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輟翰而驚夢,一生苦心修煉辭賦,與司馬相如並稱為「揚馬」

2020-12-04 劉力家常廚味

本文乃「劉力家常廚味」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漢賦發展之初,無論是題材範圍,還是藝術表現形式,都有一個相互沿襲、模仿的過程,其發展演變也有一定的階段性。最初的漢賦,就專門出現了種擬騷體,完全模擬屈原《離騷》的風格和內容,句式多用「兮」字句,表現的也大多是懷才不遇、難容於世的感喟。到司馬相如,漢賦開始了另一新格局,題材上逐漸轉向謳歌與帝王生活有關的宮苑樓榭和君主的文治武功,漸開大賦一體,但彼此相互因襲的舊習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因此難出新意。

唯揚雄能特出於司馬相如之後,成為「揚馬」並稱的著名辭賦家,這是與他在創作辭賦時勤思苦想的努力分不開的。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漢賦寫作史上常為人樂道的關於他「輟翰而驚夢」的典故。

揚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漢末著名的思想家和賦作家。他著述頗豐,既有駢儷紛呈的辭賦,也有玄奧難懂的文論。他的辭賦才氣雖不及同鄉司馬相如,學識卻遠在司馬相如之上。其作品大多古腴雅峭,奇突贍麗,自成一體。

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成帝為求子而到甘泉(今陝西淳化縣甘泉山)祭神。此時揚雄剛剛被徵召入宮做侍郎,也跟隨成帝去了。甘泉宮由秦時的林光宮改建而成,規模原本就十分宏大奢華,武帝又增建了通天、高光、迎風諸殿,宮外附近有洪壓、旁皇、儲胥、駑陸等宮觀,稍遠處還有石關、封巒枝鵲、露寒、棠梨、師得等宮觀。揚雄跟著成帝看到這些宮殿以後,不由讚嘆說:「此非人力之所能為,倘鬼神可也。」成帝下詔命,揚雄作賦來記錄此次祭典。

揚雄思慮精苦,晝夜冥思苦想,以至於當寫完《甘泉賦》之後,竟然累得困頓不堪,只好歪倒著睡著了。在恍恍惚惚的睡夢中,他突然發現自已的五臟六腑全都流淌了出來。他急忙用手將它們捧拾起來,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待他從噩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氣喘籲籲、直冒虛汘、渾身悸動、元氣大傷,好像大病了一年似的。

由此可見,他在寫作時確實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以至於使他精神大傷。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專門記錄下這一「輟翰而驚夢」的典故,描述了揚雄成文收筆便做驚人之夢,來說明他構思用心之過度。

揚雄為了創造一個意象而嘔心瀝血,為了選擇一個恰當詞彙而搜腸刮肚其中甘苦只有為文者才能體味到。而揚雄嘔心瀝血苦苦創作的這篇《甘泉賦》,也的確是一篇優秀賦作,它想像奇特,筆法細膩,嫻熟地運用了虛構誇張、白描、比喻等手法,如寫天子出駕,賦中出現了「鳳皇」、「蒼螭素虯」等神物,寫旌旗翠嗇的豔麗,其異彩竟如光電照耀,寫宮觀的高崇眾星辰在其簷下運行,一切都顯得奇偉而瑰麗。

對景物的刻畫,由大入細,由遠而近,移步換形,步步深入,多層次多角度地描摹,細大不捐,千姿百態,形象鮮明,新意迭出。賦內諷意婉曲,詞多蘊藉,作者用心之深令人難測,所以劉勰評價說:「子云《甘泉》,構深瑋之風。」(《文心雕龍·詮賦》)確實抓住了《甘泉賦》的藝術特徵,也是對揚雄賦作風格的精確概括。

實際上,揚雄不僅在創作辭賦時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而且在其他創作潔動中也同樣如此。他著《太玄經》時,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對周圍的人和事卻毫不理會,甚至當有人譏笑他白混了這麼多年,卻連個官職也混不上時,他也淡然一笑說:「炎炎者滅,隆隆者絕;位極者宗危,自守者身全。」因此他宣稱自己要「默然獨守吾《太玄》」。

《太玄經》完全模仿《周易》的體例,全書分為八十一首,來模擬六十四卦,內容深奧玄妙,晦澀難懂,號稱「觀之者難知,學之者難成」。連許多知名人士都很難讀懂,以至於劉歆也忍不住勸他說:「你寫這種書,簡直是自找苦吃!現在的讀書人都熱衷於追求爵祿名利,連《周易》都尚且讀不通,更不用說讀你的《太玄》了。我擔心後世人會拿它去蓋醬菜罈子。」揚雄只是傻笑,一句話也不說,依然如故地堅守著自己的原則。

儘管揚雄撰寫了那麼多作品,卻沒有引起當時人們的足夠重視,但歷史的評判是公正的。自揚雄去世到班固著《漢書》,其間只相距了四十多年,《漢書》中就全文載錄了他的《反離騷》、《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解嘲》和《解難》。

劉勰將揚雄列入辭賦十大英傑之列,及至後世,不但他的賦作廣泛流傳,並且能夠特出於其他賦家,與司馬相如並稱為「揚馬」,最終贏得了對他應有的肯定和評價。而這一切盛譽的獲得,又無不與他那種「輟翰而驚夢」所表現出的苦心修煉辭賦有著直接的關係。

參考資料

《文心雕龍·神思》

《文心雕龍·詮賦》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位方言大師揚雄 一篇辭賦敲開仕途大門
    一文驚成帝多年嘔心瀝血一篇辭賦敲開仕途大門提到揚雄,繞不過去自然是漢賦。作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個重要階段,「漢賦」在兩漢期間湧現出許多著名的辭賦家,其中的佼佼者,在西漢是揚雄和司馬相如。《文心雕龍》把揚雄擺在司馬相如之前,故西漢辭賦又有「揚馬」之稱;在東漢是班固和張衡,有「班張」之稱。漢代辭賦有揚、馬、班、張「四大家」之稱。事實上,那個年代,寫賦很時髦,卻又勞心費力,是一件很考驗工夫的手藝活兒。孫宗烈說,漢賦講究「弘麗溫雅」,「弘」是鋪張揚厲,氣勢磅礴。「麗」是富有文採,辭藻華美。「溫」是含而不露,託物言志。「雅」是文辭典雅,多用典故。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④:若沒有司馬相如,後世才子佳人故事...
    《司馬相如列傳》除了記錄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外,還將其所著《子虛賦》、《上林賦》、《難蜀父老》等8篇辭賦散文作品全文收錄,因此篇幅很長。馬平認為,這也可以看出司馬遷對司馬相如作品的態度,年齡比司馬遷大不了多少的司馬相如,受到了太史公的格外高看。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司馬相如: 從嘉陵江...
    「犬子」16歲左右,即現在孩子上高中時,「犬子」被趙國上卿藺相如出身卑微勤奮上進最終建功立業的事跡所打動,改小名「犬子」為相如,字長卿。《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從此,「相如」這個名字跟隨他沉浮一生,成為漢代以來一個光耀千秋的名字。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秦漢文學之四:漢代辭賦
    這一時期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是司馬相如。此外,還有朱買臣、東方朔、枚皋等。西漢末年,較有成就的辭賦家是揚雄。 東漢時期,散體大賦呈日益僵死的趨勢,抒情小賦逐漸發展起來。抒情小賦文字清新,體制短小,表現了漢賦晚期的重大變化。其代表人物有張衡、蔡邕、趙壹等。
  • 司馬相如漢賦《鳳求凰》,卓文君為之傾倒一生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繹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這個事情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當中。司馬相如精通楚辭,寫辭作賦是他的拿手好戲,曾在漢景帝年間任武騎常侍。但景帝並不喜歡辭賦,所以司馬相如得不到重用,常常稱病,後來被景帝免職。
  • 司馬相如親身經歷給我們答案
    相信你一定聽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其中《白頭吟》中描述的白頭偕老更是今天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情形。大多數人都只知道白首不相離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愛情故事,對司馬相如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那麼就來看一看司馬相如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
    司馬相如,一生鞠躬盡瘁,但卻不得皇帝賞識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們可能並不像在戰場上的武將那樣,靠出賣自己的性命來博取前程,但是他們的見解往往都是一個國家所需要的,甚至可以這樣說,因為他們的思想以及見解,往往對國家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 司馬相如為一代文宗,卻因愛情經歷被人熟知
    自荀子創作賦這一文學體裁後,司馬相如終於將之發揚光大,並成為一代賦聖。可以說,司馬相如是那個時代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不僅得到漢武帝的極大欣賞,也使司馬遷單獨為他立傳,完整地引用了他的一些文章,並與司馬遷一起被稱為西漢兩司馬。與此同時,他的事跡還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老百姓的某些日常行為。
  • 文化|乘風破浪的司馬相如 他的頂級流量其實和卓文君無關
    《司馬相如列傳》除了記錄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還將其所著《子虛賦》《上林賦》《難蜀父老》等8篇辭賦散文作品全文收錄,因此篇幅很長。馬平認為,這也可以看出司馬遷對司馬相如作品的態度,年齡比司馬遷大不了多少的司馬相如,受到了格外高看。《史記》收了他的8篇文章,這有多牛呢?
  • 才女卓文君,一生追求司馬相如,無怨無悔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給大家很大的震撼吧。聽到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並且當街沽酒,真的是感動了一把。卓文君十七歲出嫁,不久丈夫死了,然後她回到娘家一直在寡居,倒也是過的很悠閒。她家族在趙國時期生存的時候,趙國那個時候比較就行煉鐵,她們家族就一直冶鐵作為家族職業。到了漢代文景之治的時候繼續冶鐵,已經成了很富的家族了,家裡不缺金錢啥的,生活水平也在當時的前面。
  • 作為使節的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傳奇解密:司馬相如的故裡及籍貫之謎
    □李大明一司馬相如的故裡何在  司馬相如是中華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漢代卓越的政治家、漢代蜀學的開拓者和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  對於司馬相如《自敘傳》雲「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同),歷來論著、辭書、教材等均沿襲此說,未有懷疑。
  • 「文學」的光芒遮掩之下的使節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為後人所銘記並津津樂道的,是其「不似從人間來」(揚雄《與桓譚書》)的大賦作品,還有他與卓文君極富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而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功」,即他在漢武帝一朝開發西南夷中的貢獻,卻被這「文學」的光芒遮掩,有意無意中被人們淡化,甚至是忽視了。
  • 西漢時期的辭賦家,成就非凡,因為藺相如而改名
    西漢時期的辭賦家,成就非凡,因為藺相如而改名說到司馬相如,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的耳熟,總是讓人想起我們更熟悉的藺相如來,而他也的確是藺相如的忠實粉絲。比如他的原名叫做長卿,因為此而易名。但是實際上他是為了去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辭賦去了,因此他也被免官,這樣的精神還真的是難得。可是後來,漢武帝出來的時候,他對於辭賦卻產生了異常的喜歡,並且偶然之間看到了他的作品。漢武帝原本認為這一定是一個有學問的古人所寫的,沒想到他的旁邊有一個人和司馬相如是老鄉,就告訴了漢武帝這篇文章的作者,令他大喜。漢武帝叫來了他,當場考驗他,並且直接給他封了官職。
  • 司馬相如寫了一封十三字的家書,你絕對讀不懂這封家書的意思
    司馬相如,字長卿,因為生平十分仰慕藺相如,所以改名為司馬相如,起初,他愛好舞劍,在少年時用錢財換取了漢朝一個武騎常侍的閒散官。但是司馬相如平生的志願絕對不想在宮廷中碌碌無為的度過,況且在宮廷生活中,司馬相如迫不得志,於是在不久後便稱病罷官,離開梁地,回到了老家四川臨邛,由於為官時花費巨大,到了四川,他的生活頗為清貧。好在臨邛縣令素來知道司馬相如的名聲,於是頻繁與其交好。
  •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吸引114萬網友「雲聽講」   8月31日晚的「名人大講堂」,除了現場聆聽演講的聽眾外,李大明教授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還吸引了眾多網友通過「雲聽講」,一起探尋他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
  • 請注意:司馬相(xiāng)如,是「香」不是「向」!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有著「辭賦之宗」美譽的司馬相如,是漢大賦的奠基者和蜀學的開創者,也是通《爾雅》、著《凡將篇》的訓詁學家,還是一位古蜀歷史學家和博物學家。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司馬相如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 114萬網友「拍了拍」名人大講堂 「雲聽講」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在璀璨的星空下開講,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的千古風流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作為四川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他寫下《子虛賦》、《上林賦》,這在文學上具有開創意義和標誌意義的作品;他還是漢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兩度奉使西南地區;他對漢武帝時期禮樂制度的建立,也作出了特殊貢獻……在長達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教授從司馬相如的故裡講起,向觀眾分享了司馬相如的早期生活,又講到了其少年時期、學業養成、客遊於梁的故事,回顧了司馬相如「傳奇」的一生。
  • 名人大講堂 揭秘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
    當晚,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了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探尋其與卓文君流傳千古的故事,以及他與漢武帝傳奇的君臣之遇。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李大明主要就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講了三個專題,包括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和早期生活;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司馬相如與漢武帝的君臣遇合,其中包括了司馬相如一生的功績。李大明表示,司馬相如的《自敘傳》今天已經讀不到了,要了解司馬相如的生平事跡,就只能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李大明對司馬相如的故裡、籍貫做了詳細講解,最後得出結論:「司馬相如生於蓬安,長於成都。」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始於謀略的婚姻?現實之上的浪漫才能長久
    臨邛相逢司馬相如被後人稱為「賦聖」,在當時也是有名氣的。漢景帝年間,司馬相如作賓客於梁孝王劉武。一首《子虛賦》,工整華美,磅礴大氣,讓劉武甚為欣賞。劉武知道他同時精通音樂,還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送給了他,當時綠綺琴有「世無第二」的美稱,由此,司馬相如聲名遠播。後來,梁武王去世,沒有謀生本領的他受邀去了臨邛令王吉住處。在這裡,遇到了離異守寡的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