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學運用地理優勢開展校外教學 校長解放思想打開思路

2020-12-05 新華教育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記者 王琦)2017年,北京市將「一城三帶」建設納入文化傳承的52項任務清單之中,為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歸屬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北京市中小學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在了解北京文化,傳承北京文化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作為京城的一校之長,他們對「三條文化帶」有怎樣的理解,對文化傳承有哪些思考呢?文化帶歷史資源又如何助力學校教育和學生發展?

  3月22日,在知北京話傳承校長說「行走三條文化帶」主題活動現場,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校長徐華分享了自己對於「三條文化帶」的理解,以及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潞河中學充分運用地理優勢 對運河文化資源進行課程開發

  創辦於1867年的北京潞河中學,至今已經有152年的歷史。徐華介紹說:「學校的得名確實和河有關,和地名有關,學校在近幾年在進行相關的建設時候,實際上是在走『一撇一捺』,『一撇』就是長城,『一捺』就是運河。」

  據介紹,潞河中學利用地理優勢,對運河文化資源從課程、社團活動等方面進行了系列課程開發。學校派出了由語文教師、藝術教師、攝影教師、信息教師等組成了的教師團隊,通過前期對整個運河和學校相關的教育資源整理,以藝術社團、攝影社團等方式讓老師和孩子共走運河。

圖為北京通州區潞河中學校長徐華。攝影記者 張龍

  走一路,看一路,寫一路,這種「體驗式閱讀」,讓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創作,由此還誕生了《運河行紀》和《長城行紀》。「『一撇』也好,『一捺』也好,讓孩子們走出校園,對他們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包括在理解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認同,包括後續有關學生成長的教育,我們認為這是課堂內教科書裡無法替代的。」

  讓中小學生了解北京自然和歷史文化,對學生有怎樣的教育意義?徐華認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些觀念、觀點需要灌輸,有些則需要發自內心深處對事物的認識,有一些能力要通過具體的活動實踐。「孩子的綜合實踐活動,社會資源所承載的絕對是對學校教育非常重要有益的補充和完善。」

  打通校內外資源需要有整體設計 也需要校長解放思想

  文化帶的資源都在校外,學校應該怎樣把校內校外教育打通,服務學生發展?關於這一點,徐華認為需要「對整個涉及到校外的教育有一個整體設計」。他以潞河中學為例,介紹了在初中部從2014年開始在融合課程方面進行的嘗試,他認為這個過程中有兩點需要重點關注:首先,在校外教育資源整體融合使用過程中,每一個校外教育資源的使用,從實踐的目的,內容的呈現,活動的組織等方面,需要有一個整體設計;其次,不能忽視專業的團隊和組織對學校的支持,特別是一些行政機構,缺了他們的助力,學校的工作也會難以開展。

  在中學階段,想要更好地開展校外教學,徐華認為需要解決幾個矛盾,第一個是統一要求和個性化需求的矛盾:「以我們的高一年級為例,每年五月上旬會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原則上一個年級統一出發,過去的做法是以年級為單位,今年去成都,明年去江蘇。從我們管理的角度來講可能容易一些,但是對學生來講可能個性需求就不能得到滿足。」

  第二個矛盾是時間掌控問題。「我們考慮孩子們的校外教育時間也有最佳期。比如要看火箭發射就需要去西昌,但是火箭發射的時間點可能不是這個年級要進行整體校外實踐的時間,這就有了整體時間的要求和個性時間使用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問題,校長應該怎麼辦?徐華認為:「作為校長還得解放思想。」

相關焦點

  • 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與高躍國名校長工作室聯合舉辦教研教學交流...
    2020年7月13日,借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校長馮金洪帶領學校管理專家和骨幹教師,蒞臨威寧自治縣威寧民族中學開展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研討培訓活動的契機,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與高躍國名校長工作室聯合舉辦教研教學交流活動。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前,我是靠經驗進行教學;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後,我覺得批判性思維給了我一個理性的支點,讓我可以撬動課堂教學,抓著『理解—思考—超越』這根線,讓語文核心素養和課標落地,從此,我的教學從自發走向自覺,從經驗走向理性
  • 河南省實驗中學高考出佳績 美女校長已升遷
    理念引領發展,精神凝聚人心,全體實驗人同心協力、奮力拼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面對困境,實驗人不懈怠。前些年,國家進行招生政策改革,逐步改變了學科競賽保送制度,只保留了小語種保送和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極少數保送名額。這對擁有理科競賽傳統優勢的省實驗來說影響很大。
  • 秦安蓮花中學積極探索「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
    近日,莊浪縣教育局局長楊恆榮率團對秦安縣蓮花中學探索實施的「四維立體四段式」新課改教學模式進行觀摩交流,來自莊浪縣教育局、莊浪各中學校長及教導主任110人參加了聽課交流活動。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和「移植嫁接」等方式,在學習借鑑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與洋思中學「先學後教」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形成了適合該校校情、學情和教育發展的「四維立體四段式」教學模式。為學校的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 音樂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將音樂巧妙地運用到地理教學中,不僅能豐富教學手段,而且能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將學生的聽覺、視覺融入教學內容中,大大增強感官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音樂在課堂導入中的運用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總起,對整節課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
  • 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教學崗位職責彙編
    ,明確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努力使學生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與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用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寓德育於化學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愛國主義的教育.
  • 解放思想大討論優秀作品選刊(4)中捷高級中學
    工作要從條條框框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轉變求穩怕事的保守心態,克服無所作為的平庸思想;聚焦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本職、找準標杆,急人民群眾所急,思人民群眾所思,使工作更加貼近中心、貼近民心;要嚴格按照工作賦予的職責和使命,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細緻查擺問題,堅決徹底整改落實。
  • 教師資格證筆試大綱《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一、考試目標(一)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能力1.了解地理科學的特點。3.運用空間思維等地理科學的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二)地理教學知識與運用能力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課程的性質、地位、理念、設計思路和主要內容。2.掌握地理教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3.會初步運用地理教學的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地理教學的實際問題。
  • 示範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磨料庫存網的新職能
    11月18日下午,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王明栓書記與許海蘭院長一行來到河南斯拓克研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磨料庫存網),與磨料庫存網CEO楊恆共同商討及確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情況,並授予磨料庫存網「示範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牌匾,聘請楊恆作為外國語學院客座教授
  • 浙江教音樂的「副科校長」火了!咱們成都還有更牛的「副科校長」
    成為新川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校長之後,陳命根再次把科學教育和學校的特色發展進行了深度融合,比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打造了基於大數據的精準教學方法,通過每周兩節的編程課,去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而小學部的書法課和機器人課也成為了學校的精品課程,而這一切,在陳命根看來,都是在擔任科學和書法教學後,對如今管理工作的一個升華和延續。
  • 2020秋期地理教學指導意見
    高三地理教學要適應高考評價體系對學生地理學科素養和能力考查的要求,通過對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教學,引導學生建構主幹分明、脈絡清晰、必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和關鍵能力;通過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等方式,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提高生活品位,從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實
  • 鄭州市中學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實驗成果展示會在鄭州中學舉行
    鄭州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正起致歡迎辭11月12日下午,鄭州市中學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成果展示會在鄭州中學召開。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老師攜學科基地專家研究團隊、各縣市區英語教研員、初中各學區教研合作體負責人、市教研中心組成員及市區各校教研組長齊聚鄭州中學,觀摩英語學科課程研究基地成果展,交流教育教研經驗。鄭州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正起在會上致歡迎辭。
  • 粵黔對話 攜手並進 奮進未來——記貴州織金四校來我校教學交流活動
    12月18日至19日,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第四中學、第九中學共15位領導、教學骨幹來我校就「教學管理、教學研究、藝術生培養」等教學板塊內容進行交流研討。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大家交流甚歡,意猶未盡。
  • 「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系統
    本平臺採取學生參與評價、同行相互評價、自我反思評價、專家診斷式評價相結合的思路而開展,不同主體各有獨特的應用主頁,利用後臺管理功能進行課堂觀察信息的互聯互通,使多元評價主體進行相互溝通和協商,獲取更科學的評估結論,從而克服傳統評課主體單一的問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 南充市順慶區初中語文「致遠」名師工作室到汶川縣綿虒中學開展...
    2020年11月29日,南充市順慶區「致遠」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赴汶川縣,與汶川綿虒中學通過「同課異構」與「教學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初中語文聯合教研活動。綿虒中學校長何勇主持開幕式,何校長首先隆重介紹了參與本次活動的專家及來賓,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副校長孟坤富、劉忠榮分別講話,表達了對蒞會教師的歡迎,並祝願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指向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研討會在邕高舉行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推動指向核心素養的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12月24日,南寧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學科教學(地理)研究生地理教學研討會在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是「基於學歷案大單元設計的地理有效教學」,主要圍繞「大單元教學設計」「學歷案的編制與使用」教研活動展開研討。參會的主要人員有南寧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副教授廖偉業、2019級和2020級學科教學(地理)研究生代表及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科研處副主任張清蘋及地理組組長王武等老師。
  • 成都市川化中學召開《群文閱讀教學規程及建構常見課型的實踐研究...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3日訊 11月20日下午,成都市川化中學(樹德教育集團校)在智慧教室召開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子課題《群文閱讀教學規程及建構常見課型的實踐研究》開題報告會。   會議由教務處副主任曠育斌主持,成都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錦江區高中語文教研員易曉,青白江區教育局研培中心副主任彭小斌,研培中心教科室負責人鍾先海,川化中學校長陳露、副校長馮長兵,兄弟學校專家以及課題組成員出席會議。
  • 六安市2021屆地理學科高考研討會在金寨舉辦
    11月29日,全市40多所高中近100名地理老師及教研員齊聚金寨一中進行2021屆地理學科複習教學研討。研討會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辦、金寨一中承辦,六安市地理教研員程乾明主持會議。首先,金寨一中黨委書記、校長全國慶致辭。
  • 刺桐中學:一所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學校
    談及校園文化,刺桐中學校長許謀炳先生打開了話匣子。 刺桐中學位於清源山下、西湖河畔,佔地約120畝,樹木鬱鬱蔥蔥,假山景觀錯落有致,步入其間,仿佛誤入園林。在這所花園般的校園內,文化的因子早已生根發芽。
  • 華僑城中學:「天文」助力「科技提升教育智慧」
    蔡樹男:「天文」綜合了多項科學,涵蓋了基礎數學、物理、地理等學科知識,華僑城中學開設「天文」等科學課程,目的是助力完成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的首要任務——用科技提升教育智慧,培養創新型人才。  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一個以「燕晗山」命名的天文臺正式啟用,引起廣大學生、家長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