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

2021-01-17 網易

2019-12-06 13:29:11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隨著半導體器件朝著微型化、高度集成化方向發展所帶來的功率密度的提高,電子設備的發熱量越來越大,熱失效已經成為阻礙電子設備性能和壽命的首要問題。據統計,電子器件的溫度每升高10℃-15℃,其相應的使用壽命將會降低50%。高效的熱管理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發熱源和散熱器之間填充一層熱界面材料。性能優異的熱界面材料需要同時具有高的導熱係數和良好的可壓縮性,但是這兩個特徵很難同時滿足。比如大多數金屬具有高的導熱係數(70Wm-1K-1–400Wm-1K-1),但是其壓縮模量也很高(70GPa–120GPa),難以填充發熱晶片和熱沉之間的縫隙;而矽膠雖然具有很低的壓縮模量(0.3MPa–2MPa),但是其導熱係數只有0.1W m-1K-1–0.3W m-1K-1,難以滿足熱界面材料對縱向熱傳導的需求。在矽膠中加入高導熱的填料雖然可以提高導熱係數,但同時也提高了壓縮模量。據相關文獻報導,在PDMS中加入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陣列後,面外熱導率提高到25W m-1K-1,但是壓縮模量也增加到10MPa。因此,開發同時具有高導熱係數和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尤為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事業部功能碳素材料團隊製備了一種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該材料的製備過程如圖1所示:對抽濾的石墨烯紙施加橫向機械力,使石墨烯具有褶皺結構,然後施加壓力得到密實的石墨烯導熱墊。該方法使得石墨烯紙的取向由水平變成垂直,實現了石墨烯紙水平傳熱到垂直傳熱的轉變。 圖1 石墨烯導熱墊的製備流程 圖2(a–k)為石墨烯導熱墊在製備過程中各階段的形貌變化,最終的石墨烯導熱墊在微觀上呈現多層結構,中間以垂直排列的石墨烯為主,頂部和底部有一薄層水平排列的石墨烯,整體結構與蜂巢板類似(如圖2(l))。實驗所用的作為原料的石墨烯紙的面內熱導率為273 W m -1K -1,經過結構轉制之後所得到的的石墨烯導熱墊的縱向熱導率為143 W m -1K -1(轉化率達52%),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的金屬(如Mo、Zn、In、Ni、Fe等),相應的結果見圖3(a–d)。除了擁有高的導熱係數,該石墨烯導熱墊還具有與矽膠相當的壓縮模量,僅有0.87MPa,遠低於金屬材料(圖3d),有利於在封裝時產生變形,實現較低的接觸熱阻。在30%壓縮率下,石墨烯導熱墊的面外熱導率仍超過了100 W m -1K -1,接觸熱阻低至5.8 Kmm2 W-1,如圖3(e–g)所示。

  

  圖2 石墨烯導熱墊的形貌變化

  

  圖3 石墨烯導熱墊熱導率以及熱阻 在實際的熱界面性能評測實驗中,以石墨烯導熱墊作為熱界面材料的系統熱源溫降達到65℃,遠高於應用商用熱界面材料所實現的溫降(38℃),實驗結果如圖4(a–c)所示。圖4(d–e)為CFD仿真軟體對散熱過程的模擬,結果顯示石墨烯導熱墊的接觸熱阻低於主流的商用導熱墊。在圖4f中,石墨烯導熱墊表現出了良好的熱循環穩定性,在經過2500次熱衝擊測試後散熱性能性波動低於0.5%;除此之外,該石墨烯導熱墊還具有長時穩定性,在20Wcm-2的功率下連續工作7天,加熱片與環境溫度的差值無明顯變化(圖4g),顯示出良好的熱衝擊穩定性以及長程穩定性。目前相關工作已經發表在ACS Nano (2019, DOI: 10.1021/acsnano.9b05163)。該研究工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B0406000)、中國科學院戰略重點研究計劃(XDA22000000)、中科院裝備(YZ201640)、寧波市重大專項(2016S1002和2016B10038)以及寧波市國際合作(2017D10016)的資助。

  

  圖4 石墨烯導熱墊的熱界面性能測試及仿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熱失效」有望得到解決?寧波材料製備出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事業部功能碳素材料團隊製備了一種基於垂直排列石墨烯結構的,具有高導熱係數低壓縮模量的熱界面材料。據了解,該材料的製備過程如圖1所示:對抽濾的石墨烯紙施加橫向機械力,使石墨烯具有褶皺結構,然後施加壓力得到密實的石墨烯導熱墊。該方法使得石墨烯紙的取向由水平變成垂直,實現了石墨烯紙水平傳熱到垂直傳熱的轉變。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金屬級導熱而又柔軟的石墨烯熱界面材料
    隨著高功率,高頻設備在電子設備中的密集集成的技術發展,伴隨的界面傳熱問題導致對具有高通透熱導率和良好可壓縮性的高級熱界面材料(TIM)的迫切需求。大多數金屬具有令人滿意的導熱率,但壓縮模量相對較高,軟矽樹脂通常是絕熱材料。當前,開發用於TIM應用的導熱率高達金屬水平的軟材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三維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及微觀結構
    具有較大可逆形變功能的彈性材料在各種工程應用中具有廣泛需求。   既往研究顯示,具有壓縮彈性的三維石墨烯材料在室溫下具有大形變量可回復的彈性變形能力,且當材料被浸於液氦中(77K,約-196℃)或900℃的惰性氣氛中,該材料的力學行為同樣表現。
  • ...機所等研製出高靈敏度鈣鈦礦單晶-石墨烯複合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子實驗室的於偉利與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研究團隊合作,針對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的光電探測器性能易受晶界和晶粒缺陷的影響問題,採用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方法,合成了具有極低表面缺陷密度的MAPbBr3薄單晶,並將該高質量的薄單晶與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單層石墨烯結合,製備出了高效的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 石墨烯的結構及性質
    尤其是二維碳原子晶體-石墨烯,更是推翻了嚴格二維晶體無法在有限溫度下存在的理論。富勒烯 碳納米管 石墨烯1-石墨烯的結構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連接形成的單原子層二維晶體,碳原子規整的排列於蜂窩狀點陣結構單元之中。
  • 具有良好控制排列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的3D列印
    1成果簡介 石墨烯作為一種超各向異性材料,在其平面方向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度、楊氏模量和電/熱導率,而在垂直方向上卻極為薄弱。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優勢,它在三維聚合物基結構中的排列是極其重要的,但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一文了解碳纖維和其他碳基材料的導熱性能
    高導熱率材料之間的熱傳遞比低導熱率材料之間的熱傳遞速率更高。換句話說,具有高熱導率的材料比用作絕熱體的具有高熱阻率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導熱性。用英制單位表示的熱導率以BTU /(hr·ft·F)為單位。表中數據僅供參考,因導熱係數將隨化學成分、材料類型、晶體結構、測量方法、纖維排列、溫度梯度等變化。石墨烯是緊密堆積在二維(2D)蜂窩狀晶格中的扁平碳原子單層,並且是石墨材料的基本構造單元。它可以包裹在富勒烯中(碳納米管的別稱),也可以堆疊在3D石墨中。石墨烯片堆疊以形成石墨。石墨烯片材最近已經被生產並且是深入研究的主題。
  • 哈工大:具有良好控制排列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材料的3D列印
    成果簡介 石墨烯作為一種超各向異性材料,在其平面方向具有前所未有的強度、楊氏模量和電/熱導率,而在垂直方向上卻極為薄弱。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優勢,它在三維聚合物基結構中的排列是極其重要的,但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長春光機所光子實驗室研製出一種高靈敏度鈣鈦礦單晶-石墨烯複合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採用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方法,合成了具有極低表面缺陷密度的MAPbBr3薄單晶,並將該高質量的薄單晶與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單層石墨烯結合,製備出了高效的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目前,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的光電探測器性能距預期仍有一定的距離,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載流子在界面的傳輸易受晶界和晶粒缺陷的影響。許多研究組嘗試將鈣鈦礦多晶薄膜與高遷移率二維材料相結合來提高器件的性能,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鈣鈦礦多晶晶界帶來的負面影響尚未解決。
  • 《Science》子刊首次提出石墨烯界面工程開發高強韌材料
    納米管,如納米線和納米顆粒,比微填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理論上被預測為理想的增強材料,以實現特殊的聯合強度和韌性增強。然而,納米複合材料沒有實現這一承諾,主要是因為填料和基體之間的不良界面結合。作為自然界中第三種最硬的材料之一,碳化硼(B4C)經常因其出色的物理和機械性能而備受推崇,包括低密度(2.5 g / cm 3),極高的硬度(27.4至37.7 GPa)和高彈性模量(460 GPA)。
  • 鋰離子電池熱性能評價: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圖1-1所示為典型的鋰離子電池的結構,鋰離子電池主要包括電極材料、電解質材料、隔膜材料、電池堆和熱管理高導熱相變複合材料。本文將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首先對近些年鋰離子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技術進行評論性綜述,然後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比較適合鋰離子電池和材料導熱係數測量的實用方法。2.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綜述在鋰離子電池材料級別方面,主要涉及的材料有電極、電解質、隔膜、電極隔膜堆和熱管理高導熱相變複合材料。
  • 哈工大《ACS Appl.Nano Mater》:石墨烯-碳複合薄膜作為熱管理材料...
    1 成果簡介 石墨烯薄膜作為下一代熱管理材料,具有出色導熱性和出色柔韌性,在許多應用中都具有可觀的前景。然而,由於石墨烯片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較弱以及結構缺陷引起的大量聲子散射,其導熱係數和機械性能難以進一步提高。
  • 熱管理前沿科學: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的柔性石墨烯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ACS Nano》:不止增強,納米纖維素在聚合物中的可控排列還能表現...
    CNF具有諸多優點:量大,可再生,可降解,可生物相容,密度低,長徑比高,超親水,結晶度高,含有豐富的表面基團,透明性高,熱膨脹係數低,熱穩定性好,良好的流變性和模量高。正因為如此,CNF在生物醫學、紡織品、傳感器、能源、催化劑、食品、電子和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  由於密度低、模量高,CNF在聚合物中可以替代傳統的增強材料(如玻璃纖維),製備出輕質高強的納米複合材料。
  • 什麼是材料的楊氏模量?它的定義與計算公式是什麼?
    基本原理是,材料在壓縮或拉伸時會發生彈性變形,而在去除載荷後會恢復其原始形狀。與剛性材料相比,柔性材料中發生的變形更多。換一種說法:楊氏模量值低表示固體具有彈性。高的楊氏模量值表示固體無彈性或硬。方程和單位楊氏模量的方程為:E =σ/ε=(F / A)/(ΔL/ L 0)= FL 0 /AΔL其中:E是楊氏模量,通常以帕斯卡(Pa)表示σ是單軸應力ε是應變F是壓縮力或伸展力A是橫截面積或垂直於作用力的橫截面ΔL是長度的變化(壓縮時為負;拉伸時為正)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二維石墨烯與氣凝膠 名噪一時的石墨烯材料是碳元素大家庭的重要成員。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有金剛石和石墨,儘管同樣是由單一碳元素組成,但由於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造成一些物理性質差異巨大。透亮的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而且導熱最佳但電子絕緣;而黑色的石墨質軟,導電性良好但垂直方向導熱差。
  • 變形模量、壓縮模量、楊氏模量有什麼不同?
    文末有全套高清版資料下載連結,敬請下載學習)變形模量、壓縮模量、楊氏模量有什麼不同?首先說「模量」的概念,模量是材料的應力應變關係曲線的斜率,表示發生單位應變所需要的應力,即應力的增量除以應變的增量,其量綱與應力的量綱相同。
  • 哈工大:石墨烯-碳複合薄膜在航空航天/微電子領域應用
    成果簡介 石墨烯薄膜作為下一代熱管理材料,具有出色導熱性和出色柔韌性,在許多應用中都具有可觀的前景。然而,由於石墨烯片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較弱以及結構缺陷引起的大量聲子散射,其導熱係數和機械性能難以進一步提高。
  • 強光探照燈的新型散熱材料介紹
    其典型的熱傳導率範圍為1~20W/(m·K),某些品級可以達到100W/(m·K)。如果為了得到高導熱率而添加過多的金屬粉末,就會變成具有導電性。導熱塑料的導熱性能是由其材料導熱係數決定的。導熱塑料的導熱係數取決於塑料和導熱填料的共同作用,分散於樹脂中的導熱填料有粒狀、片狀、纖維狀等形狀。
  • 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
    :熱拉伸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DOI: 10.1002/pat.4918為了揭示氧化石墨烯(GO)在聚合物納米纖維紗線中的增強作用,電紡了具有不同GO含量(0.1-0.5wt%)的聚丙烯腈(PAN)/GO納米纖維。通過在乾燥條件下熱拉伸紗線,可增強PAN鏈和GO在納米纖維中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