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2021-01-08 KingDraw結構式編輯器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含α-活潑氫的其他化合物也能與醛或酮發生類似反應。

Darzens縮合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芳香族醛和酮、脂肪族酮以及α,β-不飽和酮和環狀酮均能取得不錯的產率;脂肪族醛也能用於該反應,但產率較低。由於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分子間SN2取代反應的發生,α-氯代羧酸酯反應的產率往往要優於相應的溴代物和碘代物。除了α-滷代羧酸酯外,α-滷代碸、α-滷代氰、α-滷代酮亞胺、α-滷代硫羥酸酯、α-滷代醯胺和γ-滷代巴豆酸酯等有吸電子基團取代的滷代物都可以用於Darzens縮合。

Darzens縮合反應機理

首先是α-滷代酯在鹼性條件下生成相應的碳負離子中間體,接著與醛/酮羰基進行親核加成,得到順式和反式非對映異構體:

氧上的負電荷以分子內SN2機理進攻α-碳,滷離子離去,最終生成環氧丙酸酯類化合物:

通常,環氧化物形成的順式:反式比例在1:1和1:2之間。

在過去,Darzens反應主要用於合成醛和酮,作為同系反應,不考慮環氧化物形成中的立體控制。 對於該序列,皂化α,β-環氧酯,然後脫羧,得到取代的羰基化合物:

Darzens方法也可用於α-滷代羰基化合物或類似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可以進行脫質子化並帶有吸電子基團。此外,反應可以用重氮乙酸酯進行,其中N2是離開基,或硫葉立德與SR2作為離開基(見Corey Chaykovsky)。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如Aggarwal所述,在以下特定的取代模式中,反應的結果取決於加成,旋轉和閉環過渡態的能量。 儘管給出了非對映選擇性的解釋,但樟腦衍生的鋶基團誘導的對映選擇性尚未得到充分理解:

V. K. Aggarwal, G. Hynd, W. Picoul, J.-L. Vasse, J. Am. Chem. Soc., 2006, 128, 2105-2114. DOI

Arai提出了另一個非對映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轉換的概念:

S. Arai, Y. Shirai, T. Ishida, T. Shioiri, Tetrahedron, 1999, 55, 6375-6386.

在該系統中,手性相轉移催化劑(PTC)能夠選擇性識別一種醛縮醛。通過逆向羥醛加成,順式和 反式醛醇酸酯之間達到平衡,並且形成穩定的螯合鋰鹽會阻止後續的非催化反應生成環氧化物產物:

以下aza-Darzens反應中,預先形成的α-溴烯酸鋰與亞磺胺反應生成氮丙啶,其六元過渡態具有很高的非對映選擇性:

F. A. Davies, H. Liu, P. Zhou, T. Fang, G. V. Reddy, Y. Zhang, J. Org. Chem., 1999, 64, 7559-7567. DOI

對映選擇性方法的發展仍然具有挑戰性。原則上,也可以在Darzens反應中測試用於立體選擇性羥醛加成的任何方法,因為第一步是羥醛加成。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
    Darzens縮合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芳香族醛和酮、脂肪族酮以及α,β-不飽和酮和環狀酮均能取得不錯的產率;脂肪族醛也能用於該反應,但產率較低。由於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分子間SN2取代反應的發生,α-氯代羧酸酯反應的產率往往要優於相應的溴代物和碘代物。除了α-滷代羧酸酯外,α-滷代碸、α-滷代氰、α-滷代酮亞胺、α-滷代硫羥酸酯、α-滷代醯胺和γ-滷代巴豆酸酯等有吸電子基團取代的滷代物都可以用於Darzens縮合。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反應機理連結id=20200910175858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含α-活潑氫的其他化合物也能與醛或酮發生類似反應。Darzens縮合具有良好的普適性,芳香族醛和酮、脂肪族酮以及α,β-不飽和酮和環狀酮均能取得不錯的產率;脂肪族醛也能用於該反應,但產率較低。由於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分子間SN2取代反應的發生,α-氯代羧酸酯反應的產率往往要優於相應的溴代物和碘代物。
  • 有機人名反應——Dieckmann縮合
    Dieckmann縮合(Dieckmann Condensa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00708115131Dieckmann縮合(狄克曼
  • 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縮合反應的含義廣泛,兩個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分子通過反應形成一個新的較大分子的反應或同一個分子發生分子內反應形成新的分子都可稱為縮合。反應過程中,一般同時脫去一些簡單的小分子(如水、 醇), 也有些是 加成縮合, 不脫去任何 小分子。 就化學鍵而言, 通過縮合反應可以建立碳-碳鍵以及碳-雜鍵。
  • 有機人名反應——Henry 反應(Henry Reaction)
    因類似於Aldol反應,又稱Nitro Aldol反應。反應通常在鹼催化下進行。酮的Henry反應速度較慢。通常硝基化合物的活性順序為:硝基乙烷>硝基甲烷>2-硝基丙烷,羰基化合物的活性順序為:正丙醛>異丁醛>新戊醛>丙酮>苯甲醛>丙酸甲酯。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Chaykovsky反應
    id=20200813162045Corey-Chaykovsky反應是Johnson-Corey-Chaykovsky反應的簡稱,可以縮寫為CCR,是一個用來合成如環氧化合物、氮雜環丙烷和環丙烷這類含三元環結構的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化學反應。
  • 【人名反應】Nazaki-Hiyama-Kishi反應
    Cr-Ni雙金屬催化劑促進的烯基滷代烴對醛的氧化還原反應。
  • Knoevenagel 縮合反應
    Knoevenagel 縮合反應定義:具有活性亞甲基的化合物(如丙二酸酯、β-酮酸酯、氰乙酸酯、
  • 有機人名反應——Cannizzaro反應(Cannizzaro Reaction)
    id=20200411170321Cannizzaro反應,也譯作坎尼扎羅反應、康尼扎羅反應、卡尼扎羅反應,是無α活潑氫的醛在強鹼作用下發生分子間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機歧化反應。義大利化學家斯坦尼斯勞·坎尼扎羅通過用草木灰處理苯甲醛,得到了苯甲酸和苯甲醇,首先發現了這個反應,反應名稱也由此得來。
  • 有機人名反應——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
    1,3-偶極環加成反應(Huisgen 反應)1,3-偶極加成,或被稱為Huisgen反應,Huisgen環加成反應,是發生在1,3-偶極體和烯烴、炔烴或相應衍生物之間的環加成反應,產物是一個五元雜環化合物。烯烴類化合物在反應中稱親偶極體。德國化學家Rolf Huisgen首先廣泛應用此類反應製取五元雜環化合物,這類反應是合成單環及多環化合物的一種重要方法。
  • Strecker反應,合成胺基酸第一彈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1850年,德國化學家Adolph Strecker先生想要設計一種製備乳酸的方法。
  • 常見的碳碳鍵生成的縮合反應
    這個反應叫做羥醛縮合或醇醛縮合。Abiko-Masamune羥醛縮合反應二、Mukaiyama羥醛縮合反應鹼催化下酯縮合得到β-酮酯的反應。偶姻縮合反應十七、Weiss–Cook縮合反應在有機金屬試劑存在下,羰基化合物可以迅速與其反應,這類反應被稱為Barbier反應。P. Barbier最初提出的實驗方案是利用金屬鎂反應,後來被發展為著名的格氏試劑。
  • 有機人名反應——Hiyama-Denmark偶聯
    Hiyama-Denmark偶聯(Hiyama-Denmark Coupling)Hiyama-Denmark偶聯反應是Hiyama偶聯反應的改進,在這種偶聯反應中,鈀催化的脫質子化矽醇與乙烯基和芳基滷化物偶聯生成交叉偶聯產物。
  • 縮合反應(4)
    反應是通過碳負離子對醯滷或酸酐進行親核加成-消除完成的。不難發現,通過Claisen (酯)縮合反應來實現酯的α碳的醯基化更常見。在合成反應中,使用酯、醯滷或者酸酐時,反應條件是有區別的,由於醯滷和酸酐都易於質子溶劑反應,所以使用醯滷和酸酐應在無質子溶劑中進行。
  • 【人名反應】Barton反應
    Barton反應在1960年首次報導亞硝酸酯在光照下生成δ-亞硝基的醇,並可進一步衍生成δ-羥基的肟。
  • 八本從事有機化學合成反應工作者必讀的書
    《有機人名反應戰略性應用》3、 《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張大國編著【推薦星級:★★★★】《精細有機單元反應合成技術手冊》一書詳細闡述了氧化、醯化、烴化、氨化、醚化、硝化、磺化、滷化、氰化、酯化、羥基化、還原、重氮化偶合、縮合、環合15個精細有機單元反應的合成技術,並精選了2300餘個合成實例。
  • 縮合反應(9)
    Michael加成:有活潑亞甲基化合物形成的碳負離子,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碳碳雙鍵的親核加成,是活潑亞甲基化物烷基化的一種重要方法,該反應稱為Michael反應。Michael加成是羰基化合物α位的縮合反應,一些羰基化合物α位的縮合反應歸納如下:
  • 意外發現,Stobbe縮合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1893年,德國化學家Hans Stobbe先生將丙酮與丁二酸二乙酯混合於乙醚溶劑中,在1當量NaOEt作為鹼的條件下,想通過一分子的丙酮與一分子的丁二酸二乙酯發生Claisen
  • 【人名反應】Gould-Jacobs反應
    Gould-Jacobs反應涉及如下順序反應:a.苯胺用烷氧基亞甲基丙二酸酯或醯基丙二酸酯取代生成苯胺基亞甲基丙二酸酯;
  • 常見的碳碳單鍵生成的縮合反應
    鹼催化下酯縮合得到β-酮酯的反應。分子內的克萊森縮合反應。六、Reformatsky反應羰基化合物和活潑亞甲基化合物在胺催化下縮合的反應。八、Perkin反應環己酮先對甲基烯基酮進行麥可加成,然後進行分子內的羥醛縮合關環得到六元環的α,β-不飽和酮的反應。十二、安息香縮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