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墳出土1隻黃金啄木鳥,考古學家:極度怪異

2021-01-16 子曰小娘子

1976年,陝西南鳳翔縣南指揮村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秦始皇的祖墳,即「秦公一號大墓」,這座墳墓裡,埋葬了秦國的諸侯王,但是在發現的時候,早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

從曹操建立摸金校尉開始,中原大地上的墓主們,不論身前如何高貴顯赫,除了少數幾個狠人,像秦始皇把自己暮穴修得生人勿進的,或是藏得極為隱蔽的,都再也不得安寧。

可惜,秦始皇把自己的陵墓保存得很好,但是他祖宗的墓還是沒有逃過盜墓賊的光顧。

值得慶幸的是,這座暮穴沒有被盜墓賊搬空,還是剩了不少東西的,在對這座墳墓的挖掘中,出土了一件大型的青銅器,「春秋金啄木鳥」。

這件啄木鳥大尖喙,圓眼突睛,羽冠高高揚起的特徵、造型頗有些怪異。

這件東西的文化緣起,就得先談到秦朝的圖騰了,商朝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所以商朝一直以玄鳥為圖騰,而秦朝也有類似的說法,所以玄鳥也是秦朝的文化圖騰。

雖說秦始皇被後世稱為祖龍,但是其實秦朝更推崇的是玄鳥,秦朝崇尚玄鳥和水德,所以服飾上一般以黑色為主,並且按照等級制度,地位足夠的人會在衣服上繪有玄鳥。

後來劉邦斬白蛇起義,也是用火德代替水德的說法,本來秦朝祭祀都是四帝,老流氓劉邦文化不夠高,記成了五帝,又拉不下臉來承認,就說這是在等我加進來,強行在後面的祭祀裡加入了一個黑帝。

所以不少人都推測這件青銅器就是作為圖騰文化被放入暮穴之中的,雖然造型和過去出土的「金烏」風格的鳥類不一樣,但鳥類的特徵還是很明顯的,所以啄木鳥是圖騰象徵的觀點較為廣泛。

但是因為這件啄木鳥的造型相對怪異,也有權威的考古學家說它「極度怪異,根本不是圖騰的象徵,而是秦人專門製作的陪葬之物。」。

所以這件東西的爭議還是很大的,不過觀點上很多人還是傾向於是先秦的圖騰崇拜。

這座暮穴的主人後來被考證為秦景公,是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和秦始皇隔了好幾百年,春秋戰國,多少諸侯國興起消亡,即使是同樣的文化圖騰,隨著時間變遷,具體形象發生變化也是有可能的。

你認為這隻啄木鳥是為什麼製作和放入暮穴的呢?

相關焦點

  •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即秦朝的開國皇帝嬴政的陵寢,就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當初秦始皇陵被民眾們無意中發現後,成為我國考古學界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一件重磅級新聞。
  • 瑪雅人的黃金飛機,疑似史前外星人,考古學家:穿越文物
    雖然它的製作歷史不過1千年,但所描述的內容,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也就是說,這件文物中的形象,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可能在數千年前被古希臘人生活在一起。針對考古學家的觀點,您相信嗎?古埃及飛機文物與上一件文物一樣,考古學家認為雖然是古墓中出土的真實文物,但表現的內容絕不是戰鬥機,因為飛彈不會裝在雙翼上部
  • 除了兵馬俑,秦始皇陵還出土了一批只穿一件短裙的神秘人俑|睡前分享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李崗介紹的神秘人俑與人們印象中的兵馬俑不太一樣
  • 秦始皇陵墓裡面出現的怪異現象,讓科學家停止了,繼續探索的腳步
    他自然是相當重視這個問題,所以秦始皇就不惜犧牲數以千計的工匠來,建造一個像秦國的都城一樣的陵墓。在這個陵墓之中,他建造了屬於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了解過秦始皇陵墓的人,全都清楚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這還只是秦始皇陵墓的一個小小角落而已,真正的皇陵還是非常大的。兵馬俑再出圖之前還發生了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至今我們還沒有辦法用科學來解釋。
  • 為何秦始皇陵沒挖?專家:看看衛星雲圖,網友:這次是千古一帝!
    相比其他國家的主動進行考古,我們國家的考古發掘大部分都是被動進行的,要麼就是一些盜墓賊毀壞古墓,要麼就是進行一定的搶救性發掘,當年的秦始皇兵馬俑正是如此,現在秦始皇陵的範圍已經基本確定了,那麼為什麼考古學家們還不進行挖掘呢?其中的原因,就能夠看出現在考古學家的科學態度。
  • ...帝陵博物院院長揭秘:秦始皇陵除了兵馬俑,還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日前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
  • 明朝出土怪異青銅器,揭開用途專家震驚了:原來古人這麼超前
    然而在1979年3月出土的文物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件形狀極其怪異的青銅器,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這居然是古人使用的蒸鍋1979年3月,考古學家們在江蘇省發現一處遺址。 在將遺址中的文物清點好運出來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件造型極其怪異的青銅器。這個青銅器高約四五十公分,上半部分是一個釜,也就是鍋,但在他的下部居然還連著一個更大的圓形物件,足足比釜大出一倍,兩側還用吊鏈吊著。
  • 秦始皇統一六國是有外星人幫助?這些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秦始皇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自稱「始皇帝」,他在位期間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被後人譽為「千古一帝」。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考古學家:給出了可否挖掘的秘密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考古學家:給出了可否挖掘的秘密小編行者談史,昨天看一篇「盜墓第一人被判極刑,瞧不起專家:你們不敢打開秦始皇陵,我敢打開」的微文,文中盜墓者姚玉忠行刑前悔怨沒來得及去盜秦始皇陵。他把盜秦始皇陵作為畢生的追求和夢想,多麼齷齪畸形的心理,所以秦始皇陵的秘密引起了人們的更大興趣和獵奇。首先,探究發現的過程秦始皇陵的發現過程,是1974年的兵馬俑發現後,才被發現並確定位置的。當時的發現讓世界人的驚嘆。同時,對它的神秘引來了世人關注。秦始皇陵建造時間之長37年之久;建造的規模之大(佔地約18萬平方米,墓中心點約30米深,修陵用人約72萬多人)。
  • 秦始皇陵出土的銅劍,真的是外星人給秦朝帶來的禮物嗎?
    《拾遺記》,書中說,在秦始皇統治年間,他曾接待了一批外星人的事件。這些外星人身材十分高大,在描述天地初開時的景象非常生動,就好像親眼看見的一樣。這些人使用的能源非常先進,這些人究竟來自何方?秦始皇發出這樣的感嘆:「此神人也」。
  • 秦始皇的「手辦」為什麼剛出土就失去顏色?
    審核專家:甘強北京理工大學講師,應用化學博士最近,有一本書引起了人們對秦始皇兵馬俑的關注,那就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結合多年一線考古日記,把自己參與發掘兵馬俑、秦都鹹陽城的故事寫進書中,取名為《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
  • 秦始皇陵墓內部高科技探測效果圖,大開眼界
    秦始皇陵 從秦始皇13歲開始修建,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繼續挖掘陵墓?專家給出了答案
    秦始皇陵效果圖此前,中國和德國的考古學家對秦始皇陵墓進行了核磁掃描,他們不僅對墓的結構有了清晰的了解,而且還發現了埋在地下宮殿中的眾多建築群。從石材開口到甲片的精細拋光,在每個步驟中,工匠都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鑽孔,拋光和編綴,考古學家進行了實驗。根據每人每天工作8個小時的計算,熟練的手工藝者需要花費300多天來處理一件1600片的甲衣需要一年。初步估計表明該墓至少有成千上萬的石甲。有5至600萬片甲片。換句話說,僅這個墓穴中的石制盔甲就使許多後世皇帝的陵墓望其項背了。
  • 世界七大怪異發現:恐龍羽毛首次出土
    該研究並未發現恐龍是熱血還是冷血動物的明顯證據最早的精子細胞:考古學家在南極洲蟲繭之中發現5000萬年前保存完好的精子細胞化石,這是迄今發現最古老的動物精子。三角恐龍新物種:考古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一種三角恐龍新物種,體長6米,體重達到1噸,生活在7900萬年前。
  • 秦始皇時期UFO是否造訪過古代中國?外星人為秦始皇留下了什麼
    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於夜間照明,只需「狀如慄」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倘丟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裡」秦始皇還和他們交談稱他們為神人也,正是這段記載讓很多人認為秦始皇當時所見之人是外星人。而以當時的技術發展,是達不到那種先進水平的,那麼這個宛渠國究竟在哪裡呢?
  • 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說起我國的考古發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要麼就是發現了千年不朽溼屍的馬王堆漢墓。但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有時候僅僅是一鋤頭,就能夠挖出一座大型古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 遠古文明出土「黃金飛機」,專家將其原樣複製後竟飛上天
    可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早在十八世紀時期,人們就在哥倫比亞叢林中發現了來自於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遠古時期的古墓中出土的黃金體,在當時因飛機還沒有問世,人們猜測只是仿照魚類或鳥類的製作的裝飾物,但隨著飛機的發明,讓研究者重新審視這一物體的時候,專家們才大吃一驚,因為發現其形體和現代飛機極為相似。
  • 兵馬俑剛出土的樣子,幾乎沒人看過,出現了5分鐘,隨後消失不見
    兵馬俑剛出土的樣子,幾乎沒人看過,出現了5分鐘,隨後消失不見春秋戰國之後,我國經歷了禮崩樂壞的社會變遷,周天子去世,得到了風光大葬,從此以後,厚葬之風興起。兵馬俑最真實的模樣1974年3月,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生產隊,在驪山秦始皇陵附近的打井,工作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生產隊的一個隊員發現了夯土的痕跡。但西安自古就是文化古都,村民並未在意,沒想到工作進行到了第五天,挖出了一個破損真人一般大小的人俑頭。很快的,考古學家就趕來對陶俑進行了鑑別,之後又在這片地方進行了考古勘察。
  • 疑似秦始皇祖母寵物,國外學者看後大驚
    眾所周知在古代一些達官貴人死後會專門修建陵墓並用大量奇珍異寶陪葬這些出土後的珍寶會被考古學家當做歷史文物收納到博物館而在眾多出土的文物當中有一個最讓考古學家捉摸不透那就是2006年在陝西西安發現的秦始皇
  • 秦始皇究竟身高几許?為何嚴苛的秦法中,身高不足6尺可不坐牢?
    1974年,考古學家在兵馬俑坑發現了一把長達0.91米的青銅長劍  ,而這把劍,目前被收藏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內。這把加長版青銅劍的發現,  它徹底推翻了之前考古學家所認為的「青銅劍不能鑄得太長,一般不超60釐米」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