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

2021-01-10 KingDraw結構式編輯器

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

1,3-偶極加成,或被稱為Huisgen反應,Huisgen環加成反應,是發生在1,3-偶極體和烯烴、炔烴或相應衍生物之間的環加成反應,產物是一個五元雜環化合物。烯烴類化合物在反應中稱親偶極體。德國化學家Rolf Huisgen首先廣泛應用此類反應製取五元雜環化合物,這類反應是合成單環及多環化合物的一種重要方法。

1,3-偶極體(1,3-dipole)是三原子形成的4π電子化學物質,該物質可以與烯烴或者炔烴等親偶極子進行加成環化反應,得到五元雜環產物。

以下這些1,3-偶極體是比較常見的 。

烯丙基型偶極體的一個例子。具體參閱:有機人名反應——臭氧解反應(Ozonolysis)

疊氮基與碳碳雙鍵,碳碳三鍵或碳氮三鍵的1,3-偶極加成通常有很多優點。反應模塊化,高產率,反應條件簡單,立體選擇性,後處理簡單。此類反應是經典「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 」的精華。 故自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K. B. Sharpless提出「點擊化學」的概念以來,疊氮基參與的1,3-偶極環加成反應就在藥物合成、分子印跡、超支化聚合物製備、納米材料的修飾等眾多領域引起了國內外科學家的重視。

反應機理

1,3-偶極環加成反應與Diels-Alder反應有些相似。根據前線軌道理論,基態時1,3-偶極體的LUMO和親偶極體的HOMO,以及基態時1,3-偶極體的HOMO和親偶極體的LUMO,都是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所允許的,因此反應可以發生。

1,3-偶極環加成反應因此也分為三類:一類是由1,3-偶極體出HOMO,稱為HOMO控制的反應;一類是由1,3-偶極體出LUMO,稱為LUMO控制的反應;還有一類就是兩種情況都存在,稱為(HOMO-LUMO)控制的反應。

以前曾認為1,3-偶極環加成反應是經過一個雙自由基的中間體完成的,但現在大多認為1,3-偶極環加成反應經過五元環的過渡態,是總電子數6π體系的協同反應。它受溶劑的極性影響很少,而且是立體專一的順式加成反應。 分子內或逆向的1,3-偶極環加成反應都是可以發生的。

反應的區域選擇性取決於電子和空間效應,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預測的。例如,向疊氮化物中加入炔烴,這是通過兩個分子的簡單反應(「點擊化學」)產生1,2,3-三唑的有趣反應,產生區域異構體:

V. V. Rostovtsev, L. G. Green, V. V. Fokin, K. B. Sharpless,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1, 2596-2599.

Sharpless和Fokin小組已將反應修改為更具區域選擇性,銅催化的逐步過程,該過程不再是經典的Huisgen環加成反應(有關未證實的機理的討論,請參見: 有機人名反應——疊氮-炔環加成(點擊化學))。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定向吸電子基團,該基團可在以後移除:

D. Amantini, F. Fringuelli, O. Piermatti, F. Pizzo, E. Zunino, L. Vaccaro, J. Org. Chem. 2005, 70, 6526-6529.

總之,1,3-偶極環加成反應可產生各種5元雜環。可以以高區域選擇性進行許多反應,甚至已經公開了前手性底物的對映選擇性轉化。在最近的文獻中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例子。

相關焦點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id=20200813162045Corey-Chaykovsky反應是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應的簡稱,可以縮寫為CCR,是一個用來合成如環氧化合物、氮雜環丙烷和環丙烷這類含三元環結構的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含α-活潑氫的其他化合物也能與醛或酮發生類似反應。Darzens縮合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芳香族醛和酮、脂肪族酮以及α,β-不飽和酮和環狀酮均能取得不錯的產率;脂肪族醛也能用於該反應,但產率較低。由於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分子間SN2取代反應的發生,α-氯代羧酸酯反應的產率往往要優於相應的溴代物和碘代物。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Bakshi-Shibata還原反應
    Reduc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還原,也稱Itsuno-Corey還原,是酮在手性硼雜唑烷(CBS催化劑)和乙硼烷的醚溶液催化下被立體選擇性還原為醇的有機反應。
  • 【人名反應】Bartoli吲哚合成
    其中鄰位取代的硝基芳烴在反應中能得到較高的產率。由鄰位硝基或亞硝基芳烴和乙烯基格氏試劑製取7-取代吲哚的反應叫做Bartoli吲哚合成反應。反應特點當硝基芳烴沒有鄰位取代基時,反應產率低或得不到想要的吲哚;鄰位取代基的大小同樣影響反應的產率,而且高位阻基團常常能得到較高的產率;可用取代烯基格氏試劑代替常用的乙烯基鎂,同樣能在C2或C3位置發生取代,得到相應的吲哚;如果亞硝基芳烴發生取代,只需要兩倍於底物的格氏試劑即可。
  • 有機人名反應——Hiyama-Denmark偶聯
    Hiyama-Denmark偶聯(Hiyama-Denmark Coupling)Hiyama-Denmark偶聯反應是Hiyama偶聯反應的改進,在這種偶聯反應中,鈀催化的脫質子化矽醇與乙烯基和芳基滷化物偶聯生成交叉偶聯產物。
  • 《化學提高》加聚反應是加成反應嗎
    可以把加聚反應看成加成反應的一個特例,加聚反應:即加成聚合反應,一些含有不飽和鍵(雙鍵、叄鍵、共軛雙鍵)的化合物或環狀低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劑、引發劑或輻射等外加條件作用下
  • 南科大李闖創團隊:Type II 環加成反應的合成應用 ​
    Type II 環加成反應的合成應用實例橋環體系結構廣泛存在於各種活性天然產物或藥物中,其中不乏明星分子(圖1)。通常來講,由於橋環結構的環張力比對應的並環結構要大很多。具有橋環結構(特別是含有中環的橋環)的天然產物,一直是全合成領域中的最具挑戰性的一大類目標分子。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Bartoli吲哚合成
    其中鄰位取代的硝基芳烴在反應中能得到較高的產率。由鄰位硝基或亞硝基芳烴和乙烯基格氏試劑製取7-取代吲哚的反應叫做Bartoli吲哚合成反應。反應機理首先,格氏試劑與硝基氧原子加成,並很快消去烯氧基團得到亞硝基芳烴,它的活潑性遠大於硝基芳烴,它再和另一分子的格氏試劑反應得到烯氧基羥胺,然後很容易的發生[3,3]-σ重排。重排產物發生分子內親核進攻而關環,質子在環內交替傳遞,並被第三分子格氏試劑接受。最後,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得到產物吲哚。
  • 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縮合反應的含義廣泛,兩個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分子通過反應形成一個新的較大分子的反應或同一個分子發生分子內反應形成新的分子都可稱為縮合。縮合反應的機理主要包括親核加成-消除 (各類親核試劑對醛或酮的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親核 加成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應)、 親電取代、 環加成 ([4+2] 環加成,1,3-偶極環加成) 等。
  • 《化學提高》加聚反應算加成反應嗎
    算,加聚反應:單體間相互反應生成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應。加成反應:加成反應是一種有機化學反應,它發生在有雙鍵或叄鍵的物質中。
  • 【人名反應】Barton反應
    反應機理該反應為自由基機理。首先在光照下,RO-NO鍵發生異裂生成氧自由基和氮氧自由基,接著自由基發生從C到O的1,5-氫遷移,生成碳自由基。碳自由基和氮氧自由基結合生成最終產物。反應實例參考文獻1. Barton, D. H. R., Beaton, J. M., Geller, L. E., Pechet, M. M. J.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
    )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SN2機理進攻α-碳,滷離子離去,最終生成環氧丙酸酯類化合物:通常,環氧化物形成的順式:反式比例在1:1和1:此外,反應可以用重氮乙酸酯進行,其中N2是離開基,或硫葉立德與SR2作為離開基(見 )。如Aggarwal所述,在以下特定的取代模式中,反應的結果取決於加成,旋轉和閉環過渡態的能量。
  • 可見光碟機動「2+2」環加成反應合成氮雜環丁烷
    對於四元環分子的合成而言,現有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碟機動的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該反應可以快速合成環丁烷和氧雜環丁烷(噁丁環),但是要想合成氮雜環丁烷卻頗具挑戰(圖1a)。迄今為止,還未報導過利用光碟機動的分子間[2+2]環加成反應來製備氮雜環丁烷的通用策略,僅有的幾個例子底物範圍十分局限(圖1b),並且通常需要高能的紫外光,從而降低了反應的官能團兼容性。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
    正如我們在<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中所講,傅克烷基化反應一般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且難以分離,所以在合成反應中意義不大。傅克反應通常意義上指批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傅克(傅瑞德爾-克拉夫茨)醯基化反應:芳香烴在路易斯酸作用下,環上的氫原子被醯基所取代,生成芳香酮的過程。
  • Michael加成反應
    麥可加成反應(Michael Addition)在鹼催化下能提供親核負碳離子的化合物和一個親電共軛體系發生的共軛加成反應。
  • 構建三元碳環,Simmons-Smith環丙烷化 | 人名反應小課堂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1958年。理論上講,構建三元碳環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卡賓、類卡賓等二價碳物種與烯烴混合,通過[1+2]環加成的方式來實現,但彼時在實際操作中卡賓與烯烴直接反應的效果並不理想。
  • 【人名反應】Gould-Jacobs反應
    b.環化為4-羥基-3-烷氧羰基喹啉(4-羥基主要以羰基形式存在);c.皂化為酸;d.脫羧給出4-羥基喹啉。反應可擴展為Skraup一類無取代的帶吡啶稠合的雜環化合物。反應機理參考文獻1. Gould, R. G.; Jacobs, W. A. J.Am. Chem. Soc.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Cope消除
    反應表現出顯著的溶劑效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對反應速率的提高可達到百萬倍。反應機理這個反應是Ei順式消除反應,反應過程中形成一個平面的五元環過渡態。Cope消除反應能否進行及其區域選擇性取決於能否形成平面五元環過渡態。研究報導顯示,Cope消除反應可在溫和的條件下進行。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Chugaev消除反應
    ,進而加熱發生順式消除生成烯烴的熱分解反應。反應機理黃原酸酯的熱分解反應是E1歷程,經歷了分子內的氧、硫雜六元過渡態。參考文獻1. Chugaev, L. Ber. 1898, 31, 1775-1783.2. Chugaev, L.
  • 有機入門三大反應
    理解了電子基本的移動,也就一隻腳踏進了有機的大門,後面的學習也會如有神助。(這篇文章整理自前段時間的回答)1,加成反應-ADDITION REACTION按反應機理一般加成反應分親核加成,親電加成,自由基加成成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