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事故裡的生命奇蹟:9年過去了,卻依然無法長高

2021-01-13 南閣水哥

感慨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九年過去了。各位都還好嗎?我其實有點後悔。那年動車事故發生的時候,生的時候,我本人就在離現場不到1公裡的雙嶼車站內。那天下著暴雨,而且還停了電。那一天我正好值晚班,聽說有車子掉下來了很像去看看,可是當我要去的時候,路已經被封鎖了。所以遺憾的錯過了。

後來看新聞才知道造成了那麼大的傷害,這也是動車歷史上第一次重大人員傷亡。其中這個項煒伊被救出來真的是一個「奇蹟」。那麼她現在如何呢?

項煒伊的被拯救,現在還好嗎

那年2011年,項煒伊2歲半。如果不清楚事件的人,請耐心地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2011年「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被困20小時,在2011年7月24日下午5:20,女孩被奇蹟般地獲救。而她的父母在這場災難中雙雙遇難。這麼下就失去了家人這真的是人間最大的悲痛。然而她可以活下來,被當時的鐵路公司的發言人王勇稱之為「生命的奇蹟」。

這個事故為什麼發生,又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年過去了,真相依舊不被人所接受。而生命的奇蹟也許就是這個事故帶來的最好的一絲安慰。

很多人說,小朋友安好

2011年小煒伊在上海接受了治療。

在當時的主治醫師的回憶說,小孩的傷口很嚴重,曾經考慮過要截肢處理。但是在專家組的會診研究後,最終選擇了保留肢體,但是手術的難度非常的大。而且後遺症也是一定存在的。當時使用了大量的激素,有醫生說,孩子可能會長不高。這點很心疼。幸運的是,小朋友沒有截肢,遺憾的是,未來真的長不高了。

到了2013年的消息,她已經出院在上海上幼兒園,然後傷殘鑑定也出來了。腿部十級傷殘,左小腿九級傷殘,從定性來看不是太嚴重,但畢竟留下了殘疾這對於未來的成長不利。

沒有了父母,但是爺爺奶奶還在,而且還有一個叔叔。叔叔帶回去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成長,這是最令人安慰的了。事故造成的傷害是永久的,對於個人對於家庭都是一樣。

再回過頭來看,小朋友還算是在成長。目前應該快小學畢業了吧。這些年都是怎麼過來的?作為外人真的不知道,也許在其他的信息平臺上只能了解到一點點。

2018年她的微博上留下一句話

「很久沒上微博,昨天上了一下,然後莫名其妙的就好像被盜號了,我都沒發過那條微博的,也不知道哪來的,不好意思了,打擾各位啦!可能是電腦中毒了!依依已經四年級了,一切都順利,就是長不高,永遠第一排」

這種心痛,是永遠無法理解的。也是永遠無法被原諒的。人可以不記仇,但是不能不原諒。說真的,是我們整個社會欠你一個公道。

還有道歉嗎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小朋友真的在那場災難中去世了,那會給社會留下什麼呢?

好像什麼也沒有,只不過是遇難者的名單上多加了一個人而已。

但是她活下來了。猶如一個恥辱的記錄一般,深深地刻在鐵道人的額頭上。

2011年12月29日,「7.23」特大事故處理人員的處分意見書出來了。劉志軍、張曙光兩位原鐵道部的大佬因涉及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另案處理。而責成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作深刻檢查,54人受黨紀政紀處分。

事故的最大責任,血淋淋地擺在了檯面上:列控中心設備存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不嚴、雷擊致設備故障後處置不力。貪婪、粗心、不盡責以及對於應急工作的忽視,環節的出事讓這次悲劇上演。

因為你們的疏忽,讓一個孩子失去了父母也是去了一輩子長高的機會。這就是7.23帶來的最深切的愧疚感。

我們很抱歉,在這裡又把孩子拉出來,將她的痛苦又說了一遍。

不過,看到你的畫,我心裡又是一陣安慰。好像只要人活著,對於這個社會總是有幫助的。不忘過去。面對未來。小煒伊的叔叔曾說過,不管有多難,都會帶著她一起長大,一起老去。如果他不在了,還有個弟弟要擔負起這屬於他一輩子的職責。這就是親情。到了最後,依舊是親情。

小煒伊,請你快樂的成長。好嗎?

相關焦點

  • 成人長高就是一場創造奇蹟的過程!
    骨骼閉合了想長高就是在創造人體奇蹟,但奇蹟是被人創造的,不然也不會有奇蹟一詞。很多人都有好奇心,曙光我也有,我三年前就研究過,但能力有限,也只查出點皮毛。網上也有很多關於馬提尼克島的資料,滿足一下你們的好奇心把。馬提尼克島,是法國的海外大區,位於安地列斯群島的向風群島的最北部。馬提尼克島風景秀麗,物產豐盈。
  • 溫州動車事故一周年:中國高鐵減速「療傷」
    新華網浙江頻道7月23日電(記者章苒、張遙)2011年7月23日,兩歲半的小倖存者項煒伊在回家的旅途中失去了父母。不過,母親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條微博,在過去的一年裡,幾乎每天都被訪問——迄今已經轉發五萬次,評論十二萬條。「沒事就來這裡看看你們,你們的女兒很好,安心!」
  • 媒體呼籲儘快公布溫州動車事故原因並啟動問責
    編者按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場註定要刻在新中國記憶中的災難降臨:2011年7月23日日20時50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在浙江溫州境內發生追尾事故,截止發稿時已有38個生命確認離我們而去。在災難發生之後,社會各方輿論就將這次事件「團團圍住」,如水潭中心投入巨石,衍生出一波一波聲情各異的輿論景觀。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
  • 溫州動車事故之怮:7·23成「妻兒散」
    楊峰憤怒了,「為什麼在凌晨2點宣布沒有生命跡象了?為什麼停止救援?」他情緒很激動,他認為事故發生21小時後還能從廢墟中救出一個小女孩,此前沒有生命跡象的判斷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如果,他們不放棄,繼續施救,說不定,陳熙母女還能救活。如果能給我家庭留下哪怕一個孩子也是給了我們希望。」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據了解,事故線路使用CTCS-2列控設備,正常情況下列控設備會將鐵路隔成若干區間,一個區間理論上只能放入一輛列車,列車進入後,區間尾部信號燈將顯示紅光。同時,鐵道信號設計採取的是 「故障導向安全原則」,即假如出現故障問題,則自動導向安全一方的技術原則。假如地面信號系統損壞,無法發現列車信息, 則該區間永遠顯示紅燈。
  •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9日公映
    紀念溫州動車事故微電影《如果723》  羊城晚報訊 (記者 何裕華)以不存在的「如果」,紀念「7·23」動車追尾事件。據悉,該片將於9月9日在澳亞衛視以及全國各大視頻門戶網站公映。  在首映現場,記者了解到,《如果723》主要以四個故事展開述說,分別展現了事故中的親情、愛情、友情、家庭等情感,包括小伊伊、朱平等的真人真事以及兩個新編故事。
  • 紅歌手原創歌曲 緬懷「7.23動車事故」遇難者
    記者獲悉,在上場比賽中被大眾評審要求有原創歌曲才能更好發展的聲音樂團將在本周日的大戰中第一次亮出他們的原創歌曲,且是他們為緬懷「7·23溫州動車事故」遇難者專門創作的一首《我們不會忘記》。據了解,聲音樂團是在7月23日當晚得知溫州動車事故後,連夜創作了《我們不會忘記》。談到此次創作的緣由,聲音樂團表示,他們自己也是來自四川災區的,所以對於遭遇災難的人們特別理解,特別有感情。
  • 甬溫線恢復通車第二天記者乘動車重返事故路段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動車的安全性受到了普遍的質疑。昨天是事故路段恢復通車的第二天,19:08,商報記者再次乘坐杭州南到溫州南的同方向動車,體驗此次事故帶來的變化。  18:25  我們來到杭州火車南站,偌大的售票大廳顯得有點冷清。
  • 鐵道部就動車甬溫線事故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隨後,盛光祖部長帶領鐵道部有關搶險負責人,連夜趕到溫州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救援。  在趕往機場的路上,盛光祖與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通話,請求地方政府給予支援。到達事故現場後,與先期到達的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等省市領導一起,研究了進一步的人員搜尋和傷員救治等方案。在得知公安等部門用生命探測儀多次檢測已無生命跡象的情況下,部省領導仍然堅持以救人為核心,繼續全力搜尋倖存者,查找遇難者。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動車脫軌了,好多人死了,幸好我保了一條命,生命可貴,剛那一剎那,眼前是你和我媽!」昨天21點45分,溫州人陳小姐發微博表示。事發時,她就在15號車廂的一等座29號座位。陳小姐回憶,列車行駛到永嘉站時窗外已經雷雨交加,從永嘉站到溫州南站正常情況只需要5分鐘時間。然而在永嘉站正常的上下客停車後,列車一直等了20多分鐘才啟動,過了一會兒又停車又啟動。
  • 群星關注動車事故 要求查明事故真正原因
    羊城晚報訊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受到了各界人士高度關注。演員姚晨為在事故中犧牲的動車司機潘一恆說話,稱自己的父親和潘一恆曾在一個車組工作,贊其工作盡職,駁斥外界說他是「疲勞駕駛」的說法。
  • 溫州動車追尾4大釋疑:事故次日掩埋車頭被制止
    此時,有媒體報導:「…從事故發生到現在已經有8個小時的時間了,在這8個小時裡總共進行了6次人員搜救,到現在為止,整個人員搜救行動是已經結束了……」據此,相關媒體相繼作出事故現場停止救援的報導,在社會上產生了在遇難和受傷人員尚未全部搜救出的情況下已放棄救援的一些議論和質疑。
  • 72小時後 我們依然相信奇蹟
    當大地無情地掀翻了一座又一座樓房,當沉重的牆體肆虐地壓在一個又一個柔弱的身體上,我們依然固執地擦亮婆娑的淚眼,用真誠的祝福呢喃:相信奇蹟!當死神在72小時後露出猙獰的冷笑,當72小時後還聽不到無數兄弟姐妹的呼喚,我們依然固執地拋灑鮮血和淚水,用鑽頭在希望的隧道中刻下:相信奇蹟!
  • 溫州動車事故列車司機身亡 最後時刻緊急制動(圖)
    D301次動車組福州機務段動車司機潘一恆(資料圖)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D301次列車司機潘一恆緊急制動英勇犧牲  7月23日晚,杭深線D301次列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 環球時報:回看723動車事故 當時輿論幼稚而偏激
    今天是甬溫線「7·23」動車事故三周年。那場奪取40人生命、致200餘人受傷的重大鐵路悲劇,以及由此引發的輿論對高鐵的激烈聲討都歷歷在目。  2011年是中國社交媒體迅速擴大影響力的時期,大V紛紛出現,社交媒體得以引導輿論,並對此表現出高漲的熱情。那一年早些時候以社交媒體為中心的輿論力量沉重打擊了紅十字會,鐵路部門的國營性質很強,從而成為網際網路輿論展現力量新的理想目標。  此外鐵路部門對「7·23」事故的處理存在紕漏,為媒體把高鐵拉到輿論場上「遊街」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材料。
  • 7·23動車事故9周年,降速降標真的都是這次事故導致的嗎?
    2011年7月23日晚20時30分05秒,甬臺溫鐵路溫州境內由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此次事故造成D301(CRH2E當擔)第一至第四位車廂脫軌,D3115(CRH1B當擔)第十五至第十六位兩節車廂脫軌,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的重大損失。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達40人 賠償提高至91.5萬
    2011年7月25日晚20點30分,浙江溫州,上千市民自發來到世紀廣場點燃蠟燭、放飛孔明燈,祭奠動車追尾事故中的遇難者,為傷者祈福。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福建籍乘客搶救無效亡  29日上午從溫州市殯儀館傳出消息,「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至此,「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已經升至40人。
  • 7-23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圖)
    中新網溫州7月25日電(記者 江耘 夏毅)浙江溫州「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者家屬對屍體進行辨認後悲痛不已目前事故遇難人數已上升至39人。圖為家屬在溫州市殯儀館。江耘 攝  中新網溫州7月29日電 (記者 陳國亮 成效偉)記者29日上午在溫州市殯儀館採訪時得知,「7·23」溫州動車事故中一福建籍乘客陳偉在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於7月28日晚上10時45分左右被宣布死亡,並於29日凌晨2時左右被送到溫州市殯儀館。
  • 甬溫線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
    7月26日,吊車將事故現場的車頭殘片吊至大型運輸車輛上新華社記者 王定昶 攝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車輛經過近24小時的清理工作,26日深夜已經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也被挖出運走。     26日16時30分許,最後一節比較完整的動車車體蒙著尼龍布用平板卡車運離現場。
  • 王夢恕為什麼只給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打60分
    2010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時任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一連氣用了「五個最」。打造高鐵名片並非一帆風順中國高鐵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中最重大的挫折之一就是2011年的「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彼時,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對於中國高鐵的評論從一片叫好到跌入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