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劉慈欣又一力作,能否帶領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2020-12-05 心晴天高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部電影是《流浪地球》 ,在本片當中,太陽即將毀滅,一百年後將吞沒地球,為了活下去,人類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恢宏計劃,將整個地球推離太陽系,飛向4.2光年外的新家園,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需要耗時2500年,為了實現這個瘋狂的計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1萬座行星發動機為飛離太陽系提供動力,同時為了保障這次航程安全,人類還建造了國際空間站伴飛地球,為地球提供預警領航及通訊保障。

同時面對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人類在每一座發動機下面建造了一座地下城,這可是人類唯一的避難所,可是地下城容不下那麼多人,為了公平起見地下城的居住資格都是由抽籤決定的,當然也有例外,譬如這一家人,他們正在觀測木星,爸爸叫劉培強,一名特級航天飛行員,國際空間站駐站員之一,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就是他的兒子劉啟,這個老頭是老韓,孩子的外公。劉啟走後,老韓和劉啟可以直接獲得進入地下城生活的資格。這一別已經十七年了,又到了春節, 劉培強的那一批空間駐站員即將返程,因為媽媽的死,劉啟一直恨著父親,聽說劉培強要返回了,賭氣的他準備離家出走,在地下城居住了這麼久,他很想要出去看看,還帶上妹妹朵朵,朵朵是老韓多年前救下的一個孤兒。

劉啟和朵朵成功拿到了裝備 ,他倆逃離了。眼前從未看過的這些景象,讓劉啟和朵朵感到新鮮和震驚。地球的表面環境已然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且沒有太陽的照射,地球表面極度寒冷,人們必須帶著氧氣面罩才能行走 。目光所及都是運輸燃料的運載車,劉啟偷偷開走了老韓的37號車,從來都沒學過開車的他一路跌跌撞撞。

流浪計劃已經執行了17年 ,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著,為了飛出太陽系,地球即將切入木星軌道,靠木星的引力,地球才能飛離太陽系,雖然這是一個很冒險的行為 ,但地球別無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地球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撞上木星,萬劫不復,可是一旦成功,地球將成功飛出太陽系,這是一場博弈。第一批駐站員將在這個任務執行完畢之後退役。

劉啟和朵朵被查車的被抓住了,在這裡他們認識了混血兒的蒂姆,過來撈人的老韓也被關了進去。正聊著天呢,突然就發生了地震,原來是木星引力對地球上的行星發動機組造成了影響,越來越多的發動機出現了停機故障,直接導致地球推力減半,轉向力全部消失,失去動力推進的地球將於37小時以後撞上木星。九死一生的老韓一行開著運載車一路逃亡 。此時聯合政府發布了全球通告,全球戰備力量務必在36小時之內重啟全部的故障發動機,為了35億人類的生命,這個任務高於一切!老韓的37號車也被緊急徵用了,他們的任務是運送火石重啟杭州的發動機。同時為了節約能源,國際空間站的所有人員必須馬上進入休眠狀態。

老韓一行途經上海,這裡是老韓的家,曾經人滿為患的繁華大都市,現已滿目蒼夷,看起來就像一座鬼城那麼悽涼,老韓回憶起那個沒人關心太陽只關心錢的年代,那時的他雖然很窮,但每一天都很開心,大家唏噓不已。

受木星引力影響,地球發生了二次地震,老韓他們的車遇上了塌方。因為擔心老韓他們,劉培強一直沒有進入休眠狀態,這時他聽到廣播站的信息,空間站即將終止伴飛動作,載入撤離程序,這等於放棄了地球上的人類,不能接受這一切的劉培強強制破壞了休眠狀態,他要停下空間站,繼續保護地球!

因為塌方老韓他們的車毀了,為了活命也為了保住火石,他們躲進了一棟廢棄的大樓,為了讓孩子們先上去,老漢死了,痛苦不已的劉啟帶著朵朵開啟了漫漫回家路。他們找到了一輛救援赤道轉向發動機的運載車,此時前往杭州發動機的人員也在等待救援,還有杭州地下城的許多老百姓,面對這兩難的選擇,原本想要回家的劉啟毅然決定先去支援赤道發動機,畢竟讓地球逃離木星才能救更多的人。他們要馬不停蹄的開十幾個小時,劉啟含淚拿出老韓的車卡。

這邊劉培強也已得知空間站不是叛逃,原來聯合政府早已知道即使所有發動機重啟,也改變不了地木相撞的結局,木星引力實在太強,地球逃不了,所以聯合政府決定讓空間站離開軌道緊急撤離,以保住空間站裡面冷藏的受精卵,基礎農作物的種子,動植物的DNA圖譜 ,確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類文明!

為此他們團結一致,克服了重重困難,全力修改了發動機的程序,成功地讓發動機飛向木星。可惜發動機停在了距離木星5000公裡的上空,原來是發動機燃料不足了,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劉培強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他要犧牲自己,點燃空間站來推進發動機,在和兒子做了最後的告別後,劉培強決絕的飛向發動機,他們成功了!地球成功逃離了木星,永遠離開了太陽系,絕望與希望並存的流浪計劃仍在進行!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從《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到待映的「外太空三部曲」、《時間之外》《拓星者》《明日戰記》《摺疊城市》《深海》《全頻帶阻塞幹擾》。近年來國產科幻片備受市場關注,傳遞中國精神的主旋律題材更是成為「香餑餑」。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
  • 《流浪地球》後又一新片正式立項 改編自劉慈欣科幻小說
    此前傳聞成真,繼《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又一科幻小說被搬上大大熒慕。日前,據媒體報導,國家電影局2020年5月立項公示顯示,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全頻帶阻塞幹擾》正式立項。影片的備案單位是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易常春擔任編劇。
  • 開票&在線購 | 學術放映《流浪地球》3D:中國科幻電影起航之作!
    而木星的大紅斑就處在天空正中,如一隻紅色的巨眼盯著我們的世界,大地籠罩在它那陰森的紅光中⋯⋯  當電影《流浪地球》把這一段文字用視覺呈現在影院銀幕上的時候,標誌著中國科幻文化史上劃時代的一刻——三千多年前的周人,把木星當空的天象看作是天道對人類戰爭行為正當性的肯定,而在現代中國人的科幻小說中,人類正在挑戰這樣的「天道」。
  • 《流浪地球》導演力挺的《上海堡壘》,能否開啟中國科幻新篇章?
    今年春節檔,由郭帆執導、吳京主演的「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開闢了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不過,一花獨放不是春,中國科幻大片需要「百花齊放」。這個暑期檔,投資3億元(與《流浪地球》相當)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將上映,郭帆導演兩次在微博上發聲懇請網友支持該電影,「中國科幻電影應探索更多的內容和模式」。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電影《流浪地球》首映禮。圖據中新網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票房超20億,成為今年中國賀歲檔電影的票房冠軍,以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為靈感創作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票房超14億。有人說,中國文化界的「科幻元年」正式開啟了。劉慈欣、郝景芳、韓松等響噹噹的科幻文學界「大神」,都曾經是一本叫做《科幻世界》雜誌裡一名普通的作者。《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等如今大放異彩的作品,都曾最初被登載在這本雜誌上。不少資深科幻迷認為,創刊於1979年的《科幻世界》雜誌,才是曾經孕育中國科幻元年開啟者的舞臺。
  • 經濟學人 | 中國科幻正在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正式上線 Netflix,也讓該片成為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此前,上映於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拿下了46億的票房。這是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今年5月,在拿下超過7億美元的電影票房(主要是在中國)後,該片在 Netflix 上線,成為了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而成,這部影片說的是2075年的故事,那時的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太陽也將要毀滅。
  • 「彩虹爺爺」驗證「流浪地球」劉慈欣寄語科幻「黃金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張素)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主人公駕駛飛船衝進離子束引爆木星。從科學角度來說「木星會不會被引爆?」,英籍科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David Evans)選擇用實驗驗證。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劇照。圖/《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流浪地球》之後科幻不再「流浪」本刊記者/毛翊君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裡,親戚朋友忽然意識到飛氘似乎從事了一個能發財的行業。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正如劉慈欣和導演郭帆告訴我們的,真正合理逃離太陽系的方法其實還是建造飛船,而科學地說,將地球推離太陽系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之所以選擇「流浪地球」,恰恰因為這一行動具有無與倫比的科幻美感。這明顯地標識出了這部電影的「奇觀」性質——它脫離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既定軌道,而未來的道路,既瀰漫著不確定的錯誤與偏差,也閃耀著鑽石般的希望。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
  •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19-03-12 新華社 「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讓我們擁有一個更開放的頭腦,能夠面對未知世界的各種可能性。」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8日在阿聯杜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思想界】《流浪地球》引爆網絡輿論:科幻、社會達爾文主義和民族...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及原著作者劉慈欣引發的種種爭議。2月5日,備受矚目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電影根據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講述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開啟了帶著地球在宇宙流浪尋找新家園的旅程。電影的改編採用了原著中「流浪地球」這個核心概念,在文戲方面進行了再次創作。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劉慈欣獨特的龐大世界觀和天才想像力,能夠輕易讓讀者讀到腦內爆炸,收穫好評如潮。有國外書迷甚至說「他好像迅速厭煩了這些宏大的創意,所以只能草草寫完。」「它是我的,你們不許讀!」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 流浪地球出漫畫了!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流浪地球》電影在佔據了2019年那個春節檔,大家都在討論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帶火了網上的一批又一批段子,特別是那句臺詞「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都已經快成了交通標語了。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中國科幻元年裡程碑《流浪地球2》確認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對於被譽為中國科幻元年的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家肯定至今仍記憶猶新。上映之初首日票即獲得1.89億人民幣,至放映結束國內累計票房為46.55億人民幣。該片根據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吳京、吳孟達、李光潔等主演。故事情節不複雜,講述在2075年,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