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航天測控企業有足夠多的客戶嗎?
同樣,隨著我國鼓勵商業航天政策和法規不斷出臺,我國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商業航天企業,涉及到商業航天的方方面面,不但有各種商業太空飛行器設計公司,商業航天發射公司,也誕生了商業航天測控企業。同時,由於航天測控行業天然地需要遍布全球的測控站,因此商業航天測控行業的國際合作是非常普遍的。我國商業航天測控的佼佼者是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很多人有疑問,商業航天測控網會有足夠多的客戶嗎?能夠從商業航天活動中賺取利潤嗎?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按計劃,嫦娥五號將於12月中下旬返回地球。肩負從月球取樣返回使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順利邁過重要關口。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按計劃,嫦娥五號將於12月中下旬返回地球。肩負從月球取樣返回使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順利邁過重要關口。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巡天遙看一千河——航天測控事業發展50年禮讚
50年來,為了實現中國人的航天夢,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一代代航天測控人用青春與熱血、忠誠與智慧,在遼闊天宇鋪就了一條經天緯地的巡天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航天進入發展快車道,航天測控人紅心向黨、奮楫前行,瞄準前沿、銳意創新,託舉夢想、續寫榮光,昂首行進在科技強國大路上。
-
嫦娥二號成月球衛星 將擇機入百公裡環月圓軌道
10月1日發射後,嫦娥二號衛星成功抵達地月轉移軌道入口,當晚既實現了「零窗口」準時發射,也破解了能否直接奔月的一大懸念。 10月2日12時2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心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首次地月轉移軌道中途修正。
-
我首次實現低軌衛星軌道傾角控制
本報西安5月24日電 今天,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23天的測控,「資源二號」03星順利完成了衛星軌道傾角的調整,使「資源」衛星「三星組網」模式更加穩定、長壽命地運行。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多星組網模式下低軌衛星軌道傾角控制。專家稱,此項控制的完成,為未來我國航天測控系統多目標測控管理積累了經驗。
-
54所著力提升深空測控能力,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保駕護航
54所著力提升深空測控能力,「編織」更加靈敏而密實的深空探測網,為火星探測任務全過程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據悉,這是我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也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火星探測工程是我國繼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之後又一個重大空間探索項目,也是我國首次開展的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活動。
-
我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為「天問」探火提供測控支持
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李國利、呂炳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當天21時37分與24日凌晨1時許,探測器相繼被坐落在我國東西邊陲的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成功捕獲。
-
嫦娥二號衛星首次近月制動成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當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新華社記者 田兆運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田兆運、楊冰、姜寧)北京時間6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
-
石景山園區企業航天測控助力「天問一號」 開啟探火之旅 星辰大海 再鑄輝煌
2020年7月23號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成功將測探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實現了信號實時監測和供電控制。
-
我國首個海外深空測控站 為「天問」探火提供測控支持
據新華社西安7月24日電 (李國利 呂炳宏)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由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阿根廷深空站組成的我國深空測控網順利實施探測器地火轉移段首個圈次測控工作。目前,探測器工況正常。 7月23日13時21分許,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獲目標。
-
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 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嫦娥二號180度旋轉第一次近月制動於11時40分順利結束 我國第二顆月球衛星誕生 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後,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徵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
時空道宇星座測控,開拓商業航天新局面
在完成星座設計和衛星製造之後,時空道宇也將構建面向商業領域的星座測控系統,將面向多星、多站、多中心構建測控一體化管理,實現星座的自動化、智能化運行。衛星測控尤其是星座測控,必須通過衛星地面測控網實現。地球站是衛星和地面測控網的通信接入節點,並用於地面跟蹤、測量衛星,具備全天候自動化運行的能力。地球站分布以儘量延長衛星的測控時間為準則,咱們國家的衛星測控站基本上分布在東北、西北和海南組成的大三角地區。對於星座測控,地球站將布置多波束天線或者多副伺服跟蹤天線,可同時實現多顆星座衛星測控。
-
「嫦娥」為何選擇200公裡工作軌道(圖)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李宣良、白瑞雪、田兆運)「嫦娥一號衛星選擇距月球200公裡的圓形軌道作為"工作崗位",完全是出於有效載荷開展工作的需要。」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也雋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軌道高度是根據繞月探測的科學目標確定的,與軌道控制技術的難度無關。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任務難度極高!嫦娥五號奔月將創造五個首次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也是我國目前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
-
澳不再續約衛星站影響有多大,航天航空測控怎麼辦,幸好早有準備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很難全方面監測和管理數據。租用覆蓋全球的衛星站進行合作,對火箭發射、衛星變軌、在軌監測、數據接受返回等測控工作就成了必要的補充方式。而覆蓋全球深空探索衛星站可以為探索太空的數據安全、便捷提供有力保障。
-
系列深空測控設備:4億千米之外的信號「放大器」
中國電科技術專家表示,與近地軌道相比,本次任務的最遠作用距離達到4億千米,對測控系統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嚴的要求。中國電科發揮在歷次航天發射中積累的測控通信經驗,配備了系列測控設備,為火星探測器在茫茫「星辰大海」中測定軌保駕護航。
-
我國首顆月球衛星開始繞月飛行(圖)
衛星進入環月軌道的三維動畫。本報記者喬天富攝 本報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趙波、武天敏報導:今天11時15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正沿著地月轉移軌道高速飛行的嫦娥一號衛星發出制動指令。11時37分,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為12小時的環月橢圓軌道。這標誌著嫦娥一號衛星成功被月球引力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月球衛星。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