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樂救日本」計劃,為什麼失敗了?

2021-01-1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月詠幻】

疫情還是經濟?全世界都在這塊蹺蹺板上左右搖擺。但現在看來,顯然大多數都沒有分清主次矛盾。

日本自4月啟動緊急事態宣言至今,已經過去快9個月了。

疫情衝擊下,日本的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從餐館到KTV,再到各種酒店度假村,在所有人都儘量不出門的大背景下都損失了無數的生意。筆者日常活動範圍內也都能夠肉眼可見地看到一些疫情前活了很久的店鋪,在疫情中不得不選擇無限期停業或者直接關門大吉,其中也包括一家沙縣小吃。

就在人們即將告別黯淡的2020之際,日本政府於12月26日宣布重磅措施——「封國」:從當地時間28日0時起至明年1月底,暫停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新入境。

拯救經濟,推出政策

日本4月緊急事態宣言後,人們都不出門了。在疫情中備受打擊的不僅是這些需要人流動的商業設施,更是所有個體。很多人也因為疫情原因收入減少,只能勉強度日。大家手裡都沒錢,也不好促進消費,經濟整體只能持續走低。在這個背景下,日本政府早早在4月8日就啟動了稅金吃喝玩樂救日本計劃……哦不,是GoTo 政策的設想。

出處:https://travel.watch.impress.co.jp/docs/news/1245769.html

但由於緊急事態宣言發動,中間直接就停擺了兩個月。6月16日,日本政府再次開始競標,以政府補貼一半旅行資金為基礎,徵集解決方案,面向社會招標。

出處:https://www.travelvoice.jp/20200616-146403

同時,這個政策分為本體的GoToTravel和後面追加的GoToEat兩部分,分別對應的是對旅行的補貼和對吃飯的補貼。7月21日,農林水產大臣在記者發布會上公開了這個GoToEat活動。此後也是通過社會競標,在10月1日決定了最終執行方案。

出處:https://www.maff.go.jp/j/shokusan/gaisyoku/hoseigoto.html

強力補貼消費者

無腦地理解的話,等於是在特定情況下,政府可以給你提供50%的旅行資金,讓你出門旅遊半價。只不過中間分成了35%的折扣,以及給你發15%的當地代金券。

這個政策的確優惠到位了,沒人能夠拒絕半價的旅遊。尤其是如果你買的是機酒全包的旅遊套裝,你也是可以享受到半價的。以筆者購買的雙人旅行套餐為例:

這麼一個四天三晚的旅行,他能夠給到35%的折扣,也就是65折。之後再由旅行目的地給我提供一份2w日元的當地吃喝購物券,最後實際消費就約等於半價了。

這個旅遊計劃因為後續的政策變化導致了不能成行,這裡就先按下不表,留下一個懸念,因為這也牽涉到政策的突然變化。

在吃的方面,也就是GoToEat,也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購買當地飲食券。你可以花8000日元買到10000日元的餐券。也就是任何吃喝打八折。這個券每個地區都會有獨自的設計和銷售方案,也不是全國統一的。明顯是各地自治體政府也花費了不少成本投入。

同時還有另一部分,只要你在網上預約了特定店鋪的餐食,就會以積分的形式給你一人晚餐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5元)或者午餐500日元的補助。根據你在不同網站預約,都會給你這些網站的積分。當你第一次使用GoToEat之後,得到的積分可以讓你下一次在這個網站預約那些支持使用積分的餐廳時使用。聽起來其實類似現金券,也不用怕人套現跑路。

GoTo政策的光與暗

半價的旅行,以及吃飯有高額補助,聽起來是不是十分誘人?不得不說,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也上鉤了。而日本人自然也逃不過。更何況,日本人在疫情的威脅下,其實在該玩的地方還是在玩。不僅每逢三連休就會出去玩,而且疫情最嚴重的東京居民出去玩也一點兒沒有猶豫。日本平時各種節假日都會跟周末連在一起,讓人有一個大周末可以過。這就讓很多想出去玩的人有了機會。

出處:https://www.nagoyatv.com/news/?id=002570

事實上的確如此。GoToTravel從7月開始,成功讓一些酒店銷售額達到了去年水平。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有了GoTo,客人們願意購買更好的房間和服務,客單價也就上去了。這就是補貼的魔力,即使客流量不變,通過使用財政補貼,讓人們能夠消費更好的酒店,就能夠促進消費。

甚至在一些地方自然而然地帶動各地的銷售額也上升了。一些商店也有報告說,來購物的遊客多了之後,當地居民也開始更多地在這種觀光地購物。

乍看其實是有不錯的效果的。尤其是GoTo剛開始執行的時候,將疫情最為嚴重的東京都排除在外了。9月18日開始,進出東京的旅遊行為才能夠被認定為GoTo補貼對象,從那之後,數據變化就更明顯了:

出處:https://www.businessinsider.jp/post-222572

9月後半的數字,是這些數字裡去年同期降幅最小的,很大可能性是因為追加了東京進出之後極大促進了效果。畢竟東京住的人多,經濟也更集中,消費能力也強。

因此,看到這裡,可以明確說,GoTo政策對日本旅遊業的推進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

可是,人流動了,就一定有病毒擴散。在挽救經濟,讓社會得以繼續運行,不至於停擺出現大面積失業的同時,GoTo也不可避免地為病毒擴散貢獻出了力量。

根據12月7日東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做出的研究,使用了GoToTravel的人,表示自己味覺和嗅覺產生異常的比例,是沒有使用的人群的兩倍。雖然沒使用核酸檢測來判斷,但通過感官異常來把無症狀感染者包括在內也不失為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

出處:https://www.tokyo-np.co.jp/article/73050

而最終給GoToTravel刺下最後一刀的,就是政府對優惠對象地區的不斷調整。

前腳是GoTo一開始不包括東京,此後雖然於9月重新加入,但在12月2日開始又突然取消了大阪和札幌。因此,筆者開頭講述的豪華雙人遊直接成本翻倍變回原價,瞬間就不香了,不得不取消。不僅沒能成功享受到稅金的支持,反而還由於沒等免費取消政策出臺就點了取消按鈕,得交一份取消費。

至於GoToEat,這件事情本身就和日本之前的政策方針相矛盾。日本早在4月就先拿了餐飲店開刀,請求餐飲店自覺減短營業時間:

簡單說,就是讓餐飲店鋪儘量晚上八點就關門,減少感染的可能性。這個請求不斷被提起,直到這幾天也還在被提到:

但在這個背景下還讓GoToEat來刺激消費,不得不說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同時上文也提過了,只要是在特定網站預約GoToEat的店鋪,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積分。而這份幾乎沒有條件的補助,唯一的限制的只有君子之約:讓你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點大於這個金額的食物。

這就讓這個政策後面產生了更多意外狀況:按照人頭數給的積分,完全可以三四個人去約,在拿到例如4k日元的積分之後直接只點3k日元的菜,這樣不僅白吃飯,且還能白拿一些積分。

出處:https://note.com/tsunagitrade/n/n84a3e1f6eacd

已經有很多日本人解說了,只要4個人去,先花一點錢吃一次,獲得了4k積分之後,之後吃的每一次都少於4k,就可以無限持續吃下去。這種做法被濫用後,直接就變成了等於是國家用稅金補助餐飲店,然後讓很多人免費吃了晚飯。餐飲店的營收或許保住了,但國家的稅金直接成了很多人口中的白食,這事情也十分微妙。

當前的GoTo,當前的日本

日本最大數量級的人口流動,歸鄉潮,也正在眼前。日本放的是公元新年,也就是圍繞著1月1日來進行慶祝活動,而不是亞洲地區普遍採用的舊曆。因此,日本政府宣布從12月28日開始,到1月11日為止,GoTo全都不算數。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01215/k10012764561000.html

今年的日本,由於1月11日是公休日「成人日」,所以很多人直接能夠在從12月26號到1月3號的基礎假期之上,追加1月4~8日的請假後,算上周末,直接休到1月12日再上班,前後休息17天。或許是出於大型連休會極大增加旅行和聚會的頻率,政府才決定將GoTo暫停。

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和之前緊急事態宣言停擺造成的經濟損傷,急需高速造血迅速恢復。一方面,是不斷增加,每天都在創新高,這幾天剛剛達到888數字的感染人數。日本政府的2021年任務艱巨。延期一年的奧運會,也由於歐美感染嚴重,變得越來越不知道能不能如期舉行……

只能希望疫苗能夠有效,能夠快速普及,希望人類能夠迎來一個積極向上2021年。

相關焦點

  • 日本「太空電梯」計劃首次實踐性試驗失敗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於1月23日進行了「太空電梯」計劃的首次實踐性試驗,但由於地面實驗室與太空中的試驗衛星之間發生了通信故障,導致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據報導,這次的試驗由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見能公博教授的團隊主導。
  • 醫生都想救急扶傷,那救不活是不是就是失敗?——北京協和醫院...
    來源:北京協和安寧志願團隊作為醫生都想要救急扶傷,那救不活的時候是不是就失敗了呢?答案為,不是。救不活病人的時候,病人臨終的時候,儘可能讓他們能沒有痛苦,能感到溫暖,也是醫生的職業成就所在。作為醫生都想救急扶傷,那救不活是不是就失敗了呢?寧曉紅從緩和醫療角度談醫生的職業成就。2020年11月21日,「迎協和百年學術活動暨第一屆北京協和醫院安寧緩和醫療論壇」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北京協和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組主辦。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僅僅幾天後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就通過廣播宣布向同盟國投降。時至今日,一段重要的歷史真相卻為人所遺忘:日本在二戰的核野心之所以遭遇失敗,只是因為缺少金屬鈾和鈽。  兩項計劃並列展開  1938年12月德國化學家奧託和弗裡茨發現核裂變後,發達國家的物理學家們很快就認識到了這一發現的軍事用途,日本也如此。日本科學家仁科芳雄早在1939年就提出了將這一新發現進行軍事應用的可能性。
  • 日本研發新型吸氫合金失敗,擔心稀土被卡脖子,放棄燃料電池方案
    選擇走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而對鋰離子電池汽車不怎麼上心的日本,為什麼在29ss蒼龍級潛艇上用上鋰電池呢?首先29SS(平成29年度潛艇計劃)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下一代常規潛艇項目,它是作為蒼龍級潛艇的繼代者而推出,而非現在的蒼龍級潛艇,蒼龍級潛艇的對應項目名稱是16SS(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
  • 《瞄準》彈弓vs狙擊槍,「牧魚」和水母對決來襲,蘇文謙再救三人
    這也是蘇文謙和池鐵城過去的關係,狙擊殺手二人組,曾經讓日本人聞風喪膽。但是3年前的一場暗殺行動,讓蘇文謙和池鐵城徹底決絕,不再聯繫。池鐵城和老爹聯手欺騙蘇文謙,讓蘇文謙親手誤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楊之亮。蘇文謙從此以木雕師身份隱居碼頭,改名曾思過,同時也留下了後遺症,右手食指顫抖,再也不拿槍。
  • 日本贏了日俄戰爭,為什麼出兵幹涉蘇俄革命,卻以失敗告終?
    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中國東北的利益,大打出手。結果俄國打敗了,不得不讓出巨大的權益給日本。日本也因為這一仗,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然而短短十來年後,日本和蘇俄又一次爆發了戰爭。這一次是日本武裝幹涉蘇俄革命,結果灰溜溜地被蘇俄趕了出去。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著陸器TEREX-1原計劃2020年7月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與另一個有效載荷一起作為搭載物發射,後來被推遲到2022年。 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
  • 奔騰年代:馮仕高實驗失敗選擇跳樓,金燦爛救了他,但也終生殘疾
    《奔騰年代》馮仕高實驗失敗選擇跳樓,金燦爛救了他,但也終生殘疾。這部劇由蔣欣和佟大為領銜主演,是一部年代劇。趙達在劇中飾演馮仕高,這個人物從造型和性格都是那個年代典型的知識分子。馮仕高這個角色是飽滿的,趙達在塑造他的時候一定很複雜。
  • 為什麼驗證項目失敗?
    WhyValidation Projects Fail為什麼驗證項目失敗 摘自PDA電子期刊Life Sciencescompanies ar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us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and sciences to ensure
  • 3時05分,日本航天中心發射臺突燃大火,國際空間站運輸任務失敗
    日前印度的登月計劃敗在了最後1.2公裡上,月船2號所搭載的月球著陸器「硬著陸」月球南極,雖然印度事後說登月計劃已成功了95%,但是不管怎麼說,著陸器摔壞後,印度登月計劃事實上宣告失敗。就在大家還在「咀嚼」這印度登月的前因後果之際,日本種子島也傳來了一則噩耗,日本航天發射計劃也經歷了失敗。據共同社11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種子島宇宙中心(鹿兒島縣)的火箭發射臺,於11日凌晨3點05分前後突燃大火,因為發射時間定於早上時分,所以當時發射臺上聳立著H2B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鸛」,這也導致火災發生後,基地一片慌亂。
  • 秦牧為什麼要救戰死的戰友,而且必須救?
    (網圖侵刪)文: 雁知歸秦牧為什麼要救戰死的戰友,而且必須救?這裡,有必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給大家普及一下人類的天職是什麼。人類的天職,第一要務是生存,為了種族存續。所以人類為什麼要結婚,動物為什麼要交配,植物為什麼要竭盡全力吸收水份養料,連蟑螂臭蟲在最骯髒的地方都要求生。為什麼要求生?因為為什麼是生物,是生命,當然,你要求死誰也攔不住你。在明確了這一.點的前提下,再來談談宇宙社會公理,在劉慈欣的《三體》裡面提到了黑暗森林法則,第一條公理就是生存是文明的必要,第二條是每個文明都要發展,而宇宙資源恆定。
  • 日本利用電磁技術「清理太空垃圾」行動失敗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陳健】2月8日消息,據海外媒體法新社報導,今日,日本官員尷尬的宣布,日本一項實驗性質、旨在清理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行動,以失敗告終。日本方面在2016年12月,向一艘國際空間站的補給飛船裝配了達700米的實驗器,目的是在完成補給任務後,進行清理垃圾的實驗。
  • 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從科研創新角度來說,「863計劃」是失敗的
    &34;計劃也在這樣的條件下應運而生,時至今日對我國科技的發展都有所影響,但緣何被認為是失敗的呢?四位倡導人基於此種情況,在美國、日本等相繼出臺相關發展政策後,1986年,由四位科學家提出,經鄧老對計劃做出批示後
  • 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動用原子彈
    學者劉檸在這本書中文版的代序中,依據各類史料研究,總結了美國對日本動用原子彈的四種動因。  □劉檸  戰後,日本學界和傳媒界對戰時日本原子彈製造研發的失敗多有反思,但這種反思基本上不是圍繞原子彈研發本身之對錯的道義原則問題,而是針對美英等民主國家何以能調動如此眾多的科學家和資源,投入在當時看來不啻為天方夜譚的大規模原子彈製造研發工程,反而是帝國日本和納粹德國這樣的極權國家卻失敗了。
  • 日本的「寬鬆教育」失敗了嗎?
    2016年5月10日,時任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馳浩宣布,日本將實行「去寬鬆教育」,朝著「教育強勁化」的方向發展。在很多人看來,這意味著日本正式宣告「寬鬆教育」失敗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不久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的日本「寬鬆教育」主題沙龍,特別邀請了日本大使館文化參贊騰岡謙一、日本學校校長慄本和明、日本青年學者三友陽子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高益民教授,對日本的「寬鬆教育」進行了全方位透視。  一波三折的「寬鬆教育」三友陽子我介紹一下日本「寬鬆教育」的來龍去脈。  首先說說《學習指導要領》的修訂。《學習指導要領》是什麼?
  • 天問·探路火星|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劉一鳴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該任務計劃發射一顆探測器訪問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並且計劃登陸火衛一採樣返回地球。這將是人類首次前往火星的衛星進行採樣返回,有助人類進一步認識火星。
  • 二戰時阿波丸號被擊沉,被救日本兵為何全部自殺?打撈後真相浮現
    很多人都關注為什麼要打撈阿波丸船艦,它到底運載著什麼東西?在打撈之際,人們的猜測有點駭人聽聞,其質疑船上裝的是中國的北京人頭骨。然而當沉船貨物升上來之後,人們最先發現的並非猜測中的人頭骨,因此這件事情在當時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令人猜測不透。
  • 50年前美國已經做好了登月失敗的計劃,該計劃是怎麼安排的?
    其實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太空人們都做好了登月失敗的準備。登月的失敗準備雖然美國登月成功在當時非常鼓舞人心,但是據當事人事後回憶,當時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一系列的程序,以便應對萬一登月失敗,兩位太空人無法返航的事實。
  • 為什麼失敗,讓你一蹶不振?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數人對待失敗的看法也是這樣的,上次這件事情失敗了,就覺得這次下一次都不會成功。事實告訴我們的是失敗是成功的N次方。1思維認知偏差我們先來說一說,為什麼失敗會讓你一蹶不振?其實上一次的失敗,並不能證明這一次或者下一次就一定失敗,不斷的跌倒,不斷的爬起來,只會不斷增加你的經驗,這就是成功。最近,接的案例大多數都有這樣的問題,上次和領導溝通失敗了,上次和老公吵架了,上次做生意失敗了,再也不願意和好了,再也不願意去做了。
  • 二戰風雲: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因為在日本軍部看來,如果三個月沒能快速的滅亡中國,受本國國力的制約,日本將在侵華戰爭中失敗。而當時日本雖然佔領東北以後獲得了東北的煤炭、鐵、銅等戰略物資,但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主要都靠從美國進口。1937年這一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的物資就達到了過億美元,僅僅石油、精煉油、廢鋼鐵、原棉等四項就達到了1.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