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楊老師】:
今天想到一句話:學好數理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當然,也稱為數理化。既可以理解為數理的語言,也可以理解為數理的制化和變化。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洛書的某種數理,縱橫十五。而解讀該數理之前我做了很多鋪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從洛書的變化中探尋不變的規律。
周老師也有發現並提到 :這便是我們的底層邏輯。
而回想我過往對洛書數理的探索和挖掘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其一:靈感來襲,數理橫空出世 —— 沒有前因後果,沒有跡象,沒有預兆地突然發現某種規律。
其二:數理的延伸數理,即從已知的某種數理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 而發現的該數理的拓展,或延伸數理。
我今天所分享的數理,即在縱橫十五基礎上而挖掘的另一種數理規律。雖然二者互為參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二者在格局的表現形式上卻截然不同。
這也是洛書的魅力之一:看似毫無相關的兩者,彼此卻深藏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此之前先給大家找幾張圖片,作為一種拋磚引玉。
可以了,大家看到,這是化學科學裡所涉及的分子連結結構。
那我今天所分享的數理,便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可以理解為:洛書中也存在有化學科學的身影
我們將洛書中的1與5,和,2與4建立連結可以得到:
繼續旋轉
這樣一組洛書數理分子連結結構便呈現在我們眼前。
分毫不差地旋轉四周,由中宮5 銜接,而建立起來洛書各角落數字之間的關聯,且具有同樣的規律性,即全息性。
而我們昨天有提到說,洛書有著奇偶、正隅、陰陽之分。如果你把這種思維融入到自己的意識之中的話,那麼就應該思考我上面所展示的數理圖案是否全面呢?如果缺少另一部分,那麼另一部分又該如何尋求?以及它們又是怎樣的一種數理景象?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應仔細觀察,上面四圖的具體格局表現為奇數宮與中宮的相加,平衡於對宮兩邊的偶數宮的相加。
那麼,自然而然想到,偶數宮與中宮相加,並於對宮方面有著某種對應關係。
下面我將展示這種對應關係,亦即該種數理隅態部分的數理景象。
同樣會以旋轉的方式,因為旋轉象徵著變化,代表著發展。
可以看到,雖然我們是分別基於不同的偶數宮,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但它們所呈現的數理景象卻如出一轍,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洛書將它們完美平衡並聯繫在了一起,這即洛書的全息性,同一種形態的不斷重演。
每一組都是涉及不同的數字,但它們之間的數理關係卻高度統一。聯繫事物彼此似乎是洛書的一種使命。
而我們從整體出發觀察在該種數理中,對於正奇隅偶則有著更加清晰的感知認知和理解 :正態對應單,隅態則對應雙。在這裡,正態有著一條分子鏈,而隅態則有著兩條分化的分子鏈。
像我昨天有提到說,洛書的全息性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在這裡便是一種體現:正態有正態的全息相關,隅態有隅態的全息相關,即全息有正隅態之分。
下面,回到開始今天內容最初的鋪墊:從已知數理進行延伸發展出新數理。
可能有些朋友已經在我呈現數理的過程中已經發現,分子鏈數理即是縱橫十五數理在另外一種角度上的呈現。
以下,我用手稿圖分別正隅示意下
但這裡有個插曲,關於分子鏈數理的發現,是一種靈感式的發展。而非由我們現在所體現二者之間的聯繫而拓展出來的。只是在後來我有發現二者之間的關聯。
大家現在所看到的數理都是被我完善過的。解讀和展示過程無非10分鐘左右。但在我對洛書的探索真正的歷史上來說,每種數理的發現至完善都經歷過漫長的過程,有的甚至橫跨多年之久。
那麼今天的洛書知識分享就到此結束吧,我休息了。
內容整理:靳海
圖文彙編:楊昆
收錄時間: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