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因編輯技術PK及市場分析

2020-11-28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縱觀基因編輯技術市場,其現狀與八十年代索尼公司出產的Betamax錄像機和JVC公司的VHS錄像機之間的磁帶格式戰爭非常相似。在當時雖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Betamax錄像機更功能豐富、性能更好且更耐用,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VHS錄像機的價格更偏宜,並且適用於長時間觀影,因此在這場戰役中最終的贏家是JV公司的VHS錄像機。醫療市場分析公司Kalorama對基因編輯技術和公司進行梳理,動脈網(微信:vcbeat)為你做了編譯和整理。

基因編輯技術目前正在面臨索尼和JVC公司式的困境。在基因編輯領域,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包括基於鋅指核酸內切酶和TAL效應因子在內的精準有效的基因編輯技術。但是在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的CRISPR技術的出現以後,才真正的驅動基因編輯技術市場的發展,或者說是因CRISPR技術的出現才真正的建立了基因編輯技術市場。

基因組編輯是通過在基因組中特定的靶點引入功能蛋白來修飾特定生物DNA的過程。「編輯」這個詞其實並不夠完全,它確實概括了整個過程,但是可能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步驟。比如一旦功能蛋白被引入基因組,它就成為了自身編輯的有機體,同時還可以刺激引發細胞的修復機制,使得基因失活或是在基因組的特定靶點引入新的目的基因。

基因編輯技術在許多領域中具有許多商業應用價值,例如人類健康療法、植物新品種、動物新品種、用於科學研究的動物模型、新的化合物以及能量來源的開發。目前已經處於開發階段的各種基於基因編輯的項目實例包括:HIV / AIDS治療、抗除草劑的芸苔植物的開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基因工程化大豆的開發,甚至還有基於基因編輯的巴馬豬和齧齒動物模型。

目前,很多公司都表現出了對於基因編輯技術市場的興趣。MilliporeSigm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Dharmacon、GeneCopoeia、GenScript、Horizon Discovery Group、OriGene、Transposagen、ToolGen是基因編輯技術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基因編輯市場逐年遞增(工具、試劑、服務、供應) 單位:金額/百萬美元 2014 – 2016.

醫療市場分析公司Kalorama信息預估,在基因編輯技術市場中基因編輯工具、試劑、服務、模型和其他與該技術相關的用品佔有了約6.08億美元的市場份額,相比2014年時的2.33億美元有所增長,並且隨著新應用的開發和新項目的增加,預計在未來五年將會實現快速增長。

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治療學和農業應用的不斷發展,以及公共和私人在基因編輯領域投資的增加也將驅動該市場的不斷向前。目前,大量公共和私人投資者都對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發展人類健康療法領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Bayer,Biogen,Juno Therapeutics,Novartis,Pfizer和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等公司通過與小公司的各種投資和合作,參與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治療藥物。除了人類治療的發展之外,基因編輯技術在許多其它領域中具有商業應用,其中許多領域剛剛開始被探索。

事實上,我們已經掌握了多種基因編輯技術。第一個引入的是鋅指核酸酶技術,或稱ZFN。它的靶向效率為其贏得「分子剪刀」了的稱號。它已經成為一項完善的技術,已經在從人類到其他多個生物模型得到了應用,如果蠅、擬南芥、斑馬魚、小鼠、大鼠,是一項經過驗證的得到公認的技術。

鋅指核酸酶技術具有很高的特異性的,因此不會引起免疫應答,但是這種高度的特異性將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即基因工程化鋅指DNA結合蛋白成為了一個難題,部分也是由於蛋白質本身體積龐大的性質及其環境依賴性結合的屬性。除此之外,它們還易於脫靶,導致可以細胞被殺死或發生計劃外的突變。

TALEN作為第二代基因組編輯核酸酶被引入,與其它技術相比,其能更大程度上的地避免功能蛋白脫靶。與鋅指核酸酶相比,TALEN使用起來更簡單、構建更迅速,並且價格更低廉。TALEN不像ZFN那樣容易受周圍連接環境綁定的影響,因此與ZFN相比,其設計和工程沒有ZFN複雜。與此同時,由於它們具有與DNA靶位點結合的高度特異性,因此比其它工具酶,TALEN產生的脫靶效應非常微弱。但是裝配TALEN編碼質粒卻是一個冗長的、高強度工作的過程。

CRISPR-Cas9技術是在對細菌的免疫系統進行研究時研究開發出來的。在細菌的免疫系統中,其防禦機制可使用DNA片段來對抗病毒等外來物質。科學家們認為,如果細菌的自身環境足夠好,那為什麼不開發一種技術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外來物質進行幹預?

CRISPR序列由眾多短而保守的重複序列(重複區repeats)和間隔區(spacer)組成。間隔區是一些可變序列,其與先前入侵細菌基因組外的外源遺傳物質的序列相對應。這些間隔序列儲存在細菌基因組內,被看作是通過再感染來觸發降解入侵病毒DNA的記憶機制。距離該理論被提出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是直到2012年,用於這項技術的工具才上市。

在CRISPR技術中,首先CRISPR序列轉錄為單個RNA,然後被加工成較短的CRISPR RNA(crRNA),其具有引導Cas酶的活性以降解靶向核酸的作用。 每個「嚮導RNA」都可識別其自身靶序列並引導Cas9酶對DNA鏈進行切割,從而刺激細胞的NHEJ或HDR修復機制。

CRISPR-Cas9技術的工具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同時其設計和構建速度最快,成本也最低。由於不涉及蛋白質工程,所以構建CRISPR-Cas9技術的工具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完成,成本可以控制在幾百美元的範圍內。因此,開發大量短嚮導RNA相對容易,其在高通量應用如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也具有廣泛的應用。

CRISPR-Cas9工具只需通過對嚮導RNA序列進行簡單的修飾,就能輕鬆重定向到基因組中的幾乎任何位置。同時,由於其擁有多重的基因編輯能力,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較,也可以讓用於複雜疾病研究的動物模型的更快速、成本更低廉的工程化。

但是CRISPR-Cas9技術也有一些限制,包括被看作ZFN限制的功能蛋白脫靶。與ZFN和TALEN複雜的二聚體結構相反,CRISPR-Cas9系統擁有更簡單的單體結構,可通過鹼基配對結合同源位點,因此在結合和切割期望的DNA位點方面特異性較低。而且對於CRISPR-Cas9技術來說,脫靶突變驗證難度增加,並且需要對具有相似同源性的所有位點的突變都進行廣泛的全基因組掃描,這將是很大的工作量。

科學家們已經研究出了各種可增加特異性和消除脫靶效應的策略,包括利用不同細菌來源的酶、重組Cas9酶,以及對嚮導RNA中識別序列的長度和二級結構的做出一定的改變。最近,在2015年9月,科學家在弗朗西斯細菌中發現了非Cas9 CRISPR系統即CRISPR-Cpf1,其在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上擁有其獨特的優勢。

儘管與其他基因編輯技術工具的優勢相比,由於CRISPR-Cas9技術較新,因此其治療學方面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其他基因編輯技術。並且目前還不清楚CRISPR技術在未來是否能被證明適用於人類健康治療。就目前看來,其易產生脫靶效應仍是一項重大的挑戰,如果克服了這一難題,那麼CRISPR技術用於人類治療的安全性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保持CRISPR技術優勢的基礎上,努力突破其限制壁壘將是未來幾年基因編輯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相關焦點

  • 三大基因編輯技術PK及市場分析,CRISPR技術易產生脫靶效應仍是重要...
    醫療市場分析公司Kalorama對基因編輯技術和公司進行梳理,動脈網(微信:vcbeat)為你做了編譯和整理。基因編輯技術目前正在面臨索尼和JVC公司式的困境。在基因編輯領域,很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包括基於鋅指核酸內切酶和TAL效應因子在內的精準有效的基因編輯技術。
  • 基因編輯技術會帶來三大危害
    我們對於CRISPR-Cas9基因技術已經關注很久,2016年的時候我們就在介紹精準醫療的時候在談這個技術,後來我們也樂見其發展,各種介紹的內容在之後雨後春筍一般。到了今年早先,市場關注基因技術,是關於華大基因,關於基因的隱私保護出現的問題,我們還談了很多基因技術。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廣義基因工程技術中的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備受關注。說到基因編輯,其近年來的發展可謂是叱吒風雲,在醫學領域大放異彩不說,又屢次角逐諾獎。當走在科技前沿的基因編輯遇上正在追趕科技的農業,它們之間所發生的奇妙化學反應將為農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 國內外基因治療CDMO市場布局|CDMO|基因|治療|細胞|技術|...
    2018年1月,美國宣布將在未來6年出資1.9億美元,支持體細胞基因編輯研究,促進基因治療發展,從而治療更多人類疾病。美國不惜重金髮展基因治療相關技術,顯然對這一領域十分看好。近兩年,中國在基因治療領域政策發布也非常密集,對基因編輯等技術給予了大量支持。預計到2024年,全球基因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元規模。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近期,一場由全球主要基因編輯工作者發起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探討了與基因編輯技術有關的各項熱門議題。峰會聲明並未嚴厲禁止對於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行為,研究人員仍可進行基礎的研究。這意味著目前的重點仍將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發展和潛在應用。  基因編輯 為重症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12月初,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上透露,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治療B型血友病。
  • 三大實驗室合作Nature發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 「拯救」 衰老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處的研究人員首次利用一種新穎的基因組編輯技術 「挽救」 了早衰小鼠,這種早衰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導致加速老化。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不能「為所欲為」
    人民網北京2月15日電 (趙永新 趙竹青)2月15日零點(華盛頓時間2017年2月14日11時),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向全世界發布其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人類基因編輯這一技術利器不能「為所欲為」,必須「按規矩行事」,嚴格遵守相關原則和標準。
  • 基因編輯技術-農業領域的「5G技術」
    「基因編輯技術作為近幾年最前沿、最火熱的生物技術之一,已經在農業領域掀起基因編輯技術風潮,因其對未來農業的巨大影響力,基因編輯技術也被比喻為農業領域的「5G技術」。利用此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輕易改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直接快速地將生物體基因組中存在的數十億「字母「進行替換或刪除,如同在word上編輯文字一樣,因此這項技術被稱為「基因編輯」。
  • 打造基因編輯技術高地,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奠基
    該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布局基因編輯產業,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物提質增量和生命大健康領域提供全新解決方案。基因編輯是一種能夠對生物體的目標基因進行定點「編輯」的工程技術,曾四次被評選為「世界十大科學進展」。
  • 紅杉積極布局基因編輯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或引領基因編輯站上風口
    >基因組編輯技術提供商「博雅輯因」獲4.5億元B輪融資 博雅輯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4.5億元B輪融資。 博雅輯因是一家致力於通過國際前沿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為多種遺傳疾病和癌症加速藥物研究以及開發創新療法的生物醫藥企業。公司目前具有以基因編輯技術為中心的四個平臺:針對造血幹細胞和T細胞的體外細胞基因編輯治療平臺,基於RNA單鹼基編輯技術的體內基因編輯治療平臺,以及從事靶向藥物研發的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 基因編輯技術人類的災難/福音
    謝謝主席,大家好:我方觀點是基因編輯是人類福音。基因編輯,是一種新興的比較精確的能對生物體基因組特定目標基因進行修飾的一種基因工程技術。基於此,我們應當明確,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不應當局限於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在中國的研究發展
    本文對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技術發展及其應用進行了闡述,對我國在基因編輯機制研究及技術發展、基因編輯動植物模型構建、基因治療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回顧,並對基因技術的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了展望。雖然這項技術僅限於腺嘌呤到鳥嘌呤的轉變,但是將Cas13蛋白融合其他脫氨酶或者表觀修飾酶後可以大大拓展該技術在RNA編輯、調控中的應用範圍。3.4 利用CRISPR/Cas9系統進行高通量篩選遺傳分析的重要目的之一即鑑別引起生物特定表型的基因。其對應的基因篩選方法包括反向(假說法)和正向遺傳篩選。反向遺傳篩選利用已知研究結果來檢測特定基因變異的表型。
  • 從三大特徵來分析石墨烯市場
    打開APP 從三大特徵來分析石墨烯市場 胡薇 發表於 2018-06-07 09:04:31 全球石墨烯市場巨大,中國將成最大消費國。目前全球石墨烯年產能已達到百噸級,業內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石墨烯年產能將達到千噸級。現從三大特徵來了解石墨烯市場分析。
  • 基因編輯技術是人類的災難/福音
    1月14日超級聯賽初賽A組第二場比賽辯題:基因編輯技術是人類的災難/福音正方:克萊登大學神學院辯論隊上場隊員:一辯:陸麒麟;二辯:王澤宇; 三辯:葉子反方:獨角獸活潑兒童派上場隊員:一辯:孫藝函;二辯:端木利琬; 三辯:曾慶熹獲勝方:反方(正方得票1:反方得票2)最佳辯手:反方三辯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專題研討會
    日~23日(21日報到)   北京   北京冠京飯店     報名方式見本文最後一頁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多個物種內的目標基因進行「精確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刪除、插入、定點突變等。與傳統的TALEN和ZFN基因編輯技術相比,CRISPR/Cas9技術自問世以來,以其操作的便捷性,高效的基因編輯能力獲得青睞,成為當下科研工作者的新寵兒。目前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人、大鼠、小鼠、斑馬魚、果蠅、豬、水稻、小麥和擬南芥等動植物(細胞)以及細菌等微生物的基因組靶向改造,並已在功能基因組研究、疾病防治、動植物育種、動物疾病模型開發、基因治療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 DeepTech發布生命科學十大技術趨勢,基因編輯在列
    在2019年,包括CRISPR基因編輯在內,合成生物學技術、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等前沿生物技術將繼續取得革命性突破,並進一步改變生命科學領域的遊戲規則,也改變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全球生命科學及醫療健康領域市場規模日益龐大。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兩位「女神」發現了高效基因編輯工具 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於2012年研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兩名研究者此前已因該突出貢獻獲得了以色列2020年沃爾夫醫學獎,該獎項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一。
  • 基因編輯技術在骨關節炎基因治療中的作用與意義
    :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缺陷和異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中也包括轉基因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也就是將外源基因通過基因轉移技術將其插入患者的適當的受體細胞中,使外源基因製造的產物能治療某種疾病。
  • 兩位基因編輯技術開拓者針對「基因編輯嬰兒」 發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針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開拓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麻省理工學院華人科學家張鋒,於26日先後發表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