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方言大師揚雄 一篇辭賦敲開仕途大門

2020-12-02 華西都市網

【人物簡介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漢蜀郡郫縣人。西漢文學家、哲學家。他的文學名篇有《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長楊賦》。

揚雄的這四篇「大賦」,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說到辭賦,必稱漢賦「四大家」(揚馬班張)。揚雄的哲學著作有《太玄》《法言》等,語言學著作有《方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名篇《陋室銘》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之名句。滄海桑田,郫都之故亭早已無存。由於揚雄曾在綿州講學,綿陽人就在風景秀麗的西山為揚雄修建子云亭。作為揚雄出生地,揚雄前半生都是在郫縣(現郫都區)度過的,現在郫都區友愛鎮還留有揚雄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中,子云亭的主人,漢代大儒揚雄是資格的成都人。和古今中外的文人一樣,揚雄一生備受爭議。褒之者,稱之為「西道孔子」,宋神宗把揚雄請進文廟配祀孔子,享受每年春秋二季的隆重祭祀。

也有人貶斥揚雄:南宋朱熹認為他不忠於漢朝,屈從於篡權的王莽,是變節分子,稱他為「莽大夫」。

作為揚雄的「老鄉」,郫縣二中語文教師、郫都鄉土文化愛好者孫宗烈一直在研究揚雄。在他看來,揚雄涉獵甚廣,是集合文學、哲學、天文學、語言學、歷史學、文字學等學科的文化大家。曾被載入《不列顛百科全書》。「作為一位世界名人,他的文化歷史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一文驚成帝

多年嘔心瀝血

一篇辭賦敲開仕途大門

提到揚雄,繞不過去自然是漢賦。

作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個重要階段,「漢賦」在兩漢期間湧現出許多著名的辭賦家,其中的佼佼者,在西漢是揚雄和司馬相如。《文心雕龍》把揚雄擺在司馬相如之前,故西漢辭賦又有「揚馬」之稱;在東漢是班固和張衡,有「班張」之稱。漢代辭賦有揚、馬、班、張「四大家」之稱。

事實上,那個年代,寫賦很時髦,卻又勞心費力,是一件很考驗工夫的手藝活兒。孫宗烈說,漢賦講究「弘麗溫雅」,「弘」是鋪張揚厲,氣勢磅礴。「麗」是富有文採,辭藻華美。「溫」是含而不露,託物言志。「雅」是文辭典雅,多用典故。總之,賦要求做到大氣勢、好文採、深寓意、大學問。一篇好賦,往往集作者文學才氣和哲學思想於一體。揚雄寫賦,一方面是天資卓越,另外一方面跟他的勤奮分不開。他天生口吃,不善言談,但他是個非常勤奮的人。揚雄辭賦是自學成才,他模仿司馬相如學習寫賦,歷練幾十年終成漢賦大家。

賦其實就是文人才學等綜合表現,因此很多文人為了寫好一篇賦,常常搜腸刮肚,冥思苦想。為搜集典故和謀篇布局,耗費數十年工夫。張衡寫《二京賦》花了十年。左思作《三都賦》用了十二年。據西漢儒家學者桓譚的《新論》說,揚雄奉詔作《甘泉賦》,用盡心思,疲倦困臥,「夢腸出,收而納之。」「這個傳說雖然有虛誇成分,但能說明揚雄作賦真正到了嘔心瀝血的地步。」孫宗烈說。

揚雄寫賦的功力有多深?孫宗烈說,他近四十歲時離開故鄉(也就是今天的郫都區友愛鎮),動身到當時的都城長安去求仕。當時有人在漢成帝面前誦讀揚雄的賦,漢成帝是辭賦行家,以為此賦是司馬相如所作,得知是揚雄的作品後,當即召見,把揚雄留在身邊。那篇賦文就成了揚雄入仕的敲門磚。以模仿司馬相如辭賦開始,最後做到自己的辭賦與司馬相如難分伯仲,可見揚雄辭賦功力之深厚。

一言驚天下

27年完成《方言》

開我國地方語言學先河

方言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歲月流轉,熟悉的俚語卻在悄悄地改變。

在學界和業界,一直有人呼籲留住文脈,留住傳統。事實上,為了留住傳統文化,在古代,已有人開始記錄各地的方言。中國第一部有關於方言匯總的文本《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就是西漢揚雄所著。

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朝廷都會派「輶軒使者」(乘坐輕車的使者)去到各地搜集方言,並記錄整理。嚴君平收集了一千多字,臨邛人林閭對「輶軒之書」研究頗深,他保存的書籍裡有五六千個方言詞。

孫宗烈說,揚雄《方言》的素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揚雄年輕時拜林閭和嚴君平為師,學習奇字、蟲書,從兩位老師那裡得到了大量「輶軒之書」的素材,為編寫《方言》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揚雄任黃門侍郎後,每天在皇宮門口,拿一支毛筆,鋪四尺絹綢,向全國各地到京城辦事的官吏或者其他入宮辦事的人員做調查,了解他們供職地的方言;也向輪流守衛京城的士兵進行調查,要求他們說一說當地的方言,或者寫一寫各自家鄉的方言文字。

孫宗烈說,揚雄的著作中,《方言》是其花費精力最多、耗費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可以說,他對《方言》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從公元前12年開始寫作,到公元後16年完稿,整整用了二十七年。「如果從少時向林閭、嚴君平兩位老師學習方言算起,那就有五十多年的時間了。在揚雄本人看來,這本書完成得也極不容易,因此極為珍惜。當時的儒學大師劉歆曾想把《方言》收入《七略》,揚雄因此書還沒最後定稿而沒有給他。

《方言》一書所涉及的方言區域,東起齊魯,西至秦、隴、涼州,北起燕趙,南至沅湘九嶷,東北至北燕、朝鮮,西北至秦晉北鄙,東南至吳、越、東甌,西南至梁、益、蜀、漢,中原地區則幾近包羅無餘。時人讚嘆《方言》「懸諸日月不刊之書」,在世界的方言學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拒驚富豪

守清貧不失節

歷三個皇帝未獲一次升遷

揚雄一生清貧,好讀書。在他看來,讀書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不讀書就會和禽獸一樣,所以他在其著作《法言·學行》中寫道,「人而不學,雖無憂,如禽何?」

揚雄在學術上有大成,但生活清貧。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貧而不失節。

揚雄一生歷經西漢末期三個皇帝,他身邊的一幫「同事」後來都升了官,有的官至大司馬,王莽更是奪取政權成了最高統治者,而他卻沒有獲得一次升遷,二十多年來一直只是一個六百石薪俸的小文官。在孫宗烈看來,也正體現了揚雄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的高風亮節。

揚雄一生清貧,又多逢災難。兩個年幼的兒子先後夭折,他散盡家財,將兒子從長安運送到故土安葬後,更是讓他過得愈發清貧。孫宗烈說,揚雄文名天下,若能在其著作中留下自己的名字,那可是光耀門楣,流芳千古的幸事。嘉慶《郫縣誌》記載了一則故事,有個成都富人,向經濟拮据的揚雄提出,願意給揚雄千萬錢,希望在揚雄的著作中寫進自己的名字。千萬是個什麼概念?有一次漢成帝賜給揚雄「給事黃門」,揚雄表示不願作官,只希望做個有俸祿的專業文化人,漢成帝就賜給他筆墨錢六萬。六萬與千萬,何等懸殊,但是揚雄不為所動。在揚雄看來,身價千萬,富可敵國又如何?沒有資格的人,就是入不了他的筆端。孫宗烈說:「揚雄潔身自好,貧不貪圖錢財,窮不攀附權貴。我覺得揚雄人格中,這是最可敬可貴的地方。」

《漢書·揚雄傳》對揚雄的評價是,「雄少而好學,博覽無所不見,為人簡易佚蕩,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檄名世。」《漢書·儒林傳》說,「自孔子後,唯孟軻、孫況、司馬遷、劉向、揚雄,此數公者,其言有補於世。」班固在《漢書》中所留下的這些充滿著讚美之詞的文字,肯定了揚雄是一個清高而安貧、曠達而博學的儒學大師。

一仁驚後人

沒有民生觀念

只能是一個平庸的讀書人

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是關心民生的。孫宗烈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揚雄是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儒學大師。

西漢時期,儒學淪為讖緯之學,成為讀書人求仕之途。知識分子關心的只是自己的仕途命運。沒有興趣關注孔門儒學的思想精華「仁」,而揚雄卻堅守著原始儒學「仁者愛人」的信條,把關注社會人生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加以認識。孫宗烈說,揚雄對政治的理解帶有樸素民主精神,他理想中的社會是關注民生的善政社會。

他的作品裡也處處體現這種民生思想。譬如《太玄》所構建的哲學體系裡,構成宇宙的是天、地、人,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地」之後列上「人」,強調的就是人在自然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他在《法言·君子》說「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同人曰伎。」孫宗烈說,這就是說,一個知識分子,即是精通自然、精通社會,如果不懂「人」,沒有人文思想,沒有民生觀念,就稱不上「儒」,只能是一個平庸的讀書人。這樣的言論在他的《法言》一書中還有很多。

揚雄心繫民生和百姓。他主張國家當政者應該大行善政,平均地權,摒棄刑罰,不加重人民的負擔。把人民的穿衣吃飯問題和對人民的教育問題放在施政的首位。「如今時間過去兩千年,揚雄關注民生的政治理念仍然具有先進性。」孫宗烈評價。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想玲 繪圖羅樂

相關焦點

  • 揚雄輟翰而驚夢,一生苦心修煉辭賦,與司馬相如並稱為「揚馬」
    唯揚雄能特出於司馬相如之後,成為「揚馬」並稱的著名辭賦家,這是與他在創作辭賦時勤思苦想的努力分不開的。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漢賦寫作史上常為人樂道的關於他「輟翰而驚夢」的典故。揚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漢末著名的思想家和賦作家。他著述頗豐,既有駢儷紛呈的辭賦,也有玄奧難懂的文論。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秦漢文學之四:漢代辭賦
    中國秦漢文學之四:漢代辭賦 辭賦是兩漢400年間最流行的一種文學形式。西漢初期,是騷體賦向散體大賦的過渡時期,辭賦以抒情為主,其代表作家是賈誼和枚乘。漢武帝時代是辭賦最興盛的時代,辭賦內容廣闊、辭彩富麗、體制宏大,因此成了文苑的寵兒,共有賦400餘篇。
  • 廈門大學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原標題:我科學家率先敲開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採用新興的結構疫苗學方法,獲得了只需要七種類病毒顆粒就能覆蓋二十種HPV病毒型別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為研製覆蓋所有高危型別HPV的第三代宮頸癌疫苗奠定了關鍵技術基礎,敲開了第三代宮頸癌疫苗研製大門。
  • 古蜀語研究者「方言考古」出圈了
    研究古蜀文字,離不開對古蜀語的研究,這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汪啟明稱為「方言考古」。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了一篇名為《考論蜀語 牽住古蜀研究「牛鼻子」》的報導。該報導以長篇專訪的形式,介紹了汪啟明教授以及他近年來在蜀語和蜀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在這篇文章中,汪啟明提出,蜀地文字研究是今後若干年古蜀文化研究的「牛鼻子」。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西漢揚雄也看到了漢語的差異,其《方言》一書中詳細說明各地語言的不同。從揚雄的《方言》來看,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表達。林語堂先生在《前漢方言區域考》裡將《方言》中的語言分為12個語言區。[11]21由此可見,古代漢語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這些各具地方特色的古代漢語,正是我們進行語義類型研究最好的語言材料。
  • 中國的曠世奇才:會說33種方言,精通7門外語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天才,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達文西,這位大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造出了藝術、科技、醫學等多領域的奇蹟,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欽佩對象。殊不知,在中國,也有一個熠熠生輝卻鮮為人知的曠世奇才。
  • 學渣講量子——量子的大門被敲開
    他於1900年10月發表了第一次敲開「量子力學」大門的論文——《論維恩光譜方程的完善》,但是當時他自己並不知道這個意味著什麼,只是算出來公式,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原理。從圖中可以看到維恩的公式曲線,他的公式已經非常接近黑體輻射曲線了,普朗克的公式是在維恩的基礎上加以修改。普朗克這次的論文也是第一次提出了完美的黑體輻射公式。
  • 武大首位女院士逝世,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中國第一人,享年80歲
    不僅如此,張俐娜還是首位獲得該殊榮的中國科學家。組委會的評價是這樣的: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中國綠色化學先驅,天然高分子開拓者」,武漢大學官方如此評價道。如此技術的運用,可以說是位纖維素、甲殼素等生物質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打開了一扇新的「綠色」大門。在英國皇家化學會Chemistry World刊物對張俐娜進行的專訪中,評價她為「中國綠色化學的先驅和鬥士」。而這一成果,後來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的故事」。
  • 醫者仁心,偉大的尼斯醫生,她用愛敲開精神病患者的心門……
    電影 《 尼斯·瘋狂的心》她用愛敲開精神病患者的心門;她用執著和堅韌敲打著如同監獄一般的精神病醫院大門,影片一開頭尼斯醫生從遠處走來,走到一座貌似監獄的鐵門前,開始帶著希望輕輕的敲那所大門直至轉為憤怒而瘋狂的拍打著那扇象徵著男權與暴力的精神病院大門
  • 交大"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 或敲開拓撲量子計算大門
    這些屬性或許使量子計算機的製造變成現實的一個關鍵,從而幫助人類敲開拓撲量子計算時代的大門。  另據了解,美國東部時間6月21日(北京時間6月22日),國際頂級物理學刊物《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及其合作者有關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的論文。
  • 硬核、錦鯉、敲黑板……新詞迭出,更得咬文嚼字
    網絡語言有很強的口語和方言特點,善於利用漢字形音義上的各種可能性,形成有想像力的超常規詞句組合。不過,在體現創造力的同時,也有一些流行語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問題,需要大家提升話語修養、正確看待和使用網絡語言,共同促進語言的健康發展。最新一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接近六成。
  • 多開大師_多開大師手機版_多開大師安卓版免費-太平洋下載中心
    多開微信雙開微信免費版、微信分身大師,免費實現微信分身、微信多開、微信雙開.是值得信賴的微信多開寶,微信雙開器.2019年穩定版實現微信雙開和微信多開,讓一個手機輕鬆實現多帳號登陸微信,秒速實現微信分身版本製作  【多開大師教您實現一個手機登陸多個微信號】  第一步
  • 我們欠這個中國化學奠基人一個膝蓋
    是的,簡單就容易記,但這種簡單易記的翻譯方法,並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由中國近代化學奠基人徐壽發明的。徐壽,1818年出生於江蘇無錫一個半農半商的家庭。早年的徐壽也和其他讀書人一樣,希望用詩文敲開科舉的大門,走仕途光宗耀祖,但沒有成功。這或許是徐壽本人的不幸,但卻是中國化學的大幸。
  • 唐朝苦吟詩人姚合善作詩,數次落第四十歲才走上仕途
    唯一的出路就是走上仕途,從政當官。所以很多人為了這條出路,一次又一次地參加科考,考中了便是光明的前程,沒有考中,則是接著準備下次的考試。很多後來成為名人,成功走上仕途的為官者,都是到了中年才考中。所以在這個漫漫長的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裡面,看不到盡頭,難免讓人心生不快,失意苦悶。於是,這就誕生了一種被稱作苦吟的詩歌流派。而這其中精於創作苦吟詩歌的詩人,就被稱為苦吟詩人。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有媒體貼出網友找到的截圖,表示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曾回復過相關問題,其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詞彙,「外婆、外公」屬於方言。看到這個回復,網友的討論頓時炸開了鍋,有網友說:我一直以為姥姥才是方言,外婆才是普通話說法。說實話,逍遙子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在我們當地的語言習慣裡,根本就沒有「姥姥」這個詞。
  • 《奇蹟MU》終極冒險馬上開始 敲開新世界的大門
    《奇蹟MU》年末重磅大區「阿萊克斯」11月15日破寒而來,初冬的寒氣阻擋不了我們的熱情,讓我們一同走進「阿萊克斯」大區,敲開新世界的大門,開啟一場屬於你自己的全新冒險吧!
  • 利潤豐厚市場 海外Showroom正向中國買手打開大門
    儘管中國那時候已經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奢侈品市場,但中國的多品牌買手店仍然寥寥無幾,丁乃雲很難敲開歐洲那些時尚之都的大門。 7年前,當上海DFO Showroom的創始人丁乃雲(Meimei Ding)前往國際時裝周與國際品牌和Showroom會面時,還是一個不同的世界。
  • 牛群折騰一生,婚姻失敗、生意失敗,仕途涼了、馮鞏走了
    牛群折騰一生,婚姻失敗、生意失敗,仕途涼了、馮鞏走了文:952720年前,相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牛群馮鞏,南有奇志大兵」。如今馮鞏已是相聲界的大佬級人物,那牛群呢?這時牛群遇到了他的第一個老師劉學智,牛群很快就將老師的一身本事學會,老師教無可教又不想耽誤人才,便從中撮合,讓牛群拜相聲大師常寶華為師。1988年,牛群與馮鞏成了搭檔,二人配合默契,十分投緣,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哥們,之後更是憑藉相聲《小偷公司》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