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們在<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中所講,傅克烷基化反應一般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且難以分離,所以在合成反應中意義不大。傅克反應通常意義上指批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
傅克(傅瑞德爾-克拉夫茨)醯基化反應:芳香烴在路易斯酸作用下,環上的氫原子被醯基所取代,生成芳香酮的過程。
(James Mason Crafts,1839~1917)
傅克醯基化反應是製備α-芳香酮最重要的方法,以α-芳香酮為過渡,可以進一步以高產率方式製備烷基芳烴、
β-取代芳酮和α-芳香胺等諸多化合物。
最簡單的傅克醯基化反應是苯與乙醯氯,在二氯甲烷溶劑中,無水三氯化鋁催化下,生成苯乙酮。
傅克醯基化反應的機理研究已經非常透徹,簡單的說就是在二氯甲烷溶劑中,無水三氯化鋁催化乙醯氯生成乙基碳正離子,乙基碳正離子進攻富電子苯環,取代苯環上氫生成苯乙酮。
機理圖如下:
傅克醯基化反應的底物要求富電子芳環,即供電子基取代芳環,如甲基、甲氧基等;吸電子基取代芳環以缺電子程度,反應難度增加,比如硝基,硝基苯一般不發生傅克醯基化反應,可以用來做為本反應的溶劑。
反應的試劑最常用為醯氯,其次為酸酐,要求易解離成碳基正離子;
反應的溶劑最常用為二氯甲烷,還有二氯乙烷、硝基甲烷、硝基苯和二硫化碳等;
反應的催化劑最常用為三氯化鋁,還有無水氯化鋅、三氯化鐵、四氯化鈦等;
傅克醯基化反應由於生成的芳香酮活性降低,一般產率較高。
比如:
傅克醯基化反應在工業化較為成熟,常規的生產方法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此反應的研究要點在於以下幾:
遏制異構體,提高產率;優化反應條件,使反應更平穩;簡化後處理,提高生產效率;粗品純化,提高質量。
這部分內容每一個都可以單獨成文,我們將在後面分開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