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行業「網際網路+」轉型的不斷深入,移動互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3D列印、O2O等行業術語及信息技術成為媒體報導的高頻詞。而在長虹最近推出的「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解決方案中,長虹又首次提出了搭建「智慧家庭OTO生態圈」的新概念,OTO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那麼,長虹OTO究竟是個啥?其OTO背後蘊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權威新解:長虹OTO到底是個啥?
根據百度百科的描述,OTO商業模式是一種新誕生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消費者決策時間,是由TrialPay創始人兼CEOAlex Rampell提出的,「OT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簡寫,即「線上到線下」,OTO商業模式的核心很簡單,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在線支付購買線上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貓眼電影便是這一商業模式的成功範例,影迷可以通過手機APP平臺在線選座和支付,到電影院直接取票便可觀影了。
不過,長虹此次提出的OTO模式和業界以往的理解顯得極為不同。按長虹公司副總工程師陽丹的說法,「長虹全新的OTO服務模式是以長虹獨創的IPP聯接技術框架為基礎,是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解決方案的成果體現,旨在給業主們帶來更多更好的應用體驗。其中,兩個O是指Online線上業務平臺和Offline線下服務體系,而T是指Terminal各種智能終端,包括智能門禁、智能車位鎖、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窗簾等等。」基於長虹IPP聯接技術框架,在其智慧社區平臺下,可實現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智能終端的互聯、互通、互控和協同,通過賦予了各種傳感器的智能終端和雲服務、大數據等技術,可實現人、設備及內容的協同與交互,從而形成寵大的智慧家庭OTO生態圈。
進軍智慧社區,首提智慧家庭OTO生態,預示著長虹「網際網路+」轉型進入到全新階段,同時也表明長虹選擇了與業界不同的轉型路徑。在長虹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茂祥看來,「長虹的網際網路+轉型不是純粹的『網際網路化』,而基於長虹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三坐標』智能轉型戰略的引領,充分發揮長虹在智能研發、智能製造等領域形成智能終端優勢,充分發揮長虹已有的強大線下終端資源和線下服務優勢。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業跨界,進行沿著智慧社區、智慧家庭方向的『協同化』智能轉型落地。」
據悉,隨著長虹智能戰略的持續落地,長虹去年連續推出了首臺三網融合的CHiQ電視、具有雲圖像識別功能的CHiQ冰箱、具有感知技術的CHiQ空調;今年春季又推出了全球首臺移動互聯的CHiQ二代電視和全球首臺物聯網手機長虹H1。這一系列創新的智能終端產品,不僅融合了雲計算、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技術,還融入了物聯網感知技術,從而為長虹今年發力智慧社區、智慧家庭打下了堅實基礎。
智慧家庭:「1+N」邏輯謀劃新商業
業主通過長虹智慧社區平臺,可在線選擇今天的菜譜,此時冰箱會自動提醒你「食材的儲備情況」、自動計算出這道菜的熱量與營養成分;如果食材不足,智慧社區平臺會自動向你推送附近的商超,你可以在線完成下單;而附近商超接到訂單後,立即會派快遞送貨上門,通過智慧社區平臺,你還可以跟蹤快遞的實時位置,當他抵達小區門禁時,你可以對他進行識別、遙控放行.......這便是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的真實體驗,這不是傳統O2O業務的平移,而是整合了人、設備與內容的強大智慧家庭生態圈。
目前,長虹首期推出了「點點幫」智慧物業和「妥妥醫」智慧健康兩大業務,按長虹的運營計劃,將以智慧物業為「1」,進行智慧健康、智慧娛樂、智慧教育等「1+N」的OTO業務延展,一方面吸納現有成熟的O2O業務,另一方面跨界演進新的商業形態。在這一過程中,長虹將以合資、合作等方式與合作夥伴共同推進智慧社區的建設。據了解,「點點幫」智慧物業籤約社區已超過1000個,業務覆蓋地區幾乎遍布全國;智慧健康業務已覆蓋四川,並逐步向全國輻射。
「在智慧社區硬體系統上,我們將改變過去的賣產品賺錢向提供持續的服務盈利。同時還通過智慧社區平臺的打造,吸引物業公司、家政服務、百貨商超等第三方資源的加入。力爭在未來三年內實現這一平臺上的2500萬用戶群體,從而為家庭提供從衣食住行到安全、健康保障的一系列服務。」林茂祥表示,建設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不僅將為業主們帶來全新的智慧生活體驗,也將為合作夥伴和長虹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社區是其最基本的組成部分,社區作為城市居民生存和發展的載體,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體現。「智慧社區是行業巨頭布局爭奪的新風口,未來該市場或將達萬億元規模,更是眾家電和網際網路巨頭搶佔的高地。」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長虹智慧物業、智慧健康兩大業務的推出,傳統家電廠商長虹的成長邏輯正在發生巨大轉折,正在成為「終端+應用+服務」跨界融合發展的智慧新長虹。
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