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於丹不要接受"女孔子"封號

2020-11-22 東方網

    於丹被一些人稱為「女孔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先是在海峽彼岸籤名售書,當地文化名人陳文茜稱她「抹口紅的女孔子」;然後是在日本,也是籤名售書,日本人用「歡迎女孔子的到來」來歡迎她。《光明日報》的一篇文章談她的《〈論語〉心得》何以大熱日本時,又提到了「女孔子」的稱謂,不妨就此說上幾句。

    我不知道於丹對這個「封號」的態度如何,也許人家早就表過態而我沒有看到;倘若還沒有明確,我還是勸她不要接受為好,也不要不置可否,就這麼默認下去,怡然自得。孔子的《論語》儘管是弟子們整理的,畢竟屬於原創;而《〈論語〉心得》,書名已經交代得明明白白,不過是以通俗的語言和現代視角詮釋《論語》的當下意義,屬於「代聖人立言」,性質並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比附古人,我想大概可以與夫子「弟子三千」中的「賢人七十二」為伍,算是女弟子而非女孔子。像漢服、深衣等等不知何年何月的服飾都要振興一樣,將來,配享之類如果也要謀求復古的話,於女士則可以在「孔廟中食一塊冷肉」,不管怎麼樣,並列應該是談不上的。

    歷史上曾經有一些人被拿來與孔子相比。比如說,宋朝進士李戒,來司馬光家投書,阿諛道:「孔子沒,孟軻以降蓋不足言,今日復有命公,可繼孔子者也。」司馬光感到莫名其妙,「遽還其書」;李戒還一度死皮賴臉,非要留下。這件事被司馬光常跟同事提起,然而目的是「以資戲笑」。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取得了這樣大的成就,司馬光也沒有忘乎所以,覺得自己跟孔子還是差得遠的。他不是說了嗎?「若留君書,是當而有之也,死必不敢。」

    歷史上也有一些人自以為可以和孔子相比。宋徽宗時的一個狀元沈晦就是如此。他放出過一句話:「自古及今,天下秀才只有三個。孔大頭一個,王安石、蘇軾合一個,和晦乃三個也。」孔大頭,應該就是指孔夫子了,相傳孔子的額頭超大。沈晦這個人在《宋史》中有傳,說他「膽氣過人,不能盡循法度,貧時尤甚」。別的待考,「膽氣過人」在這句話中可以證明確實不假。與孔聖人並列,等於說自己就是當代孔子;而安石東坡加在一起才抵得上自己,豈止「膽量驚人」,簡直是臉皮極厚,厚顏無恥了!

    其實,別說活人,就是對逝者充斥溢美之詞的那些蓋棺論定,過後也未必能保得住。還說宋朝,夏竦死後,仁宗本賜諡曰文正,遭到一片反對聲音。因為夏竦生前「行不應法」,根本不配,能討得皇帝的歡心罷了。用司馬光的話說:「諡之美者,極於文正。竦何人,可當?」明朝的張居正就更慘,家給抄了,甚至連墳都給掘了。

    2500多年了,中國才出了一個孔子。今夕何夕,這麼容易就又來了一個?去年有位學者先生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孔子都有效果。」所以,「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會有未來。」老先生被推來搡去,一會兒跟個明星比,一會兒又跟個學者比,不僅毫不恰當,而且橫豎感覺有褻瀆孔子的意味。會不會貽笑後世,就像我們今天嘲笑李戒、嘲笑沈晦一樣?

相關焦點

  • 亞洲周刊:於丹就像是一位靈媒 擁有智力上的特異功能
    文章摘錄如下:儘管《於丹〈論語〉心得》的英文版—— Confucius from the Heart: Ancient Wisdom for Today's World未能在《紐約時報》等暢銷書榜上佔一席位,也沒得到西方評論界的認真看待,但它帶出的問題——萬世師表孔子可以教曉洋人什麼——仍頗堪玩味。
  • 於丹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文藝界改革開放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
    談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當代知名文化學者、北師大教授於丹在接受中國日報網採訪時感慨道。文藝界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於丹用三個詞概括了文化界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經歷的變化:尋根。於丹說,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文化經歷了一場復興,同時也是一次集體的尋根之旅——從古人那裡找到當今時代的基因,找到了這種基因就找到了藥方。
  •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在筆者的印象中,哲學是一門無比高深的學問。但凡是能把哲學搞清楚的人,無疑都是「業界大牛」。就當代研究哲學出名的學者而,首推復旦大學陳果、「自由學者」王東嶽。
  • 先有於丹,後有陳果,紛紛被北大學生「炮轟」課堂,究竟誰的錯?
    今天我想說兩者之一的老師,而且這兩個老師都是女的也都曾是網紅。為什麼要提起她們呢,因為她們有著相同的下場。她們便是於丹和陳果。她們曾經被學生崇拜推上神壇,現在又被炮轟趕下講臺。 於丹作為一個大學者,本身的實力和文化內涵都是十分出眾的,這點從她在北京師範大學的任職就看出來了,於丹也是因為她的講課方式及言論走紅網絡
  • 於丹:正面面對戰場,背面面對牽掛,疫情之下女性依舊在逆流而上
    在第七屆天下女人國際論壇的舞臺上,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給大家展示了這樣一張照片。背面的牽掛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她內心放不下的牽掛,是留在家裡的孩子。在抗疫一線的女性是如此,家庭中的女性又面臨著什麼問題呢?於丹教授尖銳的指出:"家庭中在疫情當中大家最大的苦惱是什麼呢?不是沒有時光,而是沒有建立起來一個好的溝通方式。"
  • 陳果是下一個於丹?心靈式教學被斥毒雞湯,「思修女神」依舊如初
    這個人,就是復旦的女教授陳果。她的心靈雞湯式教學精彩紛呈,讓人感慨萬千,但走下神壇之時,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是否又是另一個於丹? 走紅的復旦女教授 陳果,一個簡單幹練的名字,一個睿智幹練的女人。她出生在上海,年少時一心向學,一直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先後攻讀了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 鬥羅大陸130集的原創美女封號鬥羅,她的武魂原來是稀有動物
    在鬥羅大陸當中,唐三等人的前一輩人當中幾乎沒有女封號鬥羅,當然除了武魂殿的教皇比比東。 不知道為什麼,在史萊克七怪成長起來之前,他們的前輩當中能夠達到封號鬥羅級別的女魂師少之又少。
  • 國學大師於丹跌落神壇,倫敦刁難事件,演講崑曲被北大學生轟下臺
    被奉為國學大師的「於丹」2006年首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節目,藉著出眾的口才和接地氣的比喻,在節目中講解《論語》和《莊子》,讓大家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她一炮而紅。曾經在國學圈佔有一席之地的於丹,如今卻被學生給轟下臺,就此跌落神壇。
  • 陳果會不會像於丹一樣被趕下講臺?
    文/念空大叔前有於丹後有陳果,網紅教授最後好像都是面臨被趕下講臺的命運,究竟是誰對誰錯?其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1.於丹於丹成名是比較早的,曾經光環加身,紅極一時,名聲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一次《百家講壇》中,由於她對《論語》獨特的解釋和演講,一度成為網絡紅人。
  • 於丹自曝幼時自閉 四歲看論語五歲讀紅樓夢
    去年「十一」黃金周,這個「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從北師大的講臺走到了觀眾面前,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7天開講《論語》心得,一舉成名天下知,被稱為「學術超女」、「女易中天」。  雖然以講《論語》聞名,她卻不是那種鑽進故紙堆出不來的「老夫子」,她貪玩,會玩,敢玩。
  • 杭州女大學生被罵,網約司機嫌她找不著北,涉事司機被封號
    8月1日鳳凰網報導,女大學生找不著北被網約車司機罵:全地球的人都知道,可能只有火星人不知道。涉事司機被封號。衝突的原因在於女大學生不辨方向和司機的急躁。這個夏季女大學生成了熱門話題,先是南京的兩名女子失聯,接著是杭州的女大學生不知道北在何方,被司機罵。這位女大學生,學問高,你不會活學活用知識嗎,你不會用百度地圖嗎,你沒有手機導航嗎,你沒有微信定位嗎,你不會問問嗎,出來之前你不查查路線嗎,耽誤了司機師傅的時間,就是耽誤他們賺錢,能不急嗎。
  • 同是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陳果卻獲復旦堅決維護?
    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在《百家講壇》上連續7天解讀國學經典《論語》,憑藉通俗易懂的講述以及新穎獨到的見解,於丹「一炮而紅」,迅速成為現象級網紅教授,被無數人追捧喜愛。
  • 從網紅女神到「雞湯教主」,38歲復旦陳果,會是下一個於丹嗎?
    喜歡她的人視之為「女神」,不喜歡她的人稱之為又一個「於丹」,認為她的那些語錄雞湯不過是《讀者》的水平。驚訝可以,憤怒也可以,但理性不能丟啊!這麼多人,包括一些教授學者,僅憑另一方短短10秒鐘的講課小視頻就斷然得出結論,治學的嚴謹到哪去了?
  • 繼於丹、陳果、蒙曼之後,誰將下一個跌落神壇?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繼於丹之後,又一位國學大師被趕下臺,網友評價:她也配叫大師?》,說的是蒙曼老師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時對於「鋤禾日當午」的解釋被網友所質疑。(包括於丹、陳果等)是不是人紅是非多?亦或是,男性見不得女性好、女性也嫉妒女性好呢?」不禁想起幾年前在北大被轟下臺的於丹老師、想起跌落神壇的陳果老師。筆者不禁思考,這是什麼學風?於丹老師、蒙曼老師、陳果老師,她們都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大學老師、學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生轟下臺的於丹,究竟怎麼了?
    提到於丹,當代人幾乎都曾聽說過她,但在當年,於丹在人們心中代表著國學,曾經有不少的熱愛文學的女孩子,都把「成為於丹那樣的人」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她對於《論語》的解讀更是讓許多人都為之痴迷,她在信息傳遞還不方便的時代,成為人們口中廣為流傳的「國學大師」。
  • 於丹將任啟功藝術研究館館長?評:誰借誰的招牌
    據我觀察,討厭於丹三種人居多:苦熬的屌絲們,咬文嚼字的先生們,微博上活躍的部分公知。  前兩種人可能因為比較窮,後一種人或許是出於某種潔癖,但他們都看不慣於丹的做派,尤其是典型的「於丹體」:酒足飯飽的午後,你坐在窗前,陽光款款,手捧一杯清茶……你喝的只是茶麼?
  • 美國一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去世,北京語言大學回應
    情況通報提到,北京時間10月7日晚11點45分,學校收到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信息,得知學校老師劉強不幸於美國當地時間10月7日上午去世,「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感到非常震驚和無比悲痛!」劉強是北語外國語學部教師,2019年1月作為中方院長赴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工作。
  • 身高2米21的孔子?身高九尺六寸,這是真的嗎
    孔子今觀其形,皆是人想而來孔子距離我們時隔兩千多年了,其實我們見到的孔子形象,都是人們想像而來的。因百家爭鳴,在孔子逝世後的三百多年裡,孔子一直都是一個布衣學者的形象,遠遠未曾登頂。直到漢武帝時「罷黜儒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與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地位越來越高,歷代的統治者們為了表現自己對儒家的尊崇,開始對孔子及後代子孫追加封號,這時候各種孔子的畫像才紛紛出現。孔子或許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認為孔子是一個慈祥的學者,但自古以來,對於熱愛孔子和研究儒學的人來說,孔子的長相及身高一直都是一個謎。那孔子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 一代宗師孔子出生之謎
    中國封建社會綿延幾千年,孔子作為儒家思想這種封建統治思想的創始人,受到歷代統治者的加封,頭銜眾多,成為萬世師表。可是,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出生情況如何呢?這個問題頗為引人注目。
  • 鬥魚XDD小叮噹被封號是真的嗎? 為什麼被封號原因是什麼?
    XDD前腳還在微博回應跟前女友的撕胯風波,當晚直播就被封號了,瞬間引發網友熱議。此次封號的可是V社反作弊程序VAC,據悉是VAC檢測出XDD作弊然後封號。封號消息是確定的了,看來開掛也是實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