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會帶來三大危害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對於CRISPR-Cas9基因技術已經關注很久,2016年的時候我們就在介紹精準醫療的時候在談這個技術,後來我們也樂見其發展,各種介紹的內容在之後雨後春筍一般。到了今年早先,市場關注基因技術,是關於華大基因,關於基因的隱私保護出現的問題,我們還談了很多基因技術。其實轉基因也是基因編輯,你去華大基因食堂吃的都是基因編輯技術培養出來的蔬菜。

當轉基因食品和反轉基因打嘴仗的時候,偶爾我們也插個嘴:「世界都基因編輯時代了,談上世紀的技術有意義嗎?」然而,出人意料的,有人直接跨越植物和動物到人類胚胎,人體基因編輯技術迅速從科幻變為現實。

我們在《三體》看見過這個內容,《平行的世界》這本書裡也幻想尼安德特人在另一個世界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年輕時候日本動漫諸如EVA見過,在漫威英雄、X戰警裡面見過,如今終於,有人邁出了這一步。

基因編輯從動植物到人體,這必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們不談倫理,光技術上說,這個技術2013年左右才刊登出來,2014年MIT的張鋒才將其可能性延伸到哺乳動物,之後全世界科學家趨之若鶩,技術擁有者也很好的保持開放狀態。也就是說,技術只有短短4年左右的時間,便運用到了人體。

你思考一個問題,一個藥物研發平均時間要10年,研發要很久,臨床要很久,要臨床三期之後才可以有限度商業化。藥物如此嚴格,更何況這個根本性的基因編輯技術,面對很多很多的不確定性,然而竟然有人膽敢在這個時候直接運用於人體,而且明顯是對於大眾先斬後奏。

我們是財經媒體,我們對於酸奶裡來的CRISPR-Cas9技術都是很關注的,經常掛在嘴邊,你可以想見這個技術現實中有多熱門,這個技術在國內外也已經很普及,但是大家都不敢越過雷池一步,大家都知道用在人體,時機未到,因為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人體的危害有三。

其一,脫靶是最嚴重的問題,敲錯一個基因,那就是毀掉一個人。小白鼠可以消滅,人可以嗎?而且基因是要遺傳的,要發生基因突變的,而基因突變人類是無法把握方向的。還在堅持辯護的,你聽說過基因風暴嗎?

其二,這個結果並沒有推進技術的發展。誰敢用愛滋病病毒去侵染兩個人類然後證實他們真的能夠抵抗HIV,而CCR5基因即使有用明顯只能對付一種HIV,HIV有很多亞種。何況人類還不知道CCR5更多的作用,有科學家正在研究CCR5和惡性腫瘤的關係,尚未得出結論,如果這個基因是某幾種腫瘤的預防基因呢?

第三,是倫理問題,不多說了。

以上說的種種,大多數人感同身受,無論是倫理還是技術,然而即使你不考慮倫理和技術,依然要面對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將在宏觀上影響我們國家,之前,我們國家的實驗室已經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實驗室產生很多次摩擦。

這裡面一開始是川普的詆毀,但是,更有中國科研領域的急功近利,這裡不點名,一次是中國科學家用缺陷人體胚胎做了基因編輯,雖然沒有違法我國的法律,在14天內銷毀,但是在世界上已經遭遇了很多科學家的譴責。以此生發發酵出了很多問題。

之後,中國又來了換頭,還因為一些原因,拒絕了一些生物標本的科研交換。然而這些問題,有些你可能定義為文化差異,比如我們國內反對轉基因,並且不希望國人基因出售給外國人研究。但是這一次,則觸碰了真正科學界的底線。

基因研究是需要各大實驗室相互支持的,如果中國科研變為一座孤島,那麼我們很難成功。就CRISPR-Cas9技術,其實大家都知道所有技術都並非出自我國,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應該足夠的謙卑。

這個檔口不僅僅是技術上不合適,在國際上看也不合適。霍金剛去世,他剛剛闡述對於基因編輯的擔憂。11月28日,大量的相關人員在香港開會,很多人就是帶著倫理的提案來的。而中國的這位賀建奎則需要激情洋溢的在這次會議上為自己辯護。

對於基因類的股票,這並不是什麼利好,如果國際上真的當回事,這件事會影響到其他很多層面,所以可以理解,無論是深圳科創還是衛健委為什麼要撇清關係?

如果這件事被國際上認為是政府主導的,那麼我們貿易戰將不再是一個對手。倫理審查委員會似乎形同虛設,如此,中國可能會變為人體實驗的賽場,如此,未來前景更加不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此技術,研究人員能夠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並有望帶來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究竟是什麼,將給醫學領域帶來哪些突破,基因編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 華西盧鈾教授:「基因編輯」技術抗癌!中國人在基因編輯上跌了跤...
    來源:咚咚癌友圈 ID:sw315ddayq 作者 咚咚醫學部CRISPR-Cas9技術,中文翻譯叫做「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被稱為「人類最接近上帝的發明」,是現今人類在基因領域所取的最高成就之一。基因編輯有個別稱叫做「基因魔剪」,形容的正是它具備的神奇魔力。如此重要的技術,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卯足了勁加快研究速度,中國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就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刻,一位來自中國的「瘋狂科學家」擅自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並誕下兩位「基因編輯」的胎兒。
  • 基因編輯帶來了技術革命,也帶入了倫理困境
    「基因編輯」類似文字編輯可以修復一些突變的基因,或者敲除、插入目的基因。具體而言,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技術,是一項對基因組進行定點修飾的新技術。利用該技術可以精確地定位到目標基因組的某一位點上,在該位點上剪切靶標DNA片段並插入新的基因片段。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 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變造物主 帶來的是美好,災難,還是不平等?
    022018年11月26日,有著「科學狂人」之稱的賀建奎宣布「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他利用一項簡稱為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對嬰兒的基因進行改造,使其獲得可遺傳的愛滋病免疫力。所以說,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問題是,它是否符合萬物演化規律,是否違背倫理道德,會對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
  • 三大基因編輯技術PK及市場分析
    醫療市場分析公司Kalorama對基因編輯技術和公司進行梳理,動脈網(微信:vcbeat)為你做了編譯和整理。基因編輯技術目前正在面臨索尼和JVC公司式的困境。在基因編輯領域,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包括基於鋅指核酸內切酶和TAL效應因子在內的精準有效的基因編輯技術。
  • 重寫生命的「剪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相信大家都知道轉基因大豆、轉基因馬鈴薯這些轉基因食品,這些食品大家往往都是避之不及,根本不會多加考慮都不去選擇,也不是說轉基因技術是多麼的不好,而是某些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後果人類可能承擔不起。轉基因技術其實是通過將本不屬於本體的一段基因加入到現有基因中,讓它產生可預期的、定向的遺傳改變。
  • 全新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問世 讓基因編輯脫靶無處躲藏
    提起基因編輯,除了科技倫理外,讓科學家們心存疑慮的還有潛在技術風險——基因編輯脫靶。這會導致在基因靶點以外的地方產生錯誤切割,危害健康。不過,近日有好消息傳來:中國科學院神經所楊輝實驗室團隊與合作者開發了一套新型脫靶檢測技術,能夠準確、靈敏地檢測到基因編輯方法是否會產生脫靶效應,有望開發出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大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建立行業新標準何謂脫靶?
  • 基因編輯技術人類的災難/福音
    謝謝主席,大家好:我方觀點是基因編輯是人類福音。基因編輯,是一種新興的比較精確的能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基因工程技術。基於此,我們應當明確,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不應當局限於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關於基因編輯技術,你需要知道這些
    基因組編輯是基因工程中的一種方法,科學家們可以控制CRISPR-Cas9這把基因「剪刀」可以在預定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包括基因組中的,DNA斷裂後,細胞會對斷裂位點進行修復。有時,細胞中一些人為導入的基因片段,會在修復的過程中插入這些位點。自此一扇新的大門被推開。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生命像電腦上的文本文件一樣容易被編輯、被修改,將會如何?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不能「為所欲為」
    近年來,迅速普及的基因編輯技術對促進生命科學研究和維護人類健康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使社會倫理和人類安全面臨挑戰,受到科學家們的嚴重「關切」。2015年12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首次人類基因編輯峰會後,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院立即成立了由22位學者組成的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開展全面研究。歷時14個月後,報告終於向全世界發布。
  • 兩位基因編輯技術開拓者針對「基因編輯嬰兒」 發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針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開拓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於26日先後發表聲明。
  • 前沿|從《銀翼殺手》看基因編輯技術能否為人類帶來福祉
    因為《銀翼殺手》中複製人的體能、智力顯然都超過了普通人,通過純粹的克隆技術是無法實現的。想要製造出超越人類的複製人,從目前的技術推斷,只有基因編輯技術能夠做到。通過基因編輯加上生化技術,以人類基因為基礎,通過改變一些鹼基對,或者加入其他生物的基因,來提高複製人的能力。
  • 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一旦被激活,這些基因就會產生特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是與CRISPR共同進化的酶。這些Cas酶能夠充當切割DNA的「分子剪刀」。簡單來說,當病毒侵入細菌時,其獨特的DNA會被整合到細菌基因組中的CRISPR序列中。這意味著下一次病毒攻擊時,細菌會記住它並發送RNA和Cas來定位和破壞病毒。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近期,一場由全球主要基因編輯工作者發起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探討了與基因編輯技術有關的各項熱門議題。峰會聲明並未嚴厲禁止對於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行為,研究人員仍可進行基礎的研究。這意味著目前的重點仍將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發展和潛在應用。  基因編輯 為重症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12月初,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上透露,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治療B型血友病。
  • "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律師:或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
    專家表示,這種行為若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律師表示,此種行為可能涉嫌觸犯刑法中的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行醫罪、或醫療事故罪等。  基因編輯嬰兒雖非人體試驗 行為違規違法   11月26日,據媒體報導,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科學家宣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 專家:給人類帶來風險
    如果基因被編輯的孩子真的出生,世界會怎樣? 11月26日,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科學家們、科研院校紛紛發表觀點,均持質疑和反對態度。國家衛健委回應,要求廣東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 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性是否有保證?即使100%安全,那麼是否有悖倫理道德?會不會對人類基因帶來潛在危險?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或將用於對人類胚胎進行編輯
    圖片來源:Science雜誌網站2016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如今研究人員已經在早期胚胎中鑑別出多成千上萬個活性基因,為了探究這些基因的作用,以及哪些基因可以作為發育的主要調節子,研究者採用了多種方法,包括在小鼠機體中滅火胚胎基因,但僅僅來自中國廣州的研究人員發表了文章來闡述其在人類胚胎中利用CRISPR技術。
  • 陳根: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但同時有跡象表明,轉換軌道可能會雙向擴展,遠遠超出目標區域,導致廣泛的雜合性損失(LOH),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這些實驗結果無一不指向基因編輯從技術上可能帶來的風險之大,而人類是否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並且,經基因編輯的人類胚胎很難檢測到嵌合現象,這就可能在臨床應用中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多代效應」是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和應用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題和潛在技術風險,也是基因編輯技術倫理爭論的焦點之一。基因編輯技術是一項通過改變基因排列來改變基因遺傳性徵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