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機場前九月運營數據解讀:9月國內旅客量增速遠超白雲機場
上海機場的國內旅客吞吐量增速最為亮眼。9月,上海機場國際旅客吞吐量為8.44萬人次,同比仍然大跌96.82%。2020年前九月,公司旅客吞吐量累計為2,217.0萬人次,同比下跌61.71%。上海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在4月、5月表現靚麗後,6月增速大幅下降,7月、8月和9月均接近零增長。
-
四大機場前九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累計客流量、航班數超上海機場
9月,深圳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增速實現轉正,廈門空港的降幅也收窄到個位數,上海機場的降幅為四家機場中最大。前九月累計航班起降架次跌幅最小的是深圳機場,最大的是上海機場。整體來看,前九月深圳機場在三項指標上的復甦腳步均最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航班起降架次率先實現轉正,上海機場在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兩項指標上墊底,貨郵吞吐量復甦情況位列第二。前九月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均超上海機場。
-
深圳機場前七月運營數據解讀:貨郵吞吐量累計增速已快於過去三年
,深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降幅逐月縮窄,7月同比跌幅下降到20%以內。月到5月同比跌幅太狠,深圳機場前七月的旅客吞吐量依然接近腰斬。2020年前七月貨郵吞吐量的增速,已經超過近三年各年的同比增速,在近五年中也僅次於2016年的11.08%。
-
四大機場前八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在兩指標上全面超越上海機場
白雲機場、深圳機場的累計旅客吞吐量也超上海機場。8月,深圳機場的航班起降架次增速已經接近轉正,其次同比跌幅較小的是白雲機場,上海機場的跌幅為四家機場中最大。前八月累計航班起降架次跌幅最小的是深圳機場,最大的是上海機場。
-
白雲機場前九月運營數據解讀:9月三項指標的復甦腳步都已放緩
其中國內旅客量達452.85萬人次,同比增0.69%,9月國內旅客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國際旅客的跌幅依然高達94.13%。2020年前九月,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累計2,894.1萬人次,同比下跌46.91%。
-
四機場前七月數據對比:白雲機場、深圳機場客流大幅領先上海機場
在累計增速上,上海機場、白雲機場、廈門空港均依然處於腰斬狀態,而其中跌幅最慘烈的是上海機場。深圳機場、上海機場前七月累計貨郵吞吐量均實現正增長,白雲機場和廈門空港則依然是兩位數下滑。前七月累計航班起降架次降幅最大的分別是上海機場和廈門空港,其中上海機場的降幅依然在40%以上。
-
上海機場前七月運營數據解讀:旅客量累計跌66%,貨郵量連續變弱
,上海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要恢復到2019年的一半難度已越來越大。上海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在4月、5月曾連續實現10%以上的兩位數增長,6月增速明顯下降,7月繼續下降到幾乎零增長。2017年出現一次小爆發,增長11.16%,隨後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下跌,2020年前七月的微幅正增長和前兩年相比已堪稱亮眼。
-
深圳機場前八月運營數據解讀:旅客吞吐量復甦腳步大幅放慢
我們先來看公司前八月各月旅客吞吐量數據:8月深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接近400萬人次,如果後面四個月也保持這個量,那麼2020年全年估計將達不到4000萬人次,年度客流量將直接退到五年前的水平。深圳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增速在6月創下18.2%的月度新高后,7月、8月持續回落。
-
上海機場前八月運營數據解讀:8月國內旅客吞吐量率先轉正
同月,白雲機場的國內旅客量為453.46萬人次,同比下降7.25%;深圳機場國內旅客量為399.34萬人次,同比下降3.15%。上海機場的國內旅客吞吐量率先轉正。再來看公司前八月各月貨郵吞吐量數據:上海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在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面對2020年「特殊」的運營環境,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機場情況如何,其排名是否較2019年出現較大的變化,成為本報告關注的重點。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飛友科技、民航局等多方數據,對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機場進行分析。
-
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將超100條
國際客流連續三年增速超30%,打造國際化航空樞紐通過3-5年時間,深圳機場多航站體系形成,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自2016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定位以來,深圳機場持續加快國際航線市場開拓,2016-2019年每年新開國際客運航線數量均超過10條。2019年,深圳機場國際航線旅客吞吐量525.45萬人次,同比增長32.92%,國際客流連續三年增幅超30%,增速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疫情給民航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
白雲機場前八月運營數據解讀:貨郵吞吐量7月轉跌後跌幅擴大
我們先來看公司前八月各月旅客吞吐量情況:8月,其中國內旅客量達453.47萬人次,同比下滑7.25%,國內旅客量已經快要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國際旅客的跌幅依然高達95.33%。2020年前八月的飛機起降架次情況如下:總的看來,白雲機場三項指標
-
2020年7月濟南機場運營數據分析
2020年8月24日,民航華東管理局公布了7月份華東局機場客貨運統計數據,今天,我們對濟南機場7月份運營數據進行簡要分析~首先,來看2020年7月華東局機場的整體運營情況:進入暑運,7月份華東局機場環比上月客流量回升明顯,所有千萬級機場的環比增速均超過
-
2020年8月濟南機場客貨吞吐量數據分析
9月21日下午,民航華東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8月華東局機場生產運營數據。2020年8月華東管理局吞吐量數據TOP15來看8月份運營數據環比7月份的增速情況,受到8月份旅遊市場大幅回暖的帶動,旅客吞吐量環比7月份增速較大,大部分機場實現了環比10%以上的增速,其中南昌昌北、煙臺蓬萊、無錫碩放三家機場分列環比增速前三位,增速達到24%-30%;虹橋機場受運能所限環比增速墊底,而前期恢復較快的寧波、溫州等機場由於7月份恢復程度已經較高,所以環比增速也不太快。
-
2020年9月濟南機場吞吐量數據分析
10月26日,民航華東管理局公布了華東區機場9月份生產運營狀況,本文將對9月份華東管理局和濟南機場的運營數據進行簡要分析。數據總覽從華東局機場9月份運營數據來來看,疫情對國內民航市場的影響已經很小,華東局9月份TOP15機場中,7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數據同比降幅都收窄到了個位數,寧波櫟社機場和無錫碩放機場更是已轉為正增長,除對國際客流依賴較大的上海浦東,同比降幅仍
-
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預計明年中建成運營
9 月 5 日,中建集團&34;暨中建八局&34;活動在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 2021 年中交付使用。 記者了解到,由中建股份承建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總合同金額達 40.79 億元。項目整體採用&34;型蝠鱝構造設計,與在運營的深圳機場 T3 航站樓相呼應,集行李捷運、旅客航運、貨物集散等功能於一體。
-
深圳機場一周連開3條國際貨運新航線
國際貨運航線網絡的完善,帶動深圳機場今年前10個月實現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同比增長7.8%,增速在全國百萬噸級機場中位列第一。全年新開8個國際全貨機航點深圳機場所處的粵港澳大灣區物流市場發展旺盛,且以科技含量高、體積小、價值大的貨物為主,其運輸方式主要依賴於航空物流。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一周連開3條國際貨運新航線
11 月 11 日,深晚記者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獲悉,近一周內,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陸續新開 " 深圳 - 杭州 - 洛杉磯 "" 深圳 - 阿姆斯特丹國際貨運航線網絡的完善,帶動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今年前 10 個月實現貨郵吞吐量超 100 萬噸,同比增長 7.8%,增速在全國百萬噸級機場中位列第一。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明年建成運營
建設中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記者近日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項目建設方了解到,衛星廳計劃明年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293萬人次,全球排名躍居第26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機場中排名第二位。
-
最近,深圳機場再度實力「圈粉」
>NO.3 增速在全國百萬噸級機場中位列至此深圳機場今年已累計超過70家國外航司執飛國際貨運包機、「客改貨」航班來深「提貨」;截至目前,深圳機場已累計保障上述兩類航班超逆勢增長;其中,國際貨量已連續四個月實現同比三成以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