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是B肝病毒感染者最常見的兩對半體現形式,一般處於B肝病毒攜帶者狀態。不過,臨床上對B肝小三陽的複查項目要嚴格得多,主要是因為小三陽病情發展有較大的隱匿性。在過去,要明確B肝病情,例如是否發展為肝硬化,檢查非常複雜,甚至比較痛苦。隨著檢驗醫學的不斷進步,該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在過去,為了解肝組織的彈性及硬度,多數需要進行有損傷的肝穿刺檢查。現今,多可通過肝硬度值掃描,也就是肝臟瞬時彈性檢測來確定。該種檢查,類似於腹部超聲檢查,只需要通過肝部平掃就可得到肝硬度數值。通常情況下,肝硬度值的檢查往往與肝臟脂肪衰減同時進行,可更好的了解肝組織損傷形式和程度,了解肝臟的脂肪性病變等。不過,該兩項檢查結果,很多人並不明白具體含義,不知如何去分析。
龐貴珠(化名),是一位42歲的B肝小三陽患者,出現肝功能損傷半年時間。龐女士在朋友的建議下進行中藥調理,並沒有什麼不適症狀。不過,在最近一次的複查中,肝功能轉氨酶指標依然偏高,腹部超聲提示肝臟瀰漫性病變。但是,通過該兩項檢查,並不能明確是否存在肝硬化。隨後,進行了肝臟脂肪衰減和肝硬度值檢查。其中,肝臟脂肪衰減中位數210,肝臟瞬時彈性檢測為26.5kPa。這個檢查結果是否可以確定肝硬化呢?我們一起來解讀下。

臨床上一般將肝臟瞬時彈性檢測正常值定為2.5kPa-6.5kPa,這是正常的健康的肝臟所表現出來的指標。那麼,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引起肝臟彈性值升高的原因有哪些,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肝臟炎症的不斷發展,肝臟結蹄組織的不斷增生,可導致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形成。肝纖維化階段,肝彈性指標可升高至7kPa-12kPa。肝硬化階段,肝硬度值可升高至12.5kPa以上。
2、明顯的肝臟炎症:並非說,肝臟瞬時彈性指標超出12.5kPa,就一定是肝硬化。當肝臟有明顯的炎症進展時,肝臟的彈性值也會出現明顯的升高。例如肝功能轉氨酶升高數倍,肝彈性指標可達到15kPa以上。
3、肝臟的脂肪性病變:當發生比較嚴重的脂肪肝時,肝臟瞬時彈性指標也會有所上升。這也是為什麼,肝臟瞬時彈性檢查要與肝臟脂肪衰減指數共同進行的一個原因。一般認為,肝臟脂肪衰減指數需小於240,大於240提示脂肪肝。
我們繼續分析龐女士的案例,42歲小三陽,肝功能谷丙和穀草均達到100IU/ml以上,肝臟脂肪衰中位數基本正常。可評判導致肝臟瞬時彈性檢測升高的可能原因由肝硬化或肝臟炎症導致。所以,暫時並不能確定其是肝硬化。需要先進行抗病毒配合保肝消炎治療,待肝損傷得到基本控制,再次確定肝臟瞬時彈性值。

當然,對於肝功能轉氨酶等各項指標明顯異常者,肝臟瞬時彈性檢測的意義不大。如果肝功能轉氨酶指標基本正常,肝脂肪衰減中位數基本正常,肝臟瞬時彈性檢測達到20kPa以上,可基本確定肝臟硬化。對於龐女士後續的治療和復檢我暫時無法得知。但,其進行正規抗病毒治療的必要性迫在眉睫,需要立刻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