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陝西南鳳翔縣南指揮村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秦始皇的祖墳,即「秦公一號大墓」,這座墳墓裡,埋葬了秦國的諸侯王,但是在發現的時候,早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
從曹操建立摸金校尉開始,中原大地上的墓主們,不論身前如何高貴顯赫,除了少數幾個狠人,像秦始皇把自己暮穴修得生人勿進的,或是藏得極為隱蔽的,都再也不得安寧。
可惜,秦始皇把自己的陵墓保存得很好,但是他祖宗的墓還是沒有逃過盜墓賊的光顧。
值得慶幸的是,這座暮穴沒有被盜墓賊搬空,還是剩了不少東西的,在對這座墳墓的挖掘中,出土了一件大型的青銅器,「春秋金啄木鳥」。
這件啄木鳥大尖喙,圓眼突睛,羽冠高高揚起的特徵、造型頗有些怪異。
這件東西的文化緣起,就得先談到秦朝的圖騰了,商朝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所以商朝一直以玄鳥為圖騰,而秦朝也有類似的說法,所以玄鳥也是秦朝的文化圖騰。
雖說秦始皇被後世稱為祖龍,但是其實秦朝更推崇的是玄鳥,秦朝崇尚玄鳥和水德,所以服飾上一般以黑色為主,並且按照等級制度,地位足夠的人會在衣服上繪有玄鳥。
後來劉邦斬白蛇起義,也是用火德代替水德的說法,本來秦朝祭祀都是四帝,老流氓劉邦文化不夠高,記成了五帝,又拉不下臉來承認,就說這是在等我加進來,強行在後面的祭祀裡加入了一個黑帝。
所以不少人都推測這件青銅器就是作為圖騰文化被放入暮穴之中的,雖然造型和過去出土的「金烏」風格的鳥類不一樣,但鳥類的特徵還是很明顯的,所以啄木鳥是圖騰象徵的觀點較為廣泛。
但是因為這件啄木鳥的造型相對怪異,也有權威的考古學家說它「極度怪異,根本不是圖騰的象徵,而是秦人專門製作的陪葬之物。」。
所以這件東西的爭議還是很大的,不過觀點上很多人還是傾向於是先秦的圖騰崇拜。
這座暮穴的主人後來被考證為秦景公,是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和秦始皇隔了好幾百年,春秋戰國,多少諸侯國興起消亡,即使是同樣的文化圖騰,隨著時間變遷,具體形象發生變化也是有可能的。
你認為這隻啄木鳥是為什麼製作和放入暮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