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的「神經病」,可能是神經官能症,發病因素多,生活中很常見

2020-12-05 鳳醫生科普說

語:神經官能症也稱為神經症,是一組神經系統疾病的概括。患者通常無法通過各種輔助檢查發現器質性疾病。主要包括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軟骨病,抑鬱症,神經衰弱,歇斯底裡等。

01神經官能症的病因是什麼?可能在生活中很常見,你要多留意

(一)總述

目前尚不清楚神經症的病因。遺傳學和神經生物化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其發病機理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也可能與社會因素有關(育兒方式,人際關係,負面生活事件)。

(二)基本原因

1、生物因素

(1)遺傳:大量研究表明,神經症的發生有家庭聚集現象

(2)其他:某些患者的發病與神經遞質有關。

2、社會因素

(1)育兒方法:育兒方法與神經症的發生有一定關係。父母的熱情理解和其他情感支持可以使孩子感到溫暖和愛心,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並可以消除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問題。但是,如果父母嚴厲,受到懲罰,過度幹預,過度保護,拒絕否認和其他不良育兒方法,則孩子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將無法獲得應有的支持,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引起心理問題。

(2)人際關係:夫妻之間的不和諧,上級和上級的不和諧,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張關係,同事之間的糾紛等,可能導致一個人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精神疲勞,精神抑鬱和神經症。發生。

(3)負面生活事件:一些研究報告表明,患者在疾病發作之前常常會遇到更多負面生活事件,例如離婚,喪偶,失業等。這些事件與主觀願望不符,不可預測且無法控制。容易引起嚴重的精神刺激,導致神經症

(三)風險因素

1、性別:女性的神經症患病率遠高於男性

2、年齡:研究發現,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患病率最高的年齡段是60至79歲。

3、學歷水平:教育程度低的人患病的風險要高於教育程度高的人。

4、人格特徵:具有明顯特徵(如焦慮,強迫,衝動,感性,孤僻,悲觀和敏感)的個體容易出現神經症。

5、藥物因素

某些藥物可能會成為神經症的危險因素。常用的有激素,洋地黃,抗帕金森氏病藥物如左旋多巴),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和抗癲癇藥(如丙戊嗪),鈉苯妥英鈉等。

02對於神經官能症的症狀表現是什麼樣的呢?下面的各種種類你要了解

神經症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焦慮,恐懼,強迫觀念和行為,過度擔心自己的健康,抑鬱和悲觀情緒。一些患者可能伴有睡眠障礙和與植物神經疾病有關的症狀,例如頭暈和頭痛

(二)典型症狀

1、焦慮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中最常見的症狀,過度的心理憂慮是其心症狀。人們常常擔心將來可能發生一些不可預見的危險或不幸事件。其他症狀包括手和腳摩擦,無法坐著不動以及不斷來回走動

2、恐懼症

(1)恐懼症

主要表現是患者害怕被困,尷尬或無助,並且在這些環境中害怕和不安,他們認為很難逃脫並且無法獲得幫助。這些環境包括公共運輸(公共汽車,火車,地鐵,飛機),擁擠的人或隊列,劇院,購物中心,車站,電梯和其他公共場所,廣場,山谷和其他開放場所,因此患者應避免這些環境。甚至根本不可能離開家。

(2)社交恐懼症

明顯且持續地擔心公眾面前會出現尷尬或尷尬,擔心他人會嘲笑和評價自己,並且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觀察下患者會變得更加克制和緊張,因此經常避免社交行為。病人可以意識到這種緊張和恐懼是不合理的,但仍要設法避免相關的社交情況。在極端情況下,它可能導致自我社交孤立,對必要的社交互動充滿緊張和焦慮,以及社交互動中的強烈焦慮。我會很痛苦,臉紅,握手,不敢看別人,等等。在儘可能完成必要的社交行為之後離開。

(3)特定恐懼症

患者擔心的對象大多是特定的自然環境(例如高處,雷聲,黑暗),動物(例如昆蟲),注射劑,害怕染上某種疾病(愛滋病)等。減少恐懼避免行為。患者通常擔心的不是對象或情況本身,而是可能的後果。例如,對駕駛的恐懼是對交通事故的恐懼,對注射的恐懼是對被咬的恐懼。這些恐懼是過度,不合理和持久的。患者通常願意承認這些物體並不可怕,但是並不能減輕他們的恐懼。

3、強迫症

強迫症的基本症狀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一些患者的思想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不切實際的概念。患者試圖克制自己,但不能擺脫它們,例如反覆思考為什麼1加1等於2。一些患者每天花費1-3個小時進行重複性行為,例如反覆洗手或洗衣服,並反覆檢查他們是否忘記關閉門,窗或天然氣。

4、軟骨病

患者過度擔心自己的健康,一再糾纏於身體健康和疾病,無法擺脫。溫和的人只是過度關注並意識到正常的身體感覺,擔心他們會患上某種疾病。嚴重者感到焦慮,非常害怕這種疾病。極端的可以達到軟骨病的水平。常伴有明顯的抑鬱和焦慮。患者總是拒絕接受許多不同醫生關於其症狀且沒有身體疾病的建議和保證,並且經常換醫生以擔心服藥,以尋求保證。

5、抑鬱症

主要表現為抑鬱,抑鬱和悲觀情緒。患者常常抱怨自己情緒低落,無法起床,整天感到悲傷和擔憂。同時,我無法知曉各種事物。即使我勉強嘗試,也無法實現之前的愉悅感。其他症狀包括思維緩慢,注意力下降,難以忘記過去的不良經歷以及認為自己毫無價值,有缺陷和不值得的信念。

(三)伴隨症狀

1、有些患者可能伴有睡眠障礙,包括早期失眠(難以入睡),中期失眠(淺睡和淺睡,多夢)和末期失眠(早醒)。

2、有些患者伴有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的症狀,例如頭暈,頭痛,心慌,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和出汗。

3、有時候無精打採,疲倦和懶惰

結語:我們經常互相調侃對方是「神經病」,但是你真的了解神經病嗎?可能你還不知道它的症狀表現,還不知道它的病因,也許有一天,這種調侃會變成現實,那個時候你應該如何去應對呢?今天的文章教給你,希望你好好地閱讀一下。

相關焦點

  • 神經官能症是個什麼鬼?怎樣避免患上神經官能症?
    一般地說,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經系統的失調引起,組織結構不發生改變,病情輕微,一般不會導致嚴重後果的臨床綜合症:如神經官能症,它雖然可以有頭疼、頭暈、虛弱、失眠等症狀,但腦細胞無實質性損害,CT掃描組織正常,顯微鏡下腦結構無異常變化。
  • 「心病」需要「心藥」醫——神經官能症
    比如說我們恐懼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感覺自己身上的汗毛會豎起,或是緊張的時候不自主的流汗,在情緒壓抑、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變得沒有胃口,吃不下飯,這些都是心理因素對自主神經產生了影響,從而改變了激素的分泌,對身體產生了一些影響。
  • 神經官能症危害有哪些?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若神經官能症患者發病後不能及時的幹預治療,病情會不斷惡化,發展成較為嚴重的神經病,更甚者因此而喪失正常的生存能力。神經官能症危害有哪些?神經官能症最主要的是強迫症,抑鬱症或者是焦慮症,或者器質性形式障礙等類疾病的統稱,患者會有豐富的軀體化症狀,出現許多不好的情緒體驗,常見如軀體化的體驗,會給患者正常生活的帶來極大的困擾。
  • 中藥對心臟神經官能症有作用嗎?
    醫生也有煩惱心臟神經官能症是植物神經紊亂的一種,許多大夫和患者會問,植物神經紊亂和神經官能症有什麼區別嗎?區別當然有了,神經官能症作為單個系統功能紊亂,而植物神經紊亂卻是兩個或多個系統功能紊亂,換句話說,植物神經紊亂其實是神經官能症的綜合症,相比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更加複雜,治療更困難。中醫在植物神經紊亂臨床上常說:植物神經紊亂其實就是虛勞,無論在自我調節和藥物調理上,都離不開身心兼治,為什麼呢?
  • 沒有心臟病,卻感覺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
    有位朋友和華子說,她總是心動過速,心前區偶爾還會疼痛,同時感覺呼吸困難,四肢發麻。她認為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但去了醫院檢查心臟很多次,得出的結果都是正常。醫生說她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並建議她去心理門診治療。她問華子,難道是她的精神出了問題,真的要去看心理醫生才可以嗎?
  • 神經官能症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神經官能症常見的症狀表現主要是,頭暈、失眠、多夢、疲乏無力、記憶減退、情感障礙等一些常見的症狀。其中頭暈和頭痛會出現,有一定的時間性,記憶減退並非是器質性改變,主要遺忘的是日常瑣事,對自身的疾病和對自己刻骨銘心的事卻不會忘記。
  • 什麼樣的人群容易患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感情豐富、細膩、敏感、警惕、多疑、缺乏安全感、個人慾望強烈、思維能力發達、內省力強、做事執著、道德感強、紀律性強。存在思維、理智與情感發展不平衡,思維多屬封閉性,固執不善變通,不願與他人交流,過分講究秩序,喜唯一的選擇和判斷,對欲望的追求採取克制,超出克制力常陷入左右兩難,欲罷不能、不能自拔的心理矛盾或衝突,常被人認為「小心眼,死心眼,一根筋,好面子,想不開等」,力圖擺脫這種狀態,但又無法徹底或長久擺脫,自我感覺非常痛苦。
  • 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是什麼?治療它有哪些誤區呢?
    當代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每一個人都處在各種壓力的陰霾之下,各種精神疾病不斷湧現,植物神經紊亂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由此人們對於這種疾病的重視日益增加,想要通過尋找到遠離它的有效方法而逃避它,其實無論任何事情逃避永遠治標不治本,所以更為重要的是找到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從根本上遏制它,拔出它,才是治療植物神經紊亂的關鍵
  • 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 患有神經病吃這類食物好
    神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神經病可以說是精神疾病中最有名的,有許多人得了神經病,那麼請問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神經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神經病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自言自語是精神病嗎自言自語不是精神病。
  • 老年人常患的神經內科疾病有哪些?
    (原標題:老年人常患的神經內科疾病有哪些?)圖/視覺中國老年人對神經系統的疾病並不陌生,但卻很少有人了解都有哪些神經系統常見疾病。比方說,在日常的生活中,家人會發現他經常「丟三落四」、 「說完就忘」;原本很熟悉的路他卻找不見自己家門;別人跟他說話,他也找不到合適的詞語,這就說明他的判斷力、計算力下降、注意力分散;還有就是一個精神和性格的改變,比方說患者的性格可能會發生劇烈的不合情理的變化,喜歡疑神疑鬼、猜忌別人等。
  • 膠質瘤多見於神經細胞,且常發病於顱內,症狀表現多,別亂用藥
    導語:膠質瘤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根據惡性程度,WHO對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分類將神經膠質瘤分為I-IV級,I和II級為低度神經膠質瘤,III和IV級為高度神經膠質瘤。
  • 什麼是周圍神經病 這些病因你知道嗎
    什麼是周圍神經病?周圍神經是指嗅、視神經以外的腦神經和脊神經、自主神經及其神經節。周圍神經病損是我們生活中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疾病,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那麼,周圍神經病如何治療呢?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周圍神經病周圍神經是指嗅、視神經以外的腦神經和脊神經、自主神經及其神經節。
  • 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常發病於哪個年齡?
    一般是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此病一般多發於哪個年齡?1、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皮質基底節變性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疾病,皮質基底節變性(CBD)常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外文名為:corticobasaldegeneration。
  • 胃不好的人,一種主食要少吃,常吃會加重胃病,切記要忌口
    為什麼說胃病是一種麻煩的普通病呢?一是發病率高胃病發病之廣,幾乎遍及每個家庭。
  • 搬家、換「車把手」後雙手發麻,她竟然得了這種「神經病」!
    奇怪的是,她雙手發麻並不是中風等疾病導致的,而是由於空氣汙染因素誘發了周圍性神經病變。深圳大學總醫院康復科對症治療,成功幫助這位女士「解毒」。憑著豐富臨床經驗,宋魯平馬上想到,這可能是周圍神經性病變。 周圍性神經病變多見於毒物、藥物:痢特靈或呋喃西林、異煙肼等藥物服用史;重金屬(砷、汞、鉛)接觸史,或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鄭女士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環境都沒有工業毒物接觸史,身體一直健康,沒有服用藥物的經歷。
  • 神經精神性狼瘡的臨床表現及發病機制
    研究顯示,NPSLE發病率高達21%~95%,高達80%的SLE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此外,NPSLE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六年病死率達12.9%,與普通SLE患者相比,病死率增加了10倍,是造成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NPSLE確切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仍然缺乏規範的標準和定義,其診治仍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本文總結了NPSLE的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供大家參考。
  • 導致漸凍症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如何治療?
    目前有超過12種不同的基因突變,可能對運動神經元產生毒性作用。 環境因素也可能在漸凍症發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已被證實跟漸凍症發生有關的危險因素有: 遺傳。5%~10%的漸凍症有家族史。在大多數有家族史的漸凍症中,他們的子女更容易發生漸凍症。 年齡。漸凍症風險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在40~60歲人群中較常見。 性別。
  • 星形細胞瘤,最常見的神經上皮腫瘤,可表現為神經功能缺失和癲癇
    導語:星形細胞腫瘤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上皮腫瘤,在臨床表現多為顱內壓增高,同時還會出現神經功能缺失和癲癇等症狀,一般來說,想要治療需要採用手術的主要方式,或通過活檢手術明確病理診斷。一般情況來說,手術切除的範圍可能會影響生存,如果不復發,病情還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一旦復發後預後一般情況下不佳,對於膠質母細胞瘤預後不良。
  • 神經病症狀有哪些 神經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神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疾病,神經病可以說是精神疾病中最有名的,有許多人得了神經病,那麼請問神經病症狀有哪些?神經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治療神經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神經病的治療方法1.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情緒開朗可以延年益壽,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煩惱苦悶的情緒,會損害健康,導致神經症的發生。傳說中的伍子胥過關,一夜愁白了頭髮,可以說是很典型的例子。重大的事件是如此,日常細小的生活瑣事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