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剛出土的樣子,幾乎沒人看過,出現了5分鐘,隨後消失不見

2020-12-04 華夏文物

兵馬俑剛出土的樣子,幾乎沒人看過,出現了5分鐘,隨後消失不見

春秋戰國之後,我國經歷了禮崩樂壞的社會變遷,周天子去世,得到了風光大葬,從此以後,厚葬之風興起。要說到厚葬之風的最佳體現,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秦始皇,時至今日,秦始皇陵雖然還沒有打開,人們卻能夠從史料中的隻言片語,推測其中的豪華程度。古人認為,人死去和活著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在生前就開始為自己修建墓穴,而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的陵墓修了39年之久,僅僅從兵馬俑的陣營中,就能夠想像到其奢華程度。

中國的歷史上,古人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奇蹟,但要說那些能夠讓外國人公認的世界奇蹟,除了長城,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了。其中要數秦始皇陵兵馬俑名聲最響亮,兵馬俑可是世界公認的八大奇蹟之一。《史記》中對秦始皇陵的記載並不算很多,但以水銀為山河湖海,「天下徒送七十萬餘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等等,就足以讓人讚嘆不已。但奇怪的是,想秦始皇陵兵馬俑這樣偉大的工程,司馬遷卻並未在《史記》中提及,所以有人推測,相對於秦始皇陵中的其他珍寶,兵馬俑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能有兵馬俑這樣的發現,足矣。

兵馬俑最真實的模樣

1974年3月,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生產隊,在驪山秦始皇陵附近的打井,工作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生產隊的一個隊員發現了夯土的痕跡。但西安自古就是文化古都,村民並未在意,沒想到工作進行到了第五天,挖出了一個破損真人一般大小的人俑頭。很快的,考古學家就趕來對陶俑進行了鑑別,之後又在這片地方進行了考古勘察。專家證實,頭俑為秦始皇陵的陪葬文物,這一片地方可能還有大量的陪葬俑,於是乎,龐大的秦始皇陵挖掘工程開始了。

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考古學家在這裡總共挖掘了三個坑,出土的秦俑有很多的形態,還有馬車等等,完全就是按照秦始皇生前的軍隊來建設的。兵馬俑直觀的給我們展示了秦朝的軍事情況,兵種、士兵的素質、武器等等。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兵馬俑,一般都是黑色或是黃色的,有的人理所應當的以為,這就是兵馬俑原來的顏色。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如今看起來千篇一律的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

幾乎無人看到的色彩

其實原本專家在進行挖掘的時候,也以為兵馬俑為黃色,因為最先挖掘的那些人俑,因為靠近地面,表面的顏色早就已經氧化脫落了。最初發現彩色兵馬俑的時候,專家也十分的興奮,但隨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裡,這些顏色迅速脫落,專家這才意識到,所有的兵馬俑起初都是帶有顏色的。得到了這個發現之後,專家也十分的懊悔,但這時候,人俑身上只剩下斑駁的顏色殘留痕跡,只有少數幾個身上的彩色是保存得相對完好的。正因為兵馬俑的顏色褪得太快,所以幾乎沒人看到過它們身上的顏色,人們只能夠從照片上參觀。

兵馬俑的彩繪工藝

彩繪是兵馬俑的最後一道工序,我們都知道,秦朝時期,人們是崇尚黑色的,連秦始皇的黃袍都是黑色,以黑為美,以黑為尊。但這並不代表,兵馬俑身上的顏色都是黑色,相反,從殘存的顏料上看,兵馬俑身上的顏色是很多的,光是紅色就有三種。由此可見,秦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生產顏料的工藝,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兵馬俑在成為我國一大奇蹟的同時,其彩繪工藝在彩繪藝術史上,也佔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的「手辦」為什麼剛出土就失去顏色?
    色彩復原的兵馬俑 來源 | 網易號但是,在目前發現的很多壁畫、陶俑出土後剛一接觸空氣,還沒等人們仔細研究一下呢,顏色就沒有了。剛一接觸空氣便失去了顏色?他為了讓自己的「手辦」更加鮮豔好看,使用了當時最新的技術,將生漆這種煉製繁瑣的材料大量用在兵馬俑上面。殊不知,貴的東西往往也是嬌貴的。兩千年後的今天,他的豔麗的手辦剛剛重新面世,顏色就掉光了,變成了灰撲撲的樣子。
  • 秦始皇的「手辦」為什麼剛出土就失去顏色?_新華報業網
    但是,在目前發現的很多壁畫、陶俑出土後剛一接觸空氣,還沒等人們仔細研究一下呢,顏色就沒有了。我們可就只能看到灰撲撲的牆壁和泥人了。  那麼,為什麼秦兵馬俑、敦煌壁畫等壁畫、陶俑出土後,剛一接觸空氣便失去了顏色?有些就不會?
  •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世界八大奇蹟」,兵馬俑還有什麼神秘的地方?
    正如這幾句話:千人千面兵馬俑,潼關渭水守千秋,百萬將士今猶在,仍擁當年秦始皇。這無疑是對無數秦始皇地下亡靈戰士-陪葬兵馬俑的盛讚。有說去西安有兩種人,一種是剛看了兵馬俑的,一種則是正在去看兵馬俑路上的。這說明了兵馬俑極受世人讚賞。
  • 兵馬俑出土1把「普通」兵器,比「越王劍」還先進,專家難以解釋!
    兵馬俑出土1把「普通」兵器,比「越王劍」還先進,專家難以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不僅是世界奇蹟,也是秦始皇開拓疆土、徵服四方的英雄精神的見證。
  • 被日本人摔碎!兵馬俑都受過哪些劫難?
    更有甚者,在所有已出土的兵馬俑中,找不到兩尊形制相同的陶俑,只能感嘆古人技藝高超。只是有些比較遺憾,這些兵馬俑原來都是彩色的,光是罩衫就有朱紅、粉紅、天藍、白色等等,而褲子的顏色一般都是粉綠色,當然也有少數其他顏色。發掘之後,由於埋在地下時間太長,而且當時保護技術不完善,現在我們只能看到土黃色的它們。同樣因為這個原因,兵馬俑在被挖出四個坑後就不再繼續挖掘了。
  • 兵馬俑中,發現一張連專家都難以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展覽
    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古國,因為她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雖然隨著時間的侵蝕,這些文化有的已經沒入塵土消失不見,有的未曾斷絕流傳至今。但是隨著現代考古事業的發展,一些我們不曾知曉的內容也漸漸浮出水面。中國的秦始皇兵馬俑也是如此,原本我們並不知曉它的存在,但當它出土後,我們才知曉中國有這麼豐富生動的物品存在。
  • 秦始皇陵發現張神秘的臉,出現5分鐘便消失,幸好手快留了張照片
    這尊兵馬俑跨越歷史洪流,溝通古今,讓千載之前的工匠與如今的人們遙遙相望。  神秘的兵馬俑  其實秦皇陵的兵馬俑,其神奇之處遠不止這一點,早在1986年時,考古專家就發現了一張更加神秘的臉。這張來自兵馬俑的神秘面孔,出現僅僅5分鐘就消失殆盡,好在當時的攝影師眼疾手快,及時按下快門,才能讓我們一窺兵馬俑的真正面目。
  • 兵馬俑出土,或揭開秦人身高之謎,學者:不比現代人矮多少
    古今中國人身高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因為缺少足夠的古人樣本,只能通過考古挖掘管中窺豹,大略獲知古人身高,總體比現代中國人略矮。但8000多件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卻提供了較大規模的樣本,可以比較精確的揭開秦國士兵身高之謎,學者研究之後發現,秦國士兵身材比現代人平均數還要高不少。
  • ...帝陵博物院院長揭秘:秦始皇陵除了兵馬俑,還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日前在上海參加上海廣播電視《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
  • 兵馬俑揭秘:你不知道的兵馬俑黑科技!
    他們的研究顯示,兵馬俑武器表面的鉻元素很可能是埋藏過程中被汙染的結果,並且和武器防鏽也沒有關係。1974年,隨著兵馬俑坑被意外發現,形態逼真、氣勢恢宏的人俑瞬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實際上,除了秦俑之外,一同發掘出土的兵器也是稀世珍寶。兵馬俑坑裡出土的武器主要包括弩、劍、戈、箭等等,材質大部分是銅錫合金。
  • 未來人出現了?預言2022將要發生災難,隨後卻消失不見!
    近幾年隨著網絡逐漸發達,各種自稱穿越者的人不斷出現,比如火星男孩出現,他預言地球的未來,親眼見證利莫裡亞大陸消失,諾亞曾預言過地球未來走向,然而在這些穿越者當中,最讓大家幸福的莫過於2062,相信很多人對2062非常熟悉,他曾經發過一段視頻,自稱是來自於2062年,並且留下了相應的預言
  • 兵馬俑身上為何開出白色「花朵」?專家用顯微鏡一看,感嘆犯錯了
    雖然目前在秦始皇陵只出土了兵馬俑,不過卻讓兵馬俑享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美譽。當初不為人所知的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出土後,竟在顯微鏡下竟然開出了白色的「花朵」。考古專家立即表示:我們犯了大錯,不能再挖秦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能再挖秦陵了?
  • 秦陵博物院國慶前推出新展 快來感受兵馬俑攝影帶來的震撼
    第一部分為「穿越——恍惚間的驚嘆」,通過不同時期秦俑和秦陵出土的遺蹟、遺物圖片,展示觀眾在展廳看不到的奇蹟。同時選取攝影師不同時期的工作照和攝影器材,表現攝影師記錄水平不斷提高的變化過程。 第二部分為「凝視——責任下的堅守」,以秦俑人勘探、發掘、修復、保護等工作的精彩瞬間為主,展示秦俑人與「奇蹟」的故事。
  • 除了兵馬俑,秦始皇陵還出土了一批只穿一件短裙的神秘人俑|睡前分享
    說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壯觀的兵馬俑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秦始皇陵裡除了出土兵馬俑之外還在秦始皇陵外城東南角一個約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裡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讓當時的宮廷文化娛樂場景重現在世人面前李崗介紹的神秘人俑與人們印象中的兵馬俑不太一樣
  • 西方學者:古希臘人指導製作了兵馬俑!中國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這一論點的主要依據是秦始皇之前,中國只生產過很小的人俑,怎麼會突然之間,就學會了製作和真人大小差不多的兵馬俑?隨後,這一股旋風越刮越大,在2016年英國BBC還與《國家地理》雜誌聯合推出的一部紀錄片《秦始皇陵的驚天秘密》,裡面惟妙惟肖的塑造了秦始皇見到希臘雕像時的驚嘆,於是就在古希臘專家的幫助之下,建造了兵馬俑。
  • 湖南有一「禁地」,下雨就出現石人,專家:規模遠超秦始皇兵馬俑
    1974年3月11日,陝西臨潼縣的一個老農在打井時,無意間發現了秦朝陶俑的殘片,聯繫當地文物考古部門之後,才出土了大量的兵馬俑。出土的這些兵馬俑排列有序,栩栩如生,對研究歷史文化有著巨大的意義價值,而兵馬俑主要是以陶勇為主,很少能看見石俑的蹤跡,但是在湖南道縣,卻發現了一處石俑聚集地。
  • 顯微鏡下的兵馬俑,發現白色「花朵」,專家:此後禁止發掘秦陵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第一批世界級別的文物,是世界上八大奇蹟之一,現珍藏於秦始皇陵博物館,是我國的驕傲。
  •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
    陝西人總是在歷史方面格外自豪,甚至戲稱,誰家房子底下沒挖出過古物,都不好意思和他人打招呼。這話雖有些誇張,但西安人總是抱怨地鐵修得太慢,因為經常施工過程中就挖出什麼古墓,被迫要改變方案。前段時間修地鐵的過程中就找到了廢丘,這可是秦末章邯的都城。章邯在我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位將軍,他的地位自然不能和秦國歷代國君相比。秦公墓的發現,在考古史上無疑意義更重大。
  • 這個兵馬俑膚色獨樹一幟,看到的人都說真稀奇!
    這個兵馬俑膚色獨樹一幟,看到的人都說真稀奇!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無數先賢聖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遺產,本來這些寶貴的財富陪伴著他們長眠在地下,但是隨著盜墓和一些自然災害的破壞,國家無奈就要對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遺產進行搶救性的保護。也正是靠著這些機會,我們才能見到許多歷史上非常珍貴的瑰寶。
  • 秦始皇陵墓裡面出現的怪異現象,讓科學家停止了,繼續探索的腳步
    由於他的出現,很成功的建立起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當年的秦始皇一邊在擴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另一方面又在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做著準備,在我們傳統古代人的思想中,生前我所擁有的財富,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應該跟著我一起離開,也就是使我們通常所說的,要帶進自己的墓葬中,希望自己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還同樣的可以享受到這個待遇。一般人都是這種想法,更何況是擁有無限權力的秦始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