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Science》:揭示單個納米晶體的三維原子結構!

2020-12-05 孜然學術

來自同一合成批次的納米晶體通常在尺寸、晶格畸變和缺陷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精確測定單個納米晶體的三維原子結構是了解和預測其物理性質的前提。本文作者通過開發了的具有原子解析度的3D液體池電子顯微鏡,展現了由單個批次合成的具有關鍵結構差異的Pt納米晶的高解析度3D原子排列。得到的結構信息能夠為今後改進合成和理解當前材料的性能提供重要的新指導。

精確測定單個納米晶體的三維(3D)原子結構是了解和預測其物理性質的前提。但來自同一合成批次的納米晶體通常顯示出很小差異,但在尺寸、晶格畸變和缺陷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只有通過具有高空間3D解析度的結構表徵才能夠被理解。

基於此,來自於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Jungwon Park教授,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Hans Elmlund教授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Peter Ercius(共同通訊作者)利用微納加工製備的微流晶片作為液體池(liquid-cell),製備了具有原子解析度的3D液體池電子顯微鏡(SINGLE)研究了單個Pt納米晶的結構,揭示了Pt納米晶在液相中的內在異質性,包括結構退化、晶格參數偏差、內部缺陷和應變等。由此引發的這些結構上的差異導致了對自由能的產生了巨大貢獻,在任何關於納米晶性質或應用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論文以題為「Critical differences in 3D atomic structure of individual ligand-protected nanocrystals in solution」發表在2020年4月3日出版的《Science》上。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6/60

眾所周知,材料的3D原子排列決定了其物理和催化性質。但由於表面懸空鍵、缺陷和位錯的存在,以及有限尺寸引起的內在量子效應,納米晶的3D結構通常會偏離其整體對應的周期性原子排列,尤其是在直徑小於4nm的小納米晶體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正因為如此,這些獨特的物理性質使納米晶體在多相催化劑方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同時由於在單個納米晶體的合成水平上很難得到均勻的控制,因此合成的納米晶的總體傾向於具有異質原子結構。此外,典型膠體合成中的有機配體和溶劑會調控表面原子,從而進一步影響納米晶體的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因此,基於大多數催化和反應都發生在液相中的事實,從液相直接測定單個原子在單晶水平上的位置對於更深層次理解其獨特性質必不可少。

納米晶體的3D原子結構可以通過電子斷層成像技術確定,同時通過傾斜系列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重構這些結構。然而,該方法依賴於真空和襯底上的圖像採集,將會導致納米晶的結構變形。此外,由於投影方向的缺失,空間解析度在3D空間中往往液是不均勻的。其中,基於Cryo-TEM的單粒子重構作為一種替代方法實際上也不適合研究異質納米晶體,因為該分析嚴重依賴於從假設結構相同上收集的不同粒子的2D圖像。在之前的研究中,通過3D SINGLE(石墨烯液體池電子顯微鏡對納米粒子結構的鑑定)作為解決溶液中納米晶的3D結構的直接方法,但所得到的解析度僅足以確定3D的整體形貌,對如何分析這些信息以提取關鍵結構因素的理解仍然有限。

在本文中,作者基於「布朗單粒子重構」的方法,設計了一種具有原子解析度3D SINGLE,並將其應用於分析溶液中單個Pt納米晶的3D原子排列。同時從來自同一合成批次和擬合的原子模型中得到的8個單個Pt納米晶的高解析度3D密度圖顯示了具有結構異質性的fcc結構,包括單晶性、畸變和位錯。此外,3D原子位置的精確分布(±19pm)的特性使得能夠直接研究晶格膨脹、內部缺陷、表面和位錯面附近的應變以及它們對自由能的貢獻。研究結構表明,在基於SINGLE方法的實際溶液中得到的結構信息能夠為今後改進合成和理解當前材料的性能提供重要的新指導。

圖1. 液相中Pt納米晶的原子解析度3DSINGLE。(A-C)8個單獨的納米晶的高解析度3D密度圖,原子位置圖和應變(εxx)圖;(D) 粒子4的應變(εxx)圖像。

圖2.單晶Pt納米晶的原子結構分析。(A-C)3D密度圖和粒子4沿[100]、[110]和[111]軸的原子位置;(D)納米晶體的結構;(E)六種不同尺寸的納米晶沿<110>(紅色)、<100>(黑色)和111>(藍色)方向的原子層間距。

圖3. 從三維原子圖譜推斷出的Pt納米晶對尺寸依賴性。(A,B) 六種不同尺寸單晶的晶格參數和平均徑向應變值;(C)XRD圖譜;(D)在真空環境中利用原子坐標計算重構Pt納米晶的形成能;(E,F)PVP配體在五個不同面的Pt表面的結合模式及其電荷密度分布;(G)六種單晶粒子的徑向應變圖。

圖4.具有複雜結構的納米晶3D結構分析。(A-C)畸變納米晶體3D結構分析(粒子7);(D-F)位錯納米晶體的3D結構分析(粒子8)。

圖5. Pt納米晶3D應變張量分析。(A)單晶粒子(粒子4)應變張量六個分量的切片圖;(B)粒子4的所有原子(頂部)、核心原子(中間)和表面原子(底部)的應變張量的直方圖;(C)具有畸變晶格粒子的應變張量的六個分量的切片圖(粒子7);(D)粒子7的所有原子(頂部)、核心原子(中間)和表面原子(底部)的應變張量的直方圖。

總之,作者通過開發的具有原子解析度的3D SINGLE,展現了由單個批次合成的具有關鍵結構差異的Pt納米晶的高解析度3D原子排列。同時原子解析度3D SINGLE也能夠應用於各種組成的納米晶,包括膠體納米材料和生物大分子。(文:Caspa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Science: 溶液中單個配體保護的納米晶體3D原子結構的關鍵差異
    in solution編者按:納米粒子製造中的一個挑戰是,即使對於尺寸均勻的粒子,在原子排列和表面覆蓋配體之間仍然存在分布。利用液體細胞透射電子顯微鏡,Kim 等人重建了一批合成的單個納米晶體在溶液中的結構。對多個粒子的比較表明,單個納米粒子的內殼和外殼的結構不均勻性和差異,以及包含擴展缺陷的納米粒子和內應變的差異,所有這些都會影響每個粒子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摘要:精確確定單個納米晶體的三維(3D)原子結構是了解和預測其物理性質的前提。
  • 《Matter》新發現:晶界的3D原子結構成像,經典理論模型得到證實
    本文通過使用原子級電子層析掃描,破譯了納米金屬晶界的3D原子結構,發現一般的大角度GBs在原子尺度上是非平面的,其組成結構單元不具備平移周期性。此外,在低角度GBs中,位錯上的扭結和錯動是由原子決定的,證實了經典的位錯扭結-錯動模型。
  • 鈣鈦礦再登頂《Science》!原子尺度揭示微觀結構神秘面紗
    原子解析度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已經為許多晶體太陽電池材料提供了重要認知。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Laura M. Herz & Peter D. Nellist等研究者,用這種方法成功地在低劑量的電子輻照下對甲胺三碘化鉛[CH(NH2)2PbI3]薄膜進行了成像。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結構生物學領域有一條不成文的觀點:結構決定功能。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
  • 最新Science:核磁共振揭示結構-性能關係,助力MOF玻璃設計!
    使用超高場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直接檢測了ZIF玻璃中的短程無序現象,揭示了結構與性能的關係,有助於金屬-有機框架玻璃的設計。熔融淬滅的沸石咪唑骨架(ZIF)玻璃的結構為研究其玻璃形成機制提供了依據。論文連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85/1473液體的快速冷卻是製作玻璃最主要的方法。熔體淬火(MQ)玻璃可大致分為無機、有機和金屬三大類,分別含有離子共價鍵、共價鍵和金屬鍵。最近,有報導稱基於金屬有機框架(MOFs)的第四個家族的MQ玻璃具有配位鍵。
  • 金屬所等實現晶界三維原子結構成像
    晶界作為材料中廣泛存在的重要缺陷,它的結構和行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多晶材料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晶界結構和行為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學的研究焦點之一。雖然透射電子顯微技術的發展已將材料研究推進到亞埃尺度,但是由於晶界結構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傳統透射電鏡二維投影成像模式的限制,人們對實際晶體材料中的晶界結構的認知極其有限。
  • Nature Materials:闡明TMDs中三維原子缺陷與電子結構關聯!
    、光學和化學性質,與它們的三維原子結構和晶體缺陷密切相關。原子電子層析成像(AET)可用於測定晶體缺陷和三維原子結構。然而,迄今為止,AET僅限於金屬納米顆粒和針狀樣品,而將其應用於二維材料的檢測仍存在較大難點。
  •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來源:科學網 8-18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植物所獲悉,由清華大學隋森芳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與該所沈建仁研究員、匡廷雲院士率領的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一種中心綱硅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光系統II-捕光天線超級複合體的3.0 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為光合作用的理論計算和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理論依據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一線抗結核藥物...
    2018年10月25日,團隊聯合孫飛研究員、王權博士等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解析了臨床藥物Q203靶點——呼吸鏈超級複合體CIII2CIV2SOD2結構(詳見BioArt報導:Science丨立足抗結核病藥物靶點開發,饒子和院士團隊歷時多年解析分歧桿菌呼吸體超複合物III2IV2SOD2原子解析度結構);2019年1月24日,與楊海濤
  • 第一次,冷凍電鏡看見單個原子!
    這使得蛋白質結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幾乎與X射線晶體學獲得的結構一樣好,X射線晶體學是一種更古老的技術,當蛋白質晶體受到X射線轟擊時,它會從蛋白質晶體的衍射圖案中推斷出結構。2013年以來,冷凍電鏡一直在尋找突破,以擺脫X-射線晶體學,成為結構生物學領域的絕對霸主。但是,它還存在一個關鍵問題懸而未決:解析度不夠高!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結構生物學領域有一條不成文的觀點:結構決定功能。只有知道生物分子的原子排布,科學家們才能了解這個蛋白的功能。幾十年來,分析蛋白結構有一個無冕之王——X射線晶體衍射。在X射線晶體衍射中,科學家們讓蛋白結晶,然後利用X射線照射,隨後根據X射線的衍射來重建蛋白的結構。
  • 毫秒分辨探測晶體成核機制
    近日,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聯合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漢陽大學的研究者通過原位電鏡表徵具有毫秒時間解析度的單個金納米晶體異質成核,相關成果發表於頂刊《Science》,並以題為「Reversible disorder-order transitions in atomic crystal nucleation」。
  • 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
    1.分子晶體的定義分子間通過分子間作用力相結合形成的晶體叫分子晶體。如:乾冰、碘晶體、冰等。構成分子晶體的粒子只有分子。特別提醒 稀有氣體單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分子晶體,無化學鍵,晶體中只有分子間作用力。
  • 中國科學家實現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可控摺疊
    原子級精確石墨烯摺紙術構築三維石墨烯納米結構。 中科院/供圖 國際首次!中國科學家實現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可控摺疊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6日發布消息說,該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納米結構摺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可按需定製的石墨烯「摺紙」。
  • 冷凍電子顯微鏡首次看到了單個原子
    我致力於翻譯全球最新學術期刊上的文章與大家分享,同時奉上帶有重點詞彙中文釋義的英文原文。喜歡的關注吧。也希望各位科學大神和英文大神不吝賜教。改變分子成像技術的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稱為冷凍電子顯微鏡,可產生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並且首次可分辨蛋白質中的單個原子。
  • 《Science》新突破:多晶純銅納米晶中發現全新亞穩態結構
    導讀:本文通過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了極細晶粒多晶純銅的一種全新亞穩態結構。在通過應變將晶粒尺寸減小到幾個納米後,多晶中的無序晶界演變成受孿晶界網絡約束的三維最小界面結構。這種多晶結構以所謂的Schwarz晶體為基礎,即使接近平衡熔點,也能穩定地防止晶粒變粗,其強度值也接近理論值。
  • 【知識】TEM在晶體結構分析中的三大應用
    相對於 X-射線,電子束由於具有更短的波長以及更強的衍射,因此電子衍射應用於納米晶體的結構分析具有特別的意義,透射電鏡不僅可對納米晶體進行高分辨成像而且可進行電子衍射分析,已成為納米晶體材料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包括判斷納米結構的生長方向、解析納米晶體的晶胞參數及原子的排列結構等。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
    2018年10月25日,團隊聯合孫飛研究員、王權博士等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解析了臨床藥物Q203靶點——呼吸鏈超級複合體CIII2CIV2SOD2結構(詳見BioArt報導:Science丨立足抗結核病藥物靶點開發,饒子和院士團隊歷時多年解析分歧桿菌呼吸體超複合物III2IV2SOD2原子解析度結構);2019年1月24日,與楊海濤教授的合作團隊在Cell上發表文章解析了臨床藥物SQ109靶點
  • 硅藻光合作用結構原子水平三維結構首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植物所獲悉,由清華大學隋森芳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與該所沈建仁研究員、匡廷雲院士率領的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一種中心綱硅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光系統II-捕光天線超級複合體的3.0 埃解析度的三維結構
  • 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知識點總結
    二、原子晶體1.結構特點(1)構成微粒及微粒間的作用力 (2)微粒堆積方式整塊晶體是一個三維的共價鍵網狀結構,不存在單個小分子,是一個「巨分子」,又稱共價晶體。2.物理性質及物質類別(1)物理性質①原子晶體一般熔點高、硬度大。②結構相似的原子晶體,原子半徑越小,鍵長越短,鍵能越大,晶體的熔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