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BCE: 生物能源在從化石燃料的過渡以及使全球能源系統向碳中和...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生物能源在從化石燃料的過渡以及使全球能源系統向碳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Ir. Luc PelkmansTechnical Coordinator - IEA Bioenergy TCP

有各種類型的生物能源現在可供使用,並且可以整合到現有基礎設施中;生物基燃料和中間體是可存儲的,適用於不同部門(運輸,熱力,電力),並且可以靈活地將生物質/生物能重新定向到難以電氣化的部門,如工業中的長途運輸或高溫熱; 與碳捕獲和儲存結合使用時,它可以從大氣中去除淨碳。然而,在一些國家中,有關生物能源的爭論非常激烈,人們常常低估了它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解決生物能源部署潛在風險的關鍵不是阻止生物能源發展,而是尋找減輕這些風險的方法。從IEA生物能源方面,我們認為在國際層面進行合作以提供科學證據,收集經驗和良好實踐,以及提高對可持續生物能源含義的認識,指出各種類型的生物質/生物能源,如何實現這一點非常重要。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部署和擴展,以及如何與整體生物經濟聯繫起來。 我們相信EUBCE每年都會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來讓業內人士交流想法,並朝著可持續生物能源邁進。

成為會議計劃的一部分–在2021年11月20日之前提交摘要

參加此國際生物質和生物經濟會議,並向全球的專家和決策者介紹您的最新成果。 摘要徵集 摘要提交指南 申請學生獎 申請科學期刊出版

截止日期2020年11月27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生物能源助力我國實現「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例如碳補償。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 碳中和目標將帶來更經濟和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券商...
    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列為今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 1月6日,人民銀行表示,1月4日召開的工作會議中指出要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做好政策設計和規劃,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太陽能轉化利用促進碳中和 不久前,中國提出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對於我國而言,「零排放之路」道阻且長。
  • 「液態陽光」讓「碳中和」更近一步|專家探討綠色能源未來
    太陽能轉化利用促進碳中和不久前,中國提出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於我國而言,「零排放之路」道阻且長。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佔全球29%,已成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 除了碳中和,未來的能源系統還需要什麼?
    未來能源系統的氣候政策通常側重於使其碳中和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挑戰。隨著能源系統預計對氣候變化變得更加敏感,能源系統的氣候防護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過去幾年中,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影響能源系統的文章數量大幅增加。然而,缺乏對氣候變化對能源系統的潛在影響的全面理解,特別是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
  • 實現「碳中和」: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在我國能源替代的地位
    2020年,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中國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何為碳中和?粗淺的解讀就是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增量,與每年消減的二氧化碳量為減量,增量與減量相互低消持平,叫「碳中和」。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第二,可再生能源投資持續提升,海上風電投資創歷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佔全球裝機容量的34.7%,高於2018年的33.3%。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淨髮電量增量中所佔的份額為72%,90%來自太陽能和風能。全球能源消費已經開始由石油為主要能源向多能源結構的過渡轉換。第三,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呈指數級增長。
  • 羅景山:光電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學品助力碳中和
    會上,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景山發表了以《光電催化合成燃料和化學品助力碳中和》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經過整理後的演講實錄: 2020 年 9 月份,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爭取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羅景山在演講中說:「碳中和能源技術是世界科技研究的前沿,對標的是經濟主戰場,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的重大需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碳中和對於改善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至關重要。「碳中和,顧名思義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的二氧化碳總量相當。」
  • 日本碳中和困境:核能、可再生能源
    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一場討論——到本世紀中葉,日本為獲取安全、穩定、可靠和綠色的能源,是需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還是更多的核能?1、  碳中和目標2020年10月,菅義偉宣布2050年碳中和目標時表示:「我們將通過能源節約,可再生能源引進,以安全最高準則推進核能政策,建立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核能的穩定性特點,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這對能源系統的脫碳目標十分重要。因此,核工業界將不斷努力提高核電的安全性與運行的穩定性。」日本原子工業論壇會長荒井白在回應菅義偉首相的聲明時說。
  • 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碳中和」!光伏行業怎樣做
    其中就指出,中國要提高自主貢獻能力,在《巴黎協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入開展減排和治理氣候的行動,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近年來中國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已接近100億噸,是世界碳排放總量第一大國,離碳中和目標相距甚遠,這也只能改變能源結構來實現碳中和。因此,只有把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結構轉為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零碳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結構,才能實現碳中和,解決國家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大氣汙染問題、氣候變化問題。
  • 全球氣候治理策略及中國碳中和路徑展望
    2021年1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辦「2021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公開發布《全球氣候治理策略及中國碳中和路徑展望》研究報告。提要如下,僅供參考。請以原版全文為準。
  • 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高、難購買實現碳中和目標阻力巨大
    業界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是希望通過能源政策調整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掃清障礙,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始終面臨著發電成本高、併網難等瓶頸。「綠電」需求難以滿足事實上,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遷移海外的打算。
  • 【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央企密集布局新能源!
    兩次重要講話,兩次強調我國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並兩次提升相關政策規劃目標,體現了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的態度,也體現了我國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方向上的政策決心。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很多人會問,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不是還早嗎?其實不早了。
  • 上海電力大學施正榮教授: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在於能源結構轉型
    根據波士頓諮詢的測算,在面向碳中和目標行進的過程中,中國到2050年的化石能源消耗要降低目前水平約80%。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中國要大幅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大力發展風能、光伏等新能源。中國新能源產業引領世界過去20、30年,中國在各個新能源領域引領世界。
  • 碳中和專題報告:生物基行業,潛力巨大的新藍海
    萬億生物基藍海新賽道,政策引導消費漸成流行趨勢近年來,生物科技領域高速發展,並不斷在能源、 化工、材料、農業、醫藥等方面獲得新的應用。生物基替代化石基產品,並轉向低碳經濟是 全球解決經濟增長及環境問題的長期戰略。1.1. 轉型低碳經濟,生物基產業萬億新藍海生物基產品包括燃料、化學品及材料,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
  • 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時,屆時我們的能源結構該有什麼變化?
    其中就指出,中國要提高自主貢獻能力,在《巴黎協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入開展減排和治理氣候的行動,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項決定展現了中國政府在氣候治理上的積極立場和大國風範,同時也明確提出今後40年能源革命的目標與任務。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一個艱巨複雜的挑戰,實現零排放是能源轉型最後的目標。為什麼要實現能源轉型?
  • 全球能源大勢回顧與展望
    鑑於能源企業收入減少以及能源需求下降,預計2020年全球能源投資同比減少18.3%。二、國際能源大事1.多國相繼確立碳中和目標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世界各國相繼確立碳中和目標,引導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何為「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通過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然後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它最初由環保人士倡導,並逐漸獲得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並且成為受到各國政府所重視的實際綠化行動。通常可以通過推動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樹造林等方式,來實現碳中和。簡言之,對於車企而言,「碳中和」的意思就是吐出多少就要吃回多少,不造成浪費和空氣汙染。
  • 隆基股份王英歌:實現碳中和目標可再生能源企業要率先垂範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北京報導王英歌表示,隨著我國提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每年將會以更快比例提升,我國也將加速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一般辯論會上提出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碳中和將會完成中國的能源轉型。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預計中國會在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摘要國家首次提碳中和目標,不僅是中國首次對碳排放下降提出的明確目標,也是巴黎協定籤訂以來中國提出的最遠期的減碳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