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陳出新 傳承文登老味道

2020-11-26 威海日報

文登包子

手掌微蜷,手指一捏、一轉,一個「白胖子」就呈現在手上。在「精緻城市·尋味威海」2020「三名三特」評選活動中,運廣食府的文登包子獲得了「威海特色小吃」的稱號。

這麼優秀的包子

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我們先來一探究竟

視頻來源:文旅威海

「高村的火燒,脈田的糖瓜,文登的包子不用嘗。」每每想到這裡,便多一分懷念。那味道,從未淡出人們的記憶。

作為一處交通要道,文登境內向來少不了過路人的身影。作為葷素搭配的「方便食品」,文登包子的名氣就這樣隨著旅人的腳步傳開了。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區建設,入選文登區首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威海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文登包子,逐漸在人們的口中失了「蹤影」。

為了找回舌尖上的回憶,2015年,運廣食府負責人姜吉剛開始探索文登包子的老味道。而上世紀70年代在國營文登包子鋪工作過的王慶蘭,成了姜吉剛的重點外援。

因為沒有準確的配比,全程只能靠王慶蘭一口一口的品嘗來還原味道。味道不正宗,姜吉剛就炒熟面醬,調整醬油、香油等調味原料;餡料顏色深,他就將幾種面醬混合使用,調整改變面醬配比。他已經記不清從廚房到王慶蘭的家中往返了多少次。

可單單找回傳統味道還遠不夠「特色」,作為「威海市首席技師」的姜吉剛明白,在最大程度地還原「舊」文登包子的同時,還得有它的「新」,才能獨樹一幟。

因此,姜吉剛對文登包子餡料進行了改良:用黑豬肉替換傳統的普通豬肉,必須是餵養一年以上的後肘肉和五花肉,用固定的蔬菜種類代替時令蔬菜,保證穩定的口味。

500克肉切成300塊左右,肉丁大小適中,入口不柴不膩;一個包子保證6至8塊肉,餡料和皮的重量基本保持一致;16至18個褶,最大程度還原「菊花平頂包」的形狀……經過三年的試驗和改良,2018年,運廣食府的文登包子才算在當地紮下了根。

考慮到實際情況,運廣食府只在午餐供應文登包子,而這一頓包子的供應也要提前一天開始準備,熬高湯、炒醬料,一步也疏忽不得。

眼下,姜吉剛的團隊們正計劃打造「包膳房」,專攻文登包子,並建立文登包子的產業鏈,製作、冷凍、快遞運輸,讓新形式的文登包子走出威海,走向各地食客的餐桌上。

文字:劉瑋然 採訪對象供圖

相關焦點

  • 老品牌、老故事、老味道——醫藥企業篇_中國經濟網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有關要求,今年3月至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堅守誠信的力量」主題宣傳活動,將聯合政府、企業、行業專家、媒體及公眾等多方力量,通過媒體報導,深入宣傳食品藥品行業品牌企業的誠信文化和歷史傳承,講述誠信為本、以義取利的「中國故事」
  • 不讓走馬燈漸行漸遠 七旬老人燈影裡盼傳承(圖)
    不讓走馬燈漸行漸遠 七旬老人燈影裡盼傳承(圖)     老隋製作的走馬燈燈屏上有精心雕剪的鏤空花紋
  • 文登「十三五」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文登「十三五」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成就巡禮2021-01-16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1月15日,記者從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文登堅持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主線,著力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創新發展
  • 油麵筋塞肉、蔥燒海參……「隱形大廚」教你燒出記憶中的老味道!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我們的家人中,有許多「隱形的大廚」,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廚房裡忙碌,為家人用心烹飪著珍饈美味,漸漸地這種味道也成為了我們記憶中最美的味道!今天《回家吃飯》就將這種記憶中的老味道復刻還原,是對味道的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祖輩傳承技術捕撈罕見海蚰蜒 形似蜈蚣味道鮮
    這種極為罕見的小海鮮,外形像蜈蚣,卻有著柔軟的身體,雖然名不美、貌不揚,但味道卻十分鮮美。由於海蚰蜒的捕撈方法十分特別,在即墨沿海地區,只有兩個小漁村傳承了祖輩傳下來的捕撈技藝。而今,越來越少的捕撈量,也使得海蚰蜒漸漸成了海鮮中的稀罕物。每到開春季節,海蚰蜒就會爬上岸來,讓人們享受這罕見的海鮮美味。
  • 為了產出大紅蘋果,技術員要在樹下數蟲子放天敵,這是文登的果園
    文登澤頭鎮峰山村的紅富士大蘋果成熟了,秋季採摘遊起來。看到紅通通的大蘋果,是不是想上去咬一口?文圖|北寒在德豐農業,這裡的蘋果採用物理防治和生態天敵防治相結合,來防治各種鳥蟲害,且每畝地限產5000斤,保證了蘋果的高品質。
  • 回放 傳承| 在雪域高原 有一種味道叫藏香
    回放 傳承 | 在雪域高原 有一種味道叫藏香
  • 探店:十八年的老字號,老南昌的味道,招牌菜是檳榔鴨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他的老味道,比如沿海的城市老味道是屬於海鮮的,在雲貴川地區他們的老味道則是簡單的燻肉,每座城市的味道都有所不同,但是也交雜著不同的味道。而對於南昌來說他的味道也不僅僅是瓦罐湯,南昌炒粉,那南昌的老味道到底是啥呢?
  • 烘焙圈子:老五仁月餅的做法~還是老配方、還是兒時的老味道!
    快過中秋了,好懷念小時候老五仁月餅的味道。記得那時每逢中秋時節家裡大人總會拎著一大袋月餅回家,打開包裝紙,就見冰糖青紅絲餡的月餅...... 多少關於中秋的記憶都在這味道裡。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小宇/主編/攝影老味道給人的念想。總是因為時間沉澱愈發濃鬱。多年前,我們還沒吃過太多珍饈美味,第一次吃到新廣州黎師傅雞煲,在那個永康巷熟悉的位子,和同樣青澀的夥伴們,一起聚餐,一口入喉,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感嘆:真的太好吃了!聽起來多簡單質樸的一句話。
  • 新老產品互補傳承品牌文化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的飲料市場逐漸被外資品牌佔據,兩個國外可樂品牌一舉收購了當時國內最著名的七大飲料品牌。「十年間好幾個老字號品牌都被雪藏了。」遼寧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焯說。  經過艱苦的努力,瀋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實拿回了商標,保住了這一誕生於1920年的老品牌。「要想重振民族品牌,當時我們認為應該首先定位在喝八王寺汽水長大的群體。我們的做法就是『打情感牌』。」
  • 威海文登遭遇龍捲風災害!約167戶房屋受損,9名村民受輕傷
    29日上午,@文登發布 對災情進行了通報。災情發生後,文登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應急管理、公安、財政、衛健、民政等部門與鎮村幹部和當地群眾開展救災搶險,逐戶檢查房屋受損情況,為受災戶安排臨時住宿場所。
  •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 我和妹妹種的「一點紅」成熟了, 趁著這個好時候, 我們做了杭州老底子小吃油墩子
  • 【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2020-10-21 1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體制推陳出新,河南真中!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河南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8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3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25個。河南古籍:全省古籍普查平臺已登記古籍近100萬冊(件),有222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534部入選《河南省珍貴古籍名錄》。9家收藏單位被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6家收藏單位被命名為河南省古籍保護單位。
  • 傳承三代的老手藝,純手工熬製的紅糖涼糕,全是回憶的味道
    在成都的時候,吃著外面的涼糕總覺得少了那麼些味道,終於無糖不歡的小編在雙流這個不起眼的小巷子找到了這家地道小吃鋪子,完全是讓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他們加冰粉和涼糕的配料百分之90都是手工做的,有人問到起老闆為啥子不直接在外面買,那麼熱的天要自己做呢,老闆說現在的機器量化代替了太多的手工,但是味道上卻沒有讓自己滿意,為了不讓自己丟掉這門手藝,也讓大家吃到更正宗的味道,所以就一直堅持了下來。紅糖涼糕要說到起他們家的特色,那一定就是每個人為之大老遠跑來的涼糕了。
  • 我們都很懷念以前的味道,童年記憶裡難以忘記的味道
    我吃的是10元一碗的牛肉粉絲湯和7元一客的生煎,味道,不算難吃,也不算很好吃。只是填肚子而已。要想再體驗到以前的純正傳統味道,機遇和機會很少很少的了。這家店好像是一家加盟連鎖店,雖說是打出了品牌,但是大家都知道的,只要出一筆加盟費,就可以加入了,品牌方就會提供一系列的服務了。質量監管嚴格一點的,會很注重品控,比如廚師的培訓,以保證口味的統一,符合自己的品牌。
  • 堅守41年 石龍白鐵工匠洪逸民希望將手藝傳承下去
    叮噹,叮噹…… 他堅守了41年  石龍白鐵工匠洪逸民希望將手藝傳承下去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美觀精巧的塑料製品和不鏽鋼製品不斷推陳出新,顏色單一、款式單調的白鐵製品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白鐵行業亦日漸式微。然而,儘管在打白鐵被視為夕陽行業的當下,古鎮石龍依然有人堅守著這傳統的老行當,讓這老手藝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  街頭難覓的「老行當」  在石龍中山西路騎樓街的南面,有一間經營多年的白鐵店。
  • 苗鼓聲聲 說文化——葫蘆鎮傳承非遺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她的媽媽說,雖然他們不是苗族人,但是定居在了葫蘆鎮,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無限魅力,他們一家願意為苗族文化傳承和發揚出一份力。據悉葫蘆鎮是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苗族鼓舞)之鄉。舉辦本次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傳承苗鼓文化藝術,發掘苗鼓藝術新劇目,發現、培養和推介苗鼓文化表演新秀,打造蘆鎮苗鼓文化高地,不斷推陳出新,永葆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本色。
  • 鐵西美食一條街,三十年瀋陽老味道,原始泥爐烤肉
    五十歲以上的老鐵西人對這裡應該更加熟悉,飯店、浴池,歌舞廳都齊全,當年的鐵西工人俱樂部也早已被民宅所取代。瀋陽博主老琴的曾經發過一張歷史老圖片,這裡就是三十年前的模樣。(攝影老琴)現如今,鐵西電影院早已沒了蹤影,取代它的是一個「西域經典」的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