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ACS Appl.Nano Mater》:石墨烯-碳複合薄膜作為熱管理材料...

2020-12-05 騰訊網

1

成果簡介

石墨烯薄膜作為下一代熱管理材料,具有出色導熱性和出色柔韌性,在許多應用中都具有可觀的前景。然而,由於石墨烯片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較弱以及結構缺陷引起的大量聲子散射,其導熱係數和機械性能難以進一步提高。

本文,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彭慶宇教授與Xiaodong He(同為通訊作者)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 Nano Mater》期刊發表名為「Graphene–Carbon Composite Films as Thermal Management Materials」的論文,研究通過在氧化石墨烯(GO)和聚醯亞胺(PI)之間形成交聯,然後通過熱壓氧化預處理,熱壓碳化和石墨化製備石墨化的石墨烯薄膜。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石墨化還原氧化石墨烯/聚醯亞胺(g-rGO/PI)薄膜不僅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楊氏模量為15.3±1gpa,拉伸強度為142±11mpa,熱導率和導電率分別為1467±55wm-1k-1和1.8×105sm-1。因此,這些石墨烯-碳複合薄膜由於其結構的優化和性能的提高,在航空航天和微電子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2

圖文導讀

圖1.實驗過程。(a)水溶性聚醯亞胺前體溶液的反應方案。(b)製備GO / PAA泡沫的示意圖。(c)g-rGO / PI膜的製備示意圖。

圖2. GO / PAA泡沫,rGO / PI膜,c-rGO / PI膜和g-rGO / PI膜的形態表徵。

圖3. GO / PAA泡沫,rGO / PI膜,c-rGO / PI膜和g-rGO / PI膜的結構特徵。

圖4. rGO / PI膜,c-rGO / PI膜和g-rGO / PI膜的機械性能。

圖5. g-rGO膜,rGO / PI膜,c-rGO / PI膜和g-rGO / PI膜的電氣和熱性能

圖6. g-rGO / PI薄膜的組合特性。

3

小結

總之,一種熱壓法來製造導熱率(1467 W m –1 k –1)和抗拉強度(142 MPa)。這種協同取向效應導致石墨烯納米片的良好分散和取向,改善了PI分子鏈與石墨烯納米片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降低了界面熱阻,並增強了膜的導熱性和機械性能。同時,石墨烯-碳複合膜在彎曲和拉伸條件下表現出出色的熱穩定性。因此,我們提供了一種製備具有優異導熱性和機械性能的石墨烯-碳複合膜的新思路,並且該膜作為下一代熱管理材料在航空航天,生活和工業等各個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

文獻:

相關焦點

  • 哈工大:石墨烯-碳複合薄膜在航空航天/微電子領域應用
    成果簡介 石墨烯薄膜作為下一代熱管理材料,具有出色導熱性和出色柔韌性,在許多應用中都具有可觀的前景。然而,由於石墨烯片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較弱以及結構缺陷引起的大量聲子散射,其導熱係數和機械性能難以進一步提高。
  • ACS Nano:單晶金屬薄膜和高質量石墨烯的集成晶圓級生長
    晶體生長是集成化固態器件技術的核心,而2D層狀材料(如石墨烯)的興起推動了對這種獨特類型器件材料晶圓級規模和原子薄單晶的需求,以實現與CMOS工藝兼容。通過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測量,新製備的Cu薄膜具有高純度。通過引入氫氣和氣態碳前驅體,將初始金屬化與隨後的石墨烯生長無縫連接,從而消除了由於襯底轉移和常見的冗長催化劑預處理造成的汙染。夾層方法還可以在石墨烯生長過程中獲得具有納米級粗糙度的Cu表面,從而產生高質量石墨烯。
  • 中南《ACS nano》:石墨烯助力增強快速儲鈉性能
    導讀:本文通過構建GeS與石墨烯之間的異質結結構,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儲鈉性能。基於能帶理論,對不同界面結構與倍率性能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加深了人們對活性材料與炭材料之間的異質結結構的認識,為後續的電極材料的研究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
  • 劉忠範院士團隊《ACS Nano》:高導電、高質量的氮摻雜垂直取向的...
    例如低成本、高透明的玻璃材料,可成為直接製造基於石墨烯電子產品的理想平臺。然而,在低溫(約600°C)下沉積在無催化絕緣基板上的石墨烯通常具有高缺陷密度、較差的結晶質量和導電性。因此,開發能與低成本玻璃基板兼容,同時能保持石墨烯高晶體質量的石墨烯低溫生長策略非常重要。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無損原子層蝕刻-製備清潔二維器件的新平臺
    成果介紹可控,可選擇和可重複刻蝕工藝的發展對於控制二維(2D)材料的層厚度和圖案化至關重要
  • ACS Nano:在多晶金屬箔上實現單晶石墨烯的可擴展生長
    本文,通過將單軸排列的石墨烯「種苗」「移植」到較大面積的催化生長基質上,介紹了一種代表性的2D材料單晶石墨烯的可擴展生長的一般方法。(a)將定向石墨烯種子陣列從母石墨烯基質多次移植到多晶金屬基質的方案,(b)從石墨烯種子的邊緣進行石墨烯的同質外延生長而沒有成核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超靈敏柔性日盲光電探測器
    Ga2O3是一種新興的超寬帶隙半導體,被認為是用於日盲PD的天然光敏材料。研究報導,Ga2O3薄膜的製備溫度通常高於600 ℃,這阻礙了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實際應用。有鑑於此,近日,北京郵電大學唐為華教授和吳真平副教授團隊製備了基於石墨烯/非晶態Ga2O3範德華異質結的柔性PD,表現出對日盲紫外光有前途的光響應。
  • 《Science》之後,觀察了一下形貌,再發一篇《ACS Nano》|「白菜價石墨烯」又有新進展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碳材料,其獨特的二維蜂窩狀晶體結構衍生出許多奇特的電學和力學性能。目前而言,石墨烯的合成主要通過剝離石墨來實現,在該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溶劑以及強機械剪切和電化學處理。為了促進剝離,將石墨烯進行化學氧化,變成氧化石墨烯,之後對其還原獲得剝離的石墨烯。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苛刻的氧化劑,並且通過這一方法獲得的石墨烯產率往往比較低。
  • 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研究組ACS Nano: 高響應超靈敏的石墨烯基短波紅外探測器
    圖1 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與表徵(a)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製備工藝流程(b)-(d)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表徵,金納米顆粒負載在器件表面(e)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d)不同金納米顆粒陣列的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在紅外波段處的光電流圖4  石墨烯與石墨烯-矽異質結構在紅外波段下的光響應對比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並討論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複合熱電材料中的應用及優化機制。對基於二維材料的塊體、薄膜熱電材料的應用進行了闡述,探討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無機和有機熱電材料中的性能優化機制和應用進展,討論了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的光電探測器的研究進展。文章最後對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一些潛在問題和發展思路進行了總結。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紙張作為一種柔性、低成本、輕薄、可裁剪、環境友好的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如超級電容器、摩擦納米發電機、電晶體和各類傳感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用於監測人體和環境中氣體、溼度和應變的紙基傳感器受到了特別關注,並取得了諸多研究進展。
  • 《ACS Nano》:一種簡易的氣凝膠輕薄化設計方法
    氣凝膠是一種具有三維多孔網絡結構的超輕固體材料,具有超低熱導率,能夠作為一種超級隔熱材料,在航天航空、建築節能、電動汽車及可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氣凝膠均為宏觀塊體形態,不具備纖細、輕薄、柔長等特徵。另一方面,氣凝膠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弱力學強度,使得其後加工(如切割、壓縮)相對困難。
  • 北大ACS Nano:通過CVD方法製備大規模鈣鈦礦單晶薄膜
    編輯推薦:具有出色光物理性質的單晶鈣鈦礦被認為是光電設備的理想材料。然而,通過氣相外延生長具有高光學增益的大規模鈣鈦礦單晶膜(SCF)的增長仍然具有挑戰性。本文展示了一種在藍寶石襯底上製造大規模薄CsPbBr3 SCF(300 nm)的簡便方法。
  • 「MXenes之父」最新《ACS Nano》:MXenes電磁屏蔽性能與結構關係大...
    目前,MXenes主要通過HF酸或鹽酸和氟化物的混合溶液將MAX相中結合較弱的A位元素(如Al原子)抽出而得到, 具備組分靈活可調,最小納米層厚可控以及在水或有機溶劑中能夠穩定地分散等優勢,同時具有石墨烯高比表面積和高電導率 (MXenes電導率可高達14000 S cm1),因此MXenes在 電磁屏蔽 鄰域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GaTe中晶界誘導的超低閾值隨機雷射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03419)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03419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荷蘭HQ Graphene, 美國2dsemiconductors, 奧地利smart element的中國區代理,為全國材料研究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石墨烯及類石墨烯等二維材料晶體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寧波材料所:可擴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導熱性柔性石墨烯薄膜
    本文要點: 通過簡單,綠色和溫和的方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成果簡介 眾所周知,石墨烯納米片(GNS)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但是,以可控和可擴展的方式將石墨剝落成GNS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文,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餘海斌研究院團隊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期刊發表名為「One-step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high-thermal-conductivity flexible graphene films」的論文,研究開發了一種名為木糖醇輔助球磨剝落
  • ...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
    高效的熱管理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發熱源和散熱器之間填充一層熱界面材料。性能優異的熱界面材料需要同時具有高的導熱係數和良好的可壓縮性,但是這兩個特徵很難同時滿足。因此,開發同時具有高導熱係數和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尤為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事業部功能碳素材料團隊製備了一種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該材料的製備過程如圖1所示:對抽濾的石墨烯紙施加橫向機械力,使石墨烯具有褶皺結構,然後施加壓力得到密實的石墨烯導熱墊。
  • 《ACS Nano》生物礦化:仿生貝殼製備超強超韌材料
    日前,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通過研究貝殼的微觀結構,探究了貝殼超強,超韌的微觀原理,並以此為基礎,製備了超強超韌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仿生薄膜圖案化生物礦化層的製備在明晰了貝殼超強超韌的機理之後,研究者希望能仿生,仿照其結構製備超強超韌,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結構,首先製備最微觀的表面具有波浪形有序結構的薄片,作為一級有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