致,能夠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感情行動。為人處世,總能保持其自尊心,贏得別人的尊重,有時卻不免太固執己見。高Q3者多具有領袖能力的才幹,主管人,電機工和生產部門的成功也需要高Q3。

緊張性(Q4)

在緊張性方面,低分者通常表現為:知足常樂,保持內心的平衡。也可能過分疏懶,缺乏進取心。高分者通常表現為:缺乏耐心,心神不安,態度興奮。時常感覺疲乏,又無法徹底擺脫以求寧靜。在社群中,他對人與事都缺乏信心。每日生活戰戰兢兢,而不能自給。未能在生活或職業中發揮本身才智潛能的人多具有高Q4,如餐店招待,家庭主婦,缺乏生活保障的作業等。

測試連結:http://www.cnpsy.net/16pf/index3.asp

http://www.apesk.com/16pf/

相關焦點

  • 《你了解自己嗎》中使用的卡特爾16PF是什麼 卡特爾16PF詳解
    你了解自己嗎中使用的卡特爾16pf是什麼。這個遊戲就是一個測試自己性格的測試題。很多小夥伴做完之後感覺自己沒救了,其實完全不需要這樣,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卡特爾16pf是個什麼東西吧。 你了解自己嗎中使用的卡特爾
  • 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
    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受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發,用因素分析法對人格特質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於人格特質的一個理論模型。     模型分成四層: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16PF)
    開欄的話  :你的職業核心能力如何?職業成熟度、溝通風格呢?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已開發出上千種職業測評工具,它們能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幫助個人找準職業方向。本欄目不僅將為你揭開這些工具的神秘面紗,每期還將挑選一名熱心讀者免費進行一種測評,並請專家分析測評結果。
  •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Raymond B.Cattell)1947年編制的用於人格檢測的一種問卷,簡稱16PF。
  • 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人格特質論則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同類的特性,只是程度等級不同,相對應的行為傾向性也不同。與人格類型論不同,人格特質理論它強調的是,從「連續」的維度上對人格進行劃分。 相對應人格理論,人格測量也發展成兩種類型,一種是以「霍蘭德」「MBTI」等為代表的的人格類型測驗,一種是以「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卡特爾人格特質測評」「大五人格」等為代表的特質類測驗。
  • 【高頻考點】卡特爾人格理論
    一、理論提出 卡特爾受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發
  •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
    這16種人格特質,你屬於哪種?卡特爾的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l)受阿爾波特的影響,從1946年開始研究性格特質的分類。他認為特質是建造性格的磚頭,並將性格特徵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指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成串的關聯著的行為反應,它只能說明現象,並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 人格測驗和其測驗的編制方法|愛德華|量表|投射法_網易訂閱
    (2)測驗編制方法:邏輯分析法(合理建構法),用邏輯分析法編制量表時,首先確定要測量的特質,然後編寫出一些看來能測量這類特質的題目,編製成問卷。這類人格測驗主要包括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動調查表(JAS)和顯性焦慮量表(MAS)等。
  • 為什麼說用職業興趣測試選專業不靠譜
    2019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畢業生就業基金經理這一職業似乎與經濟學、金融學專業的關係最緊密。但是,根據中國證券報的分析,私募基金經理的從業經歷和來源很複雜,非銀保、基金、券商出身佔私募基金經理的大多數。你能想像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中,與RSI對應的職業包括:紡織工、編織工、雨衣上膠工。就算現在又開始了對手工的強調,許多人喜歡純手工編織的衣物。請問,雨衣上膠工是什麼工作?RCS對應的職業還有遊泳池服務員、煙囪修建工,這兩個職業的分類也真是非常細緻了,好奇當年的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麼。職業列表中還有,按鍵操作工、複印機操作工、自動打字機操作員、瓦工領班、廢品收購員等。
  • 即將入職,卻被「心理測試」淘汰,你服氣嗎?
    但如果因為你選了A沒選B,職業心理測驗(測試)系統判定你的性格有「缺陷」,不符合應聘的工作崗位,被踢出局,你服氣嗎?前段時間,據大河報等媒體報導,江西一位畢業生通過該省農業發展銀行的筆試和面試,卻在性格測試中,被機器判定的情緒風險等級高。單位決定不錄用。這一則消息在微博引起爭議,有網友質疑系統的可信度,懷疑是招聘單位故意用心理測驗方式來藉口刷人,以找人替補。
  • 卡特爾的智力理論
    一、理論簡介1963年,斯皮爾曼的弟子卡特爾以及後來的霍爾恩根據對智力測驗結果的分析,將人的智力分為兩類: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①流體智力: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對關係的認識、類比、演繹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較少依賴於文化和知識的內容,而主要取決於個人的稟賦。流體能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
  • 心理測評|16PF人格測試,從讀懂自己開始-點擊獲取免費專業報告
    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文 / 嚴瑞婷 字數 / 835 字尼採曾說過「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你懂自己嗎?對自己,你是否有個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常常感到迷茫焦慮,卻又無計可施,無法改變,不喜歡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卻又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和改變?為什麼想要積極樂觀的生活,卻總掉進負面情緒中?為什麼那麼努力,在工作中還只是平平無奇?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角色和「面具」,哪個才是真實的自我?
  • 大五人格模型揭秘,超準大五人格測驗測試題,專業職業人格測試題,職業性格測試得分,就是你人生
    根據大五人格理論,人的性格包含外向性、宜人性、盡職性、神經質和開放性五種基本特質。每種特質都存在彼此對立的兩級,而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五種特質不同程度的組合。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至今仍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認識自己,認清自己呢?恐怕很少。所以也有這麼一句話:大街上充滿了太多40歲的小孩。
  • 為什麼職業規劃要做測驗?三分鐘帶你了解測驗量表
    測驗是通俗說法,有些同學甚至稱之為考題目,準確來說,是填寫量表。為什麼職業規劃的時候,規劃師會讓同學們填寫量表呢?這其實就涉及到現代職業規劃的本質了——人職匹配。現代職業規劃並不把人看作沒有個性特點,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而是承認人的差異性,並且認為不同種類的職業需要不同個性類型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實現最大的社會價值。
  • 就業季|MBTI職業性格測試——國際最為流行的職業人格評估工具
    「哪些職業正好匹配我的性格?」「以我的個性從事什麼行業好?」「我性格中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我是不是該繼續現在從事的職業?」不論是正待走進職場的畢業生,還是工作了一段時間的人,面對這類問題都會感到困惑——性格因素和職業選擇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關聯呢?MBTI職業性格測試將會揭曉答案。
  • 「教綜」5分鐘徹底搞懂一個教育理論:卡特爾智力形態理論
    一、理論提出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於1963年提出智力形態理論。二、主要觀點他把智力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類。流體智力也稱為液體智力,它是與基本心理過程有關的能力,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它依賴於先天的稟賦,指一般的學習和行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適應新環境的測驗度量,如邏輯推理測驗、記憶廣度測驗、解決抽象問題和信息加工速度測驗等,流體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異問題,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學因素影響。一般在20歲以後,流體智力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隨年齡增長流體智力逐年降低。
  • 教師考試重難點——卡特爾的智力理論
    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應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有諸多心理學貢獻,今天我們主要來分享他的其中一個貢獻,也是一個教師考試的:流體和晶體智力理論。往往會從定義、表現、影響因素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理解考查,簡單點也會涉及識記性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