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一種魚類,可是卻不知道名字

2020-12-06 歷史店

在海洋深處,還有很多人類未知的神秘地帶,以及未知的海洋生物。2017年8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一處海灘上,有人發現了一具十分怪異的生物屍體,它甚至還沒有眼睛,讓科學家們都感到束手無策。究竟是什麼樣的生物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7年8月25日,颶風哈維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登陸,最高風速達到210公裡每小時,給德州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尤其是墨西哥灣一帶,在颶風襲來時掀起了滔天巨浪,將大片房屋摧毀。颶風過後,當地政府展開緊急救援,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發現了海灘上出現了一隻「怪獸」。

在墨西哥灣的海灘上,一位政府官員巡視的時候接到群眾反饋,說不遠處發現了一隻怪異的生物屍體,還推測是外星球的物種。官員感到很好奇,便親自過去檢查,發現這具生物的屍體長約2米,上部分體型寬大,呈現為褐色,下部分拖著一條有胳膊粗的尾巴。另外,它口部長滿鋒利的牙齒,但最令人費解的卻是它沒有眼睛,因此它怪異的長相也嚇壞了不少人。

墨西哥灣從未發現過類似的生物,因此當地居民也都不知道這具生物屍體究竟是什麼,於是這位官員便拍攝了一段視頻發布到網站上尋找專家解答。第二天下午,當地海洋生物部門的幾位科學家聞訊趕來,他們將生物屍體拖到一處高地,然後又將它翻過來進行初步解剖取樣。

科學家們忙碌了大半天,雖然還是無法確定生物屍體究竟是什麼,但他們排除了是外星生物的可能,並將目標鎖定在海洋生物中的一種鰻魚。鰻魚是一種類似於蛇的魚類,在鰻魚家族中還有數百種分類,最常見的或許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鰻魚,但是除此之外在深海中還有很多巨大的鰻魚種類,比如深海尾糯鰻,寬咽鰻,花園鰻,康吉鰻和狼牙恐蛇鰻等等。

一位科學家推測,它最有可能是狼牙恐蛇鰻,因為體型相似,也都有鋒利的牙齒,但不過最大的區別在狼牙恐蛇鰻有眼睛,而這具生物屍體卻沒有長眼睛,因此也就難以將二者歸為一類,所以暫時將它命名為「無眼怪」。可是它究竟為什麼沒有眼睛呢?科學家給出了三個解釋:

第一:眼睛腐爛

當人們發現無眼怪時,它是身體表皮已經開始腐爛,尤其是尾部腐爛最嚴重。因此,可以推測無眼怪在海中已經漂浮了很長時間,最後遇到了颶風哈維才被巨浪卷上海灘,所以它的眼睛或許已經腐爛,畢竟眼睛部位很脆弱,最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蝕,於是就造成了沒有眼睛的假象。不過,科學家們要是想證明這一推測,還需要將無眼怪帶回實驗室進行解剖。

第二:基因變異。

對自然界的任何生物物種來說,基因變異是一種正常現象,但通常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有些變異會造成機能缺失,影響生物體的生長發育,不過還有一些變異會產生新的性狀,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進化。由此可見,無眼怪或許發生了基因變異,導致沒有生長眼睛,使它在海洋中成為了「弱勢群體」。不過要想證明這一推測,科學家需要提取無眼怪的DNA鑑定。

第三:全新物種。

在18世紀,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了「拉馬克學說」,並總結出生物進化論的法則,即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單說「用進廢退」,簡單說就是用得多就進化,用得少就退化,所以人們常說要「多動腦」。據此,科學家們推測,無眼怪是生活在深海是全新物種,根本就不需要眼睛,因此眼睛就退化了,但為了彌補眼睛的缺失,它的聽覺器官或者嗅覺器官都會很靈敏。

一段時間之後,科學家們提取無眼怪的表皮樣本,並通過DNA的分析發現它確實是一種鰻魚,但具體是什麼鰻魚還無法確定。另外,還發現它的NDA分子鏈有異樣,說明其中存在一些未知的變異,因此它或許真是一種全新的海洋生物,畢竟在茫茫深海中還有太多的未知。

截止到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布任何關於無眼怪的消息,也就說明研究還未取得進展,但小編堅信在不久的將來,無眼怪之謎一定能被破解,讓我們對神秘的海洋也能有更深的認識。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剛果河湍流發現新魚類 其中一種被命名為歐巴馬
    剛果河湍流發現新魚類 其中一種被命名為歐巴馬2017-02-24 17:23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姜維責任編輯:lixianggan 【PConline 資訊】長期以來,科學家知道山川、河流等地理特徵會隔絕動物種群,最終形成新物種,但湍流一般不會被認為是這樣的環境
  • 科學家:有肺的魚類才是一個意外
    為了避免影響生意,有些人疾呼,三文魚不可能傳播新冠病毒,因為三文魚沒有肺。至於是不是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我們在這裡不做討論,而是把關注點聚集在「三文魚沒有肺」上,三文魚是的真的沒有肺嗎?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三文魚沒有肺的?在揭開答案之前,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三文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魚類,它到底是何方神聖,竟能掀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 南極發現一種「新魚類」,有冰魚之稱,放在我們手上能被燙死?
    之前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一種」新魚類「,有冰魚之稱。據說它被放在我們手上都能被燙死,這是真的嗎?雖然也會有新物種被發現,但與消失的物種比起來,簡直不夠看。而科學家們在南極洲寒冷大陸最深處時,發現了一種新魚類。
  • 科學家深入8152米海底,發現了一種神秘的魚!
    ,要知道石油、天然氣的替代品可燃冰是從海裡發現的,它是從稱不上特別深的領域發現的,大家不妨試想一下,深海之下到底隱藏了多少的礦產,畢竟海洋面積就已經佔整個地球的七成,只有三成面積的陸地就存在許多礦物資源,更何況深海之下,或許你會好奇深海礦產的容量有多大?
  • 科學家在這些深海魚類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眼細胞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魚類長有獨特的眼細胞:對比研究人員先前遇到的其他感光細胞,這些眼細胞作用不同,其效能可能更高。之前你很可能聽過這些原理:在大多數的脊椎動物(包括人類)的視網膜上,視覺接收器有著兩種不同的感光細胞,分別為錐狀體和杆狀體。在白天等光線充足之時,錐狀體的工作狀態最佳。
  • 研究發現神秘的化石原來是一種軟骨魚類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最近對70年前在堪薩斯州發現的一塊1.5英尺長(0.45米)的化石進行了重新研究。
  • 吃掉宿主舌頭自己來當,科學家發現恐怖「吸血鬼」,魚類的噩夢
    不久前,萊斯大學的生物學教授Kory Evans就發現了令人非常恐懼的一幕,此前科學家正在對紐西蘭發現的珊瑚魚進行骨骼形態研究,在通過X射線掃描過程中,發現這條魚的嘴裡貌似有某種昆蟲。,當然這並算不上一項科學發現,只不過是大家從來沒有通過類似的方式發現過這種寄生蟲的存在。
  • 科學家:3700萬年前一種巨鳥在這裡漫步
    不過事實上,企鵝的種類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個頭,比方說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帝企鵝,它們最高可以達到1.2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驚人了,而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發現,在遠古時期,企鵝的個頭,甚至要比帝企鵝還要大。曾經的企鵝有多大?
  • 南寧五象湖公園發現一種水果,長得像番石榴,卻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南寧五象湖公園發現一種水果,長得像番石榴,卻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喜歡南寧,不僅僅是因為綠城,還喜歡它這裡的水果。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滿大街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西瓜、香瓜、葡萄、李子、山竹、菠蘿蜜、香蕉……好吃又便宜!
  • 科學家首次發現溫血魚類——月魚
    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溫血的魚類——月魚,改寫我們生物學教科書中的「魚是冷血動物」的概念。這種月魚有恆定的體溫,平均肌肉溫度比周圍水溫高五度。據《華盛頓郵報》5月14日報導,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科學》雜誌最近一期發表研究論文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首次發現身體內完全流淌著溫熱血液的月魚。報導說,這項新發現改變了教科書中魚類是冷血動物的概念。
  • 泥盆紀的一種魚類,能在陸地生存,是否為海陸過渡物種?
    說到魚類,大家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生活在江河湖海之中,好像魚類自古就應該是生活在水中並不能夠到陸地上來,不過大自然各種神奇之處都存在,在遠古時代就曾經存在著一種特別的魚類,這種魚類不光可以在海中稱霸,而且還能夠爬到岸上來,在陸地上捕食各種動物,如此特殊的存在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
  • 網友問:魚是人類祖先,為什麼魚類不可以上岸呼吸?
    而形成生命的這些簡單有機分子,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直接產生地球之上,自然環境中無機物經過某些特殊的條件可以變成簡單有機物,例如雷電下就可能生成胺基酸等;第二種是這些簡單有機物是來自於地球之外,例如最近科學家就在隕石中發現了核糖的存在,這是構成RNA的基本單元,而在之前也曾在隕石中中發現過胺基酸、鹼基的存在。
  • 阿根廷發現巨型魚類,是白堊紀最恐怖的魚類之一,牙齒跟針那麼尖
    ,通過年代分析,它距今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而且它生活的區域也是在恐龍的生活範圍之內,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這條魚曾經和恐龍一起生活過,它的身長超過5米,是一種肉食性魚類。當然,地球上的掠食者並不會只有恐龍一種,因為這樣會導致生態系統不完善。這次發現的這條史前巨魚,它就是來自於白堊紀晚期的最強大掠食者之一,通過化石分析,研究者發現它的頭部巨大,牙齒異常的鋒利,就好像是一根根堅硬的針一般,牙齒的長度也有數釐米長,科學家認為它屬於劍射魚,是地球歷史上大型掠食性魚類之一,鮮少有天敵。
  • 讓蜜蜂和魚類互相交談?瑞士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機器人「翻譯」
    讓蜜蜂和魚類互相交談?瑞士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機器人「翻譯」  Winnie Lee • 2019-03-22 15:38:16 來源:前瞻網
  • 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網友:看名字就貴
    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網友:看名字就貴。世界上美食的數量真的是特別的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知道平時的食物其實都是我們經常能夠見到也是可以吃得到的,當然也有一些食物是特別的昂貴,而這些食物統統都是物以稀為貴,可能在我們的眼中就會覺得特別的稀奇,當然在國內其實也是有很多美味的海鮮是非常稀奇的,今天我們也來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要貴,網友表示光看名字就覺得很貴了。
  • 最適合家養觀賞的魚類排行榜你知道嗎?
    魚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食品,並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據了解,目前世界上現存的魚類大約兩萬多種,而可供觀賞的魚類也多達三千多種,但適用於在家庭養來觀賞並且容易飼養的魚類只有幾百來種,而現代人養魚也越來越常見,養魚的好處很多,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最適合家養觀賞的幾種魚,來看看有沒有你想養的吧
  • 研究發現,二氧化碳已致大量魚類眼盲
    審核:小文近年來,全球的總體氣候變得越來越高了,而這背後的做慫者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急劇增加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而二氧化碳的急劇增加除了會使地球上的氣候整體升高之外,還會影響到其他生物的生長,例如二氧化碳如果溶化在海水中的話,海水就會變酸,變酸的海水對很多生物的生存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 酷似毒液 一批深海魚類被科學家發現 這外觀不忍直視
    據外媒Futurism消息,日前,科學家發現了16種新的深海魚類,這些深海魚類幾乎不反射光線,就像超黑材料「Vantablack」一樣,外形也十分可怕。 科學家發現了16種新的深海魚類 海洋生物學家凱倫·奧斯本(Karen Osborn)在分類中試圖為這些深海魚類拍照
  • 2600米海底突現一種長有「象鼻」的神秘魚類,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然而最近,一名來自NOAA Okeanos的探險家在距離海平底2600米的黑暗海洋世界裡,拍攝到一種長著「象鼻」的神秘魚類,這種魚類被科學家稱為小尖刺魚,英文名字為Harriott a haeckeli。這種鱗翅目魚屬於長吻銀鮫科家族,俗稱長鼻子嵌合體。小尖刺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長鼻動物之一,它的長度不超過72釐米。
  • 海南發現一種國內無記錄的海洋魚類
    漁類生態學家王學鋒教授團隊本月刊發文章稱,該團隊在海南島東南部漁場發現一種國內未曾記錄過的海洋魚類——絲鰭棘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