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剛出土的樣子,幾乎沒人看過,出現了5分鐘,隨後消失不見
春秋戰國之後,我國經歷了禮崩樂壞的社會變遷,周天子去世,得到了風光大葬,從此以後,厚葬之風興起。要說到厚葬之風的最佳體現,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秦始皇,時至今日,秦始皇陵雖然還沒有打開,人們卻能夠從史料中的隻言片語,推測其中的豪華程度。古人認為,人死去和活著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在生前就開始為自己修建墓穴,而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的陵墓修了39年之久,僅僅從兵馬俑的陣營中,就能夠想像到其奢華程度。
中國的歷史上,古人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奇蹟,但要說那些能夠讓外國人公認的世界奇蹟,除了長城,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了。其中要數秦始皇陵兵馬俑名聲最響亮,兵馬俑可是世界公認的八大奇蹟之一。《史記》中對秦始皇陵的記載並不算很多,但以水銀為山河湖海,「天下徒送七十萬餘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等等,就足以讓人讚嘆不已。但奇怪的是,想秦始皇陵兵馬俑這樣偉大的工程,司馬遷卻並未在《史記》中提及,所以有人推測,相對於秦始皇陵中的其他珍寶,兵馬俑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能有兵馬俑這樣的發現,足矣。
兵馬俑最真實的模樣
1974年3月,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生產隊,在驪山秦始皇陵附近的打井,工作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生產隊的一個隊員發現了夯土的痕跡。但西安自古就是文化古都,村民並未在意,沒想到工作進行到了第五天,挖出了一個破損真人一般大小的人俑頭。很快的,考古學家就趕來對陶俑進行了鑑別,之後又在這片地方進行了考古勘察。專家證實,頭俑為秦始皇陵的陪葬文物,這一片地方可能還有大量的陪葬俑,於是乎,龐大的秦始皇陵挖掘工程開始了。
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考古學家在這裡總共挖掘了三個坑,出土的秦俑有很多的形態,還有馬車等等,完全就是按照秦始皇生前的軍隊來建設的。兵馬俑直觀的給我們展示了秦朝的軍事情況,兵種、士兵的素質、武器等等。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兵馬俑,一般都是黑色或是黃色的,有的人理所應當的以為,這就是兵馬俑原來的顏色。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如今看起來千篇一律的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
幾乎無人看到的色彩
其實原本專家在進行挖掘的時候,也以為兵馬俑為黃色,因為最先挖掘的那些人俑,因為靠近地面,表面的顏色早就已經氧化脫落了。最初發現彩色兵馬俑的時候,專家也十分的興奮,但隨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裡,這些顏色迅速脫落,專家這才意識到,所有的兵馬俑起初都是帶有顏色的。得到了這個發現之後,專家也十分的懊悔,但這時候,人俑身上只剩下斑駁的顏色殘留痕跡,只有少數幾個身上的彩色是保存得相對完好的。正因為兵馬俑的顏色褪得太快,所以幾乎沒人看到過它們身上的顏色,人們只能夠從照片上參觀。
兵馬俑的彩繪工藝
彩繪是兵馬俑的最後一道工序,我們都知道,秦朝時期,人們是崇尚黑色的,連秦始皇的黃袍都是黑色,以黑為美,以黑為尊。但這並不代表,兵馬俑身上的顏色都是黑色,相反,從殘存的顏料上看,兵馬俑身上的顏色是很多的,光是紅色就有三種。由此可見,秦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生產顏料的工藝,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兵馬俑在成為我國一大奇蹟的同時,其彩繪工藝在彩繪藝術史上,也佔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