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雪花
在這個春之末,夏之初即將交替更換的季節,在這個春天的花事荼蘼之際。我帶著對春的深深愛戀之情,決意要在這個春天的最後幾裡路的旅程中,邊獨覽春之筆勾勒出的人間畫卷,邊悠悠自樂的前往初夏的懷抱,邊想握住春的手,要它慢點走,因為我還要借用您的一點地方,鋪紙研墨,在筆毫宣紙中與您共跳一支舞,彈奏一首曲!
時光飛速流轉,物換星移,轉眼,我們又要與春揮手告別,與夏握手纏綿。仿佛我們還未來得及與春把心底的悄悄話一一言訴,夏它就要迫不及待的推開春虛掩著的門,就要探頭探腦地進來。我想這是季節的使然,這是大自然應有的規侓。我們生存在它們的包圍圈中,只得順應自然。
此刻,外面(青海樂都)正在飄灑著一場繾綣纏綿的細雨,不張揚,不內斂,潤物無聲!我看著店門前的那棵剛抽出了新芽的老槐樹,不僅思緒翩躚,且溫暖環湧。
我想,在我的家鄉豐縣王溝鎮,在那片充滿了生機,萬物蓬勃向上的土地上。麥田肯定正綠意盎然;草木肯定正葳蕤蔥鬱;櫻桃肯定正紅的羞赧,且潤澤柔美;田間的阡陌縱橫處肯定花兒嫣然,芬芳四溢,蜂蝶起舞;一些樹上的花兒呢?肯定正在爭奇鬥豔,也有一部分可能正在春風的輕輕吹拂下飄灑凋零。我認為當下的槐花就是正處於如此境地吧!
槐花兒,我深信對於每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不會對其感到陌生,反而是有著一種深入到骨髓的熟悉,有著一種解不開的魂牽夢繞著的情愫!
槐花兒,就在前一個星期裡,在我手機屏幕的角角落落裡都能找到它們的倩影。是鋪天蓋地式的襲滿了我的眼眸與心田。我通過朋友圈能透視到它的骨髓及它全身所有的脈絡,以及它們呼吸的聲音,都清晰在耳畔。因為這一切都歸咎於我對它們熟悉的程度。
它們一串串,一簇簇,一朵朵,從枝條到花柄,從花柄到花萼,從花萼到花蕊,以及從它們身體內散發出來的所有濃鬱,清香,絲甜,都在輕悠悠,軟柔柔的淤溢著我那心底最柔軟的水湄之岸。仿佛它們的香味兒瞬間就盈滿了我的心房,它們的水潤也在浸透著我那顆乾涸已久的心靈之地!
其實槐花兒,據聽說有好幾種顏色,而我只見過兩種,一種是粉紅色的,比較嬌羞嫵媚,高高在上,會給人一種大肆渲染,喧賓奪主的感覺。而另一種就是純白色的,也是在我家鄉最常見的一種,它高潔淡雅,平庸之間彰顯著一種特有的華貴,特別是隨著農村的人口逐漸減少,農民們又偏向於創造一定的經濟收益,所以說楊樹就霸佔了樹中的上風,像槐花樹它不知不覺間就成了被農民們遺棄的「孤兒」,基本上已消失殆盡。
記得前幾年我回家時只發現了幾小棵躲在牆角裡啜泣的小槐樹,在眾多參天大楊樹的裹挾中,根本見不到多少陽光,只能苦苦的掙扎著求生。因此它們也就變得越來越奢靡珍貴。所以說在今天能吃的上一頓洋槐花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當時我就央求母親待春天到來時,把牆角的那幾個小樹苗移栽到向陽的地方吧,別讓它們在那兒受罪了。
母親在第二年春天時果然把我說的話當成了一回事。當然,它們也絕沒有辜負我和母親的一番良苦用心。在第三年的春天時就掛滿了成串成串的雪白雪白的槐花兒。前幾天時妹妹開心的告訴我說:咱家的那幾棵槐花樹今年開的可喜人啦,問我想不想吃,如果想吃,到王溝發快遞給我。我說:算了吧,大老遠的,不容易……
多年以來,我一直漂泊在外。儘管我每年都回去,但卻沒有一次是趕上槐花開放的季節的。只能隔著屏幕看著它們吃,或欣賞幾幅家鄉槐花的照片,儘管這樣我已經就很心滿意足了。
記得離我最近一次吃槐花的時間是16年前的一個春天。不得不感慨時光匆匆,太匆匆。我們想想人生中能有幾個16年呢?依稀記得那一年我們蔣河村的槐樹隨處可見,門前屋後,地頭溝壑旁都有它們的影子。
從四月上旬的花骨朵期吃到四月下旬的花期荼蘼時。那一段時日裡滿村所有的農民們都因著槐花的如期綻放,而沾沾自喜,又忙得不亦樂乎。很多大嬸大娘們天剛蒙蒙亮時,就綁好了長長的鐮杆子,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我家大門口,因為在那一片數我家的槐樹最多,並且長勢旺盛。
還未起床的我,呆在屋裡就能清晰的聽到她們陣陣爽朗的笑聲,不時的穿透過槐花的清香味潛入到了我的耳畔。清晰的聽到她們在給槐樹做著「肢解」,咔嚓咔嚓的響聲不絕於耳。偶爾還能聽到有幾隻小鳥兒在邊撲扇著翅膀,邊在樹杈間嬉戲追逐,你一嗓子,我一嗓子的對唱著人類聽不懂的清脆悅耳的歌曲。而大嬸大娘們呢?
在這時,你一鐮我一鐮的逮著個槐樹捋,好像都有點「貪得無厭」,摽上了勁兒似的。明明捋的不少了,夠吃的了,還要捋上幾把才放手,好像她們追尋的不是吃,而是以此為樂。而一些小孩子呢?就在一旁趁打熱鬧子,在大人身旁蹭來蹭去,來迴轉悠。要麼就是幫大人撿撿落在地上的槐花枝,把它們都歸納成堆。搬個小凳子,與古稀之年的奶奶,爺爺們圍成一圈,開始擼槐花了,人多當然手快,不一會兒就擼滿了幾饃筐。
據說槐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可以說它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上佳花兒。而在我們農村裡從來就沒有講究過它的藥用價值,仿佛只知道它是豐富農民餐桌上的一種天然美食,不打農藥,不上化肥。其實它的做法有好幾種,蒸,煮,炒都可以,無論哪一種都能給人帶來一種綿軟絲甜的味覺,令人回味無窮。
而我家最多的吃法是拌麵上籠蒸,然後拌其佐料,開始進餐。與面在一起攪拌成糊用油煎,然後添水煮湯也是一個不錯的烹煮方法。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加工出來的美食都特別好吃,不管吃上多少頓都不會吃膩。反而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懷念!難道今天的你們不是嗎?
槐花兒,不僅能令人賞心悅目,怡然自樂。是餐桌上的美食,當然它還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想必說到此大家都會心領神會的知道是什麼了嗎?當然是槐花蜜了。由勤勞的小蜜蜂不辭勞苦的奔波勞碌,加以在養蜂人的細心照料下,一種叫做蜂蜜的天然美食又締造成功了!
當今的人們隨著社會形式的大好發展,經濟的騰速飛躍,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路高升。吃頓魚,吃頓肉,隨時都可拈手即來。而像槐花兒這樣令人懷念的小菜卻不常有,雖然它不具有高大上的姿態,也沒有奼紫嫣紅的容顏,但它卻能勾起我人生過往之路上的萬千美好回憶,絕不會因我多年沒吃到它,也沒有零距離的嗅吸到它的花香。
目睹它的容顏,就已把它淡忘,絕對不會的,起碼我不會,因為我是一個愛懷舊的人,戀家的人,在每年的這個時節裡它們的身影絕對會在我的眼裡越來越清晰,那些美好的記憶會越發的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