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繹焚書——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場文化浩劫

2021-01-16 不經過徹骨寒冷

蕭繹是南朝梁武帝的第七子,性喜讀書,傲視天下士子,自稱「韜於文士,愧於武夫」。在他四十六年人生世中,共搜集圖書十四萬餘卷。由於他生來就瞎一目,並不受梁武帝蕭衍的喜歡,早早封他為湘東王,就藩江陵,所以他躲過了侯景之亂。

侯景被滅後,南梁四分五裂,兄弟相爭,蕭繹在陳霸先、王僧辯等人的幫助下,在江陵自立為帝,史稱梁元帝。蕭繹是位大文化人,著有大量的學術著作,善寫五言詩,曾為漢書作注,史稱他「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但這個大文化人卻右在政治上非常弱智,這主要是他的性格使然。

蕭繹性矯飾,多猜忌,這樣的性格,生逢亂世難以服眾。因為猜忌,他先後殺掉了弟弟桂陽王可蕭慥,侄子蕭譽,並襲擊哥哥蕭綸,殺害孫輩蕭棟;武陵王蕭紀派人援助他,也被他拒之於白帝城。他有大軍十萬,卻坐視老父蕭衍被侯景逼死。為了登基為帝,置大敵於不顧,專門消滅他認為可以威脅他帝位的兄弟子侄。

侯景破滅後,他踏著兄弟子侄的屍骨做穩帝位,就狂妄自大,以為他可以談笑定天下了。蕭繹瞎一目,畫師為其畫像,不知道他的忌諱,被殺者數十人。有一畫師機敏,為他畫了一張射箭的肖像,因為掩蓋了瞎目,被賞金數萬。面對強大的西魏,他在不知己知彼的情況下,貿然挑戰西魏。西魏大軍在宇文護、楊忠等帶領下,僅用二十八天就攻下了江陵。慌亂中的蕭繹在投降前認為這全是被書所誤,親手將自己收藏的十四萬卷書付之於火,照成了繼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又一次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所損珍藏典籍約七萬卷。

不久,這位焚書前大呼「文武之道,今日盡矣」的蕭繹被侄子蕭察用酒灌醉以土袋壓死。做為文化人,蕭繹留下的《金樓子》在中國文學史佔有一席之地,他亦工於繪畫,對後世也頗有影響。成語故事「徐娘半老」亦出典於蕭繹。但這一切都不可改變蕭繹毀滅中國文化的罪惡。

相關焦點

  • 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卻製造了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歷史上卻又有多次文化浩劫,比如秦孝公焚書(韓非子記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當然實際沒有認真執行,且局限於秦國,影響不大)、秦始皇焚書坑儒、梁元帝焚書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那麼,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嗎?其實並非如此,而是來源於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之手,這就是清朝的乾隆!
  • 十年文化浩劫吹不到衝不毀的「人格長城」
    著述《春秋》的孔子與實踐《春秋》的關羽,作為儒家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總代表,在誓把舊世界砸個天翻地覆的「文革」中,勢必會首當其衝,其文化遺存也必會在劫難逃。但這文武兩聖,在那場「造神」與「滅神」的浩劫中,遭際卻有所不同。
  • 一場浩劫,默默了
    一場浩劫,洗淨滿樹銀花,月如鉤,人如綢,衣落倩影有人穿越,影懷黯淡無光灑去,能寄封書信回哪個家,秒寸之音已弄醒蒙拉麗莎,我們坐在天橋底下,看著薰薰而來的雪花,開始潮起與潮落。笑聲蕩然無存,夜星划過小溪,此樓高聳入雲,那梯抽掉寸寸,下不來的寄望,上不去的遠江,搖著擼看著倒影,月光也輕柔的灑在肩膀上,一不小心的滑落,魚兒都跟著入了更深邃的水中,有時候就是這樣,頗有不明覺厲的鏡子,反射出太多紛雜的物事,逆著鏡框看人潮,數著燈光看倒影,一舟帆能千裡,幾滴水能浮沉,手心到眼眸,紛紛退散,直到再也不見,默默了。
  • 人類歷史發展是意識的歷史演變:讀中國歷史感慨
    歷史上落後部落消滅高度文明國度的事例常有發生。比如,蠻夷的秦國蕩平了文化高度發達的齊、楚等國;野蠻的蒙古部族消滅了富裕的南宋;同樣野蠻的滿清部族消滅了高度發達的明朝。奇怪的是秦統一後發生了焚書事件,使秦以前夏商周三代歷史變得模糊。這很像是有意為之的行為,但是誰在操縱歷史呢?
  • 南京大屠殺:也是一場文化浩劫
    與逝去的生命同樣令人痛心的,是日軍在南京的文化掠奪。1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新書正式發行,包括《江蘇的文化劫難:1937—1945》《英國外交官和英美海軍軍官的記載——日軍大屠殺與浩劫後的南京城》等18本。
  •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紀錄片《浩劫》,它的導演朗茲曼走了
    納粹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記憶之一。對於這些最深的痛苦,我們如何去面對?如何去反芻?有人用虛構的方法去追溯,於是我們看到了《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也有人用記錄的方法去再現,於是我們有了關於大屠殺最重要的紀錄片——《浩劫》。
  • 一場浩劫,在所難免!
    浩劫,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一個國家或民族出現。而在我個人的生命裡,從他出現的那刻起,我就篤定,這個男人。會在我的生命裡,留下印記。上學的時候,我們總是幻想戀愛。可是它要來的時候,又沒有勇氣接受它。似乎生命裡被下了一個定義。初戀的人,是走不到一起的。
  • 1300多年前,華夏大地的一場浩劫,嚴重阻滯了中國的發展
    當唐玄宗還沉迷在楊貴妃的美色中不可自拔的時候,安祿山卻已經率領十五萬精兵向大唐壓來,這樣一場浩劫在華夏地區足足持續了八年,安祿山所過之處唐軍連連敗退,交戰數月以來,唐軍根本抵擋不住安祿山的大軍。潼關淪陷,唐玄宗帶領楊貴妃和百官出逃,唐軍兵力匱乏,主力軍中大多數兵士都是從未上過疆場的新兵,與安祿山精兵良將根本無法比擬,根柢無法相提並論,屆時,唐肅宗想起大唐的盟友回紇,此前大唐曾給予了回紇各方面的幫助。幾番商議後,大唐以非常豐厚的回報讓回紇答應了相助,於是出重兵幫唐軍一舉拿下長安,後來,聯合唐軍把叛軍趕出洛陽。
  • 視頻亂象,便是文化浩劫。
    視頻亂象,便是文化浩劫。有人認為,在這個全民教育極為普及的新文明時代,文字已經是一種人人都已掌握的基礎技能。那些文筆不錯自以為能書寫出錦繡文章的,此刻並沒有什麼稀奇和值得為人稱道的地方。這網絡資訊碎片化,所催生演化出各類小視頻的新文化現象,大眾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已被其吞噬。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很難安靜的閱讀完一本有價值的書籍。
  • 臺灣去文言文是文化浩劫
    (記者 林谷隆)長期推動學童讀經的國民黨臺中市議員賴義鍠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文言文對傳承中華文化相當重要,「教育部」利用課審會刪減文言文比例,根本是蔡當局官員為去中國化,而去文言文。臺灣良好保存中華文化,很多傳統文化連中國大陸都要派人來學習尋根,現在竟然自己要放棄去除,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國民黨必須透過宣傳讓民眾知道去中國化對臺灣有多不利,避免讓文化浩劫發生。
  • 碎片化、去中心化將把新媒體推進一場文化浩劫
    由此,筆者認為,是時候對新媒體揭竿起義,來一場反新媒體的革命了。竊以為,史有秦始皇「焚書坑儒」,今有新媒體「毀書坑人」。不同的是,前者是坑殺,後者是坑害。所以新媒體就等於秦始皇。由此推論出,微信付費閱讀是陳涉吳廣,雖然最後必死無疑,但畢竟敲響了一記警鐘,我們要開始稍遠離新媒體了,否則,一場新的文化浩劫就要來到。
  • 文化浩劫傷痕累累:保衛文化路漫漫其修遠
    核心提示:近現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嚴重的現實窘境。西方率先實行資產階級革命,對東方的武力侵略之下伴隨著文化侵略;而中國為了救亡圖存,學習西方從武器到制度到文化,傳統文化變得越來越遙遠和陌生。從內部看,傳統文化也遭遇了三次浩劫:焚書坑儒、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 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中新社莫斯科五月九日電(記者孫宇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是一場空前的浩劫。  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 洗劫伊博物館:人類文明的浩劫、歷史記憶的重創
    16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對伊拉克 國家博物館17萬件歷史文物的洗劫,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特殊浩劫,是對人類保存歷史記憶的一次重創」。一些伊拉克人開始哄搶國家博物館內珍藏的有幾千年歷史的珍貴文物。48小時內,博物館被洗劫一空,17萬件文物不知去向。  西亞早期文明誕生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一系列文明古國在這裡建立,輝煌的早期文明在這裡誕生。
  • 人類正經歷一場浩劫
    浩劫人類環境破壞災難不斷,有「地球的肺」之稱的亞馬遜森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燃燒,煙霧甚至蔓延到了3000公裡以外的城市,成千上萬的火海在亞馬遜雨林中肆虐,熱帶植被、樹木和其中所棲息的動物都被化為灰燼。哥倫比亞的漫畫比賽主題:亞馬遜環境中的綠色保護。
  • 濃縮復活節島人類被毀滅的歷史文化(上)
    濃縮復活節島人類被毀滅的歷史文化(上)大家好,小編今天帶你們去了解復活節島上居民的歷史,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前面我們講了復活節島上從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直到整個島的土著跟文化被毀滅的歷史。
  • 李贄:《焚書》刊行讓耿定向非常不滿,使得兩人公開決裂!
    萬曆十八年,李贄《說書》、《焚書》和《藏書》的部分論著相繼在麻城刊行。《焚書》是李贄的主要著作之一,收錄了他萬曆十八年之前所寫的書信、雜述、史論、詩歌等,其中就包括和耿定向論爭期間的書信等內容。李贄在《焚書自序》中說:夫欲焚者,謂其逆人之耳也;欲刻者,謂其入人之心也。逆耳者必殺,是可懼也。
  • 上港隊長中超謝幕戰唯一幸事,浩克一小跳躲過一場浩劫
    中超季軍爭奪戰不僅是明年亞冠資格賽席位的決戰,也是上港隊長胡爾克的中超告別戰。巧合的是,這場比賽是胡爾克5個賽季以來個人第100場中超聯賽。但是比賽結果並不完美,比賽過程中胡爾克還險些遭遇職業生涯報銷的危機。
  • 俞灝明:一場浩劫,一場蛻變
    怎麼從流量明星轉為實力派演員,俞灝明給了我們另一種可能,一場浩劫,一場蛻變。隨著市場的日漸成熟,觀眾理智上線,流量明星漸漸被逼進一個旮旯胡同,轉型迫在眉睫。也不是沒有流量明星走上轉型之路,可真正轉型成功並贏得觀眾認可的寥寥無幾,有的流量明星以為把自己畫一個醜裝,穿一件破爛的衣服,在泥坑裡滾兩圈,鋪天蓋地發一些敬業通稿,這就是轉型啦!
  • 《天際浩劫》與《生化戰場》演繹末日浩劫
    在網路遊戲世界中,WOZ與《天際浩劫》有著同樣的「人類危機」主題,在場景、構思、人物、故事等諸多方面有了異曲同工之妙。「人類劫難降臨,生存還是毀滅」。WOZ與「天際」正同時演繹著一場「人類危機」! WOZ遊戲中「原罪軍」研製出的「變異者」生化體以感染方式給人類帶來劫難,而「天際」中外星人的入侵同樣有著「非自然力量」衍生出的故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