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小康竟然是民企?23歲靠八千元起家締造全國第三大微車品牌

2021-01-07 鐵錘侃侃

說起國內的民營車企你首先會想起哪個品牌?是長城、吉利還是比亞迪?我相信你肯定不會想到東風小康這個頂著二汽光環的車企也是個民營企業吧。

其實你只要打開東風小康汽車的官網就會很容易的發現,他的介紹中這樣寫道: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是2003年由重慶小康工業集團和東風汽車公司各持股50%而組建的混合所有制大型整車製造、銷售企業。創立至今,旗下擁有東風小康、東風風光兩大汽車品牌。

我想此時肯定有很多人已經抽出了鍵盤,準備告訴我既然雙方各持股50%東風小康就不能算是小康集團的,那鐵錘就先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東風小康的股份雖然明面上是東風集團和小康集團兩家各持股50%,但實際上它的股東有三家,分別是: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實業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東風集團他是拆開入股的,在單一股東的話語權上根本比不了小康,而且就在今年4月11日晚間,小康股份發布了公告,東風小康公司50%股權已過戶至小康股份名下,東風小康公司自4月12日起正式成為小康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而東風汽車集團晉升為小康股份第二大股東。所以我說東風小康是民營企業應該是沒啥毛病的。

上圖這位大佬就是小康集團背後的大老闆張興海,他出生於1963年,重慶人。網上關於這位大佬創業之前的公開資料幾乎沒有,只知道他是23歲時開始創業的。

1986年,23歲的張興海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人民幣八千元創辦了重慶巴縣鳳凰電器彈簧廠,其廠址在重慶市沙坪垻鳳凰鎮,成立之初主要以生產電器彈簧和麵包車座椅彈簧為主。後來一直為長安麵包車生產座椅彈簧。

我們理智的想一下,1986年剛剛改革開放沒多久,能拿得出八千塊的應該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反正我們家是拿不出來。別說八千了,八十我估計都是個問題。剛開廠就能拿到長安的訂單,似乎也不太容易。簡單一句話總結,這位大佬的家世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由於公司建立初期規模較小等問題,老張前期一直都是安分守己的生產彈簧,直到十年後的1996年,手上有了錢的老張才開始從生產彈簧轉向生產摩託車減震器,並迅速打開了市場。沒幾年公司就建立了駐越南辦事處,開始產品出口。直到今天重慶渝安減震仍是摩託車零配件供應市場的重量級企業。

2002年3月,重慶渝安自主開發的第一代氣囊後減震器出現,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迅速成長為中國減震器行業內數一數二的明星企業。老張也乘勝追擊進入了摩託車整車製造行業開始生產新感覺摩託車。

2003年6月18日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正式成立,老張的創業路開始了開掛之旅。

首先是重慶渝安新感覺摩託車賽車隊駕駛著新感覺XGJ150—23型賽車多次在各類賽事中獲得冠軍,XGJ150—23更被中國摩託車運動協會指定為中國比賽專用摩託車。新感覺摩託車一戰成名!

同年,重慶渝安憑藉著與東風集團多年的合作關係,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說服了東風與其合資生產麵包車,這次合資中重慶渝安只投入五千萬元就拿到了合資公司中50%的股份。這個價格可以說是相當便宜的,當年吉利李書福家二哥買半死不活的江北機械廠還花了七千多萬呢!

2003年6月27日,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的前身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歷時兩年的緊張建設,2005年5月22日重慶渝安的第一臺東風小康車型下線。重慶渝安正式進入了汽車製造業的大門。

回顧東風小康的出生我們可以推測,重慶渝安應該是早就有了製造汽車的想法,只是礙於沒有生產資質遲遲沒能行動,與東風集團合資應該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汽車生產資質的問題。不然重慶渝安也不可能在兩年內就完成了從廠房建設到生產線建設、車型研發、形成產能的全過程。

2005年12月31日東風小康第一萬臺整車下線更是為我們佐證了重慶渝安早有預謀的想法。從5月22日第一輛整車下線到12月31日第一萬輛整車下線,東風小康總共只用了七個月零九天,如果不是早有預謀,那重慶渝安這個執行力真是太嚇人了。看過我前面帖子的小夥伴應該都還有印象,當年青島頤中從羅孚手上買現成的生產線和車型資料,第一年忙了整整一年也就生產了300臺車。

當然除了重慶渝安執行力驚人之外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東風在這次合資中確實為重慶渝安出力不少。

在後面的2006年和2007年東風小康接連上市了3U金鑽和福運08兩款新車。出新車的速度也是相當之快。

同時做慣了出口市場的老張又閒不住了,眼光逐漸盯上了歐盟市場。2007年10月上旬東風小康在安全、排放(歐Ⅲ加OBD)、噪聲等31項測試中一次性全面通過了歐盟認證。成為了中國第一家通過歐盟認證的汽車品牌,東風小康順利獲得了出口歐洲市場的通行證。

07年、08年《士兵突擊》正火的時候,東風小康找來了王寶強為其代言,王寶強老實憨厚的形象帶著東風小康迅速的打進了四五六級市場,成了當時鄉村運輸市場的生力軍。2009年東風小康累計銷量突破三十萬臺大關,為東風小康的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2010年東風小康V27上市,這款帶有四驅版本的麵包車更是一下打進了山區市場的空白。再加上他酷似悍馬的造型讓他在當年迅速熱銷。

2012年隨著V29的上市東風小康的累計銷量直接突破了一百萬臺,穩穩的坐上了中國麵包車行業的第三把交椅。也是從V29開始,東風小康開始向乘用車市場轉變。開過這個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款車的內飾有別於傳統認知中的麵包車,內飾的整體風格更像是轎車。這款車型也可以看成是小康對於乘用車市場的試水車型。

進過一年的醞釀,東風小康在2013年4月19日推出了更接近與乘用車的東風風光品牌並推出了首款新車東風風光330。

東風小康集團開始了雙品牌戰略。東風小康專注於麵包車市場,而東風風光逐漸向乘用車市場轉變。

隨著東風小康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老張有脫離東風的想法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中小康由於生產資質的限制並不能脫離東風獨立,於是老張把目光轉向了國內剛剛開始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2年9月小康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重慶成立,此後小康出口的很多油改電車型就掛上了金康的商標遠銷海外。

2017年1月5日,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資質,正式獲批進入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領域。金康也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戰略和SF5、SF7兩款新車。

2017年10月16日,小康股份收購了特斯拉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創辦的美國電池系統公司 InEVit100%的股權,並在其後的10月31日斥資1.1億美元收購了位於印第安納州的美國 AM General LLC 公司民用汽車工廠(即美國AMG民用汽車工廠)作為金康在美國的生產基地。

金康的全球戰略初見端倪,從目前金康的整個市場布局來看,老張似乎野心不小。上來就瞄準了全球市場。

目前張興海也已經從小康集團辭去了董事長一職,專心搞起了電動車,看來小康與東風割席斷交的日子應該不遠了(難怪這兩年國內的小康和風光銷量不咋樣)。

回顧小康這十幾年的造車經歷,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小康和之前我說過的大多數車企不一樣的地方,在我看來小康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快"!

從公司成立到第一臺整車下線兩年不到,從第一臺整車下線到第一萬臺整車下線七個多月,其後各種新車型的研發、設計、生產、上市速度也是相當的快。

個人覺得這個"快"字背後隱藏的是國營車企與民營車企價值觀的本質區別,更是一個公司執行力的最好表現,小康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可能和這個"快"字也有著分不開的聯繫。

當年的老張選擇了一個和長城、吉利等民營車企完全不一樣的發展之路,如今看來你覺得這兩種方案孰優孰劣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我們有緣再見。

每個車企都是一本好書,看車企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是鐵錘侃侃,感謝您的觀看,祝您及家人平安喜樂、福壽綿長。

關注鐵錘走夜路,下一篇我們來聊聊哪個車企呢?想看什麼就在下面留言吧

相關焦點

  • 中航欲做大汽車產業 東風收購哈飛要「黃」?
    中航欲做大汽車產業 東風收購哈飛要「黃」? 2008年06月23日 10:48 來源:廣州日報   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總經理林左鳴出任新中航公司籌備組組長,他曾在一航的時候就公開提出「五化萬億」目標,從2008年開始,力爭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到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1萬億元,「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集團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他說。中國一航副總經理耿汝光也曾表示,一航集團公司提出「五化萬億」戰略目標,非航空民用品產業能否有跨越式大發展尤為重要。
  • 股價七連板高位巨幅震蕩 小康股份百億造車勝算幾何?
    截至11月26日,小康股份結束了漲停走勢,收報19.8元/股,微漲0.81%,市值達到243億元。自11月16日起,小康股份在9個交易日內走出了7個漲停板,股價漲幅達100%,市值在月內也已實現翻倍。對此,小康股份也曾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傳統車企新品牌不夠新logo湊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資本運作」引關注去年12月30日,在長城汽車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現任長城汽車數位化執行官李鵬透露,「這是最後一次以長城汽車數位化執行官的身份公開亮相」,並表示後續將主要負責長城汽車內部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SL項目(沙龍汽車)。
  • 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
    來源:時代周報漩渦中的愛爾眼科: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集權」管控藏隱憂時代周報記者 章遇 鄧宇晨 發自上海 廣州一場白內障手術,將愛爾眼科(300015.SZ)擺在了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對立面。
  • 東風日產品牌煥新,五大技術是根本
    2020年11月20日至29日,以「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廣州車展正式上演,作為年度收官車展,廣州車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東風日產搞出這樣的「大手筆」,不光因為廣州車展是東風日產的主場,更因為在2020年,日產在中國實現了品牌煥新,包括全新的品牌形象、全新的品牌態度、全新的技術以及全新的產品四大維度。
  • 陝西民營企業參與數和幫扶村莊數均居全國第三 脫貧攻堅中的民企貢獻
    而另一組數字,則全面反映了我省民營企業參與這一行動的極大熱情和作出的重要貢獻——自2016年5月該行動在我省啟動以來,全省共有7681家企業參與,幫扶8336個村,參與企業數和幫扶村莊數均居全國第三;累計投入資金43.8億元,實施項目18975個,惠及貧困人口105.39萬人。  那麼,我省「民企大軍」是如何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呢?
  • 安徽首富:36歲科長下海,靠小小的瓜子成就120億身價,市值215億
    幾十年間難任意,八千裡路少同舟。不如閒坐嗑瓜子,終日悠然何必愁。嗑瓜子的習俗自古就有,現如今更是成了人們茶餘飯後、家常裡短間的一個習慣。畢竟它老少皆宜、物美價廉之餘還方便攜帶,就是這樣一種小小的零食,一個低門檻的炒貨行業,卻被做成了大氣候!
  • 中國鞋王強勢崛起,市值破千億,緊追阿迪成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不過近年來,一家國產運動鞋品牌正在悄然崛起,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鞋品牌,並且正在向「千年老二」阿迪達斯發起衝擊。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的體育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國產體育用品品牌,例如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億元人民幣。
  • 「龍擎」智造 東風商用車定義可靠整車的底氣
    2020年11月11日,已經舉辦至第19屆中國國際內燃機及零部件展覽會(簡稱「內燃機展」),迎來了一張熟悉卻「新鮮」的面孔——龍擎動力品牌。這是東風商用車繼2019年11月發布龍擎動力品牌後,對一年運營成果的集中展示,充分彰顯了中國商用車企業在動力總成這一整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不懈探索成果,賦予了內燃機展承載更大行業價值的可能——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底蘊看整車的未來,業已成為心照不宣的共識。在快速迭代的排放門檻前,在追求高效的智慧物流中,龍擎動力品牌可以說是應勢而生,詮釋了中國全新一代「智造」的企業承擔與時代精神。
  • 百公裡氣耗23.01kg!東風天龍KX、KL燃氣車正式發布
    12月30日,以「燃動未來 氣定山河」為主題的東風天龍KX、KL燃氣車全國上市發布會於寧夏銀川、山西太原、陝西西安、四川樂山四城舉辦!百公裡氣耗23.01kg!安徽選手吳鐵路奪冠!發布會當天激動人心的環節當屬東風商用車燃氣車氣耗賽的成績揭曉!
  • 由模仿締造傳奇 豐田品牌歷史介紹
    汽車之家2011年12月19日報導 在島嶼國度日本有這樣一個汽車品牌,它誕生於棉紡廠,它初期堅守著模仿比製造更簡單的信條,它總能在千變萬化的市場和危機中找尋突破,它締造了多項銷量神話,而且在此基礎上它還進一步創建了屬於自己的豪華車品牌,它就是豐田。
  • 連續6年跨越百萬輛,2020年東風日產靠的就是「敢為」
    不過有一個車企是特例,他們在9月迎來了一次大變身——從品牌LOGO、品牌戰略,到前瞻技術,以及具體產品,整個企業的戰略部署都來了一次全面煥新,它就是東風日產。 「敢為」,是東風日產全新品牌主張 在2020年北京車展開幕前夕,東風日產舉辦了名為「NEW NISSAN」的品牌之夜活動,以線上全網直播和線下八城聯動無人機燈光秀的形式,正式宣告品牌煥新,並帶來了全新跨界純電SUV車型Ariya。
  • 中國最賺錢的衛生紙:靠賣紙巾賺100億,品牌力壓清風維達排第一
    中國最賺錢的衛生紙:靠賣紙巾賺100億,品牌力壓清風維達排第一所謂的行行出狀元,看似不起眼的衛生紙行業,卻成就了一個人的百億夢,這個人被稱為是中國衛生紙之王,已經靠著衛生紙做到了56億的身價,公司市值達到了100億,品牌力壓清風和維達排名衛生紙行業第一
  • 號脈東風標緻:產品複製粘貼歐版飽嘗三年腰斬苦果 還有沒有未來
    汽勢Auto-First|張憲在歐洲賣得很好的汽車品牌,在中國未必賣得好;過去賣得好的品牌,現在未必吃香。東風標緻就是如此。位於北京東四環外東方基業汽車城的標龍京津「藍盒子」,是2004年東風標緻的第一批4S店。「這已是北京運營較好的店面,但從去年開始已不賺錢。」店內的一位銷售員向汽勢Auto-First表示。
  • 史上最魔幻創業:他靠吊牌一年入帳40億
    這一年,張玉祥34歲。 為了快速在市場佔得一席之地,急需資金的張玉祥想到了一個捷徑:讓經銷商提前注入貨款,自己保證提供產品與品牌。在他看來,這好比「借雞生蛋」,不僅可以提高抗風險的能力,還能實現多贏。 於是,張玉祥四處招商求錢,宣講募資,好不容易才籌集到300萬元,迅速投入到了保暖內衣的生產中。
  • 中國零食女王:靠3000塊起家,如今年入40億,把夫妻小店做上市
    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她拿3000元起家,同丈夫一起創業,最終將公司打造成為年營收3000億元的巨頭。她自己不僅入選了福布斯最傑出商業女性,還被人們稱為零售女王。此人便是來伊份的創始人,鬱瑞芬。成婚之後,他們帶著身上僅有的3000元錢再次回到上海創業。當時一年一度的電子展銷會,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展開,兩人決定在展會上租下一個攤位用來賣冰激凌機。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短短幾天時間就淨賺了8000元錢。這一次創業給了夫妻兩人信心,讓他們下定決定將創業進行到底。
  • 中國「鞋王」崛起,強勢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阿迪慌了!
    作為國產品牌,安踏發展成全球第三大運動鞋品牌,正在對耐克和阿迪達斯發起強勢衝擊,未來安踏能否成為全球第二甚至全球第一,大家拭目以待,想必此刻「千年老二」阿迪應該如坐針氈吧。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我國的體育產業迅猛發展,一大批知名體育品牌湧現,李寧、安踏、特步、鴻星爾克等等,但是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國產品牌的發展慢慢出現兩極分化,曾經因周杰倫代言紅極一時的德爾惠,於去年宣布破產。發展好的品牌如李寧、安踏則走上了國際化道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刊從第13期開始,將連續刊發本刊記者的調研報告,以時代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溫度,用心用情用功謳歌中華大地走向全面小康的精彩華章。「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本刊記者 盛 瑋 徐輝冠 郭 煦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2013—2019年,我國832個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長9.7%,高出同期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2.2個百分點。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達30.2%。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結構趨於優化,勞動收入佔比穩步提高,自主脫貧能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