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審稿:威龍,清華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執行重慶-拉薩航班任務,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脫落。
根據通報,當時航班處在9800米的高空,裂紋出現不久,駕駛艙的右風擋玻璃爆裂,飛著飛著窗戶沒了。
駕駛艙內溫度驟降氣流狂奔,內部失壓,艙內設備因為氣壓急劇變化,儀錶盤破損,控制臺遭到破壞。
飛機開始劇烈顛簸,氧氣面罩開始掉落,甚至有雜物開始掉落。
「覺得自己這次玩完了。」一個乘客在安全落地後說。機艙內交錯著乘客的哭泣聲,甚至有人開始眩暈嘔吐。
乘務員們在安撫在儘量維持秩序。「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處理好。」機組廣播一遍遍重複著。
此時,駕駛艙內,機長也進行著與生死賽跑的操作。高空低溫失壓,瞬間失壓鼓膜受傷,巨大的風噪讓無線電幾乎不可能。
兩位機長穿著短袖,在極端環境下以最大的毅力保持著清醒。他們憑藉著自己的經驗與勇氣、技術與膽識,在自動儀器幾乎全部失靈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近幾年國內最有挑戰性的特情處置和世界級的迫降。
看完這些,讓我們為兩位英雄機長點讚,但是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飛機玻璃為什麼會突然破碎?當遇到同樣的危險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一起詳細了解一下!
【飛機風擋玻璃破碎有多驚險?】
此次駕駛艙破損情況極為罕見
有專家稱:飛機駕駛艙玻璃整片脫落在民航史上及其罕見,此前整個民航史上僅有一例,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於機組來說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驚險程度難以想像
1、風擋玻璃破損脫落會使整個客艙失壓
飛機在30000英尺高度巡航時,客艙內的座艙高度相當於6000-7000英尺,人在這一高度時完全可以自主呼吸並能保持身體的舒適度。
但是,一旦出現玻璃破損,短時間裡客艙內壓力就會變為飛機真實高度的外部壓力,一瞬間就會讓人失去意識。
2、溫度降至零下四十度,還伴隨噪音和大風
風擋玻璃破損一瞬間,如果飛行員沒有系好安全帶的話,很容易被吸出去。
由於強烈的向外吸力,飛機儀錶盤部分系統也可能受到損壞,一旦風擋下側的控制面板損壞,飛機自動駕駛功能就會失效,飛行員需要手動駕駛飛機。
據了解,本次川航3U8633航班機組遭遇風擋破損後,駕駛艙內的溫度迅速下降到零下40度左右,如今飛行員穿著多為短袖,在低溫環境下需要克服寒冷,同時帶來的還有大風及強烈的噪音。駕駛員在座艙內能感受到龍捲風般的撕扯感。
3、民航客機下降到安全高度比戰鬥機更難
對於戰鬥機飛行員而言,藉助於飛機良好的機動性能可以在短短的3分鐘之內迅速下降高度到4000米以下,而民用航空下降率最大只能在30m/s,下降到4000米最少也需要5分鐘以上。
如此長時間的暴露在低溫、低壓、低氧氣含量的環境中自身安全都難以保證,更何況機上還有上百名旅客,飛行員的決策與處置難度不可想像。
【風檔玻璃為什麼突然碎了?】
業內人士分析事故四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安裝風擋玻璃時,使用的螺絲不合格,或安裝時用力過猛,產生裂紋,造成隱患。
第二種可能:玻璃材質存在問題。
第三種可能: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由於高空機艙外溫度極低,通常前風擋玻璃需要加溫以維持其強度,但如果加溫過程中,出現短路或發熱不均衡,也可能導致玻璃強度變化,在內外壓力差的作用下破裂。
第四種可能:風擋玻璃遭到外來物撞擊,導致破裂脫落。
飛機風擋玻璃有三層,內層主要承壓,外層主要是防震,通常內層強度最大,如果被外來物撞擊,一般是外層破裂,只要內層完好,飛機飛行不會有大問題。
專家稱,此前國內曾出現過類似情況,飛機進入雲層後,遭到冰雹等打擊,出現外風擋玻璃破碎的情況,但在9800米高空,遭受外來物撞擊的可能性很小,這個高度沒有冰雹,能飛的鳥類也極少,因此基本可以排除這種可能性。
具體的事故原因,需要以調查結果為準。
【最新消息】
據了解,有關部門針對川航3U8633航班緊急備降事件的初步調查了解的情況是,該航班最近一次例行檢查於2018年4月12日在昆明完成,級別為A檢4A5級,此前一次例檢級別為C檢3C,是2017年3月9日委託成都方面完成的。
該飛機當日無保留故障項目。查詢近15日維修記錄,該飛機無風擋故障信息。
目前已確認破裂風擋為原裝件。
此事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有關專業人士介紹,4A5定檢(類似四s店保養) 這是業內按照飛行小時數做相應的定期檢查。
【非常實用!必須看完】
一、登機前要做哪些安全準備?
乘飛機出行,儘量別穿T恤、短褲和涼鞋,以免遇突發事件,被玻璃、金屬劃傷。最好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這樣一旦起火,可以提供更好的保護。
此外,最好不要隨身攜帶鉛筆、原子筆等物品,這些物品在飛機受到衝擊時可能成為致命的兇器。
二、登機後首先該做什麼?
登機後,首先確定好緊急出口的位置,這樣即使在飛機發生意外,機艙內煙霧瀰漫或者太黑時,也可以找到出口。根據門上的說明,學會緊急出口的開啟方法。
仔細閱讀前排椅背上的安全須知,認真觀看乘務員的介紹和示範,這些知識在逃生時最為有效。
熟練掌握系上和解開安全帶的方法,可以重複幾次系、解安全帶的動作。
三、一旦發生危險,應該怎麼做?
一旦發生危險,要儘量保持鎮定,聽從乘務人員的指示。
飛機失事後的90秒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這段時間內儘量要做到以下幾點:
1、確認最近的緊急出口位置,同時系好安全帶。
2、收回小桌板、豎直椅背。保證自己這一排及後方乘客逃生通道暢通。
3、摘下眼鏡、項鍊、戒指、假牙,脫掉高跟鞋,取出口袋裡的尖銳物件。
4、當機艙「破裂減壓」時,要立即戴嚴氧氣面罩。若飛機在海洋上空遇險,要立即換上救生衣。
5、飛機迫降時,應雙手交叉放在前排座位上,頭部放在手上。也可以將身體蜷縮在一起,比如身體彎向膝蓋,雙手儘量抱住腳踝,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巨大撞擊力對骨骼的損傷。
當聽到機長發出最後指令時,乘客應按上述動作,做好衝撞的準備。飛機未觸地前,不必過分緊張,以免耗費體力。在飛機觸地前一瞬間,應全身用力,憋住氣,使全身肌肉處於緊張對抗外力的狀態,以防猛烈的衝擊。
6、遇到危險時,人們可能會迫不及待地解開安全帶準備逃生,但如果過早解開,飛機產生的強大衝擊力會對旅客的身體產生致命傷害。建議在飛機落地基本穩定之後再解開安全帶。
7、一旦飛機降落墜毀,要儘快走向安全出口,或者走向有外界光亮的裂口,快速遠離飛機殘骸。如果發現緊急出口也已經起火或被濃煙包圍,那麼就要向著有光亮的地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