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格里沙漠的東南緣,三月的天還沉浸在寒冬中不願醒來,雪花還會在不經意間悄悄飄落。此時,這裡沒有暖暖的春風,沒有三月的桃花,沒有鵝黃的柳條;卻常有肆虐的狂風和漫漫黃沙。而當你走進沙漠中會有一些綠色的生命映入眼帘,是多麼頑強的生命能在此時生長呢?又是怎麼忍受嚴寒破土而出的呢?走進細看,原來是砂藍刺頭的幼苗。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砂藍刺頭的生活史進行了長期觀測。
砂藍刺頭(Echinops gmelini Turcz.)為菊科藍刺頭屬的一年生直根植物,主根圓柱形,入土深達20 cm左右,皮呈深黃色,側根少而短。高20-50 cm,莖直立,常單一,稀分枝,稍具縱溝稜,無毛或疏被腺毛。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上部葉無毛或疏被腺毛,下部葉被綿毛。具有很強的乾旱適應性,多生於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動沙丘邊緣、戈壁灘地、砂礫質平坦地,在我國遼寧、吉林、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沙漠地區均有分。其根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臃腫,通乳等功效,陝北、新疆等地區作「祁州漏蘆」入藥。
3月砂藍刺頭開始長出新葉
4月沙埋下砂藍刺頭茁壯成長
5月砂藍刺頭開始開花
(砂藍刺頭花期持續到8月份,盛開的淡紫色球形的復頭狀花序很令人喜愛,而葉片邊緣白色的硬刺總會讓人望而卻步。)
6-7月砂藍刺頭種子成熟並散落
8-9月砂藍刺頭種子集中萌發期
10-11月砂藍刺頭生長
(在晚秋季節溫度較低,灌木已經落葉、其他草本植物也已枯黃,唯有砂藍刺頭還保持著綠色生長。)
在沙漠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短命的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通常在雨季來臨後,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奉獻給自己的後代—種子,迅速完成生活史。這些多是夏型一年生植物,其生命周期在春、夏、秋之間。砂藍刺頭是冬型一年生植物,又稱越冬生植物,是在夏季末-秋季萌發生長,不斷的汲取水分和養分促進根系生長,待冬天來臨後葉片乾枯,處於「假死」狀態,使其能安全過冬;第二年早春時其他生命還在沉睡中,砂藍刺頭已經開始偷偷的發芽、長出新葉,經過快速的生長,5月份開始開花,6月種子成熟並散落,經過夏季7-8月降水和高溫的「催化」,在夏末-秋初季節種子會大量萌發,幼苗的存活為下一年種群家族的發展打下基礎。
砂藍刺頭是一年中起的最早而睡的最晚的植物,從3月到11月都可以看到其綠色的身影,是沙漠地區風沙活動強盛期春季和早夏季節植物群落組成中重要的草本植物,用他們不屈不撓的身軀阻擋風沙的侵襲,是維持沙面穩定的重要貢獻者。枯死的植株雖沒有胡楊「死而千年不倒」的壯舉,但也能站立2-3年,可以阻截風沙、降低風速,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在維持荒漠生態系統穩定及植物群落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