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很多文章中,大家可以發現一個關於B肝抗病毒治療的觀點,也就是B肝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絕非是根據某一個檢查結果,或某次檢查結果來確定。在必要採取抗病毒治療的時候,如果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往往會導致不良的預後,反之,如果在不需要抗病毒的情況下進行了抗病毒,往往也會誘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對抗病毒治療與否的界定,往往需要通過肝功能、病毒定量、腹部彩超以及過往的檢查結果來確定。
傅惠萍(代稱)今年43歲,被檢查出來B肝小三陽已經有7年時間,根據家族情況,其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均為B肝病毒攜帶者,可推測其在母嬰時期感染B肝。傅惠萍最近的一次體檢結果提示,病毒量為1.08E+06copies/ml,肝功能生化檢查所有指標正常,但是,腹部超聲提示肝實質回聲增粗增強,判斷瀰漫性病變。看到腹部超聲提示,傅惠萍非常擔心,不清楚自己的情況是否需要立刻開展抗病毒治療。
當然,從單純的肝實質回聲增粗增強,以及肝臟瀰漫性病變提示,我們並不能確定傅惠萍的具體病情。隨後,在與其具體溝通的時候,看到了具體的檢查結果,對肝臟的形態大小、肝靜脈走向、肝緣形態、血流動力的體現,以及腹部彩超中的膽、脾、胰、腎進行了綜合判斷,可推測為早期肝硬化。但是,腹部超聲的檢查有其局限性,在臨床上一般不作為早期肝硬化的定性標準。
如何進一步確定傅惠萍的病情?從初步的檢查結果來看,雖然其肝功能檢查結果是正常的,但是可以判定其肝臟組織形態已經出現明顯損壞,且伴隨有較高病毒量,所以其抗病毒治療措施是務必要進行的。不過,還是有必要對其肝硬化程度以及逆轉的可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根據檢查需求,對於傅惠萍來說,因為腹部超聲沒有提示肝回聲的網狀異常,可進行肝穿刺檢查,確定具體的病情。當然,也可以進行無損的Fibroscan結合CT進行相關檢查。傅惠萍選擇了肝穿刺檢查,用來確定具體病情。
根據所有的檢查結果,病情判斷為早期肝硬化,需要進行B肝小三陽的抗病毒治療和軟肝治療。對於傅惠萍的情況來說,被確診為早期肝硬化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其發現早期肝硬化還算及時,通過合理的治療是有望獲得肝硬化的逆轉和康復的。且,傅惠萍目前不存在進展性肝炎,不存在不良的併發症,還未影響到其他器官的代謝功能,所以其治療的重心依然在病毒量的控制。獲得有效的病毒量控制,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當然,對於多年的B肝小三陽來說,並非所有的肝臟瀰漫性病變均是肝硬化的體現,多數的肝臟瀰漫性病變,不伴隨肝臟形態、邊緣、門脈及血流信號的改變,並不是肝臟硬化的表現。不過,如果出現了肝臟瀰漫性病變提示,建議還是進行深入的進行肝臟瞬時彈性檢查、CT檢查等,確定是否需要開展更為專業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